小學科學教學心得
㈠ 小學科學日記專題總結
生活處處有科學,如果違背科學辦事,就會遭受挫折;科學處理問題,常常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如果你不信,那就聽聽我養魚這件事吧。
前幾天,我家買了十幾條小魚,我把他們當寶貝一樣供著,可是小魚總是死,這是怎麼回事呢?
喂錯飼料
我把魚放在一個大盆子里,每天都按時喂小魚我最愛吃的零食。可沒幾天,幾只魚都「魚仰肚翻」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於是,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是喂錯飼料了,於是我立馬把魚的「伙食」換成了專用魚食,從此,魚就再沒有「吃」死了。
不勤換水
給魚換了「伙食」後,還是有幾只魚肚皮朝上——上西天了。這又是為什麼呢?我想啊想,腦汁被絞光了,也沒想出來。我又觀察了盆子,盆子里除了多了一些魚的排泄物以外,沒有什麼特別的。沒辦法,我只好用老方法——上網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魚的排泄物能污染水,對魚的身體有危害。而且不經常換水,水中會聚集許多臟東西和有害物質,對魚的健康也有損害。我恍然大悟:噢,原來還要換水啊。於是,我只要沒事,就給魚換水,這樣魚的健康狀況就好多了。
雖然這次養魚,魚「光榮犧牲」了一大半,但這讓我明白了生活處處有科學。生活離不了科學,科學離不開生活。讓我們一起運用科學,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我的做法是把每節課里的重點科學概念整理好,然後以表格或其他你認為能一下抓住學生的眼球或心裡的方法去做會更好。最主要是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當然有效的活動會更好。
㈢ 如何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進行總結環節
、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要「務實」 在用多媒體課件時,不一定是課件越漂亮越好,場面越壯觀越好,關鍵在務實。但很多老師製作課件,不惜花時間、花精力對課件進行包裝,追求「新、奇、特」。過分注重畫面絢麗壯觀,對知識的涉獵更是面面俱到,整個課堂熱鬧非凡。在課堂上,學生把注意力放在了畫面的瀏覽上,把課堂掌握的重點卻拋之腦後。因此,製作多媒體課件要務實,讓實用性課件成為多媒體教學的主流,課件要求不必特別美觀,涵蓋的知識不必很多,只要能使抽象、難懂的內容變的直觀、易懂,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內化所學知識就夠了。
㈣ 求小學三年級科學老師期末總結,不要場面話!
三年級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本學期我充分挖掘課本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探究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性活動。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 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二、 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三、 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數、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 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五、 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教學中,我才去了以下基本措施:
1、 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上。
2、 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3、 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 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 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 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 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科學教學工作會不斷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績。
㈤ 小學科學五年級土壤中有什麼教學小結反思
《土壤中有什麼》這節課的內容很多,主要分四個部分:觀察新鮮的土壤、觀察乾燥的土壤、研究土壤的沉積實驗、了解土壤與生命的關系,內容相當多,所以進行簡單的引入後可以直奔主題了。
學生對土壤並不陌生但是沒有系統地認識,所以在課堂上觀察新鮮泥土還是必要的,裡面有動植物的活體和殘體,會給學生帶來驚喜,但是在喜悅的同時記錄也相當重要,可以採用多種記錄方式,如文字和圖畫。觀察干土壤,要求學生用牙簽把顆粒大小分清楚,學生感覺有難度,但是如果我們用手去觸摸、去感覺,學生的印象很深刻,在這個時候引入地質學家區分顆粒大小的標准,看直尺上一毫米的刻度,再用手比劃兩毫米有多少大。根據顆粒大小的標准,學生自己對土壤進行分類,他們會發現黏土太小,無法用肉眼區分,引出「土壤沉積」實驗,這個實驗採用教師小組實驗,將乾燥的土壤放到水裡學生會發現有氣泡出現,「這個說明了什麼?」學生很容易想到是空氣,對於土壤的沉積實驗時間比較長,教師事先准備好一份。土壤在沉積的過程中,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沉積好的那份。課的最後一部分,是關於「土壤與生命的關系」通過土壤的橫截面圖,讓學生了解生命和土壤間的關系,滲透熱愛土壤的思想。
這節課我感覺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讓學生觀察將乾燥的土壤放到水裡有什麼發現,較多同學發現了氣泡,知道了土壤中有空氣,比我預想的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