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術編輯
① 西安工程學院是什麼性質
西安工程大學位於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古都西安市,其前身為1912年創辦的北京高等工業專門學校機織科。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西北紡織工學院,原隸屬紡織工業部,1998年劃轉為教育部與陝西省共建以省管理為主的高校,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西安工程科技學院,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辦學歷史悠久,經過九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一所學科比較齊全、結構比較合理,以工為主,紡織服裝為特色,工、理、文、管、經、法、教等多學科、多層次、綜合實力較強的多科性大學。目前,學校下設15個學院,2個教學部:紡織與材料學院、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藝術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理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中澳國際學院、廣東服裝學院和福州服裝學院,研究生部和體育部。學校佔地面積1621畝,其中佔地1000餘畝的新校區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二期工程基本結束。目前各類在校學生 16000餘人。
西安工程大學是教育部批準的計劃單列聯合培養博士學位研究生單位,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的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學校現有1個聯合培養博士點,2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工程碩士專業領域,42個本科專業,其中3個為國家管理專業,3個陝西省名牌專業,3個省級精品課程。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校具有優秀應屆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推薦權、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各類在校碩士生1000餘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560餘人,有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大批專家、學者、教授等教學、科研隊伍。學校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學校建有各類實驗室52個,擁有「陝西省功能性服裝面料重點實驗室」、「陝西省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服裝裝具研發中心」、「院士基地」等高水平的研究基地。校園網通過光纖與中國教育網高速聯接接入Internet,為教師和學生查找資料、與外界溝通提供了便利條件。建築面積15,794平方米的圖書大樓,藏書近百萬冊,電子資源1000GB。有32,417平方米的運動場地。學生宿舍面積132,789平方米,實行公寓化管理,配備有暖氣、風扇、互聯網介面、電話、傳呼機、衣櫃、書架等設施,每層樓還配有自助洗衣機和交費洗衣房。這些都為全校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教學和科研條件。
學校近年來先後承擔國家技術創新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計劃項目、「十五」攻關項目、省部級項目及其它項目等700多項;取得專利 32項;有200多篇論文被SCI、EI、ISTP三大國際權威檢索工具收錄;學校與總後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山東如意毛紡織集團、山東櫻花紡織集團等 50多家研究院所、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產學研聯合體,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與解放軍總後軍需裝備研究所合作開發的「軍港綸」系列產品,獲得四項專利,已形成生產體系,成為我軍駐港、駐澳和國慶50周年閱兵的軍服,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抗擊「非典」的斗爭中,姚穆院士和總後軍需研究所所長周國泰院士共同擔綱,研製出新一代醫用病毒防護服,姚穆院士因此被陝西省科協授予「陝西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同時,我校大學生科技活動蓬勃開展,並取得突出成績,近三年來榮獲省部級以上獎120多項。
學校重視對外交流和開放辦學,先後與日本、英國、德國、美國、香港、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在學術交流、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合作。2005年8月送往美國、德國留學學生20多人。我校連續承辦了在國際紡織界具有較大影響的三屆「中國國際毛紡織會議」。與澳大利亞北墨爾本高等技術學院聯合辦學培養電子商務、信息管理、國際貿易等專業方向專科生,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培養服裝與紡織品(服裝營銷策劃)文學碩士研究生。對外交流和開放辦學加快了學校向多學科、綜合性方向發展。
學校十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環境建設,2004年被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園」稱號。同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綠色學校」稱號。
目前,學校正在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發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多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斗。
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研究等方面專業知識與能力,能在藝術設計等相關領域從事藝術設計、研究、教學、設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設服裝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紡織藝術設計、針織服裝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表演(服裝模特、服裝形象設計與表演)7個專業方向。
本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藝術設計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學習期間學生將通過藝術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藝術設計方法和設計技能的基本訓練,具備本專業創新設計的基本素質。
學生可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與能力:掌握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藝術設計創作的專業技能和方法;具有獨立進行藝術設計實踐的基本能力;了解有關經濟、文化、藝術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國內外藝術設計的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掌握計算機的運用,並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
服裝藝術設計方向培養具有服裝藝術設計基礎理論和實踐能力、具備藝術設計思維、服裝的設計、生產和相關產品開發能力,能夠從事服裝的設計、品牌策劃、產品研發、生產管理、營銷等方面集於一體的服裝設計高級人才。
裝潢藝術設計方向培養具有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理論知識和創造思維能力,具備較強的藝術設計能力和相關的產品開發研究能力,能夠熟練從事包裝裝潢設計、平面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品牌設計與策劃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環境藝術設計方向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理論知識和創造思維能力,具備較強的藝術設計能力和相應的研究能力,以及獨立承擔工程項目管理的能力。
針織服裝藝術設計方向培養具有針織服裝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具備藝術設計思維、針織服裝的設計、生產和相關產品開發能力,能夠從事針織服裝的設計、品牌策劃、產品研發、生產管理、營銷等方面集於一體的針織服裝設計高級人才。
服裝設計與表演(服裝模特)方向培養具有服裝設計、服裝展示、服裝表演組織與編導等方面的理論、實踐能力和全方位、知識型天橋表演技能,具備服裝設計,營銷及產品開發的能力,適應21世紀市場需求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服裝設計與表演(服裝形象設計與表演)方向結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狀況主要從服裝設計、人物形象包裝、影視廣告表演、服裝品牌形象策劃與推廣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對學生進行培養,培養具有較強的服裝設計能力、服裝品牌動靜態推廣能力、影視廣告表演能力、人物形象包裝設計能力等多方面的專業應用型人才。
紡織藝術設計方向培養具有紡織品藝術設計專業理論知識和創造思維能力,具備較強的產品設計技能和相關的產品開發研究能力,能夠熟練從事紡織圖案設計、織物設計、紡織產品功能設計、室內軟裝飾設計、品牌設計與策劃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幹學科為:藝術學、工學
主要課程有:素描、水粉畫、基礎圖案、構成、設計原理、專題設計、藝術史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有:設計實踐、專業實習、市場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本專業按大類招生,錄取時不分專業方向,除服裝設計與表演外,統一按藝術設計錄取。入學後根據各學院專業方向設置情況再確定專業方向。
本專業按藝術類招生,本科四年,畢業後授文學學士學位。
服裝設計與工程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陝西省名牌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服裝工程及營銷、數字化服裝、服裝品牌設計等方面知識和能力的高級服裝人才,能在服裝的生產企業、銷售公司、服裝專業外貿公司、服裝教學和研究單位、行業管理部門及新聞出版機構等部門進行工作。按照市場對人才需求情況將現設有服裝工程及營銷、數字化服裝、服裝品牌設計、服裝機械方向。
本專業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涵蓋服裝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接受服裝造型設計、服裝結構設計及工藝、市場營銷、制衣設備、服裝CAD等方面的基本訓練。
服裝工程及營銷方向培養的學生具備服裝結構設計、服裝企業運作、服裝營銷渠道管理、功能服裝設計的能力。
數字化服裝方向培養的學生具備服裝CAD/CAM運用、服裝企業數字化管理、服裝電子商務的能力。
服裝品牌設計方向培養的學生具備服裝品牌策劃與運作、服裝店面設計、企業形象設計、服裝消費保護的能力。
服裝機械方向培養的學生具備機械制圖、新型服裝設備開發、設備管理、設備維護與檢測的能力。
畢業生可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服裝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具有較扎實的人文學科和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較高的文化藝術素養和較強的審美能力;掌握服裝設計和工藝設計的方法,有較強的藝工結合特色;掌握服裝材料的選擇與應用,具備服裝生產管理、市場預測和市場營銷的能力;具有計算機的運用能力及較高的英語水平;了解服裝行業的發展動態,了解有關服裝的政策與法規;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
主幹學科為:工學、藝術學
主要課程有:服裝設計、紙樣設計、服裝材料學、計算機設計軟體應用、服裝商品策劃、服裝貿易、服裝史、服裝心理學等。
主要實踐環節有:美術基礎、設計實踐、生產實習、市場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本專業文理兼招,本科四年,畢業後授工學學士學位。
美術學
美術學專業
本專業主要學習美術理論、美術技能和計算機美術技能,並接受藝術設計、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的實踐訓練。掌握美術學專業和教育學的理論和技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美術的創作技能,為美術教育及文化藝術領域培養教學和科研、美術編輯、藝術管理和博物館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根據人才需求情況將設電腦美術、商業展示美術、新聞傳播美術專業方向。
主要課程有:素描、水粉畫、水彩畫、國畫、油畫、版畫、圖案、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藝術設計原理、美術創作、美術史、數碼攝影及圖像處理、計算機繪圖軟體應用、專業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美術學、專業外語等。
本專業錄取時不分專業方向,統一按美術學錄取,入學後根據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情況再確定專業方向。
本專業按藝術類招生,本科四年,畢業後授文學學士學位。
② 西安市基本工資多少
目前西安白領的平均工資是2038元基本工資700~800吧 西安公布246職位工資指導價 工程技術年均3萬2009-08-29 14:442009年08月29日09:52 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本報訊 (記者崔曉剛 成智) 快看看你的工資指導價位是多少!昨天,西安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其網站上發布了西安市2009年勞動力市場246個代表性職位的工資指導價位,供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參考。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是政府指導企業利用勞動力工資價格信息合理進行工資分配的工資宏觀調控制度之一。今年,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300餘戶2008年生產經營正常、獨立核算的企業為調查單位,對其2萬多名在崗職工2008年工資總額情況(以國家統計局頒布的工資總額口徑為准)進行統計、整理、分析後,確定了246個有代表性的職位工資指導價位。這246個職位涉及管理、工程、技術、衛生、金融、行政、安保、郵政、保險、餐飲、倉儲等眾多行業,指導價位按照高、中、低和平均數4個價位發布,供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參考。如企業負責人高位數170385元/年,中位數 34482元/年,低位數14371元/年,平均數49564元/年;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價位為高位數85202元/年、中位數27026元/年、低位數12961元/年、平均數33713元/年,電子、鐵路、水利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價位是其中的佼佼者。一些人們熟悉的職位指導價位平均數如下:銀行儲蓄員平均數為52953元/年,保險推銷員平均數為64605元/年,餐廳服務員平均數為13710元/年,保潔員平均數為14915元/年,汽車駕駛員平均數24918元/年,簡單體力勞動工平均數18336元/年。據介紹,工資指導價位有利於引導企業合理進行工資分配,為勞動力供求雙方協商確定工資水平提供比較客觀的市場參考標准,為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提供參考依據。西安市2009年部分職位工資指導價位(單位:元/年)工種 高位數 低位數 平均數單位負責人 170385 14380 49509企業負責人 170385 14371 49564企業董事 280881 17409 70437企業經理(廠長) 245214 17274 67768生產或經營經理 159283 14777 50010財務經理 151694 15648 47967行政經理 146881 16487 49306人事經理 124986 14508 41170銷售和營銷經理 128340 12288 37422廣告和公關經理 87652 11929 33773采購經理 87240 15393 38289研究和開發經理 181789 17169 60790餐廳經理 45522 13774 27064客房經理 49920 13173 25591專業、技術人員 84458 12051 33550工程技術人員 85202 12961 33713地質勘探工程技術人員 31615 16550 22330測繪工程技術人員 41390 19094 25645礦山工程技術人員 49702 14244 23772石油工程技術人員 46211 33897 39717冶金工程技術人員 26435 15515 21165化工工程技術人員 53039 14512 26827醫葯工程技術人員 124915 13952 33171機械工程技術人員 85684 15160 36277機械設計工程技術人員 80099 14723 37502機械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71308 12254 29194儀器儀表工程技術人員 49855 10851 24424設備工程技術人員 50427 11233 28969其他機械工程技術人員 50792 11790 22966兵器工程技術人員 98294 17150 39706航空工程技術人員 80443 21681 41253電子工程技術人員 149129 25025 51009電子元器件工程技術人員 42307 15495 25787雷達系統工程技術人員 61596 21971 39572電子儀器與測量工程技術人員 30780 12960 20597通信工程技術人員 81167 15000 34345計算機與應用工程技術人員 91247 11584 33022計算機硬體技術人員 68355 13159 42980計算機軟體技術人員 52960 8376 23036計算機網路技術人員 87821 10913 29813計算機系統分析技術人員 54479 21796 35422其他計算機與應用工程技術人員 46311 12513 33978電氣工程技術人員 98806 18241 46068電力工程技術人員 96944 10498 31781交通工程技術人員 41248 13278 28238汽車運用工程技術人員 36667 18671 25480水上交通工程技術人員 17854 12600 15285民用航空工程技術人員 43317 26267 32596鐵路工程技術人員 93313 47889 69309建築工程技術人員 48200 12831 26084建材工程技術人員 33528 11400 23887水利工程技術人員 154864 36021 86229紡織工程技術人員 45338 9336 23951食品工程技術人員 52048 12685 21749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人員 89190 20921 42175安全工程技術人員 85900 16596 35414標准化、計量、質量工程技術人員 98080 9801 36022其他工程技術人員 61758 13235 29643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40834 10438 21559葯劑人員 30892 10320 15785醫療技術人員 39700 11939 26787護理人員 42780 11283 24697經濟業務人員 62569 11124 26510經濟計劃人員 80981 15214 36441統計人員 46815 11846 21889會計人員 61904 10947 26846出納 38801 9618 19198資產評估人員 42779 19440 32079審計人員 59373 11630 26498國際商務人員 91386 18000 43229報關員 45581 15700 29710房地產開發業務人員 54031 13265 32389不動產銷售員 65880 13260 34874其他經濟業務人員 61286 11541 29493金融業務人員 122000 23165 56061銀行清算員 59580 31370 42412銀行信貸員 129256 39141 72431銀行國外業務員 71662 20454 55447銀行信託業務員 78564 47202 61958銀行信用卡業務員 71160 60276 67099銀行儲蓄員 79056 31473 52953其他銀行業務人員 91224 34836 53989保險推銷員 136016 15140 64605保險理賠員 56131 17014 39084其他保險業務人員 102862 18129 44938其他證券業務人員 329937 13650 137974其他金融業務人員 56920 11411 34957文學藝術工作人員 31273 13267 17265廣告設計人員 31273 13660 17368新聞出版文化工作者 86964 11456 29679文字編輯 33133 8400 20812美術編輯 51360 13680 22992其他編輯 38366 17590 27480播音員 27279 14316 22161英語翻譯 160263 10000 48467圖書資料與檔案業務人員 59389 12116 26253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 61316 9455 24579行政辦公人員 64954 9479 25927行政業務辦公人員 66800 10012 26344行政執法人員 51125 9861 24195其他行政業務人員 48763 9592 22486秘書 58569 12418 28915公關員 24765 8030 14876收發員 28476 8288 16119打字員 30773 8992 16928計算機操作員 76569 12196 45103制圖員 26493 8400 16247其他行政事務人員 51579 9702 22578其他行政辦公人員 76707 10730 30095安全保衛和消防人員 33040 8902 17780保安員 33156 8980 17050其他治安保衛人員 30696 8720 18863消防人員 35804 9130 23833郵政電信業務人員 60889 11251 26852話務員 40856 10941 22196其他電信業務人員 79443 11907 44349其他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 40568 11969 22543商業、服務業人員 46045 9122 19047購銷人員 51388 9936 19970營業員 25370 9917 16130收銀員 25645 10064 14504其他營業人員 35820 10133 17767推銷員 82879 9383 25705出版物發行員 29004 12780 18025其他推銷、展銷人員 38566 10406 26029采購員 63259 11678 24973收購員 21948 10320 14097租賃業務員 17207 10800 15389醫葯商品購銷員 24135 10797 15045倉儲人員 44009 9750 20233保管員 35915 9974 18484理貨員 17355 11498 14378其他保管人員 34162 11815 21155商品儲運員 37574 7525 22093商品護運員 20512 9240 11991醫葯商品儲運員 117310 20192 62147其他儲運人員 36093 14652 30828餐飲服務人員 23684 8929 14508中式烹調師 21872 9597 14070中式面點師 21574 9119 15182其他中式烹飪人員 31912 10020 18120西式烹調師 27600 10380 16401西式面點師 27531 9558 14755餐廳服務員 22016 8433 13710餐具清洗保管員 16200 7800 12469其他餐廳服務人員 27960 9324 15059其他餐飲服務人員 23867 9216 16128飯店旅遊娛樂服務員 29047 8747 15158前廳服務員 24246 9361 12878客房服務員 23480 9443 13059旅店服務員 30327 14097 23636其他飯店服務人員 26245 10421 16191導游 22624 8400 11539園林植物保護工 25320 17040 20943其他健身和娛樂場所服務人員 18996 11612 16021運輸服務人員 51315 11397 24880汽車客運服務員 32213 11896 20236汽車貨運站務員 24160 8328 14698汽車運輸調度員 29451 9771 20320其他公路道路運輸服務人員 26212 11571 15296車站客運服務員 54380 13895 36593社會和居民服務人員 47076 8275 22654物業管理工 46027 8889 24393供水生產工 42979 23362 34529供水供應工 42055 8610 23523鍋爐操作工 32296 7311 16213其他生活燃料供應服務人員 40122 12631 20831美容師 13563 12007 12614攝影師 22333 11803 14806其他攝影服務人員 13200 9600 11300眼鏡驗光員 45009 25033 36942洗衣師 16580 9000 12898其他日用機電產品維修人員 55545 13200 34225辦公設備維修工 29159 11160 19958其他辦公設備維修人員 23487 10500 15710保潔員 43599 6527 14915其他環境衛生人員 21745 9600 13862其他社會服務和居民生活服務人員 100852 9500 29755其他商業、服務業人員 43407 12237 17325農林牧漁水利生產人員 20577 8430 15502
③ 西安市騾馬市的歷史資料在哪能查到
每個省市都有一個地方誌館,樓主如果想看非常非常詳細地,只有到之種地方誌館看了。陝西不是近年開設了一個嘛,你完全可以到那裡去看。位置好像是在西安。而且我看了,好像市面上也有《陝西地方誌》這本書,你可以買本看看。
1,騾馬市源於唐而得名於明 此街原為唐長安城少府監所在地,唐末以後漸為居民坊巷。唐代的時候,這個地區叫「耳窩坊」。 盛唐的長安城,置 110 個民坊,其中官府專門設「東市」和「西市」兩坊,進行商業交易。唐末國運衰落,都城東遷洛陽,長安城內的皇城築為新城,皇城少府監處漸成為居民坊巷,元朝時稱為太平坊。 [ 注 4] 明朝時因東門大街貫通和鍾樓東移,使原來聚集在西大街的商業中心逐漸東移到以鍾樓為中心的商業圈。所以靠近鍾樓又介面於東門大街的騾馬市街市也逐漸形成。 1369 年,明朝大將徐達攻克元奉元城,隨即改名為「西安府」。這也是古都西安發展史上首次出現「西安」這一名稱。明朝為加強戍邊,將西安府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軍事重鎮, 因此對城池進行擴建,東城牆和北城牆各向外延伸出三分之一,即形成今日西安城牆的規模。城內將原五代、北宋、金、元相沿襲的唐景風門街,隨東城牆外移而向東延伸至新東門長樂門,改稱為東門大街。特別明萬曆十年 (1582 年 ) 又將鍾樓由西大街廣濟街口向東遷移到今址,從而形成了以鍾樓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輻射四座城門的城市格局。 騾馬市街市的形成應是在明萬曆末期。明《西安府城圖》有記載,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的時候,到處是牲畜交易市場,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文獻,據此推算,騾馬市這條古老街道的名稱,到現在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了。 明朝人張瀚在《松窗夢語》卷四《商賈記》中曾有十分生動的描述:「河以西為古雍地,今為陝西,山河四塞,昔稱天府。西安為會城,地多驢馬牛羊,旃裘筋骨,自昔多賈,西入隴蜀,東走齊魯,往來交易,莫不得其所欲……至今西北賈多秦人」。在明朝,由於實行「以茶易馬」的戍邊制夷政策,陝西邊防地區猶如今天廣東的深圳經濟特區之初,能享受一些特殊優惠政策。如明洪武五年(1372年)以陝西茶易西番馬,「用漢中茶三百萬斤,可得馬三萬匹」。所以陝西商人以陝西為中心,奔走於西北、西南,輸茶於隴青,販鹽於淮川,運布於蘇湖,銷煙於江浙,號稱「陝西商幫。」[注6]尤其騾馬交易,據《明臣奏議》卷十《馬步升:巡撫事宜疏》記載,明弘治年間,有陝西、河南客商,販賣騾馬,每年約有數萬匹,俱從潼關經過,然後到河南、山東一帶銷售。 2,清代至今 據清康熙元年 (1662 年 ) 西安府《咸寧縣志》記載:「城內有糧食市,今在四門牌樓;……騾馬市,跌水河東; [ 注 5] 羊市,縣治東;……木頭市、方板市,開元寺東;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具在鼓樓前;……」之後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 年 ) 的《咸寧縣志 縣治東路圖》,更是標出了「騾馬市」街名。 到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中浣輿圖館測繪的《清西安府圖》中,騾馬市已赫然為「騾馬市大街」。其時之騾馬市大街,南北走向,北介面東門大街,南抵東木頭市街,長360多米,寬達30多米,街道兩旁栽有拴牲口的木樁,還有騾馬店,為遠路客商栓養牲13 1900年(即所謂庚子年,就是光緒26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屍體縱橫首都街衢,圓明園的火光直沖霄漢。這時慈禧這個暴君倉猝挾持光緒皇帝經熱河繞道山西,於1900年10月19日西逃到西安。住入北院門巡撫衙門內(今西安市政府)。當時正是旱、蝗大災的年代,陝西飢民超過300萬。赤地千里,餓殍遍野。這位「慈悲為懷』』的「老佛爺」裝出假惺惺「愛民如子」的樣子,下令在「尉遲宮』』設粥局,放舍飯,每人每日僅一瓢小米稀飯。偌大的西安城,僅此一處,因而人山人海,人聲鼎沸,將狹窄的小巷子,擠得水泄不通,飢民常為一瓢稀粥,在爭先恐後,吵鬧聲中,花去整整一天時間。就這樣,黑心的主管官吏,除直接剋扣糧食外,且為了節省燃料以中飽私囊,竟將石滅摻入鍋中,表面看見鍋中冒泡,實際鍋並未開;如此害得許多飢腸轆轆的飢民,喝粥後上吐下瀉,胃腸潰瘍,導致穿孔,好多人在疼痛難忍及脫水狀態中,眼看著一個個一命嗚呼! 現在商業步行街的東北側原南柳巷小學(已拆除重建納入整體建築中)清朝末年人們稱其為尉遲宮,是唐朝開國元勛尉遲敬德的府第。當時陝西大年荒,慈禧太後曾在這里放過舍飯。 1966年改名工農街,1972年恢復原名。五十年代後,在新的形勢下,一些商鋪為了生存和發展,他們一下子瞄準了旅店這個行業,僅在1952年和1953年之間,如雨後春筍般的先後辦起了二十四家旅店,其中除了光明,中和公、惠民,新時代等四家較好的旅社外,其餘如益民、同鑫、德盛、興記、五一等二十家都是小店。但是這些設備簡陋的小客店收費卻非常低廉,通鋪一人每晚僅收兩角錢,二人房間八毛和一元不等,非常適合勞動人民住宿。特別是每年「五一節」和「國慶節」前後,四面八方的市民們雲集西安觀禮。因此各個旅店家家爆滿,晚上「走廊」和「過道」都住滿了人,每天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呈現出節日一片歡樂氣象,熱鬧非凡。 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以後,西安市福利公司(即今市服務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對騾馬市旅店業做了全面統籌安排,首先在「新時代旅社」和「仁義客店」的基礎上翻建了「東亞飯店大樓」,將 「興記」和「寶德福客店」,合並為「農民旅社」。(即今華澳酒家)「五一」和「於家客店」,合並為「勞動旅社」。(2001年拆遷)後市文化局也在「同興」和「德益店」的地址上,修建了一座小劇場(即今西安文化藝術服務中心大樓),由於規模不大,只適合一些一般小型劇團在這里演出,剩餘十餘家客店全部撤消。 進入八十年代,改革的號角吹響了,各方的個體戶,都湧向騾馬市前來淘金,整齊有序的活動營業房,排滿了街道兩側,同時,這里居民也把自己住的臨街房改造後租給個體戶經營。這個市場經營的服裝高、中、低檔都有,花色品種樣樣齊全,生意紅火,市場活躍。 到了九十年代,又在騾馬市的北口,豎立起了一座「騾馬市服裝一條街」的高大牌樓 07年夏季,騾馬市正式被改建開放為西安地區第一條商業步行街,營業面積達7萬余平米。內有真雪滑冰場,5星級電影院等娛樂場所,成為是西安地區重要的商業購物中心之一。 三,騾馬市的三意社和茶館 騾馬市牲畜交易市場在三意社(即今西安市青年秦腔藝術團)南側,成立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至今已有七十一年的歷史了。佔地約五百平方米,城鄉各地的市民們,每天在這里進行騾馬交易,後來這個交易市場不斷交易騾馬,場地顯得狹小,於是在三十年代後期遷到西關稍門去了。 在交易市場的東旁邊,有一個名氣不小的 「毛家茶館」,門口放著幾張茶桌,供顧客喝茶,到這買賣騾馬的市民們,不少的人都是這個茶館的坐上客,他們一邊喝著茶,一邊袖口內捏著碼子,(用手指頭表達騾馬的價錢)討價還價直到生意成交。此外毛家茶館門前還有一個象棋場,天天有人到這里下棋,劉道平先生(解放前後都是棋壇名流)曾在《說古道今》選文中說:毛家茶館是老店主毛友鄰在1870年前後,(清同治年間)開設的,而且還制了一盤棗木棋子,擺在門前招覽茶客,因此全市象棋名手,常常雲集毛家茶館砌搓棋藝。到了第二代店主毛振海更是愛棋如命,因之,三十年代的象棋四大金剛趙栓柱、王新民、秘洞和尚、尹和亭及劉道平、王羽平、謝惠成等名手,經常光顧毛家茶館,在這里進行象棋比賽,交流棋藝,以棋會友。 四,騾馬市一帶的小巷 騾馬市全街由五條巷子組成,能知道這五條巷子的人,恐怕也不會太多,這五條巷子從北向南依次是「水車巷,肋子巷,(解放後改為西柳巷)馬王廟巷,戴家巷,惠家巷」,除了肋子巷的交通能四通八達以外,其它都是死巷子。先說一下「惠家巷」,巷長不過五十米,巷內僅住了王姓一大戶人家,五弟兄分居前後院。三十年代中葉的時候,集義社(尚友社前身)從三意社分化出來以後,戲園子的大門就設在這個巷子內,這樣騾馬市就有了兩個秦腔戲園子,但是不到一年的時間,集義社又將大門遷到東木頭市去了。(即今尚友社的大門) 再說戴家巷,此巷長約七十米,共有十個院落,九號住著復興泰銀號副經理呂秀山,此君平易近人,常在巷口對面趙家茶館品茗,也能和下層市民說上三言兩語。三號住著於福田老先生,他在巷口擺了一個紙煙攤,生活也能過得去。老先生有一個「絕技」,能治外科許多疑難病症,如:連瘡腿、皰疹、乳腺癰腫以及無名腫毒等症,真是「手到病除」,看病從不計較價錢 ,醫德甚好。特別是騾馬市的人看病,更是分文不取。他不是專科大夫,可是經他的手不知治好了多少人的病。可惜老先生去世太早「秘方」沒有流傳下來。 解放後尚友社的學員班住在巷子的五號,「尚子輩」以下不少的演員都在這里經過培訓。「三意社」社長蘇育民(1956年陝西省會演一等獎)也在此巷子內住過一段時間。後來名演員李愛雲(1956年陝西省會演一等獎,國家一級演員)和他的丈夫奏腔二團名作曲家魏鈞也在這個巷子內住過。 在戴家巷口,有一趙家轎車鋪,(街北口還有於家和王家轎車鋪,五十年代初這三家都轉行旅店業)這種轎車的樣子,和電視連續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和坤坐的那種車一樣,只是騾馬市的轎車比和坤坐的那輛車要闊氣的多。比如,結婚用車就很講究,車外必須用一套鮮艷料子的車圍(車套),車內鋪放質地好的坐墊,內眷坐車還要掛個窗簾,此外,車輪也要洗的乾乾凈凈。三、四十年代,西安的交通工具,除了洋車,惟有轎車就是上等的交通工具了。 在轎車鋪的北面有一個「正德元」洋車租賃行,有八、九輛「洋車」(人力車),專供下苦的窮人們租賃,他們每天早上從行里把車拉走,(拉車前必須找妥保人)到晚上回來交車,並且要交清當日的租車費,不能賒欠。 緊鄰「正德元」的北側是「馬王廟巷」,因供奉「馬王神」故此得名。巷長約七十米,僅容一輛架子車出入,巷內住了不足十戶人家,「馬王廟」就在巷子的中間,每年農歷六月十七至十九日,西五台菩薩聖會的時候,「馬王廟」也向市民開放三天,以供善男信女朝拜。此外,騾馬市還有一個群眾組織起來的「銅器社」。(由鑼鼓鐃鑔雲鑼等組成的一種打擊樂器)在廟會期間,全市近百座寺廟都要朝拜,進入廟後開始奏樂,(銅器音樂共三個節章),然後由一人開贊詩,(有一定的板眼腔調)什麼神開什麼贊,如關聖帝君贊是「漢封候宋封王清封大帝,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觀音菩薩贊是「南海紫竹普陀山,玉瓶楊柳救苦難,大慈大悲蓮台坐,佛光普照萬民安」。唱的詞有「佛爺高調」,「關老爺桃杏花」,葯王詞「長安城」,還有「亂八仙」,「終南山」,「天發芽」,「五雲登空」,「彩花浪子」,等數十首曲詞。就這樣要跑遍全市所有的廟。 ------------------------------------------------------- 成都騾馬市一帶: 包括正府街、西玉龍街、玉帶橋街、青龍街、羊市街等街道,一直都是老成都的繁華之地。那些古色古香的書店、中西合璧的建築、極富特色的美食,頗有老成都特色。 妙趣橫生騾馬市 幼年的我,曾對一件事頗感奇怪,為什麼正府街被攔腰分為兩段,而讓人民中路二段從中間穿過?後來,我遇到了一位居住在正府街的老人,詢問他關於騾馬市的舊聞。說起往事,這位老人很興奮,他仔細地回憶很久很久以前的騾馬市舊貌:騾馬市原是街名,而非片區名。它呈拐棍形,到現在青龍街口就拐彎了,不像現在是拉伸的直通北門萬福橋。街的北面有一大川飯店,為舊時成都最大最高檔飯店之一。1936年8月12日,這里發生過打死兩個日本人的「大川飯店事件」,轟動一時。此外,口子上還有一個小制煙廠,是成都最早的香煙工廠(成都卷煙廠的前身),生產出的「太和牌」香煙在當時十分暢銷。 但為什麼「正府街」被分為兩段呢?他接著說道,1954年,因火車北站成渝鐵路通車,為連接火車北站和市中區,遂將堯光寺一部分拆了,並把原「府刑廳」也拆除一部分,將它打通至萬福橋。 老人還提到,騾馬市一帶,曾有個著名的堯光寺,裡面有明代銅鐵鑄的佛像,寺宇宏偉。其實,這一片著名的廟宇還不少。上世紀80年代時,我常到八寶街紅光商場購買日常生活用品,見商場後面有一個類似廟宇大殿的古式建築,上設有煙酒門市和茶鋪。我也常到這里的茶鋪喝茶。一位老茶客告訴我,這紅光商場以前是清代「真武宮」,因藏有部珍貴佛經,為慎重起見,指定僧徒守護,廟門前的「守經街」因此而得名。除堯光寺和真武宮外,騾馬市片區寺廟眾多。如青龍街的炎帝宮、鐵箍井街的龍王廟等。 小時候,我還曾在正府街上看見過一堵巨大的照壁,父親告訴我,這是蜀漢諸葛亮丞相府遺留下來的。因是石壁,歷經戰亂及火災均得以保存。父親還指著照壁旁一石碑說,上面刻的字是「此蜀漢丞相諸葛照壁也」。正府街有一條死巷,叫「照壁巷」,這能證明照壁確實存在。 有照壁的地方,應是皇宮或府衙。騾馬市片區也曾一度風光,是成都官府衙門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署前街因處在清代「成都縣署」(現紅光小學是它的後半部分)前面而得名。西府街因位於正府街「成都府」的西邊而命名,此街後又分為南街、北街。民國時的「成都市教育局」也設在青龍街成都縣中(現十三中)旁邊,後來改為小學,再後來又成了銀行。 而更有趣的一條街道,是江漢路。這附近的街道多是外省地名,什麼昆明路、洛陽路、白下路等,讓我一直想不通。據說,江漢路在清代叫「苦竹林街」,附近多是蔬菜地,許多普通百姓靠種菜為生,這和外省扯得上什麼關系?後來,我才從一個老抗戰軍人處得知:抗戰時,當時的中央軍校有許多分校設在附近。昆明分校所在地就取名昆明路,洛陽分校所在地即為洛陽路,南京分校設置地就命名為白下路(因南京古稱「白下」),江漢路是武漢分校所在,因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故把「苦竹林街」改為「江漢路」。抗戰時,這些學校還培養了不少抗日將士。 書香彌漫玉帶橋 那時的西玉龍街、玉帶橋街一帶,也是我常去的地方,那裡書店書攤多得不計其數,大大小小近200家。我還記得一些書店的名稱,如存古山房、清古書屋、大大書店、清雅齋、三益堂等。大多賣些古舊書籍,還有舊連環畫。我呆在那些書店裡飽覽了《一枝梅》、《蜀山劍俠》、《西遊記》、《薛仁貴》等,常常站著翻看整整一上午,直到腳酸腿麻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西玉龍街的古舊書市場是全市三大古舊書市場之一,另兩處是學道街、祠堂街古舊書市場。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西玉龍古舊書市場更趨繁榮,連相鄰的鑼鍋巷、白絲街、雞市巷、同福巷、大紅土地廟街、大福建營巷都出現了許多設在住家戶院門前的書攤。品類之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我在那兒淘到不少線裝書,如《東坡樂府》、《歐陽文忠公文集》、《小山詞》、《詩韻合璧》等,如獲至寶,趕忙買下來,一直珍藏至今。西玉龍街的「成都市西城區古舊書店」一直維持到1966年夏才關門。 1967年,我在十三中任語文教師。十三中位於青龍街27號,歷史頗為悠久,而我最懷念的便是校內中西合璧的建築。那些房子組成五個大小不同的院子,既獨立存在又相互依託。最妙的是學校圖書館,設在一傳統歇山式院門內,古色古香,院內栽滿各種花草,中間有一個大四合院,採光充足,很適宜學子們讀書學習。各建築之間皆有迴廊連接,即便是刮風下雨的日子,我也能安然從居住的二層小洋樓趕到教室上課,衣服一點不被雨打濕。大太陽時,迴廊上兩邊的樹木綠陰如蓋,感覺不到暑熱。 1984年,原校辦翻砂廠被拆除,工人們挖到一個巨大的石碑,上書「墨池圖書館」,乃是國民革命軍將領孫震(字德操,也是樹德中學的創始人)題寫的。何謂墨池?傳說這十三中曾是西漢文學家揚雄著書立說的地方,為成都一著名古跡,也是成都繼石室書院建立的第二家書院――墨池書院,算起來已有二千年歷史了。據一些老教師介紹,先前的洗墨池舊跡亭台樓閣依然,池塘上還有小橋,塘可泛舟、也可垂釣,岸邊銀杏參天,桃李芬芳。 看來,這一片之所以書香彌漫,原來是有淵源的。 騾馬市名人 騾馬市一帶,除了有洗墨池這一園林式建築外,還有位於小福建營巷的私家花園「蘧園」,(俗稱「龔家花園」)、八寶街的「孫家花園」、騾馬市街的孫元良公館等,這個孫元良,就是名演員秦漢的父親。而老成都著名的裝裱店「詩婢家」曾經遷到過羊市街,店主鄭伯英裝裱技術精湛。徐悲鴻、張大千、黃君璧、董壽平等大師的作品均在此裝裱,於是該店鋪聲譽日隆,店主也收藏有大量珍貴的名人字畫。 我在十三中教書時,要經常走訪學生家長。所以這一帶的大街小巷深庭廣院幾乎被我走遍。一次我到千祥街一院子走訪。一個住戶告訴我,這個院子以前是一個女電影演員的家,她叫黃侯。這使我大吃一驚,該小院居然隱藏著中國電影業、成都電影製片業的一段歷史。 1932年9月,成都最早的一家電影製片公司――大同影片公司,在這里攝制完成了成都電影史上第一部影片:《峨眉山下》。主演是黃氏三姐妹:黃侯、黃今、黃美。無獨有偶,成都第二家電影製片公司也誕生在千祥街附近的燈籠街,1938年秋,從外省遷往成都燈籠街的「西北影業公司」成立,後來攝制出了《千秋萬歲》、《無限生涯》等影片。 成都1949年以前總共只有這兩家電影製片公司,居然都誕生在騾馬市片區內。後來位於互助友愛巷的十三中「華協電影院」能迅速躥紅,或許是沾了緊臨的千祥街、燈籠街的光。 青龍巷也是一個卧虎藏龍之地。我校地理教師朱××的兒子朱成,是著名雕塑家,住在十三中宿舍青龍巷8號院子內。我認識他時,他還是西昌知青,因同齡的緣故,頗有交往,他從小就有美術細胞,讀十三中時,是班上壁報的美術編輯,而且喜歡耍泥巴,雕塑一些人物等。後來,他的作品《千鈞一發》得了個金獎。《千鈞一發》這個雕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朱成也因此而一舉成名。 美食佳餚雲集 我常光顧騾馬市的「茶樂園餐廳」,這是一家中外馳名的川菜館。1966年以前,它叫「晉樂園」,後改為「紅旗餐廳」,最後更名「茶樂園餐廳」。餐廳是園林式的,飯廳如迴廊,環繞一個大天井。 我們十三中語文組經常在那兒聚餐搞活動。中午,生意興隆得很,每個座位後面都候著下一批食客。那時,我最愛點的菜是「焦皮肘子」。皮子焦黃酥脆,裡面白嫩細糯,肥瘦兼有,下面墊著白菜。吃了一回想二回。 「陳麻婆豆腐餐廳」離我們也不遠,緊鄰騾馬市的西玉龍街上。每次去就餐,必點一份「麻婆豆腐」。只見紅油中豆腐細嫩酥渾,少許翠綠的蒜苗,炸得酥脆的牛肉臊子,香味撲鼻,令人食慾大開。 鐵箍井街的得名是由於街上有一水井,井口用鐵箍箍著,以免水桶碰壞。街西有一米花糖店,製作的米花糖酥脆化渣,新中國成立前,老成都的不少達官貴人也來此大批訂購。羊市街更有一家成都名小吃培訓中心及名小吃店,匯集了成都數十種小吃,到該店可品嘗到成都任何一款小吃。我曾多次帶客人到該店一品佳餚,客人皆贊嘆:成都美食甲天下,騾馬美食甲成都。 青龍街東口「古包子」的大包子使人垂涎;「香積廚」的什錦煨面、圓盅仔雞遠近聞名;「張涼粉店」生意興隆;「痣鬍子龍眼小包」最早是在青龍街打響的,而且那痣鬍子的「千層餅」更是一絕。我有時早上就買千層餅充飢,那要排很長的班才能買到。此外,騾馬市片區八寶街的「劉雞肉」西大街的「譚豆花」、鐵箍井街的「米花糖」也享有盛名。 我記憶中的騾馬市一帶,就是這樣多姿多彩,早在我年幼之時,這一片就是老成都的中心地帶。時至今日,它繁華依舊,但它的昔日之貌早已不復存在了。
④ 請高手幫我看看這畫出字誰的落款
陝西國家級美術大師王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