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興趣高

美術興趣高

發布時間: 2020-11-22 09:45:33

A. 如何培養中高年級學生美術興趣與能力

古往今來,「天才出自勤奮」似乎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是如果沒有濃厚的興趣為後盾,學習就是被動而枯燥的,造就不了什麼人才。那些小畫迷,書畫迷,剪紙迷,球迷等,對他們所愛入了「迷」,就露出了人才的萌芽,我看學生的畫是不是有發展前途,不看現在畫得好壞,只注意觀察他們入迷的程度。有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學習才是積極的主動的,輕松愉快的。有如飢似渴的吸收消化能力,表現出超人的才智和堅強的毅力。如果不具備這種條件,只憑家長的主觀願望,牛不喝水強按頭,效果只能是適得其反。興趣既然是如此的重要,那麼就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它。扶植它。漫不經心是父母的失職過度熱心又會把苗兒燒焦。有些家長把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都剝奪了。有的家長不管孩子玩得多麼高興,回家後,自己伴在一起,強迫孩子畫畫,這也不對,那也不好,根據自己的主觀願望去要求孩子,把孩子本來很有興趣的事,弄得索然無味,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孩子的天賦就會頓時黯然無光。
對中高年級學生,我們都知道,低年級學生普遍興趣很濃。畫出來的畫兒童味濃厚,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語,數,外的加深加寬,就漸漸地對美術沒有了興趣,特別是中高年級學生,語,數,外主科佔有的時間越來越多,家長重視與要求,有些中高年級學生就忙不過來,有心無力,漸漸地就對美術沒有了原有的濃厚興趣。
這些我們都看在眼裡,為此想了許多的辦法。來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正確地引導他們。讓學生興趣廣泛,有好奇心什麼都想嘗試,對學生興趣的轉移要正確對待。這些健康的學生正常的現象。盡量去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是心智的表現。如果他們本來喜歡畫畫,忽然不喜歡了,一定要分析原因,可能是成人指揮的不當,打擊的他們的興趣,這可以補救,也可能遇到更有引力的事情,轉移了不是壞事。如果學生上了高年級,主科的壓力過大,忽然迷上了電腦,畫畫等其它科目,也不要緊。總之強加繪畫是不好的,一定要因施利導,引導他們觀察事物,使學生認識事物,開闊眼界,增加美術理論知識,讓他們多接觸自然,接觸社會,多欣賞美的東西。多留意身邊的人與事,學會觀察學會表現。因為美來源於生活,生活又創造了美,見多識廣是豐富想像力的重要手段。對繪畫對象的理解想像,然後用手去畫,去創新,這個全過程都是主動積極的創造過程,是發揮聰明才智表現審美意識的過程。只要他們自信敢畫,保持濃厚的興趣,入了「迷」,就不用擔心,畫得差的會變好,被畫得好的學生感染帶好,畫得好的經一段過程會飛躍,手越練越潑辣,果斷,正確,自由,大膽,只要給畫的在循環往復,就會逐步提高。
兒童的美術教育,是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是啟蒙教育,不是專業教育,正如兒童學語文,不是為了培養文學家。美術也一樣,不是培養畫家。而是它補充了書本的不足,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對開發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有特殊作用,對中高年級學生全面發展有推動作用,在普及美術教育的基礎上,出現一些天才,成為我們未來的美術家。但這只能是極少數。不過,在中高年級這個時期受過一定的美術教育,對學生未來的文化素質和人格素質都會有良好的影響。有的家長把孩子對美術教育看成早期的專業定向教育,急功近利,指導不當,反而成為學生學習的精神負擔,致使我們的小苗苗畸型成長,將來結不出果實,甚至倒伏,那就完全違被了兒童美術教育的宗旨了。
興趣只是人才的契機,想像力和創造力性才是我們要培養的目標。學會正確評價作品,最重要的標准就是看作品,是不是表現了不同年齡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否表現了他們自己起初的生活體驗,其次才是一定的繪畫技巧。有些中高年級學生畫的寫的書法國畫儼然地老畫家風范,一般都是程式化的模仿工作,或者就只練那幾個字。題材狹窄,缺乏想像力和創造性。他們畫其他題材既沒有能力,也缺乏自信。另一種畫,一眼就看得出是摹的簡筆畫或簡筆畫的組合,同樣缺乏獨創性。這些作品一般很難入選。容易受挫折,產生急躁情緒。這時要加強及時誘導,正確認識,消除心裡不快之感 。
學生畫畫很少有計劃性,只顧想像表現自己意志,只求情緒的表達,不管後果至於別人是否能看得懂他是不管的,自己有沒有能力畫,也從不考慮,低中年級學生敢編故事,畫熱鬧場面,沒有人教過,就憑自己的想像畫,當然談不上大小比例透視構圖了。通過一定時期的訓練到中高年級學生就不象原來了,畫得一團亂麻,不管他們美麗的想像,許多學生你問他會不會畫什麼東西時,他總是毫不猶豫,非常自信地說:「會」。雖然畫得不像,但他自我感覺卻很好,很希望得到老師家長的肯定和贊揚,可惜這種好素質不被成人所理解,有時反而受到嘲笑奚落和打擊,給學生的心靈很大的傷害。甚至從此就再也不畫了。嚴重的挫傷了學生的心靈。因此我在教學方法上就採用多變的方法。有時用趣味性,多樣性使學生身心處於積極主動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中。開闊眼界,增強知識面,讓他們多接觸自然,多接觸社會.如:去烈士公園,植物園,等公園,讓他們見多識廣,提高欣賞水平。
總而言之,繪畫能力因學生腦,眼,手等生理器官的發展不同而不平衡狀態。例如:女生一般手的准頭強於男生,造型能力往往領先於男生,而男生想像力往往超越女生,有的學生手的功能比別的學生笨拙,但與智商無關,以後仍可能變為巧手,需要平日多多訓練提高。家長不能只看學生某一方面落後,就說孩子笨。有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強,發急總喜歡當孩子的面說:看人家畫得多好,你畫的那叫什麼呀!還不肯好好用功畫。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長處,去揭自己孩子的短處,也有的反之,只看到自己孩子的長處,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短處,獨生子女嬌橫得很,聽不起意見,盲目教訓,這對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很大的摧殘。這不是望子成龍,成鳳,而是訓子成蟲。因此,我們推崇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想像,大膽潑辣地表現出學生自己真情實感的作品(業),學生的作品(業)以天真幻想更具特色。天真,是學生畫美的價值所在。
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多誘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多多向有經驗的同行老師們學習。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不同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使中高年級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繪畫的濃厚興趣和創造慾望。幫助中高年級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美術的興趣與能力,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心靈手巧,波浪前進。

B. 談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認識某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進行美術學習和創作的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也是推動學生探求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慾望。在美術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發展美術實踐能力,激發創新精神,陶冶審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發興趣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激發興趣是提高美術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許多實踐證明,決定學生學習態度的因素有兩種:一是認識,二是興趣。興趣支配著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注意力集中而穩定。教育學家斯特金認為:教學效果基本上取決於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興趣又調節著情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表現出巨大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要提高教學效果,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必須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一點上,美術課顯得更為重要。如果學生沒興趣學,只是為學而學。這樣,就不能牢固掌握一些美術基礎知識,也不能提高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 其次,激發興趣是增強美術課吸引力的有效途徑。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西·孛洛維契克曾說:只要有興趣,好分數自然會來到。小學生富於創造性的想像力,用語言是無法表達的,只能通過繪畫,所以大部分學生都喜愛畫畫。但由於很多老師講課枯燥,學生聽來索然無味,有難熬之感。改變這種狀況的有效途徑是激趣,即採用 新鮮活潑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美術課的吸引力。興趣是引發學生內在動機的引信,是求知的前提。 一、貼近生活,激發興趣。 這次美術課程改革中強調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從學生角度出發,去發現和挖掘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實際中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使學生產生共鳴,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學生的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是有機的整體。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藉助幻燈、錄音、錄像等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音樂、影視、圖片等藝術資料,創造一個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可以豐富、映證和深化教學內容,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引發學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興趣。 三、巧妙設疑,激發興趣。 古語雲:學貴有疑,小疑小進,大疑則大進。設置疑問,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在美術課中,巧妙設置疑問,才能激發學生認識上的沖突,造成強烈的求知慾望,點燃思維的火花,也才能使學生形成探索的目標,從而推動教學目的與任務的實現。 四、教具演示,激發興趣。 教具的運用,雖然是教學過程中起輔助作用,但設計巧妙用得恰當,可大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運用競賽,激發興趣。 兒童的好奇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根據這一特點。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六、組織討論,激發興趣。 圍繞某一問題,組織學生討論、爭辯,讓他們各抒已見,互相啟發補充,使問題獲得完美的解決,提高他們的學問積極性,使他們對這一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並萌芽了解決此問題的慾望。 七、採用游戲,激發興趣。 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做游戲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在美術教學中,把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滲透在游戲中,使學生愉快的氣氛中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以上幾點,是本人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和感受。我相信,課堂激趣只有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把趣味性與知識性、科學性結合起來,並能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美術課必然會活起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會更濃.

C. 孩子學習中等,興趣不高,對繪畫有興趣,怎麼自救

保持中等水平成績,提高繪畫水平。
在明朝,有一個人叫羅洪先,他特別有才華,二十多歲就高中狀元,他為人正直,因看到官場黑暗腐敗,感念人生之無常,於是辭官隱居,斷然出家,世稱「狀元和尚」。他出家後,假裝愚鈍,甘心承擔最苦的雜役,劈柴挑水無所不做,以此來磨練自己的心性十三年之久。
他出家前原有妻室,並育有一子,此時兒子已經長大也高中狀元,父子都中狀元,是很不容易的。一時傳為佳話,此時妻兒很相信他,無奈他出家後音信全無,無從尋找。
可能是親人的思念真切的緣故吧,有一天狀元和尚忽然起了回家探親的念頭,於是返回家鄉。到了兒子的狀元府邸門前,僕人以為是和尚化緣的,便入室稟告夫人,夫人生性善良,讓僕人施米一斗;狀元和尚未接受,希望求見主人。僕人認為和尚貪心,又報夫人;夫人又讓僕人施錢一貫。狀元和尚還是不收,即索紙筆,題詩一首:「斗米千錢我不收,十三年返故鄉游。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僕人將詩稿入呈夫人;夫人見後驚訝萬分,急帶跑出門外,但和尚已經離去。夫人即刻派人四處尋找,再也不見人影。
這首詩非常適合現在的很多家庭,一家人都為了孩子而奔波,年輕時說:等孩子和大了就輕鬆了。等孩子長大了,又操心孩子的孩子,沒有輕松的時候。
每個家庭都在付出所有去培養下一代,可是下一代卻不盡相同。除了與家庭的貧富、文化等有關系之外,也是這個孩子本身的福報夠不夠的問題。所以父母不僅僅是為孩子的將來付出努力,同時更重要的是為孩子積攢福報,這樣才是解決了源頭問題。孩子本身能夠明白善有善報,多做善事,也會帶來善果。如果能夠有緣份修習佛法,將會給人的一生帶來莫大的助益!
現在比較流行辦「滿月灑」、「成人酒」、「圓鎖宴」等等,有條件的一請就是幾十桌,滿桌子的生命,要為了孩子的這個生日宴會而丟失生命,此時你覺得這筆命債是算在誰頭上的呢?做為父母,要明白如何為孩子積攢福報,如何是為孩子好?這也需要理智的去學習,去思考。
兒孫自有兒孫福,天下的父母還是要為孩子盡量多積攢福報,做有善因之事!
假設這個人,福報只有十萬,如果父母從小就疼他,給他好吃好喝,靠錢買學校給他讀書。大學畢業前,他已經花了十萬。
那他畢業後,去賺錢就很辛苦。因為福報從小就花完,很可憐。所以大學生給小學生打工,老闆很多都是沒有文化的,但不能瞧不起他們。他們有福報。沒有文化不會餓死,沒有福報那就衣食都不能豐足。
教育孩子上,不要給他花太多的錢。花的是你的錢,損的是他的福報。很多人小時候很風光,到了長大了,就可憐了。把福報風光掉了。古人講,要培養老來福報,年輕不要享受福報,把老年的福報都拿來享受。
教育孩子,要懂得尋根。孝順好父母了,孩子自然聽話。頂撞父母,以後孩子就頂撞你。
宇宙規律中,很多都不能代替。小孩的福報損了,他得自己去慢慢培,你沒有辦法代替的。越是關心孩子,這個孩子以後就很難有出息,太關心了,關心到了牽掛,把他的福報都損了。他以後就要在艱苦中好好培福報了。

那福田中,長輩前輩都是我們的福田。我們要恭敬長輩和前輩,以後我們當了長輩,後人才會恭敬你。

我們要照顧長輩,勝過照顧晚輩。現在人,都關心孩子勝過關心父母,以後孩子長大了,他生孩子了,也是關心孩子勝過關心你。
古人講的,不要留錢給孩子,孩子有出息,他能自力更生。孩子沒有出息,你留錢給他,他容易敗壞。
那要留什麼呢,留陰德,我們好好做善事,言傳身教,兒孫自然得福報。把錢存在陰德的銀行,是最好的,福蔭後代。
見過許多人行善積德,吃齋念佛,後代都很好。弘一大師的父親被當地稱為李善人,虛雲和尚的父親也被稱為蕭善人。
有福德的人,自然能感召有福德的子孫。天道是公平的,古人講的,富不過三代,意思是德行不好,不可能一直富貴下去。富人會變成窮人。那窮人慢慢努力,德行好了,福報上來了,就變成了富人了。這就是因果規律,能量的守恆。

富人都喜歡給孩子花很多錢,提供很好的教育。世間的教育雖然也很好。但最好的教育,還是福德的教育。
給孩子福德教育,甚過知識和技術的教育。
讓孩子受苦,讓他在逆境中成長,將來才能頂天立地,父母真想為孩子積福報,有多餘的錢,拿去布施做善事,積累陰德,
許多人留了許多錢給孩子,都給孩子敗壞了,讓孩子嬌生慣養,結果孩子就不聽話。要讓孩子受些苦,是為他積福報,是好事!
讓孩子積累福報的方法
父母是根,兒孫是枝葉。父母不受孝順供養,則根斷樹枯;父母受孝順供養,則枝繁葉茂,子孫福厚,源遠流長。
佛陀告訴大家,修世間法(工作、考試、財富、姻緣、人緣、地位、身材高等等做人的福祿壽喜康),要從孝順供養父母師長里修。
我們的供養一定不要集中在下一代,一定要放在上一代。眼睛放在上一代,下一代一定有大福氣。眼睛放在下一代,下一代不會有福氣。如果我們能夠從小孩子出生開始,就孝順我們自己的父母,每天都讓小孩子看到並且學習— 那麼小孩子將來福氣會非常大。
反過來,如果我們把眼睛放在下一代,不管不顧上一代,薄我們的父母,厚我們的小孩,那麼小孩的福氣是很差的。這樣也會造成一個後果,就是將來小孩做了父母,也不管不顧我們,只關心寵愛他的孩子。我們可以觀察任何香港富豪的小孩子,對待父母祖上的態度——畢恭畢敬,不抵觸頂撞半句。這是積累大福分。懷孕起就示範小孩孝順父母,小孩的福氣會很大。
任何時候都要記住:把自己壓得低,是真正的尊貴,將來也一定會得到尊貴的果報—壓低自己才能像大海一樣把自己放在低地勢,匯聚百川福德智慧。
其他還有過生日初一十五幫助孩子放生,用孩子壓歲錢做善事,印經書,多引導孩子自己去做,平時路邊小蟲子要愛護,吃飯飲食服裝要節約,身口意都要善,多去孝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長輩,總的來說做好弟子規,我們父母要身體力行哦,隨緣做善事,阿彌陀佛。

D. 我是一名高中美術教師,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高中美術復啊 不知道是美術學校還是制普通學校美術課
為了應試考大學就不是興趣的問題了 而是沖刺的問題了
普通的美術課 可以多讓學生自己創作些東西 比如塗鴉 T恤 手繪鞋 帆布袋 在教學大綱內合理安排即可 讓每個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大家認為自己得到了老師的認可 就有興趣了 一般來說產生成就感的事 學生就比較喜歡有興趣~

E. 如何讓高年段學生重拾美術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剩餘1940字)

F. 美術興趣班的作文怎麼寫

陽光溫柔地降落在雪白的花紙,把我得意的畫作曬得暖暖的。抬頭遠眺,眼前的一片油菜花燦爛地微笑著,再配上天空那抹溫柔的藍,同時舉起畫筆記錄著美好的春景,豈不美哉?

多久沒有像現在這樣享受一個人的寫生時光呢?好像上了初中以來,這是第一次。我從小喜愛畫畫,從未上過正規的訓練班,我的美術興趣班從來都是大自然做老師,家鄉的那一幅幅美景做的最美的模特。

我的家鄉在一個小鄉村裡,從轉到樊城區上學來算起,我離開那兒已經五年了。不必說那裡的天空總是水藍水藍的,油菜花田總是從公路這頭蔓延到那一頭去,也不必說傍晚夕陽玫瑰般的色彩,與那濃濃的炊煙構成一幅夢幻的畫卷,單是小院紅磚牆後爬山虎的一抹綠,就足以讓我心醉神迷……

從前,我畫的主角總是爬山虎。春夏秋冬,不論是春天剛發芽的嫩綠,亦或是秋天落葉後的枯黃,我都畫過。記得那時,我有空就會端著小凳子,坐在那面紅磚牆後畫著:起初,僅僅是用水彩筆畫出簡單幾何圖案,再到蠟筆勾勒的模糊枝幹,如今,我已能用鉛筆畫出爬山虎那細膩的神韻……

幾年來,我從未停筆,我總能從大自然教我的興趣班中感受快樂。鄉親們見了我,都說:「這小姑娘將來有出息,能當畫家!」其時我也高興地應允著,心裡勾勒出一個小小的畫家夢。

可如今,在這淡漠的城市裡,我卻再也沒空去追尋心靈的那份寧靜。自從上了初中,在越來越繁重的學業下,我不得不暫時放下畫畫這一愛好。只是那滿牆的爬山虎和著淡淡的鄉愁,時常出現在我的夢中……

這個周末的午後,我收拾了畫板,再次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今天,我畫的主角仍是爬山虎。那滿牆蔓延的爬山虎是由一兩株發展而來的。它們順著牆根,奮力伸展著自己的身軀,一層疊著一層,一顆疊著一顆,為小牆抹上了濃濃的綠色。依偎著紅牆的懷抱中,它們坐著、躺著、翻滾著、嬉戲著。

聽到了嗎?那是它們爽朗的笑聲。可愛的小精靈們,我要把你們的倩影記錄在紙上,珍藏在心中。灰色的鉛筆快活地在紙上舞蹈,用他立著的腳尖勾畫出爬山虎動人的情態。我時而抬起頭定睛觀察,時而瀟灑地揮動畫筆,連煩惱和憂愁都被拋棄。繪畫著,就是與快樂相伴。

魚梁洲的爬山虎也很好,雖比不上記憶中家鄉小院紅磚牆上的那一抹綠,也能為愛畫的我帶來一個輕松雋妙的世界。

那大自然教我的美術興趣班,帶著滿牆的爬山虎,捲走了我淡淡的鄉愁,給我繼續追夢的勇氣……

G. 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我覺得關鍵是教師有一顆孩子般的童心,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之中,觀察、發現,並隨著學生的心理發展動態,根據教材內容,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小朋友愛繪畫,但又怕畫不好,主要是他們缺乏自身生活經歷,作畫時不大膽,怕畫不好,放不開;對表現的對象理解簡單化、概念化等。作為美術老師,首先應該讓學生喜歡上美術 喜歡自己,其實時間久了,每個小朋友都愛塗塗畫畫。
許多小學生對繪畫有一種神秘感,認為別的同學一畫就象,而自己怎樣畫也不象,心理有一種憂慮感。在他們看來,繪畫是最難的事。在教學中,我不斷鼓勵他們輕松地作畫,盡量抒發內心的感情,不要考慮畫的好壞成敗。對於表現內容貧乏、單調,則千方百計啟發他們想像,調動他們的記憶,搜集素材,進一步豐富畫面。比如在上《各種各樣的形》一課時,我要求比一比誰畫的形多,以鼓勵他們的想像力,他們畫出了黑板、書籍、電視、桌面、冰箱等幾十種造型物,這樣,就開發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小學生低年級孩子年齡小,生活經歷少,接觸的事物不多,所以他們腦子里儲存的素材就少。再因他們性格各異,興趣愛好不同,對事物的認識深度和角度也不一樣,有一部分學生對我的命題作畫就得心應手,而另一部分學生就無法下手。這樣,如果我讓學生命題畫,就把部分學生作畫的積極性和興趣打擾了,就調動不了學生作畫的興趣。為此,有時候在安排學生作畫時,先要考慮學生,是否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年齡特徵和心理發展水平,讓學生進行自由作畫,發揮他們的思維,進行創造性、想像性的作畫,畫他們平常喜歡的題材。也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課堂外尋找自己身邊的事物,通過觀察,拓展自己的空間,是畫面豐富。
二年級小朋友雖說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對身邊的事物還不懂得怎樣深入地觀察,反復地思考。作品過於簡略化、概念化。比如在教學生畫《我喜歡的鳥》一課時,許多學生畫出的鳥都是一樣的,形象呆板,沒有鳥和家禽生動的形象。雖然沒有條件組織學生去觀察雞、鴨、鵝等家禽的形態,讓學生進行寫生練習,但是通過教學軟體的指導可以畫出的鳥和家禽有覓食的、昂頭啼鳴的、拍翅膀的、洗羽毛的、嬉戲等不同姿態,還增添了草地、樹木、太陽等環境,使畫面生動自然,豐富多彩。
寓教於樂,寓教於玩:兒童進入小學學習繪畫的初始課,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感性地認識繪畫工具和材料,讓每一位同學都因自己畫下的形象和塗出的顏色而感到興奮和愉悅。比如說《大家一起畫》這節課,在教學中,我將它設計成一個游戲活動,我將三個班布置不同的任務,讓學生有主題的進行繪畫,如--《海底世界》、《奇妙庄園》、《下雪了》等,每班選定一個主題,我說先用五分鍾時間思考,然後請小朋友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你自己喜歡而且你認為最好的作品,每次上去五個個人,畫完的緊接著上去畫,看哪個小朋友畫的種類最多、圖案最漂亮、構圖大方等為獲勝,讓學生自己進行點評,先說一說自己畫的如何,然後再點評別人的,這樣的游戲場景,很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們很開心。活動中,我鼓勵孩子們大膽去畫,比賽說說:怎樣畫更漂亮?」可以根據方位、大小、布局擺放等,讓整個黑板畫充滿藝術感。讓孩子們在玩中自然而然地體驗到粉筆的特點及不同組合的不同效果。最後要求孩子們在體驗後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孩子們不僅自己得到鍛煉,也在發言中得到交流,學到新的不相同的方法,學習效果是顯著的。
「寓教於樂,寓教於玩」。繪畫游戲能給學生帶來學習的興趣,能給課堂營造良好的氛圍。而創設良好活躍的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本課通過游戲法達到了教學目的,孩子們都覺得「好玩」、「有趣」、「輕松」,沒有負擔。一年級孩子好動、自率性較差,美術課堂紀律難以控制是常見的事。但是用游戲法恰好可以彌補這個缺陷。游戲中,孩子們互相制約、督促,這樣保證了每位小朋友都有表現的機會。課堂有秩序而快樂。

H. 小學高年級學生美術興趣降低為何故

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西安實驗小學 韋燕桂摘要:很多小孩子都很喜歡畫畫,這是每個兒童階段的人抒發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徑。我女兒今年剛一歲四個月,就對塗塗畫畫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只要一見到筆就扔掉其他東西,拿起筆興奮塗啊畫啊。可見,小孩天生的骨子裡就對畫畫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愛好隨著他們知識、見解的增長日愈劇增。所以,在幼兒園、小學一二三年級的美術課堂里,我們不難看到學生上美術課時的歡呼雀躍,是啊,他們喜歡畫畫,因為他們可以在畫畫的天地里自由自在的表露自己的感情,沒有任何作業負擔,沒有任何的限制,他們怎麼會不喜歡呢?到了小學五六年級,慢慢地他們的情感,思維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變成了以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為主的學習生活,不僅學校安排的美術課減少了,在一些老師和學生心目中,美術因沒有升學壓力而變得無關重要,有些學校甚至把美術課抹掉,用來上語文數學英語,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下,學生不買繪畫工具材料,不把美術課當一回事也變得在情理之中一樣。高年級的美術課就象走過場,美術課也變得學生也自覺的對美術失去了興趣,我認為學校在高年級對美術課的安排和重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校安排的美術課時也相應減少了。這時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些類似的現象: (案例)這一節課是六年級的美術課,因為有升學壓力,六年級美術課每周只有一節了,應該說是機會難得,這節課可以輕松輕鬆了,要好好表現才行。我做好充分的准備走進六(1)班教室,打開幻燈,揭示課題《三十六計之一計:瞞天過海》,我給學生看了三十六計的連環畫圖片,講了瞞天過海的歷史故事,學生很感興趣,每個學生都聽的很認真,我對學生這樣的表現已很滿意,想:「今天可要好好抓住機會,讓孩子完成幾張質量好些的作業。」於是我跟學生宣布:今天的美術作業我們也來設計一個瞞天過海的計謀,你可以用動物來設計哦!接著我給他們看了現代版的動物三十六計連環畫、並宣稱要進行比賽(按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可以自由發揮他們是很高興的)!話音剛落,一片歡呼聲已經讓我無法控制課堂,好不容易靜下來後,我說了比賽要求,學生聽都不聽,他們根本不在乎什麼比賽了,只是埋頭在那裡畫啊畫,我看這個情形,心裡想著:看來這次的作業質量會高吧!可是後來的結果還是讓我失望了,學生中有的在畫漫畫美少女,有的在畫英語書里的小人,我一看要求學生都畫此次課題,學生雖然畫了,但最後交上來的作業讓我失望,因為根本沒有什麼完整的作品,都是隨意的畫幾個動物就了事了,有創意、完整的畫面難得一見。由此可見,學生在美術作業完成的質量正隨著年級的升高在降低,難道這樣的現象不值得深思嗎?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開始關注這一問題,如何讓學生的情感在美術作業中自然流露成了我的研究方向。經過一段時間的調察、分析、實踐,我慢慢悟出了一些純屬個人的看法與同行探討。美術作業不需要孩子畫多少張畫,畫得多好,畫得像不像,我們需要孩子把自己的情感傾注於美術作業中,讓美術作業成為孩子表達情感的另一種無聲語言。那麼,怎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美術興趣呢?我認為應注重以下幾點:一、教學設計,注重感情的激發美學家羅丹曾經說過:「用自己的眼睛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美術作業同樣如此,要讓學生能夠從平凡,普通的事物中發現生活的真諦,產生與眾不同的情感共鳴。我希望我的美術課堂也能讓學生產生共鳴。因此,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生活,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生活。漸漸地,學生能留心生活中的事,並積極思考了。以前上《我的親人》一課,學生總說,幼兒園畫過了,後來交上來的作業不是呆板的人頭像,就是對自己親人的胡亂塗鴉。現在,我改變方法了,我從網上找來一些老人的頭像給他們看,當他們覺得很有趣時,我出示了一張農民的粗糙的臉,開始學生並不覺得奇怪,我問:同學們,這樣的臉你在誰身上見過?這么一問,學生思維活躍起來,「我外婆的!」、「我爺爺的臉就是這么粗糙的!」、「我爸爸是送貨員,不管刮風下雨,爸爸都是在外面送貨的,他的臉就是這樣的。」聽到這么多答案,我很是高興,因為其實這些孩子在平時挺注意觀察的。「對啊,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他們的工作都很辛苦,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好,以至於臉被風吹裂了吹皺了,再也不像你們的臉那麼柔嫩光滑。同學們,這次我們的美術作業就來畫他們的臉,好嗎?」這樣以來同學們的勁頭可高了,等我稍微提示了臉的畫法後就布置今天回家每位同學找一張最值得畫的臉,最讓你感動的臉。第二天,我收到了讓我出乎意料的作業,一張張臉在紙上畫得那麼有力,那麼傳神,我甚至從學生的畫里,讀到了愛!這就是我想要的!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在這次作業中傾注了自己的真情實感,讓自己的真實感受流露到美術作業中。為此,我特意為該次作業布置了一個展覽,讓孩子們配上一些文字說明,沒想到無意中為學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德育平台。學校領導非常喜歡。 二 、減少束縛,抒發真情美術作業的目的在於表達學生的見聞,感受和願望,或與他人進行交流。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思想,觀點,性情也各有差異,在完成美術作業時自然不會相同。因此,我在教學中努力激活學生的思維。筆者認為,以學生為中心,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實現師生互動,讓學生減少束縛,抒發真情,有興趣想「動」、有條件能「動」、有信心「動」好,美術教學就能逐步「活」起來。我的方法是:1、及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我認為,教師應注意掌握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激勵學生投入美術學習。例如:去年元旦前夕,不少學生想自己設計賀卡,但又不懂得賀卡製作的方法和技巧,有較強的學習需求。筆者就在課堂上現場製作了一張祝福全體學生的賀卡,並向他們介紹了賀卡製作的方法和技巧。學生熱情高漲,一張張各具特色、個性張揚「快樂寶貝」、「幸福天使」賀卡順利「出爐」2、善於開展教學「游戲」。教師要善於將技法訓練與符號游戲結合起來,開展寓教於樂的「游戲」,刺激學生的興趣神經,激勵每一個學生想「動」且「動」起來。如在教授小學六年級《色彩基礎知識》一課時,我先將學生分為六個小組,每個小組准備紅、黃、藍三種顏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色游戲」,讓他們感受色彩的變幻,將紅、黃、藍三原色「玩」出橙、綠、紫三間色,再「玩」成紅灰、黃灰、藍灰三復色,然後要求他們將「玩具」(調配出來的顏料)作一幅畫,並對作品進行說明,然後將作品粘貼上牆,開展自評與互評。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學生「好玩」的天性得到了張揚,所有學生都「動」起來了3、積極推行教學素材生活化。教師要將美術教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和鼓勵學生發現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將自己掌握或經歷過的知識和事情「帶到」課堂中來,「活」化美術教學素材。如在教學小學第七冊《瓜果世界》時,我帶來了一籃新鮮水果來讓學生觀察其形狀,聞其味道,然後描述其形狀、紋樣的特徵,並且為這一籃水果畫個像,畫的優秀者獎勵一個水果。學生學習興趣高昂。4、大力開辟教學新「戰場」。教師要善於整合課堂、學校和社會的美術教學資源,努力開辟教學新「戰場」。課內「戰場」以合作學習為主,採取「學生幫學生」的互助形式,如開展「小組互助」活動、「一對一」學習活動等;課外「戰場」則以競賽為主,採取「學生比學生」的輕度競爭形式,開展各種剪貼比賽、泥塑比賽,愛心卡、賀卡設計比賽等;此外,積極鼓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中學生美術、書法比賽等。5、美術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應當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美術課可以打破教室的界限,把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學生到生活中去,到自然中去,從自然景物中感受美、發現美,並表現出來。我在六年級嘗試上一堂《用色彩畫風景》,這課教學設計,我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事前做好准備調好課,帶領學生走進校園和公園,讓他們觀察發現環境的美。學生的熱情很高。但是從觀察這個環節就出現了問題,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觀察,有些同學就不會觀察,他們好象什麼都看見了,描述起來又什麼都沒印象,浮光掠影、熟視無睹。面對這種情況,我想起課程改革的原則中培養選擇性一條指出將公共要求降到最低限度,拓寬學生的選擇,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寬容的對待、悉心的呵護學生的主動性。我沒有急著讓他們動筆,而是通過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和老師的輔導,使這些同學學會了在觀察時注意景物之間的關系。學生筆下就有了鮮活生動的形象,也產生了表現的慾望。他們畫啊畫啊,越畫越高興,越畫越愛畫。收到了極好的課堂效果。可以說是幅幅有真情實感,在課堂上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而不是從學科出發去約束學生,及時調整分配教學時間,合理利用教學,相信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的。三、善待課外作品,引發熱情 我們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從小不太有機會接觸一些誇張,個性化的畫,因此在他們心目中,只有畫的像現實中的物體才算好。如果這樣的觀念不改變,我們的孩子就不可能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真正想畫的畫。這時我們就要善於利用課外作品,去引發他們的創作熱情。一些中外名家的畫有時也能激發他們的美術學習慾望,但有時候會讓孩子覺得離他們太遠,不敢自己去嘗試。所以我們可以去選擇一些同齡人中有趣的作品,給孩子一種思想上或者視覺上的沖擊。吸煙者這些作品的題材來自於生活、構圖與畫法也很簡單。比如畫一個暖鍋、一隻高腳茶壺。或者是一隻果盒、一塊花布;比如塗幾棵有著粗拙枝椏的大樹,一片土坡上的二、三間房子;比如庭園里的一面有花格子窗的白牆;再比如畫一個人的大大的面孔。雖是隨意、簡單,但卻是純真、朴實的流露,是大氣的抒發,細細品味,像是一鍋鮮美的野生菌湯,讓我們望塵莫及的是其每一根線條和每一個塊面都處理得那麼沉著、老道,它們的色彩也遠離了嘩眾取寵,並不去追求華麗。那些修煉得如此穩健的色彩,就象是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呆上了七七四十九天。經過這樣的課外作品欣賞,讓他們有發現和尋找的樂趣,去發現生活中的細微或博大的有感染力的事物。發現繪畫表達的各種可能性、不同的畫面組織、畫面的安排、不同的視覺效果的研究。甚至不同的繪畫媒介(如纖維板、瓦楞紙、玻璃紙、厚紙板、油畫棒、色粉筆、碳精條、修正液、毛筆和墨等等)這些在當代藝術領域已完全拓寬的材料觀念,在兒童繪畫領域也完全可以輸入並展開的。我讓學生明白繪畫是一種表達自己思想、感情、觀念和態度的載體,最重要的是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能讓他們的綜合素養得到培育和完善並讓這些能力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和滲透性,去影響到他們今後的成長和發展。這樣的欣賞習慣多了孩子們也會慢慢去接受,去嘗試,也會大膽地 面向全體學生的美術教育,其終極目的應該是通過各種手段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而不在於一定要鍛煉出某種層次的繪畫水平。不是每個人都是繪畫的材料,應該正視這種個體差異,強迫學生完成美術作業,而他又不可能達到你設定的目標時,他會產生一種挫折感、失敗感,很可能會扼殺一個孩子對美的嚮往,認為和美的交流是一件痛苦的事。這就是高年級學生對繪畫的興趣降低的主要原因。其實很多事情,多多換位思考,道理很簡單的。比如我喜歡聽音樂,但是誰要我一定得學會彈鋼琴,恐怕此後再也無心欣賞音樂了。孩子也是一樣的。如果上帝允許我重來一次,我一定會對原來被我責罵的學生說「對不起」,如果我還做學校的美術老師,我一定不會要求學生死死完成作業。學生不肯完成美術作業,只能說明你布置的作業太難、太無聊、太陳腐、太乏味!

I. 我初二,喜歡畫畫。可是我對學習沒有太大興趣,年級一百八十六人我排名四十多,我想考美術學校

你的成績不錯,考普通大學也能考上。如果你喜歡畫畫,那也很好啊,考魯美或者中央美院都能考上。你才初二,就有遠大理想很不錯!不過學美術跟費錢的視家庭條件而定。好好學習,成績好,大學任你選加油!

J. 為什麼說興趣是孩子學習美術最好的老師啊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啊,孩子如果對學習美術有興趣的話,他的心底就會一直想著學習美術,這是一股強大的學習動力推動孩子學習美術。打個比方,將孩子比作汽車,那麼興趣就是汽油,興趣越濃孩子這個汽車也能走得越遠。

最後就是在給孩子找美術培訓班的時候要注意找那些重視孩子興趣的培訓班,不要找我上文中提到的那種填鴨式教學的美術培訓班,這也是我們做家長的對孩子負責任的表現,孩子學習無小事嘛。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