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文言文
❶ 寫竹子的古文
虛懷千秋功過,
笑傲嚴冬霜雪。
一生寧靜淡泊,
一世高風亮節。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徐庭筠
《詠竹》
不論台閣與山林,愛爾豈惟千畝陰。
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雲去也無心。
葛陂始與龍俱化,嶰谷聊同鳳一吟。
月朗風清良夜永,可憐王子獨知音。——其中非常經典的兩句後人改作"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
❷ 我要寫竹的文言文
文言文[畫竹]
(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乙)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
翻譯:竹子剛剛長成的時候,陰影只有一寸左右,但是竹節竹葉都已經具備了
清秋時節,落宿江邊館舍,早晨起來觀賞竹子,只見竹林里迷濛的煙霧,日影和露氣交融在一起...
❸ 有沒有關於竹子的文言文啊
我只聽過鄭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❹ 竹子在古文中的意象
竹子在古文中的意象總結如下
一、象徵高風亮節的品德
朱淑真《詠直竹》
勁直忠臣節,孤高烈女心。
四時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劉孝先《賦竹》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二、表現謙虛的品格
薛濤《酬人雨後玩竹》
春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三、贊揚堅忍不拔的毅力
鄭板橋《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吳鎮《野竹》
虛心報節山之阿,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四、表現氣沖雲霄的志氣
高適《酬馬八效古見贈》
深崖無綠竹,秀色徒氛氳。
時代種桃李,無人顧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與蒿萊群。
願托靈仙子,一聲吹入雲。
曾鞏《南軒竹》
密竹娟娟數十莖,旱天蕭灑有高情。
風吹已送煩心醒,雨洗還供遠眼清。
新筍巧穿苔石去,碎陰微破粉牆生。
應須萬物冰霜後,來看琅玕色轉明。
五、表現勃勃生機和昂揚的氣概
李賀《昌谷北園新筍四首》其三
家泉石眼兩三莖,曉看陰根紫脈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鄭板橋《題畫》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
六、頌揚頑強的生命力
劉禹錫《庭竹》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❺ 關於竹的古文
虛懷
千秋
功過,
笑傲嚴冬
霜雪
。
一生寧靜淡泊,
一世高風亮節。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竹石
清·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
徐庭筠
《詠竹》
不論
台閣
與
山林
,愛爾豈惟千畝陰。
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雲去也無心。
葛陂始與龍俱化,
嶰谷
聊同鳳一吟。
月朗風清
良夜
永,可憐王子獨
知音
。--其中非常
經典
的兩句後人改作"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
❻ 古代文言文寫竹林
養竹記
唐 白居易
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虛受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為庭實焉。
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選及第,授校書郎,始於長安求假居處,得常樂里故關相國私第之東亭而處之。明日,履及於亭之東南隅,見叢竹於斯,枝葉殄瘁,無聲無色。詢於關氏之老,則曰:此相國之手植者。自相國捐館,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斬焉,彗帚者刈焉,刑餘之材,長無尋焉,數無百焉。又有凡草木雜生其中,菶茸薈郁,有無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嘗經長者之手,而見賤俗人之目,剪棄若是,本性猶存。乃芟蘙薈,除糞壤,疏其間,封其下,不終日而畢。於是日出有清陰,風來有清聲。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於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於人何有哉?以其有似於賢而人愛惜之,封植之,況其真賢者乎?然則竹之於草木,猶賢之於眾庶。嗚呼!竹不能自異,唯人異之。賢不能自異,唯用賢者異之。故作《養竹記》,書於亭之壁,以貽其後之居斯者,亦欲以聞於今之用賢者雲。
畫竹
清 鄭板橋
余家有茅屋三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綠陽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竹子,斷兩頭,橫安以為窗欞,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紙上,冬冬作小鼓聲。於是一片竹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❼ 寫竹子的文言文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於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瞭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希望採納
❽ 關於「竹」的古文有哪些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道院竹專繁教略洗。鳴屬琴酌酒看扶疏。不圖結實來雙鳳。且要長竿釣巨魚。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虛杯千秋功過,笑傲嚴冬霜雪。一世寧靜淡泊,一世高風亮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❾ 文言文 竹
全文翻譯:
我家有茅草房兩間,南西都種著竹子。到了夏天,新竹枝葉剛剛伸展開來,綠樹成蔭,光色照人,放一張床在竹林中,十分涼爽舒適。到了秋冬交替之時,把屏風的骨架拿出來,截去兩頭,橫著安放就成為窗格,然後用均勻潔白的薄紙把它糊起來。待到風和日暖,凍得半僵的蒼蠅又飛動起來,撞到窗紙上,咚咚咚地發出敲擊小鼓的聲音。這時,窗紙上一片零亂的竹影,難道不是一派天然的圖畫嗎?我所畫的竹子,都沒有老師的傳承,多數是得之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啊。
在江邊的私塾教書,每逢清秋,早晨常起來觀察竹子。這時,煙光、日影、露氣,都在疏枝密葉之間飄浮流動。於是,胸中情致勃動,就有了作畫的意念。其實,這時在腦海里映現的竹子,已經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於是趕快取硯磨墨,展開畫紙,乘興落筆,盡情揮毫,迅即呵成一幅幅圖畫。這時,筆下所畫出來的竹子又不是腦海里映現的竹子了。總之,意念產生在落筆之前,這是無可置疑的法則;但情趣流溢在法則之外,則全憑個人的運化之功了。難道僅僅作畫是這樣嗎?
我種了幾十盆蘭花,到了春天將盡的時候,都顯出萎靡凋零、彷彿思念故鄉的樣子。因而將它們移植到假山石之間,在山的北面,石頭的空隙中,既能夠躲避烈日,又接近乾爽之地,正對著我的堂屋,觀賞起來也沒有礙眼之處。第二年,忽然生發出數十枚新枝,挺拔直上,香味堅實、厚重而悠遠。又一年,長得更加茂盛。由此我體悟到:萬物均有自己的本性。於是就寫詩贈送給蘭花,詩曰:「蘭花本是山中草,還向山中種此花。塵世紛紛植盆盎,(盎:情趣洋溢)不如留與伴煙霞。」又曰:「山中蘭草亂如蓬,葉暖花酣氣候濃。山谷送香非不遠,哪能送到俗塵中?」這不過是假山罷了,尚且如此,何況是真山呢!我畫的這幅蘭畫,它的花都超出在葉子的上面,而且十分肥壯而強勁,這是由於它是山中的蘭花而不是盆中的蘭花啊。
❿ 寫竹的古文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蘇
軾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