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為我的文言文

為我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2 10:57:55

❶ 寫一篇關於自己的文言文

餘生於安樂,弱冠入學,懵懵間已然及冠之年,學而高不成,低未就。而為府政所不棄,為之先生。苟安於教為一年有餘,而教之不善,生性平淡,奈無響應之舉,何其衰也,實為吾之不幸。
夫生性豁達,然粗心不在話下,平生無甚特性。思公門之行,奈何學識淺陋,阻於試場。嘗入商海為之奮斗,奈何無可用之資,無拼搏之計。遂安於平淡,不思進取。
霍然間,人生已虛度24載春秋,苦無驚人之舉,與人不奇。自思仰愧於天,俯無顏以對地,嗚呼!曰之天理,然天道不恥,吾將窮畢生之力,與天爭艷。《書》曰:「天道酬勤」,余必將有所為歟。

❷ 求文言文翻譯為你我它,這,那的字

【你】文言文中可翻譯為「你」的情況:
女(汝)、爾、若、而、乃、君、卿、子、公、足下……
【我】文言文中可翻譯為「我」的情況:
朕、孤、寡人、吾、我、予(余)、某、在下、不才、小可、愚、寓、臣、仆、小人、妾……
【它】文言文中可翻譯為「它」的情況:
其、厥、之、彼。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稱代詞:
一是「之」和「其」除稱代以外,還可以稱人或物。
二是「之」和「其」除了可以稱代第三方以外,有時候也可以用來稱代說話人自己或聽話的一方。
「彼」和其相似。
【這】文言文中可翻譯為「這」的情況:
此、是、 斯、茲、之。
【那】文言文中可翻譯為「那」的情況:
彼、其(一般翻譯為「那」)、夫。

如何用文言文表達"我現在究竟該怎麼辦"

文言文表達「我現在究竟該怎麼辦」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3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譯文:「如果被眼疾手快的拿去送了官府,我該怎麼辦?」

(3)為我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句式基本相同。他們都分單句和復句,都有主謂賓和定狀補六大成分。句子的語序也基本相同。當然,他們之間還有相異的地方,學習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現代漢語句式的相異點。

雖然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於文言文有些實詞和現代漢語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現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學好文言文,正確理解句子含義,領會文章內容,就必須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我們常講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和固定句式。

❹ 古文中表示我的意思的字詞有哪些

表示程度深:甚是我:斯人在下鄙人余、予、吾、小人、朕、孤、寡人、敝人、見、身。你:君、奴斯爾、汝(女)、若子你們:汝等、爾曹、汝輩、若屬爾等足下祝你好運!

❺ 我為人人,人人卻為我的古文

(現代文)我為人人,人人卻為我
(古文)吾為人人,人人為吾
吾: 我,我的:吾身。吾國。吾輩。

❻ 古文中譯為我,你的字有哪些

我:
吾、余、予、仆、某、鄙人、臣、在下、孤、朕、寡人
你:
爾、子、足下、君、汝

❼ 文言文里「我的」怎麼說

「我」在文言文里可以用「吾」、「余」、「予」來表示,一般來說「余」比較普遍;「的」可以用「之」來表示。
「我的」就是「余之」,例如「我的XX」可以寫為「余之XX」。當然「吾之」也是可以的只是稍稍口語化。

❽ 我必有做為 翻譯成文言文

陳勝說過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項羽說過:「大丈夫應如是」

❾ 古文或文言文里稱呼「我們」怎麼說

「吾、我、余、予」等,還有帝王的專稱「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譯為「我」、「我們」、「我的」、「我們的」。另外還有:吾等,吾輩,吾每(明清小說中較多見)。

例句:1、吾等所努力者,一面集中自己之兵力,一面分散敵人之兵力。

2、"好友請道來,吾等當洗耳恭聽,"迪克森先生曰,"個中想必有猥褻氣味。"。

3、世無優於他人者,除非吾等所論為時尚,而吾很抱歉,吾更願將此話題留予那些通曉區分鳧藍與晚櫻紅之法的女子及部分男子。

4、舊事勿念,吾等老者也自有壽福,孝女心到即可!

(9)為我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我們解釋:

1、代詞。稱包括自己在內的若幹人。

例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六回:「我們豁去虛文,且談談正事。」

巴金《隨想錄·關於麗尼同志》:「我立在甲板上,身子靠著欄桿,搖著手,低聲說:『 台灣 ,美麗的土地,我們的!』"

2、稱呼包括自己在內的若幹人。如:我們大家一起干;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友誼……:指「我」。

例句:帶感情色彩。用於口語。如:你怎麼不講理,讓我們怎麼辦?

❿ 古文中譯為我,你的字有哪些

1、古文中譯為「我」的字:

朕、吾、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語、定語和賓語。
注意:朕----在先秦,一般人自稱可用『朕』/ 中古以前,『吾』一般只能在否定句里作前置賓語 ,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賓語 / 中古時期「吾『可作動詞和介詞的後置賓語。

2、古文中譯為「你」的字:

古文的第二人稱:女(汝)、爾、若、而、乃

注意:女(汝)、爾、若 可以作 主語、定語、賓語。/ 而、乃 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一般只作定語。

熱點內容
蘋果5s屏幕多少錢 發布:2025-07-14 07:42:35 瀏覽:425
光化學反應釜 發布:2025-07-14 04:43:59 瀏覽:761
鬼步舞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7-14 04:26:54 瀏覽:492
歷史朝代時間順序表 發布:2025-07-14 03:48:07 瀏覽:316
高三語文一模 發布:2025-07-14 03:28:55 瀏覽:833
教學樓矢量圖 發布:2025-07-14 01:11:27 瀏覽:438
專任教師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4 00:28:25 瀏覽:874
二年級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3 23:48:29 瀏覽:271
湖裡區教師進修學校 發布:2025-07-13 23:20:30 瀏覽:530
給老師的101條建議 發布:2025-07-13 21:59:07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