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南京師范學科物理

南京師范學科物理

發布時間: 2020-11-22 11:08:08

❶ 非師範本科生工作三年了想考南京師范大學物理學科教學的研究生,有沒有戲

教師證是職業證書,和你考研這個學歷證書根本就兩碼子的事情。師范大學招生不考慮你是否本科讀師范,考研是可以跨專業的,除醫學以外。至於你想考物理學科學教學,應該歸屬於教育學門類,具體的招生專業,你應該到該校的招生網進行查詢,每間大學都會公示出來的。你是要考學術研究生還是專業研究生?學術是三年制,專業是兩年制的。如果你真的考研成功了,讀完碩士出來,去高中當個老師還是可以的,當然之後你得考教師證,沒有教師證是不能上崗當高中老師的。有什麼事情還可以追問我。

❷ 南京師范大學學科教學的物理學科基礎都考哪些內容

南京師范大學學科來教學的物理學科基礎的考試內自容是
《物理學》上冊(第5版),
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學物理百教學概度論》(第3版)
閻金鐸
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礎物知理學教程(上卷)》
陸果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可以在文匯,南師大找到。道

❸ 普通二本院校考研南京師范大學學科教學物理難嗎

沒有什麼難不難的,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可以,我身邊就有幾個二本的同學通過考研進到北大的。

❹ 南師大學科教學物理

南師大人事處會發布信息
沒有限制是否應屆

招聘職位:物理與科學技術學院
發布部門: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招聘人數:2 人
性別要求:不限
學歷要求:博士研究生/博士
崗位類別:一般崗位/教學科研崗位

職位描述

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具有通信、電子信息工程或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創新意識與責任心強、教學與科研能力佳。

聯系方式

聯 系 人:李玉霞
聯系電話:85891932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地址:南京市文苑路1號

❺ 南京師范大學有哪些理科專業

有勞動與社會保障、廣告學、通信工程、教育技術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能源動力、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理科專業。

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根據學位中心公布的評估結果,該校參評的27個一級學科中,共有7個學科的排名進入全國前十。

具體是:教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理學、外國語言文學、戲劇與影視學、心理學、美術學,其中教育學位列全國第三。

排名前30%的有12個學科,其中排名前5%的1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排名5%-10%的2個:教育學、外國語言文學;排名10%-20%的4個:地理學、美術學、中國語言文學、法學;排名20%-30%的5個:心理學、體育學、設計學、生物學、數學

從排名前30%的學科數量這一指標來看,該校位列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之後居全省高校第三位,居全省省屬高校首位。

此外,該校還有3個學科躋身ESI全球前1%。2016年7月14日更新數據顯示,南京師范大學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總數達到4個,分別為化學、工程學、植物與動物學、農業科學。

其中理科專業中的地理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❻ 南師大學科教育物理

一、復試/錄取分數線
1.教育碩士
英語成績不低於40分,聯考總成績不低於170分;業務課考試與政治理論考核成績不低於60分。其中,學科教學(英語)專業英二成績不低於55分。
擬復試/錄取考生名單按聯考成績與專業課成績總分排序確定。
2.高校教師
GCT總成績不低於180分;專業課成績不低於90分;政治理論成績不低於6 0分。
擬復試考生名單按聯考成績與專業課成績總分排序確定。
3.法律碩士
聯考科目總成績不低於191分;英語單科成績不低於37分。
擬復試考生名單按聯考成績總分排序確定。
4.藝術碩士
入學資格考試成績85分;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成績不低於90分;政治理論成績不低於60分。

❼ 南京師范大學學科物理研究生

好不好考要看你選擇的專業是什麼。南京師范大學的教育學專業和文學專業是他們的熱門專業,還是挺難考的。
我室友的姐姐當時就是想考南師,全程自己復習的可辛苦了,最後還是沒考上,給調到了揚州大學。所以你要考南師,一是要早點准備,二是不要埋頭苦學,效率太低了

❽ 我想考南京師范大學 學科教學(語文)(專業學位)專業

南京師范大學學科教學都是專碩,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允許跨專業考的。
名牌師范大學的研究生畢業,又有教師資格證,當然可以當老師。如果你不是非熱門大城市省重點高中不去,找工作還是很容易的。不過事業單位的正式編制要考的,不僅是南師大,北師大、華東師大的研究生也要考編制,再說有實力也不怕考。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你心想事成~~

❾ 南京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學科介紹

大學物理教學部
大學物理實驗中心
物理系
南京師范大學理論物理學科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研究生,199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以來,理論物理學科連續被評為「九五」和「十五」江蘇省政府重點學科。
2001年以來,南京師范大學理論物理重點學科建設工作整體運行良好,全面完成了學科建設計劃任務。在學位點建設、學科梯隊建設、實驗室建設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或突破,為江蘇省國民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位點建設:2003年申請並獲得了理論物理博士學位授予權。以理論物理學科為依託,培育新的學位點,在2003年申報並獲得了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在2005年申報並獲得了物理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在學位點建設工作中取得了重要突破。
(2)學術梯隊建設和人才培養: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理論物理學科點已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 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整體科研實力強的教學、科研隊伍。2001年以來,有8位博士(後)成為學科新成員。現有23名學科成員中,有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10人,17位學科成員有博士學位。
理論物理學科承擔了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任務。在本科生教學中,結合物理學的新發展,擴大學生知識面,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上下功夫。在研究生培養方面,我們能開出高水平的研究生課程和反映國內外最新研究動態的專題講座。通過導師的精心指導和嚴格要求,學生能較快地進入學科前沿。碩士生畢業時,大多數能在國際和國家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1年以來,畢業物理教育專業本科生600多名,畢業碩士生43名。在讀碩士生63人,博士生9人。我們的畢業生80%以上都在江蘇省的高校和中學工作,為我省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3)實驗室建設:2001年以來,對「科學計算實驗室」進行了升級改造。把微機集群由32個節點增加到64個節點(128個CPU),新建了二個140平方米的計算機房,增加70台P-IV微機和高速激光列印機等附屬設備,使計算能力提高了2~3個數量級。學科還訂購了20種原版英文雜志和80餘種中文期刊,可以通過網路全文下載6000多種英文期刊上的學術論文。理論物理學科已經擁有一個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平台。
(4)科學研究:2001以來,完成國家攀登計劃子課題、國家「973」項目子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項,部、省、廳級項目14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國家教育部項目3項,省、廳級研究項目16項。在研項目總經費338萬元。2001年以來,出版學術專著4部,在「Phys. Rev. Lett」、「Phys. Rev. A-E」等國內外主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11篇,其中「SCI」論文242篇,他人引用超過800次。
2001年以來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a) 肖振軍教授與合作者在標准模型、雙 Higgs模型和最小超引力模型框架下, 對B介子兩體非粲弱衰變過程和輻射衰變過程做了系統研究。計算了對115個B介子衰變道的分枝比和CP破壞等可觀測物理量的新物理修正。在新物理模型下對B →Kη』大分支比反常給出了自洽的解釋。他們還根據最新實驗數據,對CKM相角α率先給出了限制。相關論文發表在「Phys. Rev. D」, 「Eur.Phys.J.C」 等重要「SCI」學術刊物上,已被國內外同行引用80餘次。
(b) 平加倫教授與合作者通過引入誇克蛻定域和色屏蔽來考慮各種色結構的混合。採用定量計算,得到了五誇克系統可以存在共振態的結論。對於NK系統,I=0道有等效吸引存在,I=1道有強排斥存在,原有的實驗分析由於採用的近似和誤差的影響得到的結論不可靠:對於Diquark結構的θ^+,定量計算表明負宇稱態的能量更低,不同於Jaffe-Wilczek的結論;在平加倫等人的模型中,金剛石結構的五誇克系統的能量最接近於實驗給出的結果。學術論文發表在「Phys.Rev.C.」和「Nucl.Phys. A」 等重要「SCI」 學術刊物上。
(c) 童培慶教授與香港浸會大學Tang Lei-Han教授等人合作,對強無序情況下的2維XY模型(即 GAUGE-GLASS模型)是否存在相變已及低溫下的狀態做了研究。這是一個科學界長期爭論的問題,他們通過將系統中的Vortex映射到庫侖氣體,通過數值模擬發現,系統的低能激發態可以用無能隙的弱相互作用的Vortex和Antivortex對來描述。通過重正化群方法的線性介電屏蔽計算發現自旋波的Stiffness隨距離冪次衰減。應用大標度多正則Monte-Carlo方法對系統的低溫比熱和自旋玻璃磁化率進行了大量計算,兩者的結論相一致,從而認為該系統不存在有限溫度熱力學相變。解決了這個爭論, 論文發表在「Phys.Rev.Lett.」上.。
(d) 陳凌孚教授與合作者對KMgF3材料中的自陷態空穴和自陷態激子的結構、擴散、衰變、吸收或發光譜等方面做了詳細的研究.該研究對KMgF3材料在閃爍性能、輻射劑量、可調激光器等應用方面性能的提高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陳凌孚教授、黃桂芹副教授與合作者還對三元硅化物超導材料的超導電性進行了第一性原理研究。結果表明此類材料中存在的軟模對材料的超導電性起了重要作用,在考慮軟模的非諧性後計算出的超導轉變溫度與實驗數據符合得很好。他們完全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對材料的電子結構、聲子結構及電-聲子相互作用等進行了全面的研究,方法先進、可靠。此外,對超導硅化物材料的研究不僅有助於進一步理解金屬化合物超導體的超導機制,而且為超導硅化物在今後電子器件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研究論文發表在「Phys.Rev. B.」等重要「SCI」 學術刊物上。
(e) 須重明教授和吳雪君教授在廣義相對論的宇宙微擾理論、高階引力理論及相對論天體力學等方面做了許多研究工作。他們與德國Dresden科技大學合作在德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建立了廣義相對論的彈性理論,建立了相對論的J—V方程(即相對論的彈性旋轉天體的基本方程)及其連接條件,在牛頓近似和不旋轉的情況與80年代有名的Wahr模型一致。研究論文發表在「Phys.Rev. D」 等重要「SCI」 學術刊物上。
(f) 袁啟榮教授和國內外同行合作,利用我國國家天文台的60/90cm施密特望遠鏡對鄰近的富星系團Abell 2255進行了多色測光觀測(BATC),得到了7000多顆V<20等天體的光學波段(3000A-1000A)的能譜分布。他們運用孔徑改正法將SDSS的測光數據和BATC數據匹配,得到了這些天體的18個波段的能譜分布(SEDs)信息。首先分析了254顆已知紅移的星系的SEDs, 證明合並後的SEDs能使得測光紅移的精度明顯提高。對214顆已知成員星系的動力學(視向速度的雙峰結構)分析表明,這個星系團是個未達到馳豫的動力學系統。他們運用測光紅移技術挑選出313顆新的成員星系候選體,進一步的動力學分析發現存在動力學子結構,而且發現了這個星系團正在進行子團間的並和過程的直接證據。研究論文發表在「APJS」 等重要「SCI」 學術刊物上。
(g) 李曉卿教授與合作者基於波-波和波-粒非線性相互作用,建立了宇宙自生磁場的方程,在太陽物理、地球極光區和天體物理吸積盤的反常粘滯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得到了和實驗一致的結果。在分析等離激元和宏觀MHD的精細相互作用基礎上,建立一組MHD和等離激元孤波相耦合的非線性方程,發展孤波驅動的新磁重聯理論。李曉卿教授和張航副教授從理論上證明等離子體橫場因調制不穩定而會導致自類似塌縮,並分別從磁流體力學和等離子體動力論兩方面對磁場的這種演化進行了分析,從而解釋了太陽磁場觀測到的間歇性和天體吸積盤吸積所需的反常粘性。
(h) 卞維豪副教授與合作者利用SDSS數據,研究了活動星系核中心黑洞質量與其寄主星系核球速度彌散關系,發現NLS1s不遵循在正常鄰近星系中發現的M-σ關系,為活動星系核寄主星系核球速度彌散關系的確定,黑洞和星系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新的線索。他們還利用日本硬X射線衛星ASCA數據,分析了一活動星系樣本的X射線光變。發現光變大小與中心黑洞強相關,NLS1s也遵循這一相關性,為X射線光變起源給出了新的解釋。研究論文發表在「MNRAS」等重要「SCI」 學術刊物上。
(5)學術交流與合作:2001年以來,學科成員參加了ATLAS國際合作組和BES國際合作組的工作,主辦了2004年全國重味物理與CP破壞研討會,先後邀請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J. Steinberg教授,中科院戴元本院士,北京大學趙光達院士等40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我院訪問講學。我學科也先後有30多人次赴美國、英國、義大利、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合作和交流。
通信工程系
應用物理系
物理教育所
電子信息工程系

❿ 南京師范大學學科教學的物理學科基礎都考哪些內容

南京師抄范大學學科教學襲的物理學科基礎的考試內容是
《物理學》上冊(第5版), 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學物理教學概論》(第3版) 閻金鐸 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礎物理學教程(上卷)》 陸果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可以在文匯,南師大找到。

熱點內容
光化學反應釜 發布:2025-07-14 04:43:59 瀏覽:761
鬼步舞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7-14 04:26:54 瀏覽:492
歷史朝代時間順序表 發布:2025-07-14 03:48:07 瀏覽:316
高三語文一模 發布:2025-07-14 03:28:55 瀏覽:833
教學樓矢量圖 發布:2025-07-14 01:11:27 瀏覽:438
專任教師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4 00:28:25 瀏覽:874
二年級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3 23:48:29 瀏覽:271
湖裡區教師進修學校 發布:2025-07-13 23:20:30 瀏覽:530
給老師的101條建議 發布:2025-07-13 21:59:07 瀏覽:877
教師美文誦讀材料 發布:2025-07-13 20:46:09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