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小學科學
『壹』 蝸牛是什麼來呼吸 小學三年級科學
外套膜腔會在殼口處形成1個開口,稱為「呼吸孔」,這是氣體進出的地方。
『貳』 科學題目 觀察蝸牛
1.蝸牛會往陰影里爬過去
2.足會縮起來
身體會索起來
觸角,觸角會縮起來
3.質量要怎內么寫吶,我容又沒稱過,這是實驗冊里的吧,老師應該有讓做過吶,每個蝸牛的質量又都不同,隨便寫一個也可以吶,不要寫太重就行了
4.同上面說的
『叄』 小學三年級科學蝸牛的特點答案是
外形特徵 :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眼、口、足、殼、觸角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顏色大小不一,它們的貝殼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煙斗形等等。
目前國內養殖的白玉蝸牛、蓋罩大蝸牛、散大蝸牛、亮大蝸牛、褐雲瑪瑙蝸牛等都有自己獨特的外形。
蝸牛的眼睛長在觸角上
特色 :
一般的蝸牛(比如說在雨後從樹上找到的蝸牛),如果把它放在玻璃杯中,用硬紙片蓋住杯口(可以在杯中放入一些水和樹葉),在硬紙片上劃幾個小孔用來保持空氣的流動,那麼那些蝸牛就會爬到硬紙片上去,就這樣把玻璃杯放一天不去管它,到了第二天,你會發現玻璃杯內有些黑色的不明物體,那就是蝸牛的糞便,這個時候你打開硬紙片,就會發現硬紙片被吃掉了一部分。在空氣流通情況下活動較頻繁,否則大部分時間將處於休眠狀態。
『肆』 小學科學上冊蝸牛怎樣讓蝸牛醒過來
1,可以把休眠中的蝸牛放在溫暖濕潤的地方讓它活動。
2,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合環境:溫度16~30℃(23~30℃時,生長發育最快);空氣濕度60%~90%;飼養土濕度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於15℃,高於33℃時休眠,低於5℃或高於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
『伍』 蝸牛有趣的科學現象
我們常用蝸牛爬行來形容速度慢。其實,確切地說蝸牛不是爬行,而回是滑行的。在它通過答的地方都留有它分泌的一層黏(nián)液,這樣,蝸牛即使在鋒利的刀刃上爬,身體也不至於被割破。蝸牛害怕陽光,因為陽光會把它的身體烤乾。它大部分時間縮在殼里睡覺,殼口還用一層黏液封閉起來。整個冬季它可以一連睡上幾個月。蝸牛的嘴比竹尖還要小,可是長著兩萬五千六百顆牙齒。當然,這些牙齒,我們的肉眼是看不見的。如果我們把蝸牛放到一個紙盒裡,那它能用牙咬個洞逃走呢。它的眼睛長在觸角的頂端,不過視力很弱。好在它的嗅覺異常靈敏,彌補了視力的不足。
『陸』 求救:誰有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蝸牛和蝗蟲》教案謝謝了
教學准備:
蝸牛、蝗蟲、放大鏡、尺子、三角尺、記錄用的紙和筆。
多種動物的圖片(即不像蝸牛又不像蝗蟲的動物,大象、長頸鹿、蜂鳥等圖片)
教學活動過程:
1、觀察蝗蟲
● 觀察蝗蟲
蝗蟲的頭、胸、腹;蝗蟲的頭部:眼睛(單眼與復眼)、觸角、嘴(口器);蝗蟲的腳;蝗蟲的翅。
● 描述蝗蟲的身體的特點。
2、比較蝸牛和蝗蟲的身體。(學生邊觀察邊總結)
● 比較蝸牛與蝗蟲的相同點。
都有頭部,頭部有觸角、眼睛、嘴;都有運動器官—足;……
● 比較蝸牛與蝗蟲的不同點。
身體形狀、構造不同;眼睛、觸角、嘴、足等不同;…..
3、比較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
● 周圍環境中,跟蝸牛長得相近的動物:田螺、蚌、蜆……
● 周圍環境中,根蝗蟲長得相近的動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螞蟻……
● 周圍環境中,長得既不像蝸牛又不像蝗蟲的動物:貓、青蛙、魚、鳥、烏龜……
4、觀察蝗蟲的大小。
● 比較兩只蝗蟲的大小。
● 觀察描述一隻較大的蝗蟲和一隻較小的蝗蟲。
● 測量蝗蟲的身體長度。
● 測量蝗蟲的展翅長度。
5、觀察蝸牛的大小。
● 測量蝸牛的身體長度。蝸牛的身體沒有固定的長度,測量存在難度,即使測出了數據也沒有多大用處。
● 尋找比較蝸牛大小的方法。
● 比較測量蝸牛殼的大小。用三角尺測量蝸牛殼口朝向桌面時的高度。
6、動物大小的觀察和描述。
● 出示一張蜂鳥的圖片,問:這是什麼鳥?這只鳥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沒有?
知道這只鳥有多大嗎?(教師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得大小,同時告訴大家,這只蜂鳥跟蜜蜂差不多大小。孩子們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 瞧,大小的觀察和描述,有時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 討論:
大象、長頸鹿、魚、蚯蚓、蝴蝶、烏龜、瓢蟲,我們一般採用什麼方法觀察描述這些動物身體的大小?
● 說說自己在尋訪小動物的調查活動中,使用什麼方法觀察描述動物身體的大小的?
7、小結。
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觀察方法
『柒』 蝸牛用什麼繁殖小學科學
蝸牛是雌雄一體,一隻蝸牛,既是雌的又是雄的;但要兩只蝸牛在一起,才能互相受精、繁殖後代。
『捌』 小學科學: 1綠色開花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2蝸牛繁殖後代的方式是() 3下列植物中,可以用根
1.種子;2.異體受精產卵;3.b水仙;
『玖』 小學科學題;蝸牛能比較大小嗎
用蝸牛殼來比較大小。
簡單的移動蝗蟲體長測量的方法來測量蝸牛,就會遇到蝸牛體長變化不定的問題。因此,「我們用測量蝸牛殼的方法來表示蝸牛的大小」。蝸牛殼的大小是相對穩定的,但蝸牛殼的各個方形的測量數據是不一樣的。教材插圖中測量的是一個蝸牛殼朝向桌面擺放的蝸牛殼的高度,並以這個高度來表示蝸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