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蟲文言文
人或憐之:人們有時可憐它們。
憐:可憐,憐憫
原文及譯注供參考:
原文: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2,卬其首負之3。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4。其背甚澀5,物積因不散6,卒躓仆不能起7。人或憐之8,為去其負9。苟能行10,又持取如故11。又好上高12,極其力不已13,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14,遇貨不避15,以厚其室16,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17,黜棄之18,遷徙之19,亦以病矣20。苟能起,又不艾21。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22,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23,不知戒24。雖其形魁然大者也25,其名人也26,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注釋:
蝜蝂(fùbǎn):《爾雅》中記載的一種黑色小蟲,背隆起部分可負物。
輒(zhé):立即,就。輒持取:就去抓取。
卬(áng):同「昂」,仰,抬頭。
困劇:非常睏倦疲累。困,疲乏。劇,很,非常。
澀:不光滑。
因:因而。
卒:最後,最終。躓仆(zhìpū):跌倒,這里是被東西壓倒的意思。
或:有人,有時。
去:除去,拿掉。負:負擔,指小蟲身上背的東西。
苟:只要,如果。
故:原來。
好(hào):喜愛。上高:爬高。
已:停止。
嗜取者:貪得無厭的人。嗜,貪,喜好。
貨:這里泛指財物。
厚:動詞,增加。室:家。
怠(dài):通「殆」,鬆懈。躓:跌倒,這里是垮台失敗的意思。
黜(chù)棄:罷官。
遷徙:這里指貶斥放逐,流放。
以:通「已」,已經。病:疲憊。
不艾(yì):不停止。艾,止息,停息,悔改。
滋:更加。
前之死亡:以前因貪財而死的人。
戒:吸取教訓。
形:形體。魁然:壯偉的樣子。
名人:被命名為人,意義為被稱作是人。
譯文:
蝜蝂是一種善於背東西的小蟲。它在爬行中遇到東西,就抓取過來,仰起頭背著它們。背負的東西越來越重,即使非常疲乏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物體堆積不會散落,最終被壓倒爬不起來。有時人們可憐它,替它除去背上的物體。可是如果它還能爬行,就像原先一樣抓取物體。它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停止,直至跌落到地上摔死。
如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不放過,用來增加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會成為自己的累贅,還只擔心財富積聚得不夠多。等到他們壞了事栽了跟頭,有的被貶斥罷官,有的被流放到邊遠地區,這也夠痛苦的了。一旦再被起用,他們仍不肯悔改,成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官位,增加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因而面臨著從高處摔下來的危險,看到前人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也不知引以為戒。即使他們的外形看起來龐大,他們的名義是人,可是智慧卻和蝜蝂小蟲一樣。這也太可悲了!
2. 有關一種蟲子的文言文
原 文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印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蝜蝂之死譯文
蝜蝂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抬起頭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終於被壓倒爬不起來。有的人可憐它,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東西象原先一樣抓取過來背上。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肯停下來,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1.其背甚澀的澀(解釋): 勞累
2.為去其魚的魚(解釋): ....應該是為去其負的負吧!負(解釋):背的東西
3.翻譯:蝜蝂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
4.根源:蝜蝂之死理解
現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撈一把,用來填滿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已成為自己的負擔,還只怕財富積聚得不夠。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來的時候,有的被罷官,有的被貶往邊遠地區,也算吃了苦頭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們又不思悔改,天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訓。雖然他們的外形看起來龐大,他們的名字是人,可是見識卻和蝜蝂一樣,也太可悲了!
成語概括:貪得無厭
3. 文言文柳河東集翻譯』;善負小蟲也那後部分
譯文: 蝜蝂是一種擅長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抬起頭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困難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終於被壓倒爬不起來。有的人可憐它,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東西像原先一樣抓取過來背上。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肯停下來,導致跌倒(最後)摔死在地上。 現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撈一把,用來填滿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已成為自己的負擔,還只怕財富積聚得不夠。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來的時候,有的被罷官,有的被貶往邊遠地區,也算吃了苦頭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們又不思悔改,天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訓。即使他們的外形看來龐大,他們是有名的人,可是見識卻和蝜蝂一樣。也太可悲了
蝜蝂傳》的含義
這是一篇寓言小品,借小蟲蝜蝂事,諷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斂資財、貪得無厭、至死不悟的丑惡面目和心態,它的寓意為要懂得知足常樂,不要太貪心。本文雖然短小,卻像是一面明鏡,映射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作者善於觀察生活,寫小蟲持物負重的本性如可目睹;更善於思考社會人生問題,寫貪官污吏的貪婪成性入木三分。文章類比恰切,過渡自然,語言犀利,敘事生動,議論精警,寓意深刻,具有很強的批判精神。千載至今,仍能警戒世人。
4. 「那樣」用文言怎麼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就像小蟲子一樣小」,用文言文怎麼說
眾如蚊蚋
眾人如蟻蜉
5. 蝜蝂的文言文翻譯
原文: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翻譯
蝜蝂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抬起頭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終於被壓倒爬不起來。有的人可憐它,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東西像原先一樣抓取過來背上。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肯停下來,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現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撈一把,用來填滿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已成為自己的負擔,還只怕財富積聚得不夠。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來的時候,有的被罷官,有的被貶往邊遠地區,也算吃了苦頭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們又不思悔改,天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訓。雖然他們的外形看來魁梧龐大,他們的名字是人,可是思想卻和小蟲蝜蝂一樣,也太可悲了!
出處:從字典上看,蝜蝂這種昆蟲是柳宗元杜撰的,但比柳宗元的作品更早的《爾雅》上,卻有蝜蝂的記錄。
在柳宗元的《蝜蝂傳》中,說蝜蝂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這則寓言諷刺了那種貪得無厭、不自量力的人。本文雖然短小,卻如明鏡般,映照出當時社會的黑暗面。寫小蟲持物負重的本性如可目睹,更善於思考社會人生問題,寫貪官污吏的貪婪成性入木三分。
6. 文言文 偩蝂蟲
負蝂傳
柳宗元
負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昂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負蝂傳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譯文:有一種黑顏色的小蟲叫負蝂,它喜歡背東西。行路中遇到東西,總是高舉著頭將其背上,背上的東西越來越重,它雖然非常勞累仍不能停止。因為它的背非常不光滑,所以東西堆積不散,不會掉下來,終於東西將它壓倒,不能起來。有的人可憐它,幫它取掉背上的東西,如果它能行走的話會繼續背負東西前行。負蝂又非常喜歡爬高,它用盡了力氣一直不停的爬,直至墜地.當今社會上這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撈一把,充實自己的家庭,不知道為負擔所累,只恐怕財物沒有積累.等到疏忽大意而垮下來罷了官,降了職調往邊遠地區,也已經困苦不堪了,如果可能的話,又不思悔改,日夜思想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加俸祿,而貪婪更加厲害,已經近於摔死,不以以前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為戒.雖然他的形狀龐大,他的名稱是人,然而他的見識卻和小蟲一樣,也太悲哀了.
7. 蝜蝂傳文言文
行 爬行 輒 就 卯 抬起
卒 最後,最終 或 有時 已 停止A
1 背東西 2負擔,指小蟲身上背的東西。注 沒加點實在不知道哪個詞
蝜蝂是一種擅長背東西的小蟲 句式 判斷句
- 這是一篇寓言小品,借小蟲蝜蝂事,諷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斂資財、貪得無厭、至死不悟的丑惡面目和心態,它的寓意為要懂得知足常樂,不要太貪心。本文雖然短小,卻像是一面明鏡,映射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作者善於觀察生活,寫小蟲持物負重的本性如可目睹;更善於思考社會人生問題,寫貪官污吏的貪婪成性入木三分。文章類比恰切,過渡自然,語言犀利,敘事生動,議論精警,寓意深刻,具有很強的批判精神。千載至今,仍能警戒世人。
8. 文言文《怪哉》的翻譯是什麼
漢武帝來到甘泉,路上遇到一種蟲子,紅色,頭、眼、牙齒、耳、鼻一應俱全回,圍觀的人都不知道答這是什麼蟲子。漢武帝讓東方朔來看看。東方朔(看完)回答說:「這個蟲子的名字叫怪哉。以前很多無辜的百姓遭到關押,大家怨聲載道,都仰天長嘆『怪哉,怪哉』,於是感動了上天,造出這種蟲子,叫『怪哉』。這個地方(以前)一定是秦國的監獄」。(漢武帝派人)查看地圖,果然如東方朔所說(是秦國的監獄)。漢武帝又問:「怎麼能夠消除這些蟲子呢?」東方朔說:「所有憂愁,都可以以酒來解決。用酒澆著小蟲子,必然就消失了」。於是(漢武帝)派人把小蟲子放到酒里,一會小蟲子就化為粉末,消失了。
9. 養柑蟻文言文中常患小蟲損失其實的翻譯是什麼
常患小蟲損失其實
翻譯:橘樹容易生蟲,果實被蟲啃壞。
原文:
「廣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種柑橘以圖利,常患小蟲,損失其實。惟樹多蟻,則蟲不能生,故園戶之家,買蟻於人。遂有收蟻而販者,用豬羊脬脂其中,張口置蟻穴旁,俟蟻入中,則持之而去,謂之養柑蟻。」
譯文:
廣南的可耕地很少,群眾多以種柑橘來賺錢。但橘樹容易生蟲,果實被蟲啃壞。但如果橘樹上有很多螞蟻的話,蟲子就無法生長,所以種橘的農戶就向別人買這種能殺蟲的螞蟻。於是就有收養螞蟻去賣的,他們用豬羊的膀胱裡面放些油腥,張著口放在蟻穴旁,等螞蟻大量入內後,就把這些螞蟻拿著離開,人們稱這就是養柑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