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主委
A. 湖南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名師薈萃。現有專任教師157人,本科學歷100%,研究生學歷54%。其中,特級教師4人,2014年湖南省高考文理科狀元教師各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南省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湖南省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各1人,湖南師大附中派出的管理骨幹、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奧賽金牌教練、學術委員會成員、學科帶頭人、督學共18人。他們是一支近5年內先後培養出267名北大、清華學子的優秀團隊。 常力源,中學生物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曾任湖南師范大學副校級督導、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管理碩士生導師、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
現任第九屆國家督學,湖南省人民政府督學。同時擔任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副理事長、湖南省教育學會副會長、湖南省教育科學學科首席專家、湖南省教育學會普通高中校長工作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湖南省中學生物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等社會兼職。先後獲「全國學校管理創新典範校長」、「湖南省中小學德育工作標兵」、「湖南省教育廳先進工作者」、「美中教育合作傑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2009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徐特立教育獎」;先後被全國教師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授予「全國名校長」等榮譽稱號。
周望城,湖南師大附中原黨委書記,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首任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
曾擔任湖南省「中語會」副理事長、湖南省教育廳中小學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特級教師評委和專家組組長、湖南省示範性高中評估驗收組組長、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教育督導專家,系湖南省民辦教育專家庫成員。
在省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文章40多篇,主編和編著出版40多種書籍;所參加和主持的教育科研課題獲全國中語會優秀課題、長沙市和湖南省優秀成果獎。
趙雄輝,男,漢族,研究員,中共黨員,現任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兼任湖南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湖南省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南省中學數學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劉鐵芳,男,1969年生,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2008被聘為北京師范大學「985」團隊研究員,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入選湖南省人文社會科學「百人工程」、「121」工程專家,湖南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中宣部馬克思主義研究和教材建設工程德育原理教材編寫專家。
常思亮,男,漢族,1962年5月生,湖南湘潭市人。湖南師范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教育學博士,教育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點學科負責人。全國優秀教育碩士教師,中國教育管理學科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基礎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南省省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湖南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語文學科:
歐陽昱北,湖南省特級教師。先後獲湖南省直系統「優秀教師」、全國中語會「優秀教師」等榮譽。多年擔任高中語文教學、兼備課組長,所在年級高考語文平均分一直穩居全省第一。有多個省市課題獲獎,教學論文、文學散文等計80餘萬字。
數學學科:
徐凡訓,男,教育管理碩士,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現為湖南師大附中數學教師、班主任。曾先後被評為瀏陽市教壇新秀、瀏陽市首屆骨幹教師、瀏陽市第三屆名教師,長沙市骨幹教師。任教高中數學教學二十餘年,擔任湖南省示範性高中教育、教學、教研管理副校長十年,教育教學及管理經驗豐富。有多篇論文發表於國家或省級刊物,個人論文或隨筆十萬余字,主持或參與多個教育教學課題研究。
趙優良,男,1967年8月生,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26年,熱心教育科研工作,主持的省級課題《低學習成就學生的問題索因及對策》、《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獲得省級二等獎。愛好數學,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和不等式有比較深入的研究,並任全國初等數學研究會理事,湖南省名師網名師工作室中心成員,《中學數學教學參考》等報刊雜志特約編輯,長沙市教師高級職稱評定評審專家。
英語學科:
楊美英,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先後參與四項省級、國家級課題研究,出版著作四部,發表論文四篇,獲獎論文十篇。
劉淑英,女,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湖南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曾被評為長沙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全國優秀外語教師、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優秀園丁」,1998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並立省二等功,2001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化學學科:
肖鵬飛,湖南省特級教師,國際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教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湖南師大附中化學首席名師,湖南師范大學化學教學論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學生理化報》主編。湖南省普通新課程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普通新課程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科專家組組長。中國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南省化學學會理事,湖南省中學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
生物學科:
汪訓賢,全國優秀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湖南省中學生物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湖南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教科院生物教學研究專家庫成員、湖南省考試院高考閱卷質檢組成員、湖南省考試院高考考生評價組成員、湖南師大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師大附中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中學生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教練,所輔導的學生榮獲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金牌2枚、銀牌1枚;多次獲得省生物競賽園丁獎、湖南省教育廳頒發的「神箭」、「九芝」英才導師獎。主編和參編生物教學輔導、生物競賽指導叢書共14部,發表論文29篇。主持的課題榮獲中央教科所課題組一等獎。
地理學科:
梁良梁,長沙市地理首席名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湖南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長沙市中學地理教研會理事長。參加編寫了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七年級上冊》《地理七年級下冊》《地理八年級上冊》《地理八年級下冊》;普通高中地理課程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3》和《地理選修自然災害》;主持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探究》課題並獲長沙市友誼教育科研獎。參加了教育部國家課程標准子課題《當代社會、經濟、文化及「3S」技術對地理課程的影響》的研究。擔任地理骨幹教師培訓國家級研修班指導老師,先後在廣東、福建、廣西、湖南、重慶、湖北等省區省級培訓中上示範課和專題講座。2009年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
楊帆,男,湖南省特級教師,曾任湖南省教育廳高中課程改革教學指導委員會地理專家組成員、湖南省學業水平考試地理考試大綱編寫組組長、湖南省新課程高考文綜考試大綱審訂組組長、長沙市特級教師評委。擔任初、高中地理教學共30年,現任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地理教研組組長、高中地理專任教師。在《中國教育報》、《課程教學研究》、《中學地理教學參考》、《教育測量與評價》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有的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專著《走向地理新課程》、《基於新課程標準的地理高考改革與有效教學研究》。主持湖南省十二五規劃課題一項,曾獲省、市課題成果獎勵。
藝術學科:
楊萍,中學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教育部首屆園丁工程「全國中小學音樂骨幹教師」。現湖南師大附中音樂教師,藝術教研組組長。曾榮獲湖南省教育工會授予的「芙蓉百崗明星」稱號;長沙市中小學優秀音樂教師;學校「三育人」特優獎、優秀教師、教學優秀獎、學科教學競賽優勝獎、啟東國家級教材編寫獎等。本人參加湖南省中小學音樂錄像課比賽獲一等獎;曾指導學生合唱團連續三屆參加湖南省重點中學文藝調演獲省一等獎、湖南省中小學歌詠錄音錄像比賽一等獎、全國首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比賽二等獎,湖南省特等獎、全國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比賽一等獎。被湖南出版集團聘為《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湘版初中實驗教材編委,國家高、初中音樂實驗教材培訓專家。多篇論文在全國、省獲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著作1本、市級以上課題3個。組建了師大附中學生藝術團,曾多次策劃學校及長沙市的各種大型文藝晚會和比賽,多次帶領學生藝術團參與國際交流等活動。社會兼職有:中國音協音樂教育學會會員;中國音協柯達伊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音樂教育童聲合唱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音協音樂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湖南省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湖南省音協聲樂藝術委員會理事。 語文 張迪平(附中派出)
2014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狀元陳博川同學的高三班主任。 湖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年級組長,執教高三畢業班22屆。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師大附中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
在湖南師大附中擔任年級組長、黨支部書記共4屆,所帶年級多次被評為「優秀年級組」、「師大先進黨支部」。
所教學生12人考入清華、北大,所帶年級學生近100名考入清華、北大。
先後獲得長沙市優秀教師、長沙市先進教育工作者、湖南師范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湖南師大附中優秀教師、湖南師大附中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多次榮獲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及省級課題研究獎,教研論文收錄《中國當代教育思想文集》。
語文 屈雪輝(附中派出)
中學語文一級教師,湖南師大附中語文教研組副組長,備課組長。從事高中語文教學12年,所教4屆畢業年級高考人平分均為全省第一名,被評為校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曾獲省級賽課一等獎,4次在全省高中語文教師培訓會上作高考專題講座或教授示範課,主編、參編教學輔導叢書10部,發表國家級、省級教育教學論文3篇。
語文 馬晴晴(來自省重點中學)
2014年湖南省高考理科狀元宋振寧同學的高三語文老師。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從教語文11年,擔任班主任10年,備課組長1年。作為語文骨幹教師,多次上示範課,歷屆所教班級高考語文平均分均位於年級前列。2008屆高考所教學生施倩倩取得125分的全校語文最高分。2011屆高考所帶333班,全班58人,重點上線46人,660分6人次、600分以上達33人次,有1人考取清華大學。2014年所教學生宋振宇以723的高分成為湖南省理科狀元,語文126分。擔任備課組長,積極推行課堂改革,所提「閱讀課方案」、「課前三分鍾方案」獲師生一致好評。2008年「安鄉縣第四屆新課程課堂教學競賽」中獲得第一名、2009年常德市語文課堂觀摩活動中獲一等獎、2013年安鄉縣高三教學比武中獲第一名。參加了省級課題「高中語文『以學定教,少教多學』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的實踐研究」,是常德市教育學會會員、湖南省教育學會會員。由於表現突出,獲得多項縣、市榮譽,榮立「二等功」、「三等功」三次,被評為「常德市優秀教師」、「常德市百崗明星」,先進事跡曾兩次被電視台專題報道。
數學 張宇(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備課組長,碩士生導師,中學數學高級教師,省級骨幹教師,湖南省中學數學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長沙市中學數學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長沙市名師工作室名師團隊成員、師大附中學科帶頭人,師大附中民盟副主委,曾任師大附中數學教研組組長,執教高三畢業班20多屆。主持省、市級課題五個,兩個課題獲得省課題一等獎,在省級刊物公開發表教學論文七篇;曾獲省青年數學教師說課比賽指導教師獎、省奧林匹克競賽指導教師獎、省「芙蓉百崗明星」獎、市優秀名師獎、師大附中蔡田碹珠「三育人」特優獎、「賽博仕達」教學優秀獎、優秀班主任獎等。
數學 吳菲(附中派出)
湖南廣益實驗中學2014屆初三數學備課組長、中學數學一級教師,全國高中數學教師教學賽課一等獎,湖南省數學賽課一等獎第一名。在師大附中任教初高中數學9年,擔任班主任工作7年,擔任數學備課組長3年。多次榮獲學校教學優秀獎,長沙市優秀班主任,所帶學生在長沙市數學競賽中數十人獲長沙市一等獎。
數學 湯禮達(附中派出)
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奧賽教練,市級骨幹教師。從事高中教學11年,執教過4屆畢業生,先後指導學生31人獲全國數學聯賽一、二等獎,3人考入清華大學。曾獲全國高中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教練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壹級教練、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園丁指導、市級中小學教師教學能手、市教育教學質量管理優秀教師等稱號,2次榮立三等功。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多篇,曾獲全國論文大賽獲一等獎。
英語 張志(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任課教師,碩士,中學英語一級教師,在湖南師大附中任教15年,從事高中英語教學15年,執教高中畢業班3屆,擔任理科實驗班班主任2屆。所教學生5人考入清華、北大。參加全國首屆教學法論壇,湖南省新教材培訓專家組成員,湖南省教學比武第一名,長沙市首屆名師工作室成員,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長沙市五四紅旗手,參與年級管理13年,多次帶出長沙市優秀班級。
英語 胡田超
中學英語高級教師,碩士,長沙市骨幹教師。從教16年,執教高三畢業班5屆,所教學生1人考入北大(言金同學)。自2009年以來一直任教學校重點班英語。先後擔任班主任10年,所帶班級曾3次獲得「長沙市優秀班級」,本人榮獲「長沙市優秀班主任」稱號。擔任高中年級組長4年,備課組長4年。曾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8篇,參與省級課題研究1個。
物理 周啟勇(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奧賽金牌教練,中學物理高級教師,自主招生名師。曾獲湖南省「首屆中學物理創新教學大賽」第一名,「第五屆全國中學物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在從事物理競賽工作來,已輔導10多人進入湖南省省隊,7人進入國家集訓隊,4人進入國家隊、21人考入清華北大、1人獲國際中學物理奧林匹克金牌、3人獲亞洲中學物理奧林匹克金牌。主編、參編教學輔導叢書6部,公開發表國家級、省級教學論文7篇。多次被評為「教學優秀獎」、「優秀競賽教練」、「優秀教師」、「蔡田碹珠教育特優獎」。
化學 譚富桃(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任課教師,碩士生導師,中學化學高級教師,湖南省中學化學教研會理事,湖南師大附中督學,執教高三畢業班20多屆,擔任班主任10多年,曾多年擔任師大附中理科實驗班和超常班化學教學任務,所教學生10多人考入北大、清華。先後多次獲得省市級榮譽,在國家級、省級刊物公開發表論文20多篇,在多家出版社出版書籍40多本。
生物 胡平新 (來自省重點中學)
中共黨員,本科,生物專業,中學生物高級(特級)教師,曾擔任高中教學 30年,教高三 16 屆,所教學生的主要成績為: 5人上清華北大。先後擔任學校科研處(教科室)主任13年,教研組長 6年。曾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 30 篇,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研究 7 個,先後榮獲湖南省特級教師、湖南省骨幹教師,多次獲省教育廳、省科協頒發的「園丁獎」等。
政治 黃治清(附中派出 兼課)
湖南師大附中政治高級教師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教育部高中新教材核心培訓專家、湖南師大公管學院兼職教授和碩士生導師、長沙市教科院兼職教研員、長沙市中學政治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沙市方俊政治名師工作室名師團隊成員、湖南省教育廳網路名師工作室名師團隊成員,公開發表了十幾篇政治論文和兩百多本政治教學和教輔資料。
歷史 成麗(來自省重點中學)
成麗,中共黨員、歷史教學法碩士研究生、中學歷史一級教師、長沙市青年骨幹教師,長沙市德育先進個人,長沙市陽光體育先進個人。擔任高中歷史教學15年,擔任過班主任工作5年,所帶班級曾榮獲長沙市先進班級2次。從教以來先後多年擔任教研組長、文科綜合組長,擔任多屆高三教學和管理工作,高考成績一直穩居全市前列。多篇論文發表在省級刊物上,並榮獲湖南省教育學會一等獎3次,參與省、國家級獲獎研究課題5個。參與編寫教學輔導書。
地理 楊帆(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任課教師,中學地理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中學地理學科帶頭人,省教育廳高中課程改革教學指導委員會地理專家組成員,省考試院高考評卷文綜領導小組核心成員,長沙特級教師評委,省高考地理復習指導首席主講教師,省地理學會理事,曾任師大附中地理教研組組長。曾被評為長沙市優秀科技老師、全國優秀中學地理教育工作者。從事高中地理教學30餘年。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創新科技,多次獲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金牌。發表科研論文10餘篇,出版專著2部。主持省、市級課題5項,曾獲長沙市友誼科研獎,省電教館課題成果評比一等獎。
音樂 楊萍(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聲樂教師,碩士,中學音樂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藝術學科帶頭人、曾任附中藝術教研組長。《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湘版初中實驗教材編委,國家高、初中音樂實驗教材培訓專家。中國音協音樂教育學會會員,中國音協柯達伊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音樂教育童聲合唱專業委員會委員,省音協音樂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省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省音協聲樂藝術委員會理事,市中學音樂教育協會理事長。曾榮獲長沙市中小學優秀音樂教師、省「芙蓉百崗明星」等稱號;獲學校「三育人」特優獎、教學優秀獎、學科教學競賽優勝獎、啟東國家級教材編寫獎;省錄像課比賽一等獎;所指導的節目連續三屆獲省重點中學文藝調演一等獎;省中小學歌詠錄音錄象比賽一等獎;全國首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比賽二等獎,湖南省特等獎;連續五屆指導學生參加湖南省中學生獨唱、獨奏、獨舞比賽獲優秀指導教師獎。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著作1本、市級以上課題3個。
音樂 李鵬程(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藝術教研組長,中學音樂一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在湖南師大附中任教18年。現為湖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秘書長;湖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葫蘆絲、巴烏藝術委員會執行會長;湖南省音樂家協會竹笛、葫蘆絲、巴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湖南師大附中民族管弦樂團指揮;全國竹笛、葫蘆絲、巴烏考級湖南考區考官;葫蘆絲、巴烏全國考級曲目編訂老師。多年來輔導竹笛、葫蘆絲學生考入音樂學院30餘人次,獲得省「三獨」比賽一等獎18人,市「三獨」比賽一等獎90餘人次。本人連續十年被湖南省教育廳、長沙市教育局評為中小學生「三獨」比賽優秀指導教師。本人自1998年組建了學校民樂團,一直擔任校民樂團的指導教師,先後獲湖南省第三屆重點中學文藝調演省一等獎、全國一等獎,本校女子民樂「鳳奏九韻」組合獲湖南賽區傳統組合類一等獎第一名,指揮民樂合奏節目《瑤族舞曲》、《鄉里妹子進城來》參加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二屆「文化中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國總部展演」活動中獲金獎。
舞蹈 熊康(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專職音樂教師,湖南省舞蹈家協會會員、省級舞蹈骨幹教師,師大附中藝術團舞蹈隊教練。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專業,兩次獲北京舞蹈學院優秀學員。編排舞蹈《書之韻》獲全國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執教的高中舞蹈課《華爾茲》獲全國首屆舞蹈教學錄像課比賽二等獎,原創舞蹈《風車那時轉》獲湖南省第一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輔導學生參加歷年省市級「三獨」比賽,40餘人次獲省一等獎,3人獲湖南省三獨比賽高、初中組冠軍,90餘人獲長沙市一等獎,所輔導學生近20人考入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師范大學舞蹈系、香港演藝學院等高等藝術院校。附中「教學優秀獎」,「學科指導競賽優勝獎」,校青年教師賽課一等獎,省美育學會優秀展示課一等獎,長沙市音樂教學比賽一等獎,長沙市青年教師說課比賽一等獎,多次被評為省、市「優秀指導教師」,長沙市藝術先進工作者,在省級刊物發表論文、作品近10篇(件)。
體育 譚偉(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體育組教師,中學體育高級教師,現任師大附中學術委員會委員、督學、湖南師大碩士生導師,健美操、田徑、排球國家一級裁判員,長沙市體育學科理事會副理事長,曾任附中體育教研組組長、校健美操隊主教練。曾獲全國賽課一等獎。自編自創的室內課間操獲全國一等獎,參加了《體育教師教參書》的編寫,18篇論文獲省級以上獎勵,9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主持過多個省市級課題並獲獎。所帶健美操隊參加全國青少年健美操比賽共獲得金牌9枚,銀牌12枚,銅牌11枚,8人達國家一級運動員。先後被評為市優秀體育教師,市優秀教研工作者,省「芙蓉百崗明星」,全國健美操優秀教練員等稱號。
體育 曾仲明(附中派出)
1990年畢業於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學歷;1992至今一直在湖南師大附中體育教研組工作,中學一級教師,擔任多年的體育備課組長,專業素質全面,能力較為突出,具有極佳的教學、科研、訓練能力,個人綜合素質較強。曾有《中外青少年足球訓練的研究》等多篇文章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者獲國家、省、市級的一等獎,主持的《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病理研究》課題獲國家級重點課題、《湖南省示範性高中體育課余訓練現狀調查及發展策略研究》課題獲湖南省改革發展成果獎一等獎,並參與多個國家級、省級、校級的課題研究。
B. 陳傑是哪裡人
【清末數學家、天文學家】
烏程(今湖州)人。清末數學家、天文學家。他在觀象台率天文生常年實測黃道、赤道的交角度數,最後精確地測得黃道、赤道的交角度數是23°27'。由於沒有及時奏明朝廷,所以未能運用於實際工作中。道光二十四年(1844),清政府修編《儀象考成續編》,欽天監才將這黃道、赤道的交角度數奏請政府,並獲准頒行。黃道與赤道之間的夾角,即地球軌道平面(即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之間的交角,稱黃赤交角,現在世界上公認的這個交角度數為23°26′21〃,早在150多年前陳傑就精確地計算出來了,他為我國天文、地理的研究作出了傑出貢獻。 陳傑著有《輯古算經細草》一卷,繼為該著畫圖像,成《圖卷》三卷。晚年又撰《演算法大成》共十卷。
【(1924-2005),數學家】
(1924.7.17—2005.1.27),四川省成都市人。1947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數學系,進入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師從陳省身、蘇步青、陳建功等著名數學家,從事拓撲學與復變函數論研究。成都解放後,在成都理學院和四川大學任教,1950-1957年到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任教。1952年加入九三學社,195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支邊到內蒙古大學籌建數學系,歷任內蒙古大學數學系副主任、主任,《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編,內蒙古大學副校長等職。1986年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光榮稱號和人民教師獎章。1959年,陳傑先生組織創建內蒙古數學學會,任第一屆至第四屆理事長,第五屆至第七屆名譽理事長,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一任主任委員,1993年主編出版了《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論文集》。1952年陳傑先生加入九三學社以來,長期擔任九三學社領導工作,歷任九三學社北京大學支社秘書,九三學社呼和浩特學習小組組長,九三學社內蒙古直屬小組組長,九三學社內蒙古籌備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九三學社內蒙古自治區區委主委、名譽主委,九三學社中央常委。1988年至1998年,陳傑先生連續擔任第六屆、第七屆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屆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八屆、第九屆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委員、常委。2005年1月27日17時40分在內蒙古醫院逝世。
【(1947- ),四川省衛生廳副廳長】
(1947.2—),四川成都人。1995年8月加入致公黨,1970年7月參加工作,華西醫科大學醫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1965年9月至1970年7月華西醫科大學醫學專業學習;1970年7月至1971年7月解放軍0082部隊鍛煉;1971年7月至1977年7月納溪縣大渡區醫院醫生;1977年7月至1988年10月納溪縣醫院主治醫師、副院長;1988年10月至1993年3月納溪縣副縣長;1993年3月至1995年9月瀘州市衛生局副局長;1995年9月至1998年4月瀘州市衛生局局長,致公黨瀘州市委主委;1998年4月至1999年11月瀘州市副市長、致公黨瀘州市委主委;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致公黨四川省委主委、瀘州市副市長;2000年4月至2001年2月致公黨四川省委主委、省衛生廳副廳長;2001年2月至2001年9月八屆四川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四川省委主委、省衛生廳副廳長;2001年9月八屆四川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
【(1956- ), 全國台聯副會長】
(1956.11—),女。高山族,台灣台東人,出生於北京。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盟員、中國共產黨黨員。現任全國台聯副會長、黨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1978年至1982年在吉林大學法律系學習。1982年至1989年任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員,其間,1988年7月至1989年9月在中央黨校學習。1989年至1994年任全國台聯聯絡部處長、副部長。1994年至1996年任福建泉州市市長助理。1996年後歷任全國台聯聯絡部副部長,研究室主任,辦公室主任,副會長,其間,2001年3月在中央黨校中直分校局級幹部培訓班學習。現兼任全國台研會特邀研究員,北京聯合大學台研所兼職教授。
【(1981- ), 人民大學學生(圖)】
生於1981年7月.人稱香山傑哥,外號海淀傑子!身高155厘米 ,體重60公斤,眼鏡度數,1080度!
1987年-1993年 人大附小
1993年-1996年 人大附中
1996年-1999年 北大二附中
1999年-2002年 人民大學
陳傑童年時,家境清貧,年少時便同父母一起下地耕作,他有著超人的體力,還未成年,就能拉開三百斤(約合180公斤) 的勁弓,能引發八石(約合440公斤)的腰弩。陳傑生性剛直,深沉寬厚,勤奮好學,苦練武功,曾求師於本地箭師周侗和槍手陳廣,成為「一縣無 敵」。他還特別愛讀《左氏春秋傳》和孫、吳兵法,讀起來常通宵不寐。
他說過一句至理名言至今還能起到膾炙人口的作用---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1965- ), 濱州市青年書法家】
(陳紀傑),男,1965年9月生,現工作於山東省濱州市文聯書法家協會(駐會)。為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濱州市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濱州市青年書協主席。
書法主要成績:
90年書法作品獲「全國商業系統第二屆書畫賽」一等獎(商業部主辦);
90年篆刻作品入選「全國印社聯展」並入作品集(西冷印社主辦);
89年書法作品在「首屆龍年中意杯書法電視大獎賽」中獲佳作獎(湖南電視台主辦);
95年書法作品入展「首屆全國楹聯書法展」(中國書協主辦);
99年書法作品入選「第三屆全國楹聯書法展(中國書協主辦);
2000年書法作品入展「龍崗杯」國際書法大賽(中國書協發證);
99年書法作品在《書法導報》第36期「地域風彩」欄目刊登。
【鄭州大學特聘教授、土壤學家】
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94年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1992年作為我國第一位土壤學家參加中國第九次南極考察。1995年被特批為副研究員。1996年獲德國馬普學會資助赴德國Giessen大學土壤與水土保持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同年獲得德國洪堡獎學金,開始在德國Kiel大學土壤與植物營養研究所從事客座研究工作,並於1998年底完成博士後研究項目回國。回國後先後獲得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省直機關優秀青年等榮譽稱號。2001年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首期知識創新工程中,被聘為知識創新崗位研究員,2007年以河南省特聘教授身份調入鄭州大學。
主要研究領域:土壤發生與土壤資源演變,土壤地理與土壤空間預測,土壤地球化學,土壤退化與荒漠化防治,城市化對土壤資源影響及其生態環境效應。
研究工作簡歷:
主要從事土壤空間預測、土壤資源演變、城市化等強烈人類活動對土壤資源的影響及其生態環境效應、岩石風化與土壤生物地球化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先後出訪紐西蘭、日本、德國、西班牙、荷蘭、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參加學術交流,與國外同行有密切的合作關系和堅實的合作基礎。5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8次在國外大學及研究機構舉辦學術講座;過去5年接待國外學者訪問20人次以上。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性項目「長江三角洲城市化過程對土壤資源的影響及其生態環境效應」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模糊邏輯的土壤空間可變性分析與表達「主持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城市土壤質量演變與生態環境效應」中「城市化過程中土壤功能轉化與城市土壤形成與類型」課題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任基金「長江三角洲土地利用變化對土壤多樣性的影響「參與人;江蘇國土廳,生態地球化學調查項目專題蘇南典型區土壤環境質量時空變化及預測預警負責人之一,還主持和參加省部級項目二項。培養1名博士,4名碩士(其中聯合培養2名);德國diploma學生2名;在讀學生:4名博士生,2名碩士生。發表論文近10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內(核心期刊)、外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atena發表的論文單篇抽印本被國外同行通信索要80餘次。作為國際著名專業期刊客座主編編輯出版Geoderma與Catena特刊二期,參與5部專著撰寫。現任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沙漠分會(中國沙漠學會)理事;中國土壤學會地理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南京市青年聯合會委員;中國土壤學會《土壤通報》編委。
【河南省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工程師】
男,1944年8月生,河南省范縣人。河南省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工程師、部門經理。長期從事外貿業務和科研工作,已獲得三項國家專利,其中《組俁式便攜太陽灶》是利用太陽能進行各種炊事活動的裝置,具有體積小、效率高、無污染、便攜帶等特點,適用於旅遊、農、施工、軍訓等野外活動及居家生活,是充分利用太陽能以節約煤炭石油等能源,緩解全球性能源日益緊張的重要方面。《卧坐多用床》是種能卧、能坐、能解手的多用床,適合長期卧床的老弱病殘人使用,床板由四部分組成,旋轉與蝸桿相連的手柄或啟動與蝸桿相連的特種電機,可使水平狀態的床板變成椅子狀,使用者無須下床就要變卧姿為坐姿,可進行寫作或進食等,由於臀部床板下置抽水馬桶或便盆。可解決無力去廁所或不習貫卧床大小便的人解手問題。《無污染個人微機房》是種放置個人微機的裝置,它為微機提供了一個防塵、防湖、防外界電磁波等干擾的工作環境,同時也減少微機產生的低頻電磁波及有害氣體等對周轉環境的污染及人體的危害。先後入選《中國當代發明家大辭典》、《世界優秀專利技術精選》、《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名人辭典》、《中華興國人物大典》、《中華百年》。
【黑龍江省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1957年10月出生,漢族,大學本科學歷,碩士學位,1974年7月參加工作,197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黑龍江省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負責政策法規、工業經濟運行、交通運輸、電力工作。主管政策法規處、經濟運行處、電力處、聯系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
1965年7月出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9年以來,多次赴美國、日本、英國作研究員和訪問學者。現擔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總裝備部專家組成員,控制理論與應用編委,火力與指揮控制副主任編委,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特約審稿人。
陳傑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等相關學科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為本科生講授兩門專業課,為碩士生講授一門學位課,為博士生講授一門學位課,共指導碩士研究生22名,現已畢業14名,指導和合作指導博士研究生7名,已畢業2名。先後共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10項。完成科研項目近20項,共出版教材、著作三本,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2001年獲「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列入「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資助。2001年被列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工程」學術帶頭人。現承擔「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重點型號裝備項目、預先研究項目和基金項目多項。
陳傑教授具有良好的國際、國內學術合作經歷,與英國、德國、日本等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學研究合作和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6年4月
最後學歷:博士
所學專業:機械電子
畢業院校:南京理工大學
籍貫:浙江
學術信息
研究方向:
cims/工業工程/供應鏈管理/信息化
主講課程:
《生產與運作管理》《現代工業工程》《工業工程基礎》《現代製造系統》和《
參與項目:
主要參與和主持的項目有: 國家"863"cims主題項目有:"cims體系結構研究","cimosa開放系統結構研究","cim-osa計算機輔助企業工程工具研究""揚州水箱廠cims應用示範工程","揚州有機化工廠cims應用示範工程"; 國防科工委項目有:"通用單元控制器研究與開發","神經網路在fms檢測中數據融合研究"
其他項目:
「北方工業集團平原光學電子股份有限公司fms系統改造」、「揚州通順散熱器有限公司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賓士重型汽車有限公司信息化工程」、「徐工集團網路化營銷與售後服務系統研究與開發」、「基於情景分析的管理決策建模」等。
主要著作:
在《計算機集成製造 target=_blank title=網上書城檢索witness離散系統建模與應用〉
參與項目:主要參與和主持的項目有: 國家"863"cims主題項目有:"cims體系結構研究","cimosa開放系統結構研究","cim-osa計算機輔助企業工程工具研究""揚州水箱廠cims應用示範工程","揚州有機化工廠cims應用示範工程"; 國防科工委項目有:"通用單元控制器研究與開發","神經網路在fms檢測中數據融合研究" 其他項目:「北方工業集團平原光學電子股份有限公司fms系統改造」、「揚州通順散熱器有限公司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賓士重型汽車有限公司信息化工程」、「徐工集團網路化營銷與售後服務系統研究與開發」、「基於情景分析的管理決策建模」等。
主要著作:
在《計算機集成製造》、《高技術通訊》、《運籌與管理》、《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工業工程》和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各類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ei收錄2篇,istp收錄3篇。
【《新京報》視覺中心副主編】
安徽省石台縣人。男 ,《新京報》視覺中心副主編。2003年加入《新京報》任攝影記者。
2004年獲《人民攝影報》「金鏡頭」獎惟一年度傑出記者提名。2005年獲《人民攝影報》「金鏡頭」獎惟一年度傑出記者。
經歷過2004年和2005年二分之一以上的重大或重大突發事件,兩年裡有30多餘幅(組)圖片在國內新聞攝影比賽中獲得金、銀、銅和提名獎。拍攝了大量獨家新聞圖片。
【浙江省諸暨市學勉中學校長】
男,1964年12月出生,諸暨市趙家鎮上京村人。獲教育管理專業學士學位,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化學教學專業學會會員,紹興市心理學會會員。為浙江省第十八屆「春蠶獎」獲得者,紹興市德育工作先進個人,諸暨市第二屆模範教師。
1980年於諸暨市學勉中學高中畢業。1984年7月畢業於紹興師專化學科,同年分配至諸暨市齊東中學任教化學。1985年8月調至學勉中學任教,1990年7月到1992年8月任學勉中學教務處副主任,並於199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9月至1994年7月,進杭州大學教育系教育管理專業進修,獲大學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1994年7月至1996年7月,任學勉中學黨支部副書記,兼教務主任(至1996年2月),1995年10月參加高中校長崗位培訓班學習,並結業。1996年7月至2002年7月任黨支部書記、常務副校長。2002年7月北師大哲學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結業。.2002年7月調任諸暨市裡浦中學校長。2003年7月調任學勉中學校長。
一.發表或獲獎的學科論文
1.《緊扣教材指導學生看書——淺談學生總復習時看書之法》,1990年12月紹興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化學教學三等獎;
2、《淺談填空、簡答題審題的邏輯要求》,1992年第5期《教學月刊》;
3、《談化學選擇題的教學與解法》,1992年第9期《教學月刊》;
4.《談談化學教學語言的形象性》,1995年第3—4期《化學教學與實驗》;
5、《瑣談指導學生做課堂筆記》,1996年第3—4期《化學教學與實驗》;
6、《高一化學教學要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1996年第12期《化學教學與實驗》,紹興市高中化學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省三等獎。
二.參加編寫教材
1990年11月參加《中學有機化學入門》的編寫,完成其中第九章《竣酸和酯》。
三.發表或獲獎的德育管理文章
1.《談提高教師素質中的學校領導行為》,1996年6月諸暨市校長論文一等獎;
2、《重視心育,促進德育——談普通高中實施心育、促進德育的途徑和方法》,1999年2月紹興市中小學德育論文二等獎;
3、《教育無小事》,2001年2月《教育專刊》;
4、《你是你自己的老師》,2001年9月《教育專刊》;
5、《社區環境和學校發展》,2001年10月《教育專刊》;
6、《教育理想 校長之魂》,2002年3月《教育專刊》;
7、《教育理念 重在實踐》,2002年4月《教育專刊》;
8、《「道德銀行」的提法欠科學》,2002年5月《教育專刊》;
9、《與時俱進 踐行校訓》,2002年9月《教育專刊》;
10、《立足高起點 開創新境界》,2003年10月《教育專刊》;
11、《勉學成榮》發表在2004年4月1日《教育專刊》;
12、《建設文化學勉 打造優質教育》,2004年第4期《諸暨教育》;
13、《「文化學勉」,發展基石》,2004年第5期《浣紗雜志》;
14、《個性化在於學校教育文化的統一性和歸屬性》,2005年1月《教育專刊》;
15、《學校文化建設要凸顯「個性」》,2005年6月23日《中國教育報》;
16、《以文化人,卓育英才——「文化學勉」建設的實踐與探索回眸》,2005年7-8期合刊《紹興教育》;
17、《常規管理的思考與實踐》,2005年第9期《現代教育科學》;
18、《學校行為文化建設的思考》,2005年12月20日《中國教育報》。
19、《學校需要什麼形態的管理》,2006年第4期《教學與管理》
20、《規模學校常規管理的思考與實踐》一文在2006年6月的全國《學校管理機制實證研究》階段性成果和學校管理科研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
21、《管理的使命:「煲」出新課程的味道》發表於2006年12月《紹興教育》「卷首語」上
四、主持的課題研究及成果
1、承擔國家級課題《團體心理輔導》的子課題《學困生成因與研究》,於2004年結題,鑒定為「優秀」,其中《城區寄讀生自我意識發展的心理調適研究》一文獲紹興市一等獎
2、主持國家級課題《學校管理機制實證研究》的子課題《張揚學校文化內涵,深化學校管理機制》的研究(2004年9月立項),並於2006年12月被課題組評為2006年度課題研究優秀實驗學校。論文《常規管理的思考與實踐》發表於2005年第9期《現代教育科學》
3、主持浙江省級課題《文化學勉建設的研究》,其初步成果論文《學校文化建設要凸顯「個性」》發表於2005.6.23《中國教育報》、《學校行為文化建設的思考》發表於2005.12.20《中國教育報》、《學校需要什麼形態的管理》發表於2006年第4期《教學與管理》
4、參與市教育局教研室開展的《以人為本的教師專業評價研究》的研究,負責主持高中教師專業評價目標與實施策略制定與實施工作。
5、《規模學校常規管理的思考與實踐》一文在2006年6月的全國《學校管理機制實證研究》階段性成果和學校管理科研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
6、主持紹興市級規劃課題《「文化學勉」建設的研究》,其結題報告於2006年11月被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評為紹興市一等獎。(紹市教科規組[2006]4號)
五、指導學生競賽獲獎情況
1990年5月在諸暨市化學競賽中指導姚國鋒、姚權力兩同學分別獲一、三等獎;
1991年3月在「東華杯」化學競賽中指導姚國鋒同學獲省第七名(二等獎);
1991年5月在《中學生數理化》化學通訊賽中指導姚權力同學獲浙江賽區第一;
1996年5月在紹興市化學競賽中指導李建春同學獲紹興市一等獎;
2001年4月在諸暨市化學競賽中指導黃金輝、趙國權分獲一、三等獎。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職稱:教 授
所屬學科:機械工程
研究方向:車輛工程、 機電一體化、 現代測量技術及新概念感測器
個人簡歷
1997年於吉林工業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同年於吉林工業大學工程機械專業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00年於上海交通大學工作,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車身製造技術中心實驗室主任。
先後承擔了車身製造質量檢測與控制方法、內旋流加速旋風分離粉塵理論與應用、有向微氣流感測器、烤煙智能化分級系統、沙棘籽仁殼分離的理論與應用、大氣污染控制技術等研究課題二十餘項,曾獲200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術進步二等獎、2000年中國汽車工業基金二等獎、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12項,在國際與國內重要學術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
目前的研究重點為:1)汽車車身設計與製造技術,2)生產過程及環境狀態的快速檢測與控制方法,3)機電集成裝備與應用,4)超級電容技術在動力機械中的應用,5)新概念感測器原理與應用。
C. 安徽醫科大學是幾本
安徽醫科大學是一本院校。
安徽醫科大學(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安醫大」,位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三方共建;
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和「高水平大學獎補資金項目」支持高校。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有梅山路校區、翡翠路校區、東校區(在建)、巢湖臨床醫學院院區等4個主要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820畝。
(3)學科主委擴展閱讀
師資力量:
該校共有在職教職工3733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佔88.72%,博士生導師178人,碩士生導師1356人。
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骨幹教師,衛生部、人事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首批青年拔尖人才,「百人計劃」,「皖江學者」特聘教授,高校領軍人才等30人次。
有16人次在國際學術組織和SCI源期刊任職,6人次擔任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主編。3人擔任國家級專科學會主委,1人在亞洲學術組織擔任主席,9人入選教育部高校醫葯學科指導委員會專家。10多人獲得全國、全省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光榮稱號。
學科建設:
該校擁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共2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建立了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皮膚病與性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中葯葯理學、中醫腫瘤病學為國家中醫葯重點學科,有1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9個省級重點學科,42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在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中,該校臨床醫學學科排名全球前1%。
D. 學科帶頭人應注重哪些方面素養的培養
學科是一家醫院的專業基礎,學科帶頭人則是醫院學科建設的核心與龍頭。學科帶頭人的素養不僅代表著個人的能力與水平,而且直接影響到所在科室以及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等工作的質量。因此,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和成長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目標和任務。
一般來說,醫院的學科帶頭人是某一學科領域的技術專家,同時也是醫院的科室管理者。他應當具備學科專業的背景,也應當具有管理學的基礎能力。概述一下,醫院學科帶頭人的專業素養主要有以下六點:
第一、學科帶頭人應具有領先的專業素質
醫院的學科帶頭人一般是指本專業最高水平的技術專家,從三甲醫院的標准和要求來看,不僅應當具有能獨立處置復雜技術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應當是該學科的領軍人物與學術研究的核心。其個人的學術造詣往往決定了本專科的技術水準與專業地位。一般來說,我們對學科帶頭人專業素養的要求,應當是本專業區域內的專業主委或副主委,能達到更高一級以上的水平當然更好。
第二、學科帶頭人應具有較高的個人能力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能力因素包括科學智能與社會智能。科學智能是由專業知識廣度與應用程度、自學能力、觀察力、記憶力、外語水平、認知水平、智慧思維和專業興趣等要素所組成的。社會智能則涵蓋了事業心、責任感、工作的主動性、條理性、預見性以及個人的組織能力、決策能力等行為風格。應當說,醫院學科帶頭人的能力是建立在科學智能和社會智能相互轉化和應用的基礎之上的。對於學科帶頭人來說,這種能力更多的應表現為業務研發能力、掌握關鍵技術的能力和解決疑難復雜問題的能力表現等。
第三、學科帶頭人應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主要是指個人的氣質、性格、情緒、價值觀的綜合反映。如果在團隊中,學科帶頭人較多地發揮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和追求,那麼對於科室和團隊來說,是具有很強的正激勵性。相反,如果學科帶頭人發揮的是不積極進取,甚至甘於現狀的狀態,其作用就大打折扣。
第四、學科帶頭人應具有較強的創新素質
對於學科帶頭人來說,其主要的社會職能之一就是引領本專業的技術創新。技術創新的來源一方面是個人的素養和專業理論的儲備,另一方面則是來源於個人的創新品質,主要表現為:具有創造性思維,敢想敢幹,敢為人先,善於在實踐中找到創新點。這種能力是一種創造性的品格。
第五、學科帶頭人應具有超前的戰略素養
俗話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學科帶頭人應注意積累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素養,熟悉國際、國內本專業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同時應在本專業的學科建設上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戰略眼光,要能發現自己專業的藍海和專科發展的突破方向。
第六、學科帶頭人應具有較強的管理素養
優秀的學科帶頭人不僅僅自己是一個學科領域的技術權威,更重要的還應能夠勝任學科人才的組織管理工作,要有專科發展的謀劃能力、推動能力、控制能力和協調能力,要讓本團隊的人員圍繞專科發展的目標,共同努力、共同奉獻和共同拼搏,這樣才能使管理的效能最大化。
E. 西交大三附院和西交大一附院哪個好
西交大三附院和西交大一附院相比,交大一附院實力強。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回附屬醫院(原答西安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衛生計生委管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全國首批暨陝西省首家「三級甲等醫院」、全國首批「百佳醫院」。
醫院學科設置齊全,泌尿外科(含腎移植科)為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皮膚科為教育部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產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內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呼吸科、腎內科、腫瘤科、醫學影像科、感染病科、骨科、檢驗科、器官移植科、老年病科14個學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專科;中醫老年內科為中醫葯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培育專科;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優勢學科7個;陝西省醫療質量控制中心11個。醫院國家葯物臨床試驗機構2013年通過了復審,現有機構專業2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