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尚美術作品
『壹』 西洋繪畫之父其代表作
喬托是西洋美術史上開啟性的人物,他不但是以「畫家」的身分被尊重、承認的第一人,也是對於人類美術最光輝的文藝復興時期影響最關鍵的人。文藝復興初期的馬薩喬,盛期的米開朗基羅,都承認自己深深受到喬托的影響,因此後世尊喬托為「西洋繪畫之父」。14世紀初,義大利藝術家試圖揉和拜占庭僵化的美術風格,描繪更具立體感、更貼近真實的人像。喬托繼承這些革新的做法,同時發揚光大,將歌德式風格刻板的聖像予以人格化,人物更具量感,畫面開始出現空間感,以至大步邁向自然主義,成為全歐洲繪畫核心的創始者。「濕壁畫」技術後來發展相當完備,也為西方教堂中最恢宏而重要的裝飾方法之一喬托正是引領風氣深諳此法的大家。正因為喬托而使佛羅倫薩這座花神的城市更為迷人。
現代西洋繪畫之父保羅•塞尚
塞尚是法國南方人,出生於普洛旺斯的埃克斯。父親做生意很成功,後來跟人合夥開了埃克斯的第一家銀行。但家庭的富裕並沒有給塞尚一個無憂無慮的同年,他一生都非常懼怕他的父親。順重父親的願望,他先在大學念法律,但他對繪畫的執著終於使他的父親讓步,使他得以在巴黎學畫畫,每個月靠父親給他的一點點錢維持溫飽。
表面上看,塞尚的一生是寂寞的。初到巴黎學畫的時候,他認識了印象派的畫家,受他們的啟發,他走出畫室,開始從大自然尋找繪畫題材和作畫根據,一段時間也參加他們的展覽,但在技巧上很快走向獨立,甚至跟他們發生爭吵,因此跟他們也始終沒有成為朋友,雖然又的藝術史家將他成為後印象派畫家,電腦確切地說,他其實是印象派繪畫的掘墓人,走向了印象派的反面。
明亮光線和原始色彩在畫面的直接運用是印象派給塞尚的影響,但他從來沒有因此忘記自己對繪畫的認識:「大氣給畫面空靈的感覺固然美麗,但形體必須塑造得堅實,像博物館一樣的堅實持久。」塞尚對對象的形體有著超乎尋常的感覺和把握。如果將他與印象派代表畫家莫奈比較,後者無疑給觀眾空靈縹緲的大氣印象,而塞尚的畫面空間則是實實在在的,甚至是擁擠不堪的,不論是人物還是靜物還是風景,因為有形體的緣故。進入中年,塞尚更加肯定了自己的這一認識:平面二維空間的繪畫必須藉助色彩的運用突出對象的形體,尤其是對象的基本形體,然後將其強化後在畫面上表現出來。所以,有藝術評論家這樣說,塞尚的繪畫表現的是自然的結構,而不是自然。建構這些結構的是寬大厚重豪邁的筆觸,將色彩相互追逐般地堆砌排列上畫布。
靜看塞尚的謀幅作品,各種熱色調會讓人感到由衷的慰藉,而冷色調則常常有拒人千里之外的印象。他的畫看起來都很寫意,但作畫的時間很長,幾個月,幾年之間埋頭於一幅作品是常有的事情。到了晚年,特別是進入19世紀80年代以後,畫家在原來對色彩和造型認識的基礎上,對自己的風格進行了進一步的提煉:簡化形體,簡化色彩,簡化構圖,突出對象的精神。非常平凡的題材,一個普通的《女傭》,《打牌的男人》,《穿牛仔裝的少年》和《扮成小丑的兒子》,會讓觀眾感到作為人的端莊、尊嚴,構圖上的單純更加強了人物的紀念碑效果,同時他們又是單純而心平氣和的,一種「我即主人」的感覺;抑或是他的非人物畫,樹林風景,水果靜物,村落房舍,在他的奔放且粗獷的筆觸下,煥發出一種清明爽朗、纖塵不染的光暈,一種遙遠的浪漫,一種近在咫尺的家園感。寧靜的大氣,溫柔的清風,撫弄堅實的樹乾和山石,湖水和藍天。
塞尚傑出的作品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是他晚年的靜物畫《蘋果和廣柑》(1895-1900,巴黎)。這幅看起來簡單的靜物畫卻耗費了畫家5年的時間。渾然堅實的水果球體,體現了畫家對大千世界基本形體的禮贊,太陽、月亮和地球無一不圓。果皮的暖色調甚至給人果香的印象。水果四周是樸素的桌布,堆砌得有點隆重;其間是鄉村的朴實的粗陶花瓶和果盤。細細讀來,人文自然天然聚合在這一樸素的畫面,如一首樸素的歌,一幀天真的詩篇。
大師一輩子默默地作畫,直到去世前兩年,他才終於得到官方的承認,被接受參加巴黎的1904年的秋季沙龍展覽。這是每年一度的官方活動,作品雖然沒有賣出去,但對他仍然是莫大的安慰。
塞尚的畫面上沒有所謂正確的透視和造型,完全憑借主觀感覺和認識畫畫,近乎中國古代文人畫家的風范。傾斜的筆觸,寬厚的色塊在反差極強的對比中,堆出一個個原始的形狀:立方體,圓錐體或球體,感覺堅實而沉重。這是塞尚繪畫的基本特徵。他的晚年作品《蘋果廣柑》、《打牌的人》(1890-92,倫敦)和《海灘裕女》(1899-1906,費城)等,與其說表現了一種場面,不如說是畫家對場面感受後的主觀詮釋,這裡面又加入了很多個性的成分:寧靜。
塞尚的畫面是非常寧靜的,他的個人應該說也是寧靜的,也有跟同行爭吵的時候,但只是為了捍衛自己內心的那種已經認定的寧靜。在巴黎學畫的期間,他有一個模特兒,他的作品不少以她為原形。後來,塞尚還跟她生了一個兒子,這是畫家唯一的孩子。塞尚從未告訴父親自己的這段姻緣,四年後跟模特兒結婚也沒有告訴家人,直到父親去世以後,他才公開這段婚姻。塞尚的兒子後來同父親非常親近,晚年常常陪伴畫家。父親的去世給塞尚心理上帶來了某些解放,他得以回到老家,開始無憂無慮地生活,同姐姐住在一起,偶爾去巴黎看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因為妻子一生對瑞士充滿嚮往,所以晚年,塞尚還陪她去了一趟瑞士,畫了著名的《安奈西湖》(1896,倫敦)。
如果說,印象派畫家將色彩還給了繪畫,則可以說,塞尚在西方繪畫中重新發現了原始形體,並直接應用到繪畫中,給後來立體派繪畫的畢加索、布拉格等人新的創作靈感和新的繪畫方向。因此,保羅•塞尚,在西方繪畫史上,被公認為現代繪畫之父,理當是無可非議的。
『貳』 現代西方繪畫打破了傳統的投影方法,最先把物體的不同側面表現在一起的人是
是畢加索哦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龍的展覽上,當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看到畢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風格新奇獨特的作品時,不由得驚嘆道:「這不過是一些立方體呀!」同年,評論家沃塞爾在《吉爾·布拉斯》雜志上,借馬蒂斯的這一說法,對布拉克展於卡思維勒畫廊的作品評論說:「布拉克將一切都縮減在立方體之中」。他首先採用了「立體主義」這個字眼。後來,作為對畢加索和布拉克所創的畫風及畫派的指稱,「立體主義」(Cubism)的名字便約定俗成了。在西方現代藝術中外,立體主義是一個具有重大影響的運動和畫派。其藝術追求與塞尚的藝術觀有著直接的關聯。立體派畫家自己便曾聲稱:「誰理解塞尚誰就理解立體主義」(哈德史·奧斯本《20世紀藝術中的抽象和技巧》,四川美術出版社,1978年,第87頁)。立體派畫家受到塞尚「用圓柱體、球體和圓錐體來處理自然」的思想啟示,試圖在畫中創造結構美。他們努力地消減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現性的成分,力求組織起一種幾何化傾向的畫面結構。雖然其作品仍然保持著一定的具象性,但是從根本上看,他們的目標卻與客觀再現大相徑庭。他們從塞尚那裡發展出一種所謂「同時性視象」的繪畫語言,將物體多個角度的不同視象,結合在畫中同一形象之上。例如在畢加索的《亞維農的少女》一畫上,正面的臉上卻畫著側面的鼻子,而側面的臉上倒畫著正面的眼睛。一般說來,《亞維農的少女》是第一件立體主義的作品,而立體主義運動則通常可分為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1912年之前的所謂分析立體主義。畫家們繼承塞尚對繪畫結構進行理性分析的傳統,試圖通過對空間與物象的分解與重構,組建一種繪畫性的空間及形體結構。1912年以後,立體主義運動進入第二階段,通常稱為綜合立體主義。此時在畫中色彩起了有力的作用,但形體仍然支離破碎,只是更大和更富於裝飾性。畫家們新創出一種以實物來拼貼畫面圖形的藝術手法和語言,進一步加強了畫面的肌理變化,並向人們提出了自然與繪畫何者是現實,何者是幻覺的問題。立體主義雖然是繪畫上的風格,但對20世紀的雕塑和建築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叄』 列舉中外美術史上著名藝術家及作品
中外美術史上著名藝術家及作品包括:
1達芬奇 《蒙娜麗莎的微笑》《 最後的晚餐》
2愛德華· 孟克 《吶喊 》
3米勒 《拾穗者 》
4拉菲爾《西斯廷聖母》
5米開朗琪羅《大衛》
6莫奈《日出》
7梵谷《向日葵》
8塞尚《紅紗發上的塞尚夫人》
9畢加索《格爾尼卡》
10拉斐爾 《 披紗女子像》《椅中聖母》
11梵•高《星夜》、《向日葵》。
12塞尚 《穿紅馬甲的孩子》、《紅椅上的塞尚夫人》、《靜物》等
13高更.《拿水果的婦女》
14丟勒《拾麥穗者》
15徐悲鴻 《八駿圖》、《愚公移山》
16齊白石(《蝦》、《蟹》、《牡丹》、《牽牛花》、《蛙聲十里出山泉》等等
17張大千(《來人吳中三隱》、《石濤山水》、《梅清山水》
18林風眠《海濱》
19關山月《嘉陵江碼頭》、《岷江之秋》、《黃河冰封》及《祁連放牧》
20劉海栗《夕陽》、《河邊》、《湖光》、《塞納河橋》
『肆』 塞尚水彩作品樹葉賞析
塞尚的水彩畫藝術也是西方水彩畫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水彩畫在畫面處理上與東方美術有共通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塞尚的水彩畫藝術也是西方水彩畫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水彩畫在畫面處理上與東方美術有共通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強烈的主體性;2.素雅簡淡的色彩;3.散點透視的運用;4.畫面留空白的形式。這種現象與東方美術在歐洲的傳播並對繪畫藝術產生影響是分不開的。 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准確的相互關系中表現出來」。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准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系。有時候甚至為了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
塞尚在他的作品中,所尋找的就是真實,即繪畫的真實。由於他逐漸感到,他的源泉必須是自然、人和他生活在其中的那個世界的事物,而不是昔日的故事和神話。他希望,把這些源泉里出來的東西轉換成繪畫的新真實。
『伍』 塞尚靜物在表現方法上作品屬於那類繪畫運用哪種語言
塞尚是崇高的藝術家,更是藝術界的變革者。他用藝術解放思想,讓畫家不再做自然模仿的奴隸。作為「現代繪畫之父」,他是一個很少為人所理解的孤獨者。他終生用顏料來詮釋他的藝術本質和觀念。他的繪畫一直影響了西方近百年來的現代美術,他更是少有的、幾乎影響了每個懷有繪畫夢想之人的藝術家。
追求表現結構,色彩造型,塞尚最鮮明的藝術特色體現在他19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作品中,他對對象採用了變形和幾何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