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生物學科課程

生物學科課程

發布時間: 2020-11-22 20:24:11

A. 生物學科教學屬於什麼學種

對於生物學科教學的要求;分為備、講、批、輔、考五個方面;分別論述如下~
一、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生物學科的備課要依據《課程標准》的要求;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做到在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制定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
1、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精心備課;備課要做到「五備」備課程標准;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學生。
2、要認真編教學計劃~?學期或學年教學計劃。?單元或課題教學計劃。?課時教學計劃。課時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課題、課型、授課時間、教學目標或要求、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設計、板書設計、作業布置、學生活動設計、教學活動設計等。
3、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教師要鑽研大綱和教材;學習教學參考資料;認真分析;研究;理解教材。明確本課時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課時教材的知識結構;剖析各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構建知識結構;抓准能力的訓練點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點。在此基礎上;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知識、能力、德育三個方面:、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然後恰當地增刪和調整教學內容;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的先後次序;使之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突出生物知識的系統性。要設計出能夠體現本課時知識結構的教學板書。最後還要選編好與本課時相配套的嘗試練習。
、選擇和運用最佳的教學方法 4
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教學設備以及各種教法的功能和效率等實際情況來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生物教學中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引導探索法、自學輔導法等。無論運用哪種教法;都必須貫徹啟發式、直觀性的教學原則;著眼於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教會學生學習和思維為核心;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教師備課時要善於精心設計;綜合地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 發揮多種教學方法優勢的互補效應。嘗試教學法自開創以來成績斐然;推薦各位老師多運用嘗試教學法進行教學。
5、合理地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要著眼於激發;促進學生的學習;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發展學生的智力;發揮教師各種教學技能的作用;幫助學生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通過評價、反饋、強化學生的學習。
課堂教學設計多個方面。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首先要明確單位時間內的目標?其次是明確為實現這一目標所應採取的教學策略;即恰當地組織教材和選擇教學方法和媒體以及如何一步步展開問題的計劃?最後是為執行這一策略所應採取的具體措施;包括語言的組織、教具的應用、板書的設計及其它各種活動的安排等。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教學過程中相互聯系的各個部分的安排作出全部計劃;確定一個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步驟;然後再對預期的結果進行分析,即課堂教學的自我評價:。

B. 生物學的主幹課程

早期劃分
主要是對自然的觀察和描述,是關於博物學和形態分類的研究。所以生物學最早是按類群劃分學科的,如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等。由於生物種類的多樣性,也由於人們對生物學的了解越來越多,學科的劃分也就越來越細,一門學科往往要再劃分為若干學科,例如植物學可劃分為藻類學、苔蘚植物學、蕨類植物學等;動物學劃分為原生動物學、昆蟲學、魚類學、鳥類學等;微生物不是一個自然的生物類群,只是一個人為的劃分,一切微小的生物如細菌以及單細胞真菌、藻類、原生動物都可稱為微生物,不具細胞形態的病毒也可列入微生物之中。因而微生物學進一步分為細菌學、真菌學、病毒學等。
按生物類群劃分學科,有利於從各個側面認識某一個自然類群的生物特點和規律性。但無論具體對象是什麼,研究課題都不外分類、形態、生理、生化、生態、遺傳、進化等方面。為了強調按類型劃分的學科已經不僅包括形態、分類等比較經典的內容,而且包括其他各個過程和各種層次的內容,人們傾向於把植物學稱為植物生物學,把動物學稱為動物生物學。
生物在地球歷史中有著40億年左右的發展進化歷程。大約有1500萬種生物已經絕滅,它們的一些遺骸保存在地層中形成化石。古生物學專門通過化石研究地質歷史中的生物,早期古生物學多偏重於對化石的分類和描述,來生物學領域的各個分支學科被引入古生物學,相繼產生古生態學、古生物地理學支學科。有人建議,以廣義的古生物生物學代替原來限於對化石進行分類描述的古生物學。
生物的類群是如此的繁多,需要一個專門的學科來研究類群的劃分,這個學科就是分類學。林奈時期的分類以物種不變論為指導思想,只是根據某幾個鑒別特徵來劃分門類,習稱人為分類。現代的分類是以進化論為指導思想,根據物種在進化上的親疏遠近進行分類,通稱自然分類。現代分類學不僅進行形態結構的比較,而且吸收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的成就,進行分子層次的比較,從而更深刻揭示生物在進化中的相互關系。現代分類學可定義為研究生物的系統分類和生物在進化上相互關系的科學。
生物學中有很多分支學科是按照生命運動所具有的屬性、特徵或者生命過程來劃分的。 生物數學是數學和生物學結合的產物。它的任務是用數學的方法研究生物學問題,研究生命過程的數學規律。早期,人們只是利用統計學、幾何學和一些初等的解析方法對生物現象做靜止的、定量的分析。20世紀20年代以後,人們開始建立數學模型,模擬各種生命過程。生物數學在生物學各領域如生理學、遺傳學、生態學、分類學等領域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使這些領域的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物數學本身也在解決生物學問題中發展成一獨立的學科。
有少數生物學科是按方法來劃分的,如描述胚胎學、比較解剖學、實驗形態學等。按方法劃分的學科,往往作為更低一級的分支學科,被包括在上述按屬性和類型劃分的學科中。
生物界是一個多層次的復雜系統。為了揭示某一層次的規律以及和其他層次的關系,出現了按層次劃分的學科並且愈來愈受人們的重視。 細胞生物學是研究細胞層次生命過程的學科,早期稱細胞學是以形態描述為主的。以後,細胞學吸收了分子生物學的成就,深入到超微結構的水平,主要研究細胞的生長、代謝和遺傳等生物學過程,細胞學也就發展成細胞生物學了。
個體生物學是研究個體層次生命過程的學科。在復式顯微鏡發明之前,生物學大都是以個體和器官系統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個體的過程有必要分析組成這一過程的器官系統過程、細胞過程和分子過程。但是個體的過程又不同於器官系統過程、細胞過程或分子過程的簡單相加。個體的過程存在著自我調節控制的機制,通過這一機制,高度復雜的有機體整合為高度協調的統一體,以協調一致的行為反應於外界因素的刺激。個體生物學建立得很早,直到現在,仍是十分重要的。
種群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種群的結構、種群中個體間的相互關系、種群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種群的自我調節和遺傳機制等。種群生物學和生態學是有很大重疊的,實際上種群生物學可以說是生態學的一個基本部分。
以上所述,還僅僅是當前生物學分科的主要格局,實際的學科比上述的還要多。例如,隨著人類的進入太空,宇宙生物學已在發展之中。又如隨著實驗精確度的不斷提高,對實驗動物的要求也越來越嚴,研究無菌生物和悉生態的悉生生物學也由於需要而建立起來。總之,一些新的學科不斷地分化出來,一些學科又在走向融合。生物學分科的這種局面,反映了生物學極其豐富的內容,也反映了生物學蓬勃發展的景象。

C. 生物科學專業都要學習哪些課程哪門課比較主要

生物科學專業包括了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兩個專業方向,這些專業學科主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學生將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進而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的基本能力。其核心課程主要包括了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普通生態學等學科;必修課程則包括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大學數學、大學物理學、生物統計學、發育生物學、生物技術概論、進化生物學等。
主要課程:
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

D. 生物科學(師范)要學什麼課程

主幹學科: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

主要課程:植物學、動物學、有機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人體組織解剖學、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物理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理學、基因工程、遺傳學、生態學、分子生物學、發育生物學、水生生物學、環境工程、神經生物學等。



(4)生物學科課程擴展閱讀:

生物科學畢業生應該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方面的基 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技政策、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生物科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參考資料:網路-生物科學

E. 生物技術專業課程有哪些

「生復物技術專業課程設制置: 主幹學科:生物學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葯理學、葯物分析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植物組織培養、生化分離技術...」

F. 生物學科是科學課程,如何讓生物課堂有科學課的「味道」

Biological science is a front edge discipline, to want to achieve in this study is inevitable.
Biological sciences
Biological sciences
Biological science i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s, the research on the rules of life activities of science. General university hospital in life science,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re brothers. Its quite a wide range of professional, including botany, zoology, microbiology, neurology, physiology and histology, anatomy, etc.
Students in this major mainly study basic theories, basic knowled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is the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ed basic research training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science experiment, has good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certai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Raises has the biological science basic theory, basic knowledge and strong experiment skills, can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ing work and management work of biological science.

G. 大學生物技術專業有哪些課程

1、主幹學科:生物學

2、主要課程: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發酵工程設備等。

3、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學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等,一般安排10-20周。

4、修業年限:四年

5、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6、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7、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的基本能力。

(7)生物學科課程擴展閱讀:

生物技術專業應用的領域

1、生物修復

重金屬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屬污染的生物修復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減、凈化土壤中重金屬或降低重金屬的毒性。其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如酶促反應)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化學形態,使重金屬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環境中的移動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過生物吸收、代謝達到對重金屬的削減、凈化與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過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激發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態結構,這將有助於土壤的固定,遏制風蝕、水蝕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2、白色污染

廢棄塑料和農用地膜經久不化解,估計是形成環境污染的重要成分。利用生物工程技術一方面可以廣泛地分離篩選能夠降解塑料和農膜的優勢微生物、構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離克隆降解基因並將該基因導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兩者同時發揮各自的作用,將塑料和農膜迅速降解。

3、化學農葯

利用微生物降解農葯已成為消除農葯對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方面。能降解農葯的微生物,有的是通過礦化作用將農葯逐漸分解成終產物CO2和H2O,這種降解途徑徹底,一般不會帶來副作用;有的是通過共代謝作用,將農葯轉化為可代謝的中間產物,從而從環境中消除殘留農葯,這種途徑的降解結果比較復雜,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為了避免負面效應,就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對已知有降解農葯作用的微生物進行改造,改變其生化反應途徑,以希望獲得最佳的降解、除毒效果。要想徹底消除化學農葯的污染,最好全面推廣生物農葯。

H. 什麼是中學生物課程

1.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1952年開始編訂第一個《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大綱以原蘇聯的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為藍本,結束了過去我國中學生物學教學缺乏一個完善的教學大綱的狀況,大綱規定要逐步深入地講授米丘林學說的基本原理和達爾文生物進化的基本原理,以及巴甫洛夫生理學的基本知識。教材內容系統性強,強調實驗和演示,注意與生產實際的聯系,重視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內容以動、植物的形態、解剖為主,比較繁瑣,反映現代科學知識的最新成就也較少。達爾文主義基礎「理論」闡述多與學生實際水平不符,難於領會。教學方法上強調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生能力不夠。對摩爾根基因學說沒有介紹。

2.1956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修訂草案)》,並作如下說明:為了在中學教育中進一步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實施基本生產技術教育,初中植物學改在一二年級學習二年,每周2課時,動物學改在三年級學習一年,每周3課時,增加了我國主要栽培植物及我國常見動物種類。這個大綱是我國消化吸收原蘇聯課程體系,結合我國實際對蘇聯模式加以改造的結果。

3.1963年5月,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草案)》。其特點是:A.改革了「以形態解剖為綱,以達爾文進化論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建立了「以生理為綱,以改造自然為中心」的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B.增加了實驗、實習比重,指出了理論聯系實際和培養基本技能的方向和方法。C.結合生產和最新科學成就。D.著重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對學生智力開發與培養重視不夠。應該說,這個大綱比較適合我國當時的實際,生物學課程在目標、內容、方法上有了較大的改革,建立了我們自己的生物學課程體系。可惜的是,隨後的「文化大革命」干擾、破壞了它的實施。

4.1978年,教育部頒發了《全日制學校中學生物學大綱(試行草案)》和《中學生理衛生教學大綱(試行草案)》,自1981年春由原國家教委正式頒布使用。大綱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明確指出生物學課程的性質和任務。如生物學教學大綱指出,生物學課程是接受中等文化科學教育的公民必修的基礎課程,通過生物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生物學、農學、醫學等科學知識,或直接參加工農業生產等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打下必要的基礎。
B.確定生物學課程的教育目標。明確提出生物學課程在知識、能力、技能、德育等方面的教育目標,使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
C.說明選取教學內容的原則和教學安排。生物學課程選取教學內容的原則應從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和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出發;理論密切聯系工農業生產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適當反映現代生物科學水平。在教學內容安排上,要說明教材的知識體系,是以植物、動物等生物種類為體系組織教學內容的,還是以生物的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為體系組織教學內容的。列出主要教學內容、課時數,以及在各年級的安排等。
D.教學方法要求。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和適應現代化建設人才培養的要求,提出生物學教學組織與方法的基本要求。可從啟發式教學、學生能力培養、實驗教學、思想教育、課外活動以及生物學現代化教育手段的運用等方面來加以闡明。
E.教學評價。包括評價內容、形式、方法等方面

熱點內容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
九年級上冊仁愛版英語 發布:2025-07-11 07:43:32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