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術展感想
㈠ 觀展感悟–––––美術畫展不少於350字..憩昏包
1、處在社交圈中是一種煩惱,而超脫出來簡直是一場悲劇。
2、厭倦,就是一個人吃完內盤容子里的食物後對盤子的感情。
3、參加追悼會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後大家一起抽煙喝酒打牌。
4、知識是一種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覺得餓的糧食。
5、愛情是會沉底的,在平淡的日子裡,最重要的是經常輕輕晃一晃盛裝愛情的「水杯」。
6、戰爭:用舌頭解不開就用牙齒咬吧!
7、憎恨別人就像為了逮住一隻耗子而不惜燒毀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
8、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許多夢想,但如果其中一個不斷攪擾著你,剩下的就僅僅是行動了。
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10、幸運之神的降臨,往往只是因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11、失敗發生在徹底的放棄之後。
㈡ 美術展覽觀後感200字
今天我們去參觀了一個特殊的畫展,這個畫展的主題是「童心有愛,七彩夢想」。年少的我們,心中充滿了稚嫩的夢想。我懷揣著這樣的心情,走進了位於科技宮四樓的畫展展廳。
一進展廳,我便看見了琳琅滿目的繪畫作品:素描、水彩畫、兒童畫、沙畫、國畫,應有盡有,還有別具風格的手工製品。一件件美麗而精緻的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但更令我嘆為觀止的是一副夏日荷花圖,是一幅國畫。這幅畫畫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的荷花優雅的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的花瓣將檸檬黃的花蕊輕柔的包住,十分美麗。左側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澀的小姑娘。荷花下方,幾片嫩綠的小荷葉剛剛長成,兩側的墨色的荷葉更襯托出小荷葉的生機勃勃。一隻如畫龍點睛般的蜻蜓停在盛放的荷花旁,彷彿被荷花淡雅的香氣迷住了,久久不願離開。池塘中,幾條頑皮的小魚在荷葉下嬉戲,十分生動可愛。看到這幅畫,我便想起了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我覺得,這幅畫的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和楊萬里一樣: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像荷花一樣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這次畫展,我不僅體會到了大千世界的美麗,還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這次畫展,我真是受益匪淺!
㈢ 看美術展覽的感想800字
《拾穗者》描寫了一個農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黃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無際,麥收後的土地上,有三個農婦正彎著身子十分細心地拾取遺落的麥穗,以補充家中的食物.她們身後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麥垛,似乎和她們毫不相關.我們雖然看不清這三個農婦的相貌及臉部的表情,但米勒卻將她們的身姿描繪有古典雕刻一般莊重的美.三個農婦的動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動作連環的美,好像是一個農婦拾穗動作分解圖.扎紅色頭巾的農婦正快速的拾著,另一隻手握著麥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經撿了一會了,袋子里小有收獲;扎蘭頭巾的婦女已經被不斷重復的一上一下彎腰動作累壞了,她顯得疲憊不堪,將左手撐在腰後,來支撐身體的力量;畫右邊的婦女,側臉半彎著腰,手裡捏著一束麥子,正仔細巡視那那已經拾過一遍的麥地,看是否有漏撿的麥穗.農婦們就是如此往復地勞動著,為了全家的溫飽,懷著對每粒糧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辭辛苦地拾著麥穗.
畫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黃色調,紅、藍二塊頭巾那種沉穩的濃郁色彩也融化在黃色中,整個畫面安靜而又莊重,牧歌式地傳達了米勒對農民艱難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對農村生活的特別的摯愛.
㈣ 看美術展的作文
有許多人都覺得看畫展是一件無聊的事,但我的想法別具一格。從畫展里我們能學到許多對我們有很大作用的道理,你們不信?那就由我來給你們談談我第一次看畫展的感受吧! 那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一,老師神秘地對我們說:「同學們,學校下午要舉辦活動,請你們遵守紀律,不要弄壞那裡的東西。」聽了老師的話,我們開始議論紛紛:「會是什麼呢?」「我哪知道?說不定是大家一起做實驗。」「我希望是表演。」「絕對不會是表演,要不然老師早就叫我們練習了……」我們問老師,老師避而不答。大家都在猜測,都希望是自己喜歡的項目。那個早上,老師講的課,我一句話也沒聽進去。突然,我覺得這個早上過得好慢,簡直就像「度時如日」。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看見學校正在布置,我的好奇心更強了。我到了教室里,教室里已經有好多同學來了,只有一兩個同學沒來。看來,大家都很想快點揭開這次活動的神秘面紗。過了一會兒,老師來了,教室里立刻鴉雀無聲,老師讓我們集合,然後走到操場上,我們定睛一看,原來是看畫展。 我那時和大家一樣,都不喜歡畫展,覺得看畫展是一件極其無聊的事情。我們大吃一驚,沒辦法,我們漫不經心地看著畫。我看見了一幅「大草原」,畫得真好!那草原一望無際,綠油油的草,許多羊、牛正在悠閑自得地吃草,還有一些人騎著蒙古馬,在草原上賓士,看著這幅畫,我好像也到了大草原。畫家是怎麼畫出這樣好的畫呢?努力!做人就要努力,遇到挫折不要退後,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站起來,只要努力就沒有辦不成的事。突然,我感覺到了看畫展是一件多麼愉快的事呀! 你們聽了我的感受,喜歡看畫展了嗎?
㈤ 去看藝術展是種怎樣的體驗
去看藝術展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
㈥ 觀看一些美術作品的感受二百字以上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是家喻戶曉的名言。生活是什麼呢?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動。如:種田、吃飯、旅遊、休息等等。藝術是什麼呢?藝術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動中,對自然現象進行的體驗、感悟、提煉、加工,並用藝術的形式去表現它。例如:用音樂去表現高山流水,用繪畫中去表現梅蘭竹菊,用書法去表現陰晴圓缺。總之用藝術詮釋自然、生活之規律。其目的是:從宏觀上說,使人們了解自然、認識自然、溶入自然、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協調發展。從微觀上說,達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之目的。
生活中充滿著藝術
在生活中,到處都是藝術。從視覺上,我們看到藍藍海洋之寬闊、小河流水之細膩、花兒盛開之美麗、春風撫柳之溫心;從聽覺上,我們聽到驚濤拍岸、高山流水、鳥兒爭鳴;從嗅覺上,我們嗅到花兒的清香、從味覺上、我們嘗到酸甜苦辣;從肢體上,我們感覺到冷熱溫涼、粗糙光滑;我們從這些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藝術無處不在。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當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過喜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登過太空;世界太大了,我們沒有去過的地方太多了,可這不等於我們不了解喜馬拉雅山、不了解太空,因為書本、電視去過哪個地方,所以我們在自然中感受不到的,可以到書本、電視那裡尋找,一定能找到的,這樣藝術的資源就更加豐富了,就能為創造更好的藝術做好鋪墊。
生活不全是藝術
現實生活不全是藝術。怎麼說呢?藝術的形成是需要選擇、需要取捨的,而不是純粹地照搬自然。比如說沙子裡面有金子,但沙子並非全是金子,要想獲取金子必須經過提煉才能獲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來。如果把金子比做藝術的話,那麼沙子就是自然,我們要想獲取金子,就必須要具備獲取金子的工具,還要有篩選、分離、冶煉、提純一整套技術。我們要掌握藝術就要具備獲取藝術的工具和技術,達到技術熟練、精湛,知道怎麼去選擇,怎麼去取捨,從而創造出更優秀的藝術。
藝術來源於生活
藝術中到處都體現著生活、體現著自然。藝術來源生活,生活來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態的,自然是變化無窮的,因此,藝術也是豐富多彩的。在書法中,王羲之的平和,如春暖花開,風和日麗;米芾的飄逸,如春風拂柳,婀娜多姿;顏真卿的粗獷,如彪形大漢,威猛魁悟;趙松雪的柔眉,如窈窕淑女,豐韻挺拔;弘一的空靈,如禪房入座,清新幽靜等等,這些都是用自然、用生活來述說藝術家心靈的。
藝術高於生活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藝術是生活的提煉、加工和再創造。藝術家從生活中提取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內容,運用到藝術中去,反過來又充實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新的享受。作為藝術的表現方法,決不是生搬硬套生活、或者重復生活,而是有取捨地提取生活中的精華。在這個提取過程中,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的時代不同、內容的不同、環境不同、感受也不相同等等,所以產生的作品也不相同,正是這些不同,才能滿足不同人的需要。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審視、品味作品,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他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自然、生活給藝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藝術盡情地表現自然,表現生活,並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在自然、生活中體驗到花兒的開放、鳥兒的歌唱、江河的奔騰、高山的聳立,通過認知,產生感悟,花兒為誰開放?鳥兒為誰歌唱?江河為誰奔騰?高山為誰聳立?抒發我們對自然、生活的情感;把這些情感轉換成其他的藝術形式,如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等,使我們能更好地融合在自然中。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㈦ 觀藝術展有感的內容怎麼寫急!急!
周四晚的藝術欣賞課老師組織我們到藝術學院觀看了學生的藝術作品,我本身對藝術還是小有興趣雖然不懂,所以這次聽說可以到南院觀看藝術展心裡還是充滿小小興奮的。看到了那些學生辛辛苦苦花費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做出的作品心裡就更有感想了。
首先進入辦公樓,看到了很多學生的畢業作品,二樓進門看到了一個用報紙粘貼的桃形作品,層層疊疊一眼就吸引了我,我在那個作品前駐足了好久,後來有很多同學都被吸引圍過來了,只可惜當時裡面不能插電亮燈,不然一定很美。還有一個很優秀的作品是一個很舊的摩托車,雖然車身已經生銹但是給人一種懷舊感。瞿老師說還有一幅以摩托車為原型的畫作也很不錯。
然後參觀了藝術品館,基本上掛的都是油畫和墨水畫,裡面的設計我很喜歡,燈,沙發,棋盤,雕塑...都給人一種古典優雅舒適的感覺很舒服。老師解析了幾幅畫,有好的比如荷花、落日以不同往常的手法給人不同的感覺,有稍微差一點的有駿馬、老虎太過於簡單沒有將它們神韻凸顯出來。
最後觀賞了教學樓,裡面的作品非常多,包括了木雕、銅雕、石雕、刺綉、毛線作品、玻璃作品等等很多。教學樓的進門我就很喜歡,有一個大大的魔方,進門就可以看到很多的作品,有一個孔雀,前身是立體的,屏是在牆上很獨特,還有一個篤行湖裡十幾個人抬來的木船,船頭放了一尊屈原的雕像很有情景再現的感覺,本來是一個已經破了的木船要被扔棄沒有一點美感,在這里卻成為了一件很完美的藝術品。看來藝術也是環保和需要細心觀察還要有創意的。另外還有各式各樣姿態的人的雕塑,有的姿勢真的非常有趣。二樓有一幅圖很有趣但很逼真,一幅油畫,畫了幾塊豬肉,欺騙了很多人的眼睛,我很喜歡它。還有一個雕塑是一個人的頭像,眉毛和頭發是用雞毛做的,在一樓看他的眼睛被盯得很冷,上樓來看它的眼睛很嚴肅的望著遠方,這個作品我也很喜歡。還有其他銅雕,木雕等一些作品。然後三樓有很多用毛線一針一針勾勒的作品還有用一片一片細小的碎玻璃拼成的作品,五顏六色,花紋繁多,這是一個極其需要耐心和時間的藝術品,聽老師說這花費了學長學姐們幾個月的時間,可想而知他們的辛苦。用一句流行的話說想要做出好的藝術品就必須: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誘惑!
這次觀賞藝術展還是挺有收獲的,明白了藝術沒我想像中的簡單,很辛苦需要時間的磨練和熬制,並且不是以我們那麼簡單的眼光去評判藝術的好壞,不過他在我心中永遠是很美好的,不需專業只需我願意和樂意去欣賞他了解他。
㈧ 美術節感想
校藝術節終於落下了帷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同學們都處在興奮的狀態中 期間,學習一樣都不能拉下,但是對於藝術節,同學們還是有極大的熱情,學習,活動,哪一樣也馬虎不得。看看周圍的同學,誰也不輕松。每個人都盡心盡責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大家目標明確:圓滿完成藝術節。再想想老師們,那才是真累。他們不僅要完成自己編排的節目,還得對整台節目負責,還要完成自己的課程,肩上的擔子著實不輕。在這樣的氛圍里,大家嘴上叫著累,手上的活可不敢放鬆,奔著同一個目標前進。正是通過這些活動,啟迪了我們的才智和靈性,發展我們的才藝和特長。我們在活動中高舉生命智慧的大旗,有思想的翱翔,有感情的抒發,有青春的旋律,有技能的展示,有科學的探索,有毅力的體現,有詩意的飛揚……
㈨ 如果有條件,去看一次繪畫與美術展,並把感受用文字寫下來
挺不錯的,有條件可以去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