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科
微生物學 是高等院校生物類專業必開的一門重要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也是現代回高新生物技術的理論答與技術基礎。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及發酵工程就是在微生物學原理與技術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微生物學也是高等農林院校生物類專業發展及農林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石之一。隨著生物技術廣泛應用,微生物學對現代與未來人類的 生產活動及生活必將產生巨大影響。
⑵ 微生物專業屬於哪個門類
微生物屬於:理科門類下的生物學學科。
如果是專升本,一般只要有生物學專業的學校都會有這個專業。
生物學最常見的專業: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專升本不允許換專業。專科期間學的是什麼專業,本科期間還要學什麼專業。
⑶ 微生物學學科詳細介紹
1、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化學 (實用型)
a.基於生態學的觀察,以生物活性為指導,從真菌次生代謝產物中分離及鑒定具有抗細菌、抗真菌、抗腫瘤及抗農作物害蟲活性的新結構天然產物,並通過研究結果闡明重要生態現象的化學基礎。
b.針對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進行以各種重要疾病為靶標的高通量篩選,目標是發現具有潛在治療價值、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葯。
c.利用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生產天然調味品的研究與開發。
2、放線菌資源學 (屬於科研型)
主要從事放線菌分子系統學、多樣性及其資源篩選開發研究。
具體來說可分為放線菌的篩選、分離純化、種的鑒定、活性成分的篩選、提取以及商業價值等
3、菌根生物學(實用型)
首先講一講菌根生物技術
菌根就是真菌加植物根,確切地說,它是土壤中特有的真菌與植物根的共生聯合體。植物有了菌根,就可以通過無數細長菌絲和菌索吸收土壤中的營養和水分,擴大根系的吸收面積,提高吸收能力。菌根分泌的多種酶,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和礦物質,並把它們轉化為植物能吸收的養分。菌根還能產生多種植物激素和生長調節物質,調控植物生理活動,促進植物健康的生長,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生存能力。菌根的形成,提高了土壤活性和肥力,改良了土壤。在自然條件下,許多植物沒有菌根就很難正常生長。
自20世紀50年代,菌根對植物的效能被發現以來,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關注。研究發現,由於地球生態環境的逐漸改變,植物在自然條件下已很難形成菌根。在農、林及環保領域內,如何利用菌根人工生物技術,幫助植物在不同的環境成活、生長,是既有重大理論價值又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課題。
在林木菌根研究方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取得了很大成功。80年代末,他們就首次在國內研製成功了菌根劑。今年,我國首條菌根劑生產線已宣告落成。目前,這種菌根劑已在林業、農業、園林、土地復墾、環保等方面不斷推廣,取得了顯著效果。
菌根劑是一種具有多元作用的生物制劑。使用它植物能形成最有效的菌根,在菌根的幫助下,植物能更好地成活和生長。它是應用了完全符合自然規律的生態方法。使用一次菌根劑,植物可以終生受益。菌根劑能起到富根、自肥、促生、豐產、防病和改良土壤等多方面的效果,能減少和避免化肥和農葯對土壤、水資源及大氣的污染,維護地力,加快對綠色植被的恢復,促進生態的平衡。
4、異常環境微生物學 (科研型)
研究極端微生物適應異常環境的機理
開發其葯用資源,應用資源等
5、微生物發酵工程學 (屬於實用型,推薦江南大學的食品發酵工程,全國最 優秀的關於發酵方面的導師都在那邊)
就是利用微生物發酵作用,通過現代工程技術手段來生產有用物質,或者把微生物直接應用於生物反應器的技術。它是在發酵工藝基礎上吸收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和酶工程以及其他技術的成果而形成的。
發酵工程跟化學工業、醫葯、食品、能源、環境保護和農牧業等許多領域關系密切,對它的開發有很大的經濟效益。DNA重組技術和生物反應器
⑷ 微生物學作為一門學科到目前為止是如何發展的
微生物作為一門學科到目前為止發展速度相對還是比較快的,比如微生物很多應用與食品和其他的生物方面都是有很大的進步。
⑸ 為什麼微生物成為熱門學科
因為有很多微生物品種人類還沒研究,做科研容易出成果,不少成果直接能用於制葯,產生經濟效益。
⑹ 微生物學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它包括哪些分支學科
一、微生物學的主要任務:
1、在自然界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2、空氣和水凈化、污水處理。
3、工農業生產:細菌、代謝產物、代謝活性。
4、對生命科學的貢獻。
二、微生物學的分支學科:
(1)按研究微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動規律為目的來分總學科稱普通微生物學,分科如微生物分類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微生物生態學和分子微生物學等。
(2)根據微生物研究對象,如細菌學、真菌學(菌物學)、病毒學、原核生物學、自養生物學和厭氧生物學。
(3)根據微生物的生態環境,如土壤微生物學、微生態學、海洋微生物學、環境微生物學、水微生物學和宇宙微生物學。
(4)按微生物應用領域,可分為工業微生物學、農業微生物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微生物學、診斷微生物學、抗生素、食品微生物學等一般學科,稱為應用微生物學。
(5)根據化學微生物學、分析微生物學、微生物生物工程、微生物化學分類學、微生物數值分類學、微生物地球化學和微生物信息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
(6)根據實驗方法和技術,如實驗微生物學、微生物研究方法等。
(6)微生物學科擴展閱讀:
微生物學的發展: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微生物學被牢固地建立起來。它的主要發展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傳染病與免疫學的研究,疾病的防治和化學療法的療效;另一方面是和遺傳學的結合。
從歷史上看,微生物學的發展經歷了兩個輝煌的黃金時代和低谷時期。近20年來,隨著基因組學、結構生物學、生物信息學、pcr技術、高解析度熒光顯微鏡等理化理論和技術的應用,微生物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微生物學已經走出低谷,進入第三個黃金時代。
⑺ 微生物學下面又分幾個子學科分別是什麼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icrobes,
Mycology
Bacteriology
Virology
Relation with host-Immunology, Plant Pathology,
etc.
⑻ 什麼是微生物什麼是微生物學
「微」是極小的意思。微生物就是小到肉眼看不見,必須藉助於顯微鏡才能內看見的生物。在容空氣、陸地、河流和海洋里都有微生物分布,在人、畜和植物體內也有許多種微生物存在,有些是致病的,對人類有害,但是也有許多微生物對人類有益,如制酒用的酒麴就是用某些微生物做的,整個發酵工業都離不開微生物。存在於土壤中的微生物叫作土壤微生物,它的種類也很多,大致可以分成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幾大類,還有一些藻類、線蟲等也可歸入土壤微生物中。
微生物與土壤肥力有密切的關系,肥沃的土壤里微生物多,貧瘠的土壤里微生物少,沒有微生物的土壤就成了死土。這是因為土壤中有機物質的分解,植物所需各種營養成分的轉化都離不開微生物的活動。土壤微生物還能分泌出多種酶和生長刺激素,促進植物根系的生長,把土壤微生物比作植物的胃,並不為過。土壤微生物另一個重要作用是通過其生命活動形成腐殖質,從而把土壤無機顆粒粘結在一起成為團粒,既能保肥保水,又能通氣和便於根系生長,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是土壤改良的重要目標。
⑼ 微生物考研科目有哪些
微生物學的資料有:英語、政治、生物化學、植物學、生物工程等。
1、英語
英語(English)是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語言,由26個字母組成,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英語是國際指定的官方語言(作為母語),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2、政治
政治,它指對社會治理的行為,亦指維護統治的行為。政治是各種團體進行集體決策的一個過程,尤指對於某一政治實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
3、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是指用化學的方法和理論研究生命的化學分支學科。其任務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學組成、結構及生命過程中各種化學變化。
4、植物學
植物學是生物學的分支學科,是從人類文明開始的生物學分支出來的一個學科,比如種地,一開始就是面向生物的營養與健康的。植物學是生物學的分支學科。研究植物的形態、分類、生理、生態、分布、發生、遺傳、進化等。
5、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分子遺傳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化學工程和能源學等各學科的結合,其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包括醫葯、食品、農林、園藝、化工、冶金、採油、發酵罐新技術和新底物的環保等方面。
(9)微生物學科擴展閱讀: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於真菌的蘑菇、靈芝等。)病毒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
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於活細胞。根據存在的不同環境分為空間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細胞結構分類分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路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⑽ 微生物的分支學科有哪些
微生物學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已分化出大量的分支學科,據不完全統計(1990年),已達181門之多。根據其性質可以簡單歸納為下面6類:
⑴按研究微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動規律為目的來分 總學科稱普通微生物學(General Microbiology),分科如微生物分類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微生物生態學和分子微生物學等。
⑵按研究的微生物對象分 如細菌學,真菌學(菌物學),病毒學,原核生物學,自養菌生物學和厭氧菌生物學等。
⑶按微生物所處的生態環境分 如土壤微生物學,微生態學,海洋微生物學,環境微生物學,水微生物學和宇宙微生物學。
⑷按微生物應用領域來分 總學科稱應用微生物學(Applied Microbiology),分科如工業微生物學,農業微生物學,醫學微生物學,葯用微生物學,診斷微生物學,抗生素學,食品微生物學等。
⑸按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分 如化學微生物學,分析微生物學,微生物生物工程學,微生物化學分類學,微生物數值分類學,微生物地球化學和微生物信息學等。
⑹按實驗方法、技術分 如實驗微生物學,微生物研究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