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別人自私的文言文
❶ 比喻一個人虛偽自私的古文有哪些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詩經·鄘風·相鼠》
譯文:看那老鼠有張皮,卻見有人沒威儀。卻見有人沒威儀,為何還活不倒斃看那老鼠有牙齒,卻見有人無廉恥。卻見有人無廉恥,活著不死等何時。看那老鼠有肢體,卻見有人不懂禮。卻見有人不懂禮,何不趕快就斷氣。
❷ 諷刺人自私自利的文言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後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後。」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於是作《哀溺》。
翻譯
永州的百姓都善於游泳。一天,江水猛漲,有五、六個人乘著小船橫渡湘江。渡到江中時,船破了,都游起泳來。其中一個人盡力游卻游不了多遠。他的同伴們說:「你最會游泳,今天為什麼落後了呢?」他說:「我腰上纏著一千文錢,很重,因此落後了。」同伴們說:「為什麼不丟掉它呢?」他不回答,搖了搖他的頭。過了一會兒,他更累了。已經游過去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十分愚蠢、十分蒙昧,自己將要淹死了,還要錢干什麼呢?」他又搖了搖他的頭。於是淹死了。我對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這樣,難道不會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嗎?我於是寫下了《哀溺》。
❸ 用文言文諷刺別人「心胸狹隘」的句子有什麼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 劉鶚
譯文:如果人人公正廉明,都可以為集體利益或者他人考慮的話,那麼世界上就沒有爭端了;如果人人都只為自己的個人利益,自私自利,那麼世界就變得烏煙瘴氣了。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 —— 呂坤
譯文: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的意思是自私自利是人立世,發跡的障礙。告訴我們做人要寬容大度,懂得為別人著想。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孔丘 《論語·里仁》
譯文: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孔子《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譯文: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老子》
譯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❹ 說不能太自私的文言文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滿招損,謙得益.——《尚書》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況《荀子·勸學》
4、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❺ 求中國古代有諷刺人自私的名言嗎
損己一毛而利天下,吾不為也。(鐵公雞的名言,楊子)但他是有後一句的,損天下而利己一毛,吾亦不為。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孔丘
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 。——貝爾奈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劉鶚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 —— 呂坤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 陶鑄
人人都是自私的(普勞圖斯)
自私是永遠存在的(伏爾泰)
自私是萬物之源泉(騷塞)
自私是平靜的,它是自然力量,你可以說,樹也是自私的(羅·路·史蒂文森)
起支配作用的自私慾常常被誤解為一個人投身人類事業的神聖熱忱(埃·哈伯特)
望採納謝謝
❻ 形容人自私的古文名人名言
成語有:賣李鑽核 形容人極度自私的
自私的人:賣李鑽核之輩
古文名句:王戎賣李鑽核,不勝鄙吝
❼ 用文言文形容一個人的無知虛偽、自大自以為是的有哪幾句
一、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1、讀音:áng shàng lú wěi,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 。shān jiān zhú sǔn,zuǐ jiān pí hòu fù zhōng kōng 。
2、含義:長在牆上的蘆葦怎麼能夠長久存活呢?山間竹筍別看嘴尖皮厚,其實中空,又有什麼值得自傲的呢?
3、賞析:比喻的手法,前一句把那些學習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為蘆葦,只會隨風搖擺,四處附和,後一句把那些倚老賣老,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比喻為竹筍,空有其表,華而不實。
4、出處:當年解縉是神童,年紀不大,名聲可是不小。某次遇到一位高官,老先生十分不服氣想你小小年紀名聲這么大,到底能有多大的能為,於是故意刁難他,出了這個上聯,表面上是描述蘆葦的生長狀態,實際上借雙關來教訓解縉,小小年紀不要太輕狂,須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想那解縉可不是省油的燈,立馬就對了下聯,意思說別看你鬍子一把的年紀,也沒什麼真本事,把老先生噎住了。
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1、讀音: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2、含義:外面像金像玉,裡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內里破敗。虛有華美的外表,實質卻一團糟。"敗絮",破舊的棉絮。
3、出處:出自明朝大臣劉基明《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三、鄙俚淺陋,鄙於不屑。
1、讀音:bǐ lǐ qiǎn lòu ,bǐ yú bú xiè。
2、含義:鄙俚:粗俗;淺陋:見聞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談粗俗淺薄。
3、出處:出自王儻《唐語林政事上》卷一:「上詢其政事,光不知文字,對皆鄙俚。」
(7)諷刺別人自私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自以為是
1、讀音:zì yǐ wéi shì
2、含義:為:認為;是:對。總以為自己是對的。認為自己的觀點和做法都正確,不接受他人意見,形容主觀,不虛心。 亦作「自以為然」。
第一種:自己覺得別人也會與自己想的一樣,其實別人和你想得根本就不一樣,主觀臆斷。
第二種:自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
3、出處:凡斗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已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已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下以忘其身,內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是人也,所謂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4、譯文:大凡愛爭斗的人,一定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而對方是不正確的。如果自己的確是正確的,對方的確是錯誤的,那麼自己就是君子,對方就是小人了。
憑著君子的德行去跟小人互相傷害,而不考慮自己的名譽,也不考慮親友們所受的傷害,更不考慮國君,這不是太過分了嗎?這種人就像人們說的是在用狐父的戈去刺牛糞一樣不值得呀。
❽ 一個自私的人怎麼會在乎別人感受!文言文怎麼說
現代文與文言文對譯:「一個」文言詞語可以用「一」。「自私的人」文言詞語回可以用「私慾者」。「答怎麼」文言詞語可以用「何」。「會」文言詞語可以用「能」。「在乎別人」文言詞語可以用「思人」。「感受」文言詞語可以用「感」「一個自私的人怎麼會在乎別人感受」用文言文可以這么說:一私慾者何能思人感也。
❾ 形容人自私的古文名人名言
語
:賣李鑽核
形容
極度自私
自私
:賣李鑽核
輩
古文名句:王戎賣李鑽核
勝鄙吝
❿ 求幾句關系形容人貪婪自私的文言文,最好多舉幾句,謝謝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選自唐代柳宗元《蝜蝂傳》)
譯文:
現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不避開,用來增加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已成為自己的負擔,還只怕財富積聚得不夠。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來的時候,(他們)有的被罷官,有的被貶往邊遠地區,也算吃了苦頭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們又不思悔改,天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訓。即使他們的外形看起來龐大,他們被名為"人",可是見識卻和小蟲一樣,也太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