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曹修古文言文答案

曹修古文言文答案

發布時間: 2020-11-22 21:36:35

1. 翻譯一段文言文:曹覲,字仲賓,曹修禮子也。

我沒有找到相關的翻譯,但是可以給你提供相關題目的答案和解讀。

2011學年閔行區第一學期高三年級質量調研語文試卷文言文1解讀

莘格高中 李濤 解讀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7—22題。(18分)

①曹覲,字仲賓,曹修禮子也。叔修古卒,無子,天章閣待制杜杞為言於朝,授覲建州司戶參軍,為修古後。皇祐中,以太子中舍知封州。儂智高叛,攻陷邕管,趨廣州。行至封州,州人未嘗知兵,士卒才百人,不任戰斗,又無城隍以守⑴,或勸覲遁去,覲正色叱之曰:「吾守臣也,有死而已,敢言避賊者斬。」麾都監陳曄引兵迎擊賊,封州令率鄉丁、弓手繼進。賊眾數百倍,曄兵敗走,鄉丁亦潰。覲率從卒決戰不勝,被執。賊戒勿殺,捽使拜⑵,且誘之曰:「從我,得美官,付汝兵柄,以女妻汝。」覲不肯拜,且詈曰:「人臣惟北面拜天子,我豈從爾苟生邪!速殺我,幸矣。」賊猶惜不殺,徙置舟中,覲不食者兩日,探懷中印章授其從卒曰:「我且死,若求間道以此上官。」賊知其無降意,害之。至死詬賊聲不絕,投屍江中,時年三十五。

②當智高之反,乘嶺南無備,州縣吏往往望風竄匿,故賊所向輒下,獨覲與孔宗旦、趙師旦能以死守。後田瑜安撫廣南,乃為覲立廟封州。

注釋:⑴城隍:此指護城河。⑵捽:揪住。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為修古後( ) ⑵以太子中舍知封州( )

⑶麾都監陳曄引兵迎擊賊( ) ⑷故賊所向輒下( )

18.下列加點詞與「以女妻汝」中的「妻」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則劉病日篤 (《陳情表》)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勸學》)

C. 贏糧而景從 (《過秦論》)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鴻門宴》)

19.下列各句中的「以」與例句中的「以」字用法和意義相近的一項是:( )(2分)

例句:又無城隍以守

A.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游褒禪山記》)

B. 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病梅館記》)

C.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D.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20.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⑴我豈從爾苟生邪!速殺我,幸矣。

⑵我且死,若求間道以此上官。

21.閱讀第②段,分析作者寫第二段的用意。(2分)



22. 閱讀全文,概述曹覲的性格特點。(2分)



17.【測量目標】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意義,能力層級為B級

【考點辨識】實詞解釋

【題 型】填空題

【方法點撥】本文選自《宋史·列傳》,屬於史傳文,傳主是曹覲,圍繞主人公主要敘述了三件事:(1)抵擋叛軍(2)至死不屈(3)補敘影響,文章在閱讀上難易適中,較為流暢。

實詞解釋,對於考生而言,一定要明確加點詞解說的意義,應是該詞在文句中的意思,而不一定是其本義或書本上所學意義。這類考題,主要考查學生平時的文言功底,也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臨場考試的方法,如「詞義聯想法」、「成語(俗語)印證法」、「語境推斷法」、「語法定位法」以及「對稱比照法」等。

第一個「後」,應是名詞,結合上下文句可以知道曹覲的叔叔曹修古「無子」,因而「為修古後」這里的「後」應當是「後人、後代」;第二個「知」是一個常見的實詞,也是《考試手冊》規定《高考300實詞手冊》中之一,屬於初中140個實詞范疇,通過文句「以太子中舍知封州」可以知道,這里的「知」是一個動詞,應當解釋為「掌管、治理」,這是知的常見義項,應當給學生講清楚,千萬不能含混不清而誤解為「做知州/府」,解釋這個詞我們可以通過俗語印證法,如知州、知府和知縣中的「知」,便是「掌管」義項,諸如此類的還有「宰相」的「宰」、「司令」的「司」等;第三個「引」,也是選自《高考300實詞手冊》中之一,屬於初中140個實詞范疇,「引」的本義是「拉」,在《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以及《左忠毅公逸事》中都有涉及,句子「引兵迎擊賊」,「引」的對象是「軍隊」,所以解釋為「帶領」更恰當,教材相同義項例句,如「引入,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牆而坐」,第四個「下」,在文句「故賊所向輒下」中應當是動詞,屬於名動活用,結合前後語句應當解釋為「攻下、攻佔」更為恰當,教材相同義項例句「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但如果解釋為「進攻、攻打」則不能算對,因為結合語境,這里強調的是攻打後的結果。

【參考答案】(1)後人、後代、繼承人 (2)掌管、管理、主管

(3)帶領、率領 (4)攻下、攻佔

18.【測量目標】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用法,能力層級為B級

【考點辨識】詞類活用

【題 型】選擇題

【方法點撥】選項肢四個例句分別出自六冊教材,體現命題者將高考測試與課內知識相結合的設計理念,這也是近年來高考古文考查的常見形式,需要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足夠重視。

例句「以女妻汝」中的「妻」是名動活用,A.「則劉病日篤」出自高中第五冊《陳情表》,其中「日」,一天天地,是名狀用法,故不選;C「贏糧而景從」出自高中第四冊《過秦論》「景」,通「影」,像影子一樣,名狀用法,故不選;D「常以身翼蔽沛公」出自高中第五冊《鴻門宴》,翼,像鳥翅膀一樣,名狀用法,故不選,B「非能水也」出自高中第四冊《勸學》,水,游水、游泳,名動用法,故選。

【參考答案】B

19.【測量目標】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B級

【考點辨識】虛詞意思和詞性

【題 型】選擇題

【方法點撥】例句「又無城隍以守」中的「以」的意思是「來」,用法(詞性)為表目的的連詞,ABCD四個選項肢也都出自教材,通過比對,A、B兩個選項中的「以」都是介詞,意義分別是「因為」「憑借」,故不選;D選項中的「以」是連詞,但表示並列關系,意義為「並且」,故不選;C選項中的是目的連詞,「來」,故選。

【參考答案】C

20.【測量目標】用現代漢語解釋文言句子,能力層級為B級

【考點辨識】句子翻譯

【題 型】陳述題

【方法點撥】用現代漢語解釋文言句子,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字字落實的一件事,但其中包含很多細節需要我們注意,比如:句式調整、補充,詞類活用等語言現象,在每年高考閱卷中這6分的市均分基本上在2分上面一點,所以在平時教學中,我們也得注意教給學生一些方法指導,如:保留專有名詞,解釋實詞,調整句式,補充成分等,另外這類題一般每個小題3分,對應3個采分點,所以必須要讓學生有足夠的采分點意識,爭取在考場中少丟分。

【參考答案】

(1)我怎麼會順從你苟且偷生呢?趕快殺了我,我將感到幸運。(采分點:從、苟生、補充主語)

(2)我將死了,你尋找小路(逃跑)把這官印上交給官府。(采分點:且、若、上)

21.【測量目標】分析段在文中的作用,能力層級為C級

【考點辨識】段落的作用

【題 型】陳述題

【方法點撥】史傳文的選段一般主要側重通過事件塑造人物,因而,這題的考點雖然是段落的作用簡述,但基本上不涉及結構方面的表達效果,而更側重於內容方面,通過閱讀不難發現,第②段作者主要通過「望風竄匿的州縣官吏」與誓死報國的曹覲等人形成鮮明對比,依此彰顯曹覲英勇殺敵報國的行為,以及死後得到後人尊重的影響等。但需要指出的是,從全文來看,文章的主人公是曹覲,且用墨最著,而「望風竄匿者」僅一筆帶過,因而從全文去考查,分析這里的表現手法為「反襯」或「補敘」也可以,考生答題時應做到:點明手法+表現效果(突出曹覲英勇行為或對後人產生的積極影響/得到後人尊敬)。

【參考答案】作者用反襯/對比手法,形象鮮明地突出曹覲英勇抗敵的行為以及死後受到後人的敬重。

22.【測量目標】考查對文章整體感知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考點辨識】人物性格概括

【題 型】概述題

【方法點撥】通過全文閱讀,不難發現,本文傳主是一員武將,在面臨叛軍來襲時能夠挺身而出,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因而其性格中的核心特點應該是:忠、勇,學生在答題時基本都能設計,這類題,考生答題時一定得注意性格特點地概括應當以文中主要事件為依據,不能想當然,其次,答案信息一定要全面而確切。

【參考答案】忠於職守、英勇無畏、性格剛烈、不為名利所動。(答對一點給1分)

2. 文言文閱讀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他為人處世廉直無畏,從不把權貴放在眼裡,有一天,曹修古與十幾名同僚上早朝,路上碰到兩名宦官騎馬走在前面擋住了路。御史們怕耽誤上朝,請他們暫給讓道,那兩個宦官不但不讓,反而破口大罵。上朝後,曹修古便向仁宗啟奏了此事:前史稱,御史台(監察機關)尊則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與知雜事同,今黃門侮慢若此,請付所司刻治。
仁宗聽後深以為然,立即下旨,將那兩名宦官給予了處罰。
又有一次,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晏殊發起脾氣,用笏板將別人的牙齒打掉了。像晏殊這樣的大官動手打人,一般誰也不敢管,曹修古可不管這些,他認為此行為太粗魯,有失身份。便向皇上進言道:「殊身任輔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體。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陳恕於中書榜人,即時罷黜。請正典刑,以允公議。
仁宗繼位時,年僅十三歲,朝廷大權都有太後把持,弄權自用,滿朝大臣皆十分畏忌,但又不敢進諫。曹修古卻不顧及官位,每遇大事便慷慨陳詞,從不畏懼,絕不屈從。後來,因他上書陳請太後將朝政歸還皇帝而被解除了官職。
曹修古一生為官清正廉潔,家無余貲,以至死的時候,竟連殮屍用的衣物都沒有。同僚朋友們都有為其感慨嘆息,大家奏了一筆錢送到他家,以資助後事。曹修古的女兒卻哭著對母親說: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
她明白父親以忠義廉潔的節操而聞名天下,怎麼能在他死後接受別人財物,污損父親完美的品德呢?母女二人含淚辭謝眾人的一片誠心,雖大家再三懇求他們收下,但母女二人始終沒有接受一文錢。

3. 文言文「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如何理解

釋義:曹修古,字述之,是建州建安人。

出處:《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傳第五十六》

原文: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進士起家,累遷秘書丞、同判饒州。宋綬薦其材,召還,以太常博士為監察御史。上四事,曰行法令、審故事、惜材力、辨忠邪,辭甚切至。又奏:「唐貞觀中,嘗下詔令致仕官班本品見任上,欲其知恥而勇退也。比有年餘八十,尚任班行,心力既衰,官事何補。請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書自言,特與遷官致仕,仍從貞觀舊制,即宿德勛賢,自如故事。」因著為令。修古嘗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將至朝堂黃門二人行馬不避呵者止之反為所詈修古奏:「前史稱,御史台尊則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與知雜事同,今黃門侮慢若此,請付所司劾治。」帝聞,立命笞之。晏殊以笏擊人折齒。修古奏:「殊身任輔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體。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陳恕於中書榜人,實時罷黜。請正典刑,以允公議。」禁中以翡翠羽為服玩,詔市於南越。修古以謂重傷物命,且真宗時嘗禁采狨毛,故事未遠。命罷之。時頗崇建塔廟,議營金閣,費不可勝計,修古極陳其不可。久之,出知歙州,徙南劍州,復為開封府判官。歷殿中侍御史,擢尚書刑部員外郎、知雜司事、權同判吏部流內銓。未逾月,會太後兄子劉從德死,錄其姻戚至於廝役幾八十人,龍圖閣直學士馬季良、集賢校理錢暖皆緣遺奏超授官秩,修古與楊偕、郭勸、段少連交章論列。太後怒,下其章中書。大臣請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貶。太後以為責輕,命皆削一官,以修古為工部員外郎、同判杭州,未行,改知興化軍。會赦復官,卒。修古立朝,慷慨有風節。當太後臨朝,權幸用事,人人顧望畏忌,而修古遇事輒言,無所回撓。既沒,人多惜之。家貧,不能歸葬,賓佐賻錢五十萬。季女泣白其母曰:「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納。太後崩,帝思修古忠,特贈右諫議大夫,賜其家錢二十萬。

譯文: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進士出身,屢經升遷為秘書丞、同判饒州。經宋綬推薦,他被召還朝廷,以太常博士的身份擔任監察御史。

上奏說:「唐朝貞觀年間,曾經下詔退休官員朝班位置在本品現職官員的上列,目的是讓官員知道恥辱而勇於退職。近來有人年紀已經超過八十歲,仍然站在朝班行列。精力衰竭,對做官任職沒有補益。請下詔給主管部門,命令文武官員凡年滿七十歲者,自己上書提出申請,朝廷特別給予陞官退休,仍沿用貞觀年間辦法,即便是名望和功勞很大的官員,自應按慣例退休。」朝廷於是據此制定了法令。

曹修古曾同三院御史十二人早上入朝,快到朝堂時,有兩名宦官騎馬不肯迴避,有人斥責他們停止,反而被辱罵。曹修古上奏說:「以前史書上說,御史台有尊嚴則天子才有尊嚴。按照慣例,三院御史同行的規格與知雜事相同,現在宦官如此猖狂,請交主管官員彈劾治罪。」皇上知道後,立即命令鞭打宦官。晏殊曾用笏打人,把那人的牙齒都打斷了。曹修古上奏說:「晏殊是皇上的輔弼大臣,是百官的榜樣,卻沖動急躁沒有大臣的體統。古時候,三公犯法不交官吏查辦,前朝時陳恕在中書省打人,當即就被免職。請依法對晏殊予以懲處,以平息輿論。」

很長時間以後,出朝任歙州知州,又調任南劍州,又擔任開封府判官。歷任殿中侍御史,提升為尚書刑部員外郎、知雜司事、權同判吏部流內銓。不到一個月,正遇太後的侄子劉從德死了,錄用他的親族連同僕役差不多有八十人,龍圖閣直學士馬季良、集賢校理錢曖都按遺書上奏的名單予以破格授任官階,曹修古與楊偕、郭勸、段少連紛紛上奏章批評。太後大怒,把奏章交付中書論罪。大臣請眨曹修古為衢州知州,其餘依次處罰。太後認為責罰輕,命令全都削官階一級,任曹修古為工部員外郎、同判杭州,尚未赴任,又改任興化軍知軍。恰逢大赦,官復原職,死去。他死後,許多人為他惋惜。家裡貧窮,不能把靈柩運回家鄉埋葬,他生前的部屬和幕僚捐錢五十萬幫助治喪。小女兒哭著對母親說:「不能因為這件事損害父親的名譽。」最終拒絕沒有接受。太後去世,皇帝想到曹修古的忠貞,特別贈官為右諫議大夫,賞給他家錢二十萬,錄用他的女婿劉勛試任將作監主簿。曹修古沒有兒子,過繼侄子曹覲為後嗣。曹氏家族自從曹修古起就以正直無畏出名,連女子也能不為利祿拖累,當時因此認為他賢良。

4. 語文 文言文有關劉隨的人物傳記的翻譯

遠達,原名守旻 是洺州雞澤人氏。身高八尺,力氣很大,善於射箭。在家裡干農活,嫌太辛苦,把農具一丟,就大大咧咧的走了。做事情任性而為,好打不平,有俠義之風,很喜歡喝酒。有一次喝醉了,見路邊有一棵槐樹,拔出佩劍,一劍就把樹砍倒了。遠達私下裡高興地說:「我聽說漢朝時候的李廣將軍,射石虎可以將弓箭射入石頭中一直到箭尾的羽毛,今天這么大一棵樹被我砍斷了,難道是有神仙在幫我么?」曾經想招攬一些青年壯士去上山做強盜,家鄉的長輩父老們一直勸誡他,於是沒有成行。當時,各個州郡按照戶口要求將成年人調派在一起服苦役,遠達負責送這些人到官府去服苦役,走不到幾十里,就全把這些人放走了,對他們說:「我看你們這些人,都是些青壯年人,怎麼會願意去做這些苦役呢?你們自己想辦法逃命去吧,我也從此銷聲匿跡了。」後來郡里派人來抓遠達,遠達就把弓箭拉滿,准備射來抓他的人,抓他的人不敢靠近他,於是他就躲到了山裡,家鄉里的人都很怕他。
宋太宗還是晉王的時候,遠達來求見他,他就把遠達留下當手下人。一次他陪太宗在後院里射箭。太宗讓他射,他一開始四次射都沒有射中,後來每發必中,太宗很高興,就改他的名字叫元達。後來宋太宗當了皇帝,就讓他當了禁衛軍的隊長。雍熙年間,他升為媯州刺史,兼任本州團練使。各州郡把那些抓到的亡命之徒都送到京城處理,皇帝的左右都進言要把這些亡命之徒殺了,但是元達卻對皇帝說:"這些逃竄作強盜的人很多,殺是殺不完的,不如赦免了他們,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也可以顯示皇上有好生之德。"皇上很高興,就按他說得辦。端拱二年,他以擢侍衛步軍都虞候的身份,兼任幽州刺史。後來又擔任北面行營都部署,並由常山鎮入為京城巡檢。淳化四年病逝,死時四十二歲,追贈昭化軍節度的官職。
元達雖然是草莽出身,但是卻擔任了很多重要的官職,和士大夫都有結交,很講求禮節,被當時的人稱頌。
作者評論:宋朝初期的將領,許多都是從草莽,士兵出身的,即使是強盜和無賴,也經常和他們結交,這樣和那些屠夫或做買賣的生意人有什麼區別呢?當他們被皇帝所用的時候,往往能有建樹,這其實是皇帝能夠駕馭這些人的原因。(後面說到的劉福,守忠,仁郎等等都是開國將領)劉福管理手下人非常有辦法,而其功績雖然很高,俸祿也很多,但是並沒有因此而生活的安逸,可以說是為國忘家的人。守忠對邊境的事務非常的熟悉,為人謹慎可靠,談笑間就解決了部下的禍亂,這樣的表現不是善於權變的人是做不到的。仁郎深沉剛毅而有智謀
多次追隨皇帝征討,綏州戰役,竟然被認為徒勞無功,反而被因為逗擾而被處罰,這難道是他的計謀有不妥當的地方么?其實是被那些小人陷害的原因啊。其他的那些將領,多次立戰功而被封侯,像延美開門警示敵人,思德保護主帥,繼侖襲擊契丹,元達的為賊請赦,這些都是可以值得稱頌的忠義仁勇之人啊……

熱點內容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
九年級上冊仁愛版英語 發布:2025-07-11 07:43:32 瀏覽:666
七律長征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1 06:31:58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