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中班學科總結數學

中班學科總結數學

發布時間: 2020-11-22 21:43:35

⑴ 幼兒園中班數學巜好玩的跳跳球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 每次晨練的自由活動時間,大部分幼兒爭先恐後地選擇玩球,部分幼兒常為沒選到球或球沒氣來找老師幫助.鑒於幼兒喜愛球以及球有多種玩法,我便設計了《好玩的球》這一活動方案,讓幼兒在自主的探索中獲得新知識新技能並掌握新玩法. 一、活動目標 1.練習夾球跳,增強幼兒腿部力量。 2.樂意參加體育活動,體驗玩球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皮球人手一個錄音音樂。 三、活動過程: 1.准備活動. 帶領幼兒練習自編球操:上肢運動,下肢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跳躍運動。 2.供各種不同的球,讓幼兒運用感官,發現球的外形特徵. 師:今天有許多漂亮的球寶寶來和我們交朋友,你們願意嗎 (幼兒自選一個喜歡的球)請你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的球寶寶長得怎麼樣 等會兒介紹給大家。 師:你們的球寶寶真漂亮,都是圓圓的,都有顏色或花紋,有的硬,有的軟,有的大,有的小。 3.幼兒探索玩球方法. 幼兒自由玩球,,鼓勵幼兒想出多種玩球的方法. 師:我們的球寶寶除了漂亮,還有很多本領呢!可以和我們小朋友做很多游戲,你知道我們用球可以玩哪些游戲嗎?請大家想一想,玩一玩。 4.幼兒逐個介紹自己的玩球方法,其他幼兒模仿練習。 師:剛才你是怎麼玩的 你願意介紹給大家,讓大家一起玩嗎? (1)用手拍著玩的.(教師組織幼兒集體練習拍球) (2)把皮球放在地上滾來滾去玩的. (3)把皮球扔高再接住 鼓勵幼兒練習各種不同的拋接方法,引導幼兒兩人一組練習相互拋接球. 5.夾球跳 師:小朋友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玩球的方法,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個新的玩球的辦法,你們想看一看,學一學嗎? 教師示範:把球夾在兩腿之間,然後跳起來,這叫夾球跳。 幼兒練習2-3次 6.集體游戲:《送球寶寶回家》,鞏固夾球跳。 師: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一項新的本領,現在我們來比比看誰學的最好。 比賽規則:分成四隊,每隊第一個小朋友出發到終點後,跑回來打下第二個小朋友的手,哪隊先完成任務,哪隊就為勝。 7.結束 師:這些球寶寶真好玩,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是我們游戲時的好朋友,以後我們可以找出更好玩,更有趣的玩球方法,好嗎? 8.放鬆運動 師:好累啊,跟老師一起放鬆放鬆吧!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探索性的體育活動,探索球的不同玩法,球是幼兒最感興趣的體育器材,所以設計了這節課。這節課主要介紹夾球跳,可能要求說的不是很明確,幼兒操作練習是很混亂,根本聽不清老師的安排,也是我語言組織不夠干練所導致。聽課老師都給予了很多寶貴意見,經過兩次反復的修改,在最後一次教研課中,改變課堂氣氛過於拘謹,幼兒不能充分活動開的局面,在這次課中,幼兒思維都比較活躍,可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練習夾球跳的時候沒能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和場地,以至於幼兒們沒能很好的掌握技巧。我想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一如既往地關注幼兒的一些興趣點生成類似的一系列活動。也希望領導、師傅和老師們多給我指點和批評,讓我進步的更快!

⑵ 中班數學小腳印教學反思

解答:網路文庫-輸入:中班數學小腳印教學反思點擊搜索-找到你喜歡的-點擊下載-保存-ok

⑶ 猜一猜,中班數學活動教案

1.教師要寫抄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⑷ 幼兒園中班數學〈數數有幾個〉教案與反思

要翻版這次活動,首先要吃透原教師的設計意圖,理解活動目標,熟悉活動的基本環節。因此,我藉助網路資源,在網上繼續觀摩吳老師的這一節精彩的教學活動。將原執教者的每一個環節、甚至每一句話都進行剖析,她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她是怎麼問的,每個環節之後的小結語她是怎麼說的,過度語是如何設計的等等。在一句句的理解基礎上將之轉變內化為自己的思維、轉變成自己的語言。 其次是准備教具,活動中吳老師用了一個簡單的課件,卻非常有效。看似很簡單的課件,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為了收集做課件的素材,我拿著相機到超市這里拍下,那邊拍下,幾次被超市的人誤以為是食品安全檢查的工作人員。素材收集好了之後,開始製作,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學會了一些製作的技巧,比如點擊出現答案,動畫插入等等,相信在今後的製作課件中還會用到這樣的技能技巧。孩子們的操作材料進行了一些調整,將原活動中的兩張操作材料並為一張,正反面列印,不僅節約了紙張,減少了孩子們拿取材料對活動的干擾。 最後是組織教學,雖然課前已經做好了准備,但活動前還是免不了要擔心,孩子們會對活動感興趣嗎?孩子們能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嗎?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十分感興趣。課後有老師給我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認為我在處理活動的重點方面過於急躁,例如:活動第二部分的第二次操作應該是活動的重點部分,讓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小字不同,數量也不同是活動的難點部分。而我在引導孩子們解決發現活動的難點時,自己說的太多,如:我問如果餅干下面非要寫上數字四,括弧里的小字改成什麼就可以了?問了幾遍,終於有個孩子說:盒。我立即予以表揚,繼續追問還有沒有不同的答案?結果沒有孩子回答,此時我有些急躁了,心想可能沒有孩子能想出別的答案了,於是我說:周老師來告訴你們吧,出了盒以外,還有罐、罐、箱、筒、碗等等,孩子們似懂非懂,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好,接下來的問題立刻顯現。我問如果下面格子里的數字是34,小字應該變成什麼就可以了,結果沒有一個孩子能說出來,看來他們還是沒有理解括弧里的小字所代表的意思。這是我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應該避免的錯誤,給予孩子們思考的時間,做好引導者的工作。 從整個活動的准備、設計到開展,才發現原來在觀摩名師開展這節活動時,覺得如此流暢與成功,但真正自己在嘗試時才明白這樣一句話「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啊!然而,不管自己成功與否,都從中學到了很多很多,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⑸ 中班數學活動蛋有幾只教案及反思

設計思路:

1。主題活動中融入的數活動

近日我班正在進行「動物世界真奇妙」的主題活動,在認識一些鳥類的過程中,孩子們開始對於各種各樣的蛋產生了好奇與濃厚的興趣,此時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將孩子比較熟悉與喜歡的四種鳥卵作為孩子們數數的載體,既幫助孩子們積累了相關的數經驗,同時也進一步地增強了孩子們對於各種鳥卵的興趣與認識。

2。數活動中融入的趣味游戲

數活動本身邏輯性概念性較強,而幼兒又是具體形象性思維,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數活動融入到有趣形象的游戲環節中,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富有情節的游戲,在輕松的環境中,在愉快的游戲中積累數經驗。

3。本班幼兒數經驗的最近發展區

有序數數對於我們班的孩子而言已沒有多大挑戰性,大多幼兒都能較為准確地點數,然而在幼兒的生活中,游戲中我也發現孩子們在點數一些排列成封閉狀的物體時,由於缺少方法,常常出現數錯與數不清的現象。孩子已經積累了較多的點數經驗,但是在點數中缺少方法,所以在數一些亂序排序與封閉式排序的物體時,出現了困難,因此,只要在方法上稍加引導,就能使幼兒較好地掌握了。

4。活動中的生生互動

在學習活動中,孩子們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更能為幼兒所接受。數活動中我多採用了分組教學的方法,一來在活動中教師能更為全面地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二來給幼兒較大的選擇與操作空間。此次分組,我主要是隨機抽樣分組,幼兒中存在個體差異、能力差異,在設計活動時我考慮到了給幼兒提供生生互動、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在探索、發現數數方法之後,與同伴充分交流、分享各自的經驗,讓孩子來教孩子,從中又使孩子們得到了更多不同的數數方法。

活動目的: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封閉式數數的方法,初步積累封閉式數數的經驗。

2。發展幼兒思維的准確性、靈活性,激發幼兒參與數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連線紙、水彩筆

2。雞、鴨、鴿、鵪鶉圖片及蛋樣品各一隻

3。擺放成封閉式的平面雞蛋、鴨蛋、鴿蛋、鵪鶉蛋若干

4。數字卡片

5。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交代主題,活動導入

1。游戲《連線找客人》

2。幼兒連線後,教師將幼兒作品貼在黑板上,並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注意排序:雞、鴿、鴨、鵪鶉)

二、配對

1。教師出示雞蛋、鴿蛋、鴨蛋、鵪鶉蛋(特別介紹鵪鶉蛋)

2。幼兒配對,將蛋放在動物邊上。

三、數雞蛋

1。教師出示雞蛋!

「雞媽媽你們看它下了幾個蛋啊?」

2。發現問題?引導幼兒想辦法解決。

四、幼兒探索嘗試封閉式數數

1。幼兒按意願選擇不同的蛋進行數數。

「請小朋友選擇一種你要數的蛋蛋。想想看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數的又快又對,怎麼才能記住第一個數的那個蛋呢?」

2。總結交流,數數的經驗。總結時,教師出示數字卡片。

幼兒說對後,出示數字,比較誰生的最多

五、游戲:母雞孵蛋

1。交代游戲規則

「著音樂一起學母雞圍著雞蛋走路。音樂一停我們就快去找一窩雞蛋蹲下附小雞哦」「快數數你一共附了幾個蛋?」

2。游戲三邊

⑹ 復習數物結合20以內教案中班數學

視頻可以直接在網路上輸入「《復習數物結合》中班科學視頻」搜中班數學:數物結合(10以內)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數字10的實際意義。 2、能從多個物品中進行10以內的按數取物或按物取數。 3、樂意與同伴合作開展游戲活動。活動重點:能從多個物品中進行10以內的按數取物或按物取數。活動難點:通過實際操作更好的感知數字10的意義。活動准備: 1、教師材料:教具「數、物拼板」 、「數字與籌碼」。 2、幼兒材料:操作卡「數物拼板」。活動過程: 1.導入。教師與幼兒一起說《數字歌》。 2.教師指導操作。 ①學習按物取數。教師出示教具「數物拼板」,任意拿起一張物卡,請幼兒先數一數並說出數量,師幼共同點數,檢查是否正確,每數完一張物卡,請一名幼兒取出相應的數卡,與物卡一起拼接完整。 ②學習按數取物。請幼兒將「數字與籌碼」中的數字卡片任意選出幾個,根據數字將相應數量的籌碼擺放在數字卡片右方。 3.游戲「擲骰子」 4.自由游戲操作。幼兒進行操作卡「數物拼板」,進行數物對應,將其拼湊完整。 5.交流小結,收拾、整理材料。

⑺ 如何開展中班數學教學活動專題總結

興趣是動力的源泉。在它的驅使下,同學們能夠保持最大的動力參與學習,當學生對某項事物產生了興趣,他便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情感參與其中,因此,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⑻ 如何激發中班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作為教師都知道,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它可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只有當幼兒對某件事或某個活動發生興趣時,他才會積極地參加、主動地探索和自覺地學習。興趣又是教育活動目標得以實現的前提和保證,也是形成和樹立信心的基礎。如果幼兒在最初接觸數學時就沒有了興趣,那麼就會影響今後對數學的學習,導致數學成績不佳。因此,如何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擺在我們幼兒教師者面前的一大課題。因此就激發中班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幾點做法總結如下,僅供參考。 1 變抽象、乏味的數學活動為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 由於數學本身的抽象性使數學活動很容易變得枯澡乏味,因此,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成了一項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重要任務。為了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首先,教師要吃透教材,並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能轉移的數學知識全部轉移,不能轉移的數學知識,想辦法把數學內容編成游戲、歌曲、故事等。例如:認識相鄰數,除了給幼兒提供新穎的、多種多樣的操作材料外,還把認識相鄰數編成了「找朋友」的歌曲,幼兒就能一邊唱歌一邊掌握10以內的相鄰數,還能找出比它的前面數多1,比後面的數少1的數字,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接受新知識。 2 轉移數學課本內容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學習 當我們把幼兒領出幼兒園時,幼兒們像出籠的小鳥,十分高興,對什麼都好奇、感興趣。因此,抓住這一時機將數學教育滲透其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花草、樹木、車輛、行人、建築等,隨時向幼兒提出問題,仔細觀察各種客體所佔的位置、相間距離、樓房的造型等,積累了空間形體的經驗,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只要教師有意識地啟發、引導幼兒,讓幼兒進行一些郊遊、逛街、游公園等活動,他們就可以從中吸取豐富的數學知識和經臉,同時,還可以用這些知識去指導實踐。例如:教師和幼兒一起參加自然角種植活動。首先,告訴幼兒種植方法,一共有幾個步驟,然後發種子。教師故意創設情境,將許多種子混放在一起,讓幼兒分類、再數一數每類種子有多少粒並區分種子的大小、形狀、顏色等,讓幼兒一一回答,然後開始播種。教師與幼兒一起記日記,天天觀察種子是否發芽了。出土後,教師指導幼兒以繪畫形式,記錄幼苗生長情況。由此可見,大自然、大社會中充滿了各種數學知識,他們是數學學習的活教材,是數學活動取之不盡的源泉。 3 結合主題內容為活動區提供一些與教學相關的操作材料 教師要把教學活動與活動區的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為活動區投放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可操作的材料。當然,這些材料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每個主題內容的要求定期更換材料。無論是數學區,還是操作區、美術區、建構區等都可融入數學知識,並結合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和年齡特點,既不要太難,也不要過於簡單,要因材施教。例如:在操作區,對於用動手能力強的幼兒可提供玻璃球、黃豆等材料。對於用動手能力差的幼兒可指導他們先去夾珠子,再去夾花生豆,最後夾黃豆粒等較小的東西。這樣,會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信心。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邊夾邊數數,做到手口一致,從而提高了幼兒手腦協調一致的能力。 4 培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探究數學的知識 因為數、形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所以,教師或家長要有意識、有目的的運用這一途徑,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得數學方面的簡單知識,並懂得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引起興趣。例如:可數樓梯、數家人、數物品等;可分水果、分餅干、分發物品等。由於幼兒的日常生活表現為一定的數量關系的空間形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或家長引導幼兒去發現、探究,並從中獲得數學知識和經驗,培養幼兒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5 採用家園一致同步教育,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還必須做好家長工作,讓他們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觀察家中的一切,恰當地提出問題並讓幼兒回答,在家裡還要為幼兒創設數學活動的天地和進行數學活動的家庭氛圍,在領幼兒外出旅遊、逛市場時也要隨機對幼兒進行數學知識的滲透。 總而言之,無論採取哪一種做法,都要在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基礎上來進行,並充分運用幼兒的各種感官感知物體的數和量,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在一起。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或家長還要注意觀察,一但發現某幼兒操作失敗,要及時、專門對該幼兒進行引導,積極表揚鼓勵,讓他或她有信心做下去,直到正確完成。使他們在輕松、愉快、自然的條件下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探究數學的興趣。

⑼ 中班數學排除干擾比較多少教學反思

目 標
讓幼兒學習把相關物體進行一一匹配,獲得對應經驗。
准 備
1.實物:碗、勺、梳子、鏡子、毛巾、臉盆等。 2.動物和相應的食物卡片多種,填空練習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兒用書《數學》上冊。
過 程
1.游戲《找朋友》
(1)教師出示實物,啟發幼兒說出各種實物名稱後,再討論哪兩種實物可以做朋友,為什麼?(發現實物之間的關系)請幼兒動手把它們一對一對地配好。
(2)啟發幼兒在室內找有關聯的物品,比一比誰找得又對又快。如:黑板與黑板擦,掃帚與簸箕等。
2.游戲《喂小動物吃食》教師出示動物卡片,並從左到右擺成一行,然後引導幼兒討論:每種動物最喜歡吃什麼?讓幼兒找到相應的食物卡片-一對應地擺在下方。
3.分組活動幼兒分成四組活動。
第一、二組:對應擺放實物卡片。如教師先從一個袋中取出花、帽、傘、手電筒等卡片擺成一行,再請幼兒從另一個袋中取出有關聯的卡片(蝴蝶、圍巾、雨鞋、電池)一一對應擺放。
第三、四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畫有雞、碗、書、籃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內填畫相應的東西(蛋、筷子、筆、球)。
4.教師或家長指導幼兒利用幼兒用書第4頁的內容進行補充練習
《一一對應》課後反思:
上完後,自我感覺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設計順利的完成了!上完後才發現,還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對這一數學思想的領悟遠遠不夠。周主任說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對應更重要的是一種思想,是解題時所運用的一種思路,不應當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對應,可以在數學中挖掘其更深層次的內涵。
可否通過不同的魔術來集中展示一個內涵,一種數學思想?這一神奇的魔術通過解剖使它不再神奇,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似乎可以跳出來一點點了!
我明白了空姐為何自殺?因為她是局內人,她沒法走出她的圈地,而我們說她傻,那是因為我們都是局外人!

⑽ 中班孩子數學的深度

作為教師都知道,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它可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只有當幼兒對某件事或某個活動發生興趣時,他才會積極地參加、主動地探索和自覺地學習。興趣又是教育活動目標得以實現的前提和保證,也是形成和樹立信心的基礎。如果幼兒在最初接觸數學時就沒有了興趣,那麼就會影響今後對數學的學習,導致數學成績不佳。因此,如何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擺在我們幼兒教師者面前的一大課題。因此就激發中班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幾點做法總結如下,僅供參考。

1 變抽象、乏味的數學活動為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
由於數學本身的抽象性使數學活動很容易變得枯澡乏味,因此,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成了一項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重要任務。為了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首先,教師要吃透教材,並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能轉移的數學知識全部轉移,不能轉移的數學知識,想辦法把數學內容編成游戲、歌曲、故事等。例如:認識相鄰數,除了給幼兒提供新穎的、多種多樣的操作材料外,還把認識相鄰數編成了「找朋友」的歌曲,幼兒就能一邊唱歌一邊掌握10以內的相鄰數,還能找出比它的前面數多1,比後面的數少1的數字,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接受新知識。

2 轉移數學課本內容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學習
當我們把幼兒領出幼兒園時,幼兒們像出籠的小鳥,十分高興,對什麼都好奇、感興趣。因此,抓住這一時機將數學教育滲透其中。教師引導

熱點內容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
九年級上冊仁愛版英語 發布:2025-07-11 07:43:32 瀏覽:666
七律長征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1 06:31:58 瀏覽:438
安工大老師 發布:2025-07-11 02:47:26 瀏覽:525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