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用處

文言文用處

發布時間: 2020-11-22 21:59:24

① 古文的現實用處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其發展的過程和精華就濃縮在浩繁的古文里。 古文是指春秋戰國及其以前古書上的文字。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把古文與大篆相提並論,說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稱。 由於古人無筆墨,於是就用竹簽點漆,在竹筒上寫字,稱為書契文,亦叫竹簡書。因竹硬漆膩,書寫不流利,寫出的字頭粗尾細,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書或蝌蚪文。凡是竹簡漆書,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他頡所書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易經》、《論語》、《春秋》、《尚書》、《周禮》、《呂氏春秋》、《孝經》等等古書上的文字,是比較早的筆書文字。 與駢文相對而言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魏晉以後駢儷文盛行,講究對偶,句法整齊而文詞華麗。北朝後周蘇綽反對駢體浮華,仿《尚書》文體作《大誥》,以為文章標准體裁,時稱「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語言寫作文章。其後,至唐代韓愈、柳宗元等,主張恢復先秦和漢代散文內容充實、長短自由、朴質流暢的傳統,即稱這樣的散體文為古文。韓愈《題歐陽生哀辭後說:「愈之為古文,豈獨取其句讀不類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見,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辭。」《師說》說:「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稱,並為後世所沿用。唐代優秀的古文家,雖以復古為號召,卻富有革新精神。他們既犟調「道」的重要,也很注重「文」的作用,並崇尚創造,主張「惟古於詞必己出」、「文從字順各識職」(韓愈《南陽樊紹述墓誌銘》)。他們所作的古文,實際上是一種新型散文,從當時口語中提煉而成為一種新的書面語言,有自己的個性與時代現實性,也有部分較為艱深僻澀的,但非主流。明代倡導「文必秦漢」的何景明說:「夫文靡於隋,韓力振之,然古文之法亡於韓」(《與李空同論詩書》),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韓愈的所謂古文與先秦漢代之文不同,它是既有所繼承又有所創新的。 學習閱讀古文,需要較深的文字功底,二十世紀初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尋根文化再度熱起,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當今世界到了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弘揚中華文化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胡適由於當年在學術界的地位高大,因此他的觀點影響范圍最廣。現代一般人對「國學」的理解,大多沿革於胡適。 現在,國學又可稱國故,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構成了恢弘的經、史、子、集四部。 目前汕頭大學王富仁教授提出了「新國學」概念,他認為新國學就是適應當代中國學術發展的需要提出來的,"新國學倡導中華文化的整體觀念,說胡適很行,同樣也不否認魯迅的偉大,各種文化的對立不要看得那麼重,每個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它視中國文化為一個結構整體,是包括中國古代學術和中國現當代學術在內的中國學術的總稱。"新國學強調的就是:政治、經濟、文化是一個整體,誰也缺少不了誰。 數千年的歷史和經驗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文化興則國家興,歷史傳統文化充滿了凝聚力、召喚力和創造力。絕大多數古文都是經過很長時間傳承的,其間氣象萬千佳作如雲,一旦深入其間將會愛不釋手自心俱醉! 誠然,對於一個初學者閱讀古文就如同看天書一樣難,我們可以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古人讀書尚能「頭懸梁、錐剌股」,今天有電視、網路等現代信息傳輸工具,為我們學習古文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古文教育越來越直觀,只要稍稍下點功夫學好真文決非難事。

② 背古詩和文言文到底有什麼用處

考試用啊。不背你考試語文怎麼能拿高分呢~

③ 你們都有自己的用處,不分高低這句話用文言文怎麼說

現代漢語詞語與文言詞語對譯:你們:汝等。都有:皆具。自己的用處:長。不分:無。高低:優劣。「你們都有自己的用處,不分高低」用文言文可以這樣說:汝等皆具長,無優劣也。

④ 文言文中的一些常見字,不同用法,及用處

雖然文言文不是現實中的語言,今天的學習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現代文的源泉,還在以各種方式影響著我們現在使用的語言。所以,要學好現代文,必須有堅實的文言基礎。

文言文大體上可以分為詞和句。詞可以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其中,實詞又可以分為五類:①單音詞和雙音詞。文言文以單音詞居多,現代漢語以雙音詞居多。如「妻子」一詞在現代文中是一個雙音詞,意指老婆,而在文言文中則是兩個單音詞,是指老婆和孩子。②古今異義。包括同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感情色彩改變和名稱說法改變等。③一詞多義。如「引」字,本義為開弓,引申義有五種之多:延長、伸長;拖、拉;引導、帶領;拿、引用;後退、退卻。④通假。包括通用、假借和古今字。其基本規律是「同音代替」。⑤詞類活用。包括:名詞活用作狀語;名詞活用作動詞;形容詞作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使動用法、能動用法、意動用法和為動用法。 句也可分為五大類: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其中倒裝句又可分為主謂倒裝句、動賓倒裝句、賓語後置句和狀語後置句
古人寫文章,沒有標點符號,因此,如何斷句直接影響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斷句,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准確把握文言文的基礎知識,理解關鍵的詞語,判斷清楚詞與詞之間的關系。其次,要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識。如人名、地名、官職名等的表達方法,委婉、避諱的行文習慣等。第三,掌握文中對話、轉述、引用的一些規律等。如文中常以「曰」、「雲」、「謂」等詞語作為引用、轉述內容前的標志。第四,根據常用於句首、句尾的詞語來判斷。如常用於句首的詞有蓋、夫、是時、後、既而、然且、然則、公、竊、寡人等詞。常用於句尾的有與、邪、乎、哉等語氣助詞和奈何、也夫、矣哉、雲爾、雲雲等復音虛詞。還有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嘻等等。第五,還可以根據句中常見的慣用詞語來斷句。如表示序數和表示順序的詞語,表示疑問的詞語。此外,還可以根據常用句式、固定句式或修辭手法來斷句。
人們通常以「信、達、雅」作為衡量一篇譯文好壞的標准,文言文的翻譯也是如此。好的譯文能夠將一篇文章在另一種語言環境中真實、完美地再現出來。如果將一篇寓意深刻、很有文採的文章翻譯得乾巴生硬,或艱澀難懂,就沒有完全達到翻譯的目的,同時也歪曲了原作。可見,翻譯不僅是文言文綜合水平的體現,也反映出譯者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忠實原作、字字敲定、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是翻譯文言文時應遵循的總原則。具體來說,翻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補充省略的部分。原文中省略的部分,如謂語、主語、賓語等,要視情況補充完整。②調整語序。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裝句,如謂語前置、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等,都與現代漢語的語序不同,翻譯時應調整過來。③適當增減。有些文言文的語句,非常精練,言簡意豐,翻譯時應做適當擴充,以充分表達原文的意思。相反,有的文章為增加氣勢,強化效果,故意用一串有同樣意思而說法不同的句子,這時,翻譯就要合並凝縮。此外,還要注意句子的語氣、句子間的關系、修辭手法等,翻譯時要完整貼切地表達出來。

⑤ 用途用小古文怎麼說

用途

《網路文言文翻譯》
用場,

⑥ 現在文言文用處不大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學習

現在,我們處於信息爆炸的網路時代,別說是文言文了,就連基本的漢字有很多人已經忘記了該怎麼寫。時代發展進步了,可我們不能忘了曾經的歷史啊,尤其是人類文明中最為璀璨的漢字。初識文言文是在中學課本上,我還記得當時學的第一篇是《鄭人買履》和《刻舟求劍》,情節簡單卻富含哲理的小故事就在三五句文言文中充分的展現出來了。現在已經上了大學了,所選專業理工科,自然就很少接觸文言文了,可是我們還是不能停止對它的學習。

最後,如今對傳統文化興起了一股熱潮,無論是《中國詩詞大會》,還是《漢字聽寫大會》,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文言文的迷人之處也在於此。這些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也更應該接受這種文化的熏陶,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的國家,讓我們無悔做華夏人。

⑦ 我認為學習沒有用處用文言文怎麼說

我認為學習沒有用處

余謂學無用

⑧ 背那麼多古詩,和文言文對將來有什麼用處

現代漢語是從文言演變過來的,並且現在我們使用的語言甚至口語中都有文言的成分.比如亡羊補牢這個成語中的 亡 不是死亡的意思,而是逃跑,的意思.而在文言中亡用的最多意思就是逃跑.這樣的例子還很多一時想不起來了.能了解一些文言,對在現在漢語對詞語運用的准確性是有很大幫助的.舉個典型的例子"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這2句詩其實原意是表達思念的,絲與思同音,淚說的是蠟燭其實暗喻人的眼淚,寫的及有韻味,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是給人拿來贊美老師了,顯的不倫不類的.
上面這些還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文學作品講究抒情,這個是從先秦的詩經發展下來的,後代的文學作品受到先秦散文和詩經的影響是很顯著的,所以學一些文言對對現代文學作品的理解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你現在學的可能還不系統,暫時還看不出背書的作用來.如果考了大學的中文系,你就會發現大學講的一些內容其實在中學和小學學過了的,只不過他講的更系統,更深一些.到時候就會剩很多力氣.
背1些唐宋詩詞受益是終身的,我都30多了還在背呢,可惜小的時候太貪玩了,現在回頭再背記憶力時間上都要吃力很多.很羨慕你呀呵呵,有時間就多背些吧,其實唐宋詩詞無論是從用詞,結構,音樂性還是意境都是很美的,只不過他的美藏的太深了,需要多讀多問刻苦的學習一個階段,才能發現他的美麗.

⑨ 背古詩和文言文到底有什麼用處呢想不明白

現代漢語是從文言演變過來的,並且現在我們使用的語言甚至口語中都有文言的成分.比如亡羊補牢這個成語中的 亡 不是死亡的意思,而是逃跑,的意思.而在文言中亡用的最多意思就是逃跑.這樣的例子還很多一時想不起來了.能了解一些文言,對在現在漢語對詞語運用的准確性是有很大幫助的.舉個典型的例子"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這2句詩其實原意是表達思念的,絲與思同音,淚說的是蠟燭其實暗喻人的眼淚,寫的及有韻味,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是給人拿來贊美老師了,顯的不倫不類的.
上面這些還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文學作品講究抒情,這個是從先秦的詩經發展下來的,後代的文學作品受到先秦散文和詩經的影響是很顯著的,所以學一些文言對對現代文學作品的理解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你現在學的可能還不系統,暫時還看不出背書的作用來.如果考了大學的中文系,你就會發現大學講的一些內容其實在中學和小學學過了的,只不過他講的更系統,更深一些.到時候就會剩很多力氣.
背1些唐宋詩詞受益是終身的,我都30多了還在背呢,可惜小的時候太貪玩了,現在回頭再背記憶力時間上都要吃力很多.很羨慕你呀呵呵,有時間就多背些吧,其實唐宋詩詞無論是從用詞,結構,音樂性還是意境都是很美的,只不過他的美藏的太深了,需要多讀多問刻苦的學習一個階段,才能發現他的美麗.祝你成功

⑩ 古詩的用途

1、要飯
在紐約一個繁華的街道上,一個盲人在那裡乞討。他脖子上掛著一個牌子,上寫「自幼失明」。一個詩人走過來,這乞丐便向詩人乞討。詩人說:「其實咱倆窮的程度是差不多的!」(所以請中國的窮詩人不要傷心,詩人受窮也算是和國際接軌——豪情按)詩人又說,「但是,我可以送你一些別的!」於是,他拿起筆來在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些什麼。果然,向乞丐施捨的人明顯多起來了。後來終於有機會乞丐又碰到了詩人,他問:「先生,你給我在牌子上寫了些啥呀?」詩人念道:「春天來了,可是我看不到它!」(真是好詩,可是詩人自己要飯時不能用它!——豪情按)
2、泡妞
智利詩人聶魯達流亡義大利,一個郵差專門負責給他送信。詩人都是長於精神享受的,所以他經常會寫一些酸溜溜的情詩。恰好此時郵差愛上了一位美人,便「借」了聶魯達的詩向美人獻殷勤。此招果然有效,郵差很快就「抱得美人歸」,大獲全勝了。(也許,美人首先看中的是郵差還有這么一個穩定的職業,不會很快淪為「下崗工人」,要是「骨瘦如柴」、窮愁潦倒的聶魯達本人拿這些詩歌去求婚,效果如何未可知也——豪情按)詩人以為郵差不該借用他的詩作,郵差理直氣壯地說:「詩歌寫出來以後就不再屬於詩人,而屬於需要它的人!」
3、送賊
這回說個中國的故事。不知什麼年代,蘇州有一個老儒生,名叫沈文卿,家中十分清寒。(我已經不忍心再用一個「窮」字,前邊已經用了兩次了啊——豪情按)這天,沈先生到夜深了還在還在那裡咿咿唔唔地讀書,忽聽得旁邊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抬眼看去,原來是一個小偷進來了。這個可憐的小偷東找西找,竟然找不到一點可偷的東西。沈先生覺得十分抱歉,說道:「哎呀,對不起得很啊,我送你一首詩吧:
風寒月黑夜迢迢,辜負君來此一遭。
只有古書三四束,也堪將去教兒曹。」
小偷很講職業道德,並沒有像有的小偷,實在找不到可偷的東西就在人家鍋里拉一泡屎——點點頭笑嘻嘻地離去了。(如果沈先生家裡有大量的金銀珠寶、美元英鎊,沈先生會不會被偷兒殺了滅口?那可真真保不定。《詩歌的用途》前兩則,那用途其實全是「為人作嫁」,這一則可是實打實的自己有用。沒有這一則故事墊底,寫這篇東西我也會像沈先生一樣,覺得十分對不起各位詩人了。當然,還有那位說出詩歌的其他用途,也歡迎啊——豪情按)

熱點內容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
九年級上冊仁愛版英語 發布:2025-07-11 07:43:32 瀏覽:666
七律長征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1 06:31:58 瀏覽:438
安工大老師 發布:2025-07-11 02:47:26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