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晦諷刺虛偽的文言文
1. 諷刺那些有心機的人文言文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2. 意思是看透朋友虛偽的文言文句子
看透朋友虛偽
知友偽
《網路文言文翻譯》
3. 形容人虛偽的古詩句有哪些
1、《詠針》
清 文映江
百煉千錘一根針,一顛一倒布上行。
眼晴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
2、《泊秦淮》
唐
煙籠寒江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3、《二首》
唐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4、《雜作》
明 董應舉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
事親能若此,豈不成孝子。
5、《白鷺》
宋 唐庚
說與門前白鷺群,也須從此斷知聞。
諸公有意除鉤黨,甲乙推求恐到君。
6、《聊齋》
你也反腐敗,他也反腐敗,
喜怒哀樂一起都到心頭來。
奇也不必奇,怪也不必怪,
五子登科--總比兩袖清風更可愛。
台前發宏論,幕後發邪財,
幾分庄嚴、幾分虛偽、幾分堅定、幾分徘徊、
此中奧妙,誰能解得開。
7、《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8、《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
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9、《七步詩》
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詠史》
晉 左思
鬱郁澗底松,離離原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居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4. 諷刺人自私自利的文言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後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後。」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於是作《哀溺》。
翻譯
永州的百姓都善於游泳。一天,江水猛漲,有五、六個人乘著小船橫渡湘江。渡到江中時,船破了,都游起泳來。其中一個人盡力游卻游不了多遠。他的同伴們說:「你最會游泳,今天為什麼落後了呢?」他說:「我腰上纏著一千文錢,很重,因此落後了。」同伴們說:「為什麼不丟掉它呢?」他不回答,搖了搖他的頭。過了一會兒,他更累了。已經游過去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十分愚蠢、十分蒙昧,自己將要淹死了,還要錢干什麼呢?」他又搖了搖他的頭。於是淹死了。我對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這樣,難道不會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嗎?我於是寫下了《哀溺》。
5. 諷刺人心險惡的人的文言文
形容人心險惡的詩句有
花開不擇貧家地,月照山河到處明。世間只有人心惡,萬事還須天養人。(《水滸傳》)
意思是好花不會開在貧瘠的土地或許比喻好事不會降臨到無能力人的手裡。 但月光卻可可以照亮無際的大地, 應該是反映人道,世事的。 人心險惡,難策。萬事還須祈求蒼天助你。
盲聾音啞家豪富,智慧聰明卻受貧。年月日時該載定,算來由命不由人,
6. 文言文中哪些字可以形容人狡猾或者虛偽注意是單個字哦
文言文中
黠,黠意為狡猾。例子「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齡《狼》
偽,欺詐,例子「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 」——《荀子·性惡篇》
(打字不容易,求採納)
7. 諷刺他人不講誠信的詩詞,古文或話
古語:
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韓嬰
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程頤,宋朝哲學家
多虛不如少實——陳甫,宋朝哲學家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戰國思想家
內外相應,言行相稱——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屈原
失信不立。 ——《左傳》
古文:
曾子殺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還,顧反,為女殺彘(豬)。」妻適市反,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範式字巨卿,少游太學,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里。式謂元伯曰:「後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母曰:「若然,當為爾醞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急不相棄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 幸尚寬,何為不可?" 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 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8. 用文言文形容一個人的無知虛偽、自大自以為是的有哪幾句
一、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1、讀音:áng shàng lú wěi,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 。shān jiān zhú sǔn,zuǐ jiān pí hòu fù zhōng kōng 。
2、含義:長在牆上的蘆葦怎麼能夠長久存活呢?山間竹筍別看嘴尖皮厚,其實中空,又有什麼值得自傲的呢?
3、賞析:比喻的手法,前一句把那些學習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為蘆葦,只會隨風搖擺,四處附和,後一句把那些倚老賣老,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比喻為竹筍,空有其表,華而不實。
4、出處:當年解縉是神童,年紀不大,名聲可是不小。某次遇到一位高官,老先生十分不服氣想你小小年紀名聲這么大,到底能有多大的能為,於是故意刁難他,出了這個上聯,表面上是描述蘆葦的生長狀態,實際上借雙關來教訓解縉,小小年紀不要太輕狂,須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想那解縉可不是省油的燈,立馬就對了下聯,意思說別看你鬍子一把的年紀,也沒什麼真本事,把老先生噎住了。
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1、讀音: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2、含義:外面像金像玉,裡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內里破敗。虛有華美的外表,實質卻一團糟。"敗絮",破舊的棉絮。
3、出處:出自明朝大臣劉基明《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三、鄙俚淺陋,鄙於不屑。
1、讀音:bǐ lǐ qiǎn lòu ,bǐ yú bú xiè。
2、含義:鄙俚:粗俗;淺陋:見聞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談粗俗淺薄。
3、出處:出自王儻《唐語林政事上》卷一:「上詢其政事,光不知文字,對皆鄙俚。」
(8)隱晦諷刺虛偽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自以為是
1、讀音:zì yǐ wéi shì
2、含義:為:認為;是:對。總以為自己是對的。認為自己的觀點和做法都正確,不接受他人意見,形容主觀,不虛心。 亦作「自以為然」。
第一種:自己覺得別人也會與自己想的一樣,其實別人和你想得根本就不一樣,主觀臆斷。
第二種:自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
3、出處:凡斗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已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已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下以忘其身,內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是人也,所謂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4、譯文:大凡愛爭斗的人,一定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而對方是不正確的。如果自己的確是正確的,對方的確是錯誤的,那麼自己就是君子,對方就是小人了。
憑著君子的德行去跟小人互相傷害,而不考慮自己的名譽,也不考慮親友們所受的傷害,更不考慮國君,這不是太過分了嗎?這種人就像人們說的是在用狐父的戈去刺牛糞一樣不值得呀。
9. 諷刺人坑人的文言文
原文: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徵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譯文:今天的一些人,平日街坊居處互相仰慕討好,一些吃喝玩樂來往頻繁,誇誇其談,強作笑臉,互相表示願居對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狀給對方看,指著天日流淚,發誓不論生死誰都不背棄朋友,簡直像真的一樣可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沖突,僅僅象頭發絲般細小,便翻臉不認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機推擠他,再往下扔石頭,到處都是這樣的人啊!這應該是連那些禽獸和野蠻人都不忍心乾的,而那些人卻自以為得計。
10. 誰能用古文或者古詩文,形容人虛偽的話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出處】明·劉基《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賞析】這些人一個個身居高位,住著華美的房舍,吃著山珍海味,喝著瓊漿玉液,騎著高頭駿馬,哪一個不是裝得道貌岸然、一本正經的樣子?又有哪一個不是表面上如金如玉,內中卻像是破舊的棉絮呢?」
【示例】難怪人說長皮不長肉,中看不中吃!這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呢!(歐陽山《三家巷》一)
【近義詞】華而不實
(10)隱晦諷刺虛偽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賣柑者言
作者:劉基 朝代:明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於市,賈十倍,人爭鬻之。
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干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於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將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為欺也!」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吾售之,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無以應。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豈其憤世疾邪者耶?而托於柑以諷耶?
資料來源:網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