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計算機學科體系

計算機學科體系

發布時間: 2020-11-22 22:11:23

1. 計算機學科的計算機學科分類

計算機學科主要分為三個大的研究方向: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具體的分類的如下:
系統結構專業 研究方向:
⒈並行/分布處理及高性能計算機系統;
⒉先進的計算機結果和網路計算;
⒊系統的可重構和可擴展技術;
⒋高性能存儲系統及處理機同步通信機制;
⒌並行編譯技術;
⒍並行調試技術;
⒎並行與分布系統容錯性、可用性、可靠性技術;
⒏指令及並行處理(ILP)體系結果的理論與技術;
⒐對稱多處理器(SMP)並行體系結構的理論與技術;
⒑機群並行處理體系結構、互連技術、程序設計環境以及計算密集型應用在機群系統中的實現;
⒒超常指令字(VLIW)系統結構;
⒓多線程機制;
⒔並行處理技術;
⒕並行演算法及環境;
⒖並行分布式演算法;
⒗各種並行與分布式軟體、工具與環境;
⒘分布式與多機系統新型計算機系統機構及語言;
⒙計算機系統體系結構軟體模擬環境構建方法研究;
⒚當代主流並行機的體系結構模型、存儲技術的研究;
⒛高性能通信機制與策略的研究;
21.分布式資源管理、故障恢復、進程動態遷移、分布式存取控制技術
22.指令級並行關鍵技術研究;
23.格點計算模型及體系結構的研究;
24.工作站機群、網路和網格等環境下的並行分布式計算模型;
25.可視化並行程序設計環境;
26.大規模科學與工程計算;
27.VLSI 系統機構及RISC技術;
28.晶元設計;
29.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CSCW)
30.嵌入式技術及其應用;
31.嵌入式系統整體設計方法、技術與應用研究;
32.嵌入式系統軟硬體功能分配演算法、軟硬體協同驗證、協同模擬方法研究;
33.嵌入式微處理器設計;
34.嵌入式操作系統;
35.計算網路及其應用;
36.高速互連網路;
37.網路計算環境下的知識處理、網路體系結構、網路管理;
38.多媒體信息在網路中的傳輸及處理;
39.高速計算機網路和網路服務質量;
40.網路互聯、協議測試;
41.網路信息安全;
42.管理信息系統和網路信息檢索;
43.新型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及其軟體技術;
44.計算機網路技術及應用;
45.智能卡技術;
46.信息安全與密碼;
47.波分復用WDM全光網中的路由及波長分配演算法的研究。
應用技術專業 研究方向:
⒈人工智慧;
⒉智能控制機器人;
⒊計算機視覺、語音及多媒體信息處理;
⒋人工智慧、多媒體技術;
⒌計算機語言學、機器翻譯及自然語言理解;
⒍計算機圖形學及可視化技術;
⒎計算機及VLSI設計自動化。
⒏大規模集成 電路與微電子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微電子學新工藝新器件和新結構集成電路及其物理基礎等。
⒐計算機網路技術及應用
⒑信息安全技術及應用
⒒資料庫技術、數據倉庫技術及應用;
⒓並行計算
⒔計算機科學理論
⒕計算機應用支撐技術;
⒖計算機在信息產業中的應用;
⒗計算機在製造產業中的應用;
⒘各個領域中計算機應用軟體的開發技術;
⒙計算機集成技術和分布式計算環境 ;
⒚仿腦計算理論與仿腦計算機 ;
⒛智能信息處理 ;
21.數據和知識管理;
22.Web技術軟體工程和環境。
23.CIMS及其它先進製造技術
24. 網路多媒體
25.操作系統
26.互聯網路下的協同工作環境;
27.實與多媒體技術;
28.工程與過程工程;
29.互聯網路體系結構;
30.信息安全技術;
31.容錯計算技術;
32.計算機應用工程化;
33.虛擬環境方面;
34.IPv6協議的中間件和軟體應用;
35.實與多媒體技術;
36.微處理的開發應用研究:嵌入式設備(醫療設備(治癌儀、熱療儀等)、加密機(E1、DDN)等)的開發;研製類比推理部件(可作為獨立的類比問題求解系統,也可以嵌入其它人工智慧系統)。
37.遠程教學
38.多資料庫系統集成技術研究;
39.以Intention形式化為核心的BDI建模;
40.以機器人足球為標准問題的MAS體系結構與合作規劃;
41.MAS中的策略協作學習;
42.基於多主體技術的Internet信息檢索和用戶建模
43.機器學習
44.計算智能:
遺傳演算法的理論和應用;
免疫模型與演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人工神經網路的理論和應用;
網路智能信息檢索與數據挖掘。
45.語言信息處理
計算機軟體研究方向:
⒈軟體工程與方法;
⒉資料庫和知識工程;
⒊計算機圖形學與計算機輔助設計;
⒋數據安全。
⒌系統軟體(操作系統、編輯系統、實時系統) ;
⒍軟體工程及環境;
⒎分布對象計算;
⒏並行及分布式處理;
⒐語義理論及應用(自然語言、程序語言) ;
⒑推理技術;
⒒並行理論;
⒓類型理論及應用;
⒔計算語義學;
⒕CAD/CAM技術的理論研究、CAD/CAM系統的軟體開發平台研製;
⒖工程與科學計算方面,對數值模擬進行的多學科的應用研究;
⒗計算機圖形學與CAD;
⒘群件與網路技術研究;
⒙嵌入式資料庫;
⒚電子商務;
⒛計算機網路及信息系統;
21.軟體重建工程的理論與技術研究;
22.軟體規格說明的形式方法與CASE工具研究。
23.形式化方法:形式語義、代數規范、范疇論、類型論和重寫技術等的應用研究;
24.軟體系統結構的研究;
25.程序設計語言的設計於實現.
26.可計算性和計算復雜性;
27.各種高效實用的計算模型;
28.一般難解問題的高效實用演算法;
29.面向應用的大尺度難解問題的工程實用演算法;
30.工程演算法集成和相應軟體體系結構;
31.工程演算法分析和評價體系等。

2. 計算機都包括哪些專業啊

計算機包括的專業有:電子與通信工程、應用電子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版技術、通信工程權、電子信息工程、微電子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企業信息計算機管理、電子商務、經濟信息管理與計算機應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等等。


(2)計算機學科體系擴展閱讀:

計算機專業的發展趨勢和就業方向:

一、發展趨勢:

計算機技術面臨著一系列新的重大變革。諾伊曼體制的簡單硬體與專門邏輯已不能適應軟體日趨復雜、課題日益繁雜龐大的趨勢,要求創造服從於軟體需要和課題自然邏輯的新體制。並行、聯想、專用功能化以及硬體、固件、軟體相復合,是新體制的重要實現方法。

計算機將由信息處理、數據處理過渡到知識處理,知識庫將取代資料庫。自然語言、模式、圖像、手寫體等進行人-機會話將是輸入輸出的主要形式,使人-機關系達到高級的程度。砷化鎵器件將取代硅器件。

二、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面向交通系統各單位、交通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建設與應用部門、各類計算機專業化公司、廣告設計製作公司、汽車營銷技術服務等從事IT行業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機相關專業

3. 計算機系有那些科目。各分別都是學些什麼

本計算機系一般院校的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信息工程、軟體工程。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計算機信息系統和嵌入式系統兩個方向的專門人才;網路工程專業培養網路工程技術方向的專門人才;信息工程專業培養網路與信息安全方向的專門人才;軟體工程專業培養軟體工程技術和軟體工程管理方向的專門人才。學生入學時按專業大類招生,兩年後根據個人興趣、特長及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狀況等綜合因素選擇專業方向。本專業大類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主要有: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演算法與數據結構、資料庫系統原理、操作系統、Java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網路、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網路安全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介面技術、多媒體技術等。計算機信息系統方向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編譯原理、ORACLE資料庫系統技術、WEB應用開發技術、人工智慧、信息檢索技術及應用、軟體工程、圖像處理與識別等。嵌入式系統方向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嵌入式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及驅動程序設計、嵌入式微控制器原理與應用、嵌入式系統綜合設計、計算機控制技術等。網路工程技術與規劃設計方向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計算機網路、網路管理技術、網路協議與標准、網路工程設計、網路安全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綜合布線系統等。信息工程方向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信號與系統、資訊理論與編碼、數字信號處理、信息處理原理、計算機網路、資料庫系統原理、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等。軟體工程方向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軟體工程概論、統一建模語言、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軟體項目管理、軟體體系結構、軟體測試技術、人機交互技術、Windows高級編程技術等。(具體的話個別大學專業設置可能不同)
二、畢業生職業發展方向
畢業生可到科研、電信、能源、交通、金融、經濟、貿易、軍事、科學、教育、社會保障等多個領域和各級政府機關和IT行業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和應用開發;網路工程設計、運行維護、安全防護與性能分析;信息系統的安全性設計與信息安全產品開發;軟體系統開發、軟體測試與軟體項目管理等工作。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4. 計算機大類包括什麼專業

包含以下幾種

1.信息科學—信息科學是指以信息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信息的運動規律和應用方法為主要研究內容,以計算機等技術為主要研究工具,以擴展人類的信息功能為主要目標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信息科學由資訊理論、控制論、計算機科學、仿生學、系統工程與人工智慧等學科互相滲透、互相結合而形成的。

2.軟體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簡稱為SE)是一門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的、實用的和高質量的軟體的學科。它涉及到程序設計語言,資料庫,軟體開發工具,系統平台,標准,設計模式等方面。在現代社會中,軟體應用於多個方面。

典型的軟體比如有電子郵件,嵌入式系統,人機界面,辦公套件,操作系統,編譯器,資料庫,游戲,app等。同時,各個行業幾乎都有計算機軟體的應用,比如工業,農業,銀行,航空,政府部門等。這些應用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時提高了生活質量。

3.信息系統–所謂MIS(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統 ,是一個由人、計算機及其他外圍設備等組成的能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存貯、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

它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其主要任務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計算機及網路通訊技術加強企業的信息管理,通過對企業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設備、技術等資源的調查了解,

建立正確的數據,加工處理並編製成各種信息資料及時提供給管理人員,以便進行正確的決策,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目前,企業的計算機網路已成為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4.計算機工程–(也稱為電子和計算機工程或計算機系統工程)是一門學科,結合內容都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師正電氣工程師有更多的培訓領域的軟體設計和硬體,軟體一體化。反過來,他們注重減少對電力電子學和物理學。

電腦工程師都參與了許多方面的計算,從設計的個別處理器,個人電腦,和超級計算機,以電路設計。這一工程的許多子系統監控機動車輛。

5.信息安全 –本專業是計算機、通信、數學、物理、法律、管理等學科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確保信息安全的科學與技術。

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高級專門人才。密碼學-是研究編制密碼和破譯密碼的技術科學。研究密碼變化的客觀規律,應用於編制密碼以保守通信秘密的,稱為編碼學;應用於破譯密碼以獲取通信情報的,稱為破譯學。

計算機科學與另外的一些學科緊密相關。這些學科之間有明顯的交叉領域,但也有明顯的差異。

(4)計算機學科體系擴展閱讀

本專業是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相結合、面向系統、側重應用的寬口徑專業。通過基礎教學與專業訓練,培養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寬、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育、開發和應用的高級人才。

計算機學科的特色主要體現在:理論性強,實踐性強,發展迅速按一級學科培養基礎扎實的寬口徑人才,體現在重視數學、邏輯、數據結構、演算法、電子設計、計算機體系結構和系統軟體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術基礎,前兩年半注重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拓寬面向。

後一年半主要是專業課程的設置,增加可選性、多樣性、靈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學科方向特色,體現最新技術發展動向。

培養目標

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實驗技能,能從事計算機硬體系統開發與設計。

2.掌握程序設計語言、演算法與數據結構、操作系統以及軟體設計方法和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程序設計能力,能從事系統軟體和大型應用軟體的開發與研製。

3.掌握並行處理、分布式系統、網路與通信、多媒體信息處理、計算機安全、圖形圖象處理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分析方法和工程實踐技能,具有計算機應用和開發的能力。

4.掌握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具有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的堅實基礎。

5. 計算機專業分類

目前我國計算機專業主要分為三大類:計算機基礎專業、與理工科交叉的計算機專業、與文科藝術類交叉的計算機專業。

1. 計算機基礎專業

專業要求與就業方向:這些專業不但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理論和應用開發技術,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同時又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學生畢業後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從事計算機應用以及計算機網路系統的開發、維護等工作。

2. 與理工科交叉的計算機專業

與理工科交叉而衍生的計算機專業很多,如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自動化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通信工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計算機應用與維護專業等。

1)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專業要求與就業方向:數學與應用數學是計算機專業的基礎和上升的平台,是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聯系最為緊密的專業之一。該專業就業面相對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來說寬得多,不但適用於IT 領域,也適用於數學領域。

2)自動化專業:

專業要求與就業方向:自動化專業是一個歸並了多個自動控制領域專業的寬口徑專業,要求學生掌握自動控制的基本理論,並立足信息系統和信息網路的控制這一新興應用領域制定專業課程體系,是工業製造業的核心專業。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具有很強的就業基礎和優勢。

3)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專業要求與就業方向:這是一個由信息科學、計算數學、運籌與控制科學等交叉滲透而形成的專業,就業面涉及到教學、商業、網路開發、軟體設計等各個方面,就業率高達95%以上。

4)通信工程專業:

專業要求與就業方向:通信工程專業要求學生掌握通信基礎理論和基本基礎,掌握微波、無線電、多媒體等通信技術,以及電子和計算機技術,在信息時代有著極佳的就業優勢。

5)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專業要求與就業方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寬口徑專業,主要培養信息技術、電子工程、網路系統集成等領域的高級IT 人才,畢業生可從事電子設備、信息系統和通信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應用和開發工作。

(5)計算機學科體系擴展閱讀:

畢業生主要面向交通系統各單位、交通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建設與應用部門、各類計算機專業化公司、廣告設計製作公司、汽車營銷技術服務等從事IT行業工作。

WEB應用程序設計專業

畢業後能夠從事網站應用程序開發、網站維護、網頁製作、軟體生產企業編碼、軟體測試、系統支持、軟體銷售、資料庫管理與應用、非IT企事業單位信息化。

可視化程序設計專業

畢業後能夠從事軟體企業桌面應用開發、軟體生產企業編碼、軟體測試、系統支持、軟體銷售、資料庫管理與應用開發等工作。

資料庫管理專業

畢業後能夠從事企、事業單位資料庫管理、軟體開發、專業資料庫應用設計與開發、資料庫的應用與開發、信息管理系統開發、企、事業單位網路管理、軟體銷售等工作。

多媒體應用專業

畢業後能夠從事計算機美工、動畫製作、影視編輯與製作、廣告設計與製作、多媒體綜合應用開發、多媒體課件製作等工作。

移動應用開發專業

畢業後能夠從事移動設備應用開發、嵌入式應用開發、移動網站開發、軟體生產企業編碼、軟體測試、系統支持、軟體銷售、企、事業單位信息管理、辦公自動化集成等工作。

電子政務軟體專業

能夠勝任基層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數字化政務管理系統的設計、維護與信息管理、辦公自動化集成、辦公室文員等工作。

軟體測試專業

畢業後能夠從事軟體測試、軟體編碼、IT企事業單位系統支持、非IT企事業單位信息化軟體銷售等工作。

物流信息技術專業

畢業後能夠勝任現代物流業信息管理,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物流系統設計、供應鏈管理、倉儲管理以及運輸等管理工作。

物流管理專業

畢業後能夠勝任全省各級企事業單位物流系統設計、供應鏈管理、倉儲管理以及運輸等管理工作等工作。

網路系統管理專業

畢業後能夠從事政府管理部門、經貿、金融、郵電、電子、學校、交通、社區以及應用計算機網路的有關行業,從事計算機網路系統的設計、維護、管理、從事網站開發與應用、網路安全管理、計算機軟硬體調試、安裝、計算機及網路產品營銷等工作。

計算機游戲專業

畢業後能夠從事網路游戲美術,網路游戲動漫設計,游戲概念/故事情節設計,網路游戲3D設計,網路游戲人物設計,網路游戲環境設計,網路游戲皮膚/紋理設計,網路游戲圖形開發,網路游戲測試,網路游戲音頻開發,游戲客戶端開發,游戲伺服器開發,游戲引擎開發,手機游戲策劃,手機游戲開發,手機游戲程序開發,手機游戲美工,手機游戲測試等工作。

計算機圖形/圖像製作專業

畢業後能夠從事廣告企業平面的設計與製作、網路企業網頁製作、企事業單位職員等工作。

目前,計算機專業在國內的高等院校中,以理工科的實力較強;以文科、綜合性高等院校為補充,基本上每所高等院校都設有這樣的專業;或者有這樣的專業人才。

6. 要寫計算機專業導論的論文,其中第一個要談一下對計算機及計算機學科體系的理解。 怎麼理解

計算機的體系結構(itecture),通常是指涉及機器語言或者匯編語言的程序設計人員所見到的計算機系統的屬性,更多說的是計算機的外特性,是硬體子系統的結構概念及其功能特性。這其中最重要的問題都直接和計算機的指令系統有關,例如計算機的字長,計算機硬體能夠直接識別和處理的數據類型及其表示、存儲、讀寫方式,指令系統的組成,指令類別、格式和功能,指令中使用的寄存器數量和表示方法,支持的定址方式,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和CPU之間數據傳送的方式和控制,也包括中斷的類型和處理流程,系統中對各類信息的保護,計算機運行狀態的定義和切換,對各種運行異常或者出錯的檢測和處理方案等等,這些都是程序設計人員編寫出高質量程序並確保其正常運行必須深入了解的計算機的有關屬性。計算機體系結構主要研究硬體和軟體功能的劃分,確定硬體和軟體的界面,即哪些功能應劃分給硬體子系統完成,哪些功能應劃分到軟體子系統中完成。

計算機組成(computerorganization),是依據計算機體系結構確定並且分配了硬體子系統的概念結構和功能特性的基礎上,設計計算機各部件的具體組成,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實現機器指令級的各種功能和特性。從這一點又可以說,計算機組成是計算機體系結構的邏輯實現。為了實現相同的計算機體系結構所要求的功能,完全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計算機組成設計方案。因為半導體器件性能的提高,新的技術成果的面世,或者又有新的價格/性能比的需求出現,都會帶來計算機組成的變化。

在計算機組成的領域內,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是合理的性能價格比,關鍵的技術措施在於處理好計算機內部的數據流和控制流,合理地匹配各功能部件的性能參數,也就是盡力避免因一個部件形成的「瓶頸」問題而影響計算機的整體性能。例如,對運算器部件,可以通過實現數據運算的流水線處理和設置多個運算功能部件,在運算器內安排更多的寄存器等措施以提高其處理數據的能力;對控制器部件,可以通過指令預取,指令流水線處理,多指令流水線,選用RISC(re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結構設計方案等措施以提高執行指令的速度;對存儲器部件,使用由高速緩沖存儲器、主存儲器、虛擬存儲器構成的層次結構的存儲系統,使用由可以交替運行的多個存儲器構成的多體結構,使用性能更高的改進型的存儲器晶元等措施,以提高存儲器系統的存儲容量和讀寫速度。對輸入輸出設備,實現通道、外圍處理機等方式,合理地設置緩沖器和排隊策略,配備速度更快的設備,配備更多數量的設備,以提高單位時間內數據輸入輸出的流量。對計算機系統而言,關鍵是盡可能地使計算機各個功能部件都以自己所具有的高速度運行,避免或者減少不同功能部件彼此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等待現象,例如通過支持多線程、多進程、多道程序、多任務等措施,選用最合理的資源調度演算法和分配策略,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

計算機實現(computerimplementation),是計算機組成的物理實現。包括中央處理機、主存儲器、輸入輸出介面和設備的物理結構,所選用的半導體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器件、模塊、插件、底板的劃分,電源、冷卻、裝配等技術,生產工藝和系統調試等各種問題,一句話,就是把完成邏輯設計的計算機組成方案轉換為真實的計算機,也就是把滿足設計和運行、價格等各項要求的計算機系統真正地製作並調試出來。

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組成和計算機實現是三個不同的概念,各自有不同的含義,但是又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隨著時間和技術的進步,這些含義也會有所改變。在某些情況下,有時也無需特意地去區分計算機體系結構和計算機組成的不同含義。

7. 計算機學科知識體系由哪幾大部分組成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可分為理論計算機科學、計算機軟體、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等領域以及與其他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如人工智慧、應用數學等。通常,本學科可概括為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等3個二級學科。

8. 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學科體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擁有工學博士、工學碩士、工程碩士、工學學士等完整的學科體系。天津市最早的計算機學科博士點就誕生在當時的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學院現有計算機應用技術博士點;計算機系統結構碩士點、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碩士點、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碩士點;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碩士點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生專業。

熱點內容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
九年級上冊仁愛版英語 發布:2025-07-11 07:43:32 瀏覽:666
七律長征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1 06:31:58 瀏覽:438
安工大老師 發布:2025-07-11 02:47:26 瀏覽:525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