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外國美術

外國美術

發布時間: 2020-11-19 02:10:55

㈠ 求論文 外國美術使得主要內容

談文藝復興三傑及其各自藝術特色
作者 於彥偉 (聊城大學)
選修了外國美術史,感受到國外眾多畫家流派的風格,深刻地感覺到,不能以好看不好看來評價畫的好與壞。要深刻地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畫家們的思想境界才可能對某個畫家作出正確的判斷。而對文藝復興三傑,他們各有所長,在不同的時候占據了不同的地位。我查閱了各類資料,加上一些個人觀點,有以下的一點看法。
說到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思想深邃、博學多才。比之文藝復興時期中的任何一人,有更多的、領域更廣的幻想。他懷著永無休止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人生的一切奧秘,他把藝術和科學、理智和情感、形體和精神熔於一爐,繼承和發揚了前人的人文主義思想和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把藝術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可貴的是,為自然科學的發展也作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而稍微年輕的米開朗琪羅可所謂是一位舉世公認的巨匠。他的雕塑不在於他的強健與巨人般的宏大,而在於它的靈感和神韻。這是他的追隨者永遠也學不到的東西。他,一位富裕的佛羅倫薩人,一個下層貴族中的一員。卻性情孤高,從不屈服任何壓力。唯有教皇世俗的權威和神聖的地位才能迫使他到西斯汀禮拜堂作畫,在那裡他可以登峰造極,創找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濕壁畫。他一向排斥畫筆,曾以他激烈的誓言說他唯一的工具是鑿子。顯得那麼可怕,才會讓人蕭然起敬吧。確實沒有一個藝術家比米開朗琪羅更令人敬畏。和諧、圓融、愉快、優美、溫和是拉菲爾的真實寫真,不僅畫風如此,為人處事亦如此。但是追逐」名利」的心加快了生命逝去的步伐,年輕的生命留給了世人永恆的作品。這三位巨匠真是當之無愧的文藝復興的精神領袖。
最早認識達芬奇的時候是在小學。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可謂眾人皆知,正是他那種堅強的意志,才造就了他以後的偉業。正是刻苦的大量練習,才使得在他的藝術遺產中,大量的素描習作也頗值得重視。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樣,同樣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被譽為素描藝術的典範。其特點是:觀察入微,線條剛柔相濟,尤善於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線,表現光影的微妙變化, 他的每一件作品 都以素描作基礎 。《蒙娜麗莎》可謂是達芬奇的代表之作,而這一點在《蒙娜麗莎》 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其實,他筆下的這一使人難忘的"微笑"已不是具體的佐貢多夫人的表情了,而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普遍意義和典型意義的,是"蒙娜麗莎"所有的,是達·芬奇所有的,也是我們大家所共同擁有的人性特質的某種精微的東西。可能,這就是《蒙娜麗莎》巨大魅力的所在。
達芬奇也許是智商最高的藝術家。他的思維超越他的時代,他的發明改變了他的時代。正是他藝術的創作加入了科學的思維。才完成了當時常人難以完成的課題:1、解決了紀念性中央圓屋頂建築物設計和理想城市的規劃問題;2、完成了15世紀以來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騎馬紀念碑雕像的課題;3、解決了當時繪畫中兩個重要領域--紀念性壁畫和祭壇畫的問題。達芬奇的這些貢獻不僅像鏡子似的反映了他一生的成就,更深刻影響後來各派畫家的思考創作。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了珍品中的珍品。
比達芬奇年輕23歲的米開朗琪羅曾在著名畫家古蘭達約門下學習,但真正給他啟示的是古代雕塑,他在致力於領悟古人成就時,也致力於解剖人體,研究人體的結構和運動,這使他成為量充分發揮人體.表現力的美術家之一。
不同於充滿深遂智慧之美的達·芬奇的藝術,米開朗琪羅的作品以力量和氣勢見長,具有一種雄渾壯偉的英雄精神。在他的雕塑上,在他的繪畫中,一個個巨人般的宏偉形象挺立起來,在宏偉的背後蘊藏的靈感和神韻更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雕塑《大衛》創作於他的早期,當時他還不到30歲,但他的藝術風格已趨於成熟。我認為,大衛之所以成為不朽的作品,在於他把思想從石頭中釋放了出來。以精湛的技巧、強烈的信心,與常人有驚人不同之處的雕鑿出這尊完美的英雄巨像。根據義大利15世紀兩位最著名雕塑家多納泰羅和委羅基俄曾創造過兩件同名雕塑作品來看,他們不約而同地把大衛塑成少年,就像聖經故事講的情形一樣。而米開朗琪羅的驚人之處,在於他擺脫了文字記述的束縛,根據自己的要求,把少年大衛塑造成一位發育成熟、體魄健美的英俊男子,一位如神的人,從而極具表現力地傳達出他對人的信心、對新社會理想的熱情。更表現了他不受他人思想束縛,敢為人先的創作精神。
再我看來,拉菲爾的畫永遠都顯的那麼平易近人、親切自然。畫若其人,傳說拉菲爾為人溫和,處事謹慎。」他為我們創造了女性美的典範,以至這種典範到今天仍是後輩們難以企及的;只有一個拉斐爾,他使聖母真正回到了人間,成為我們理想中柔美的化身」。高度贊揚了拉菲爾對塑造聖母形象的巨大貢獻。正是聖母畫的成功,為拉斐爾帶來了所需要的聲譽。26歲時,他被推薦給教皇朱諾二世。並受到教皇的贊賞. 使他虛榮心得到了很大的滿足.在大量的工作中,拉斐爾開始僱傭大量的助工和學徒,通常是自己完成主體,別人輔助完成。人們發現了他的另一藝術天分--善於處理龐雜的大場面。
他的野心開始得到滿足,教皇賜給他極高的許可權,據說,每到一處都受到王者般的禮遇,他成為藝術界炙手可熱的"明星"。然而,拉斐爾仍舊不能忘記他的聖母。1514年,他獨自繪制了一生中最後一幅畫作--《聖母與聖西斯德》。
天才總是命不長,年僅37歲的拉斐爾卻倒下了,與其說他的才能與精力是被雪片似的定單、無休止的工作奪去的,不如說是他追求"功利"的野心毀滅了他。但他的藝術貢獻卻代表了一個時代、一種模本的興盛而成為後人學習的標准.
也許在他羅馬聖賢祠上的墓誌銘,更能概括他的一生:
這里安息著拉斐爾
他活著--大自然害怕被征服
而他死後
又擔心自己死去.
短短幾個周的學習,使我對美術知識認識還很有限,對畫家及其他們作品的評價可能有點片面和不足.但是 ,完成外國美術史的選修後,再鑒賞外國畫家的作品時,不再人雲亦雲,能夠提到自己的觀點.這或許就是選修外國美術史後最大的收獲吧.

㈡ 怎樣考外國美術學院

首先得問問你是去上本科還是研究生了。
本科的話一般出去都是讀預科。
研究生也是一專樣的,你申請的學校屬的承認你的本科學歷,其次就是提交你的作品和語言成績。如果語言分數高的去上預科的時間就會縮短。就以法國德國為例都是寬進嚴出,如果感覺你沒有達到畢業的能力最多的只能給7年的時間,如果能力強也可以早畢業。
建議你最好是去國外上研究生。
還有就是07年開始法國緊縮了對中國,藝術類和經濟了留學的名額。其他專業也緊縮了。

㈢ 中國美術和外國美術的區別

西畫
視覺上色彩豐富
令人血液加速
中國畫令人安靜
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
兩種畫都有寫實和寫意的
中國畫里工筆就是寫實的
國外的抽象造型屬於寫意的
美術上的不同跟兩種文化不同是一樣的
國外的張揚
中國畫含蓄

㈣ 外國美術簡史

華托(JeanAntoine Watteau,1684~1721)是一個有文化的建築商人的後代。在華托快要15歲時,其父母讓他跟著一位名聲平平的畫家學習畫畫。後來,從1704年起,華托還跟過一位從事劇院裝修的畫家。正是跟著這位老師,十八歲的華托到了巴黎,並參加了歌劇院的裝修。盡管華托只幹了幾個月而已,但是卻令其受益匪淺。畫家後來的作品中的舞台感大概就與此有關。1708年,華托有機會接觸盧森堡宮中的藏品。魯本斯的作品給了他極為深刻的印象。同時,他結識了一位擅長描繪喜劇表演的畫家。華托後來所畫的「游樂畫」觀念可能由此產生。所謂「游樂畫」,描繪的是浪漫而又美輪美奐的聚會,其中盛裝的男女在戶外花園式的環境中隨著音樂優雅地嬉戲、調情。這種畫法可以追溯到喬爾喬內以至中世紀的「愛之園」的畫作。華托只是接受那些他願意畫的委託件。華托曾經努力想奪取羅馬大獎,以便能去義大利親睹前輩大師們的傑作。但是,他並未如願。在時不時光顧劇院的過程中,華托開始動手畫他的「游樂畫」。華托的藝術生涯不過15年而已。他嘗試過各種各樣的體裁(例如掛毯圖樣、天頂畫、壁板畫、扇畫、鍵盤樂器上的裝飾畫、寓言畫、諷刺畫、風俗畫、軍事畫、舞台畫、宗教畫、風景畫和肖像畫等)、主題和技巧。當然,他傾全力為之的還是「游樂畫」,顯現出了特別擅長於描繪羅可可時期的那種輕松愉快又不免憂郁色彩的夢幻世界的特殊才華。「游樂畫」是別人在無法歸類他的作品時臨時起的名字。的確,他的「游樂畫」堪稱其藝術精神的結晶,屬於一種新的風俗畫,也是他後來獲得國際聲譽的原因所在。華托是一個非常獨立的藝術家,他不隨意屈從贊助人或官方的意志,而其作品的創意和清新使得法國繪畫與義大利的學院主義拉開了距離,從而確立了直到新古典主義出現才漸漸失去影響的一種名副其實的「巴黎人的」景緻。詩人戈蒂埃在《華托》(1838)一詩中顯然是用了一種極為贊賞的語調:
我長久駐足柵欄門邊,
凝視華托風格的庭園;
細榆、紫杉、綠籬,
筆直的小徑費修飾;
走動間心情又悲又喜,
看著看著我心明矣;
我的幸福就寓於此。
當然,華托的世界是一種極人為的世界,除了愛的場景,他就畫那些來自戲劇的主題。在輕浮的底下往往默默流淌著一種憂郁的情感,似乎無時無刻都在提醒人們,一切感官的愉悅均是短暫的。這往往可以為他的作品增加一種特殊的詩的意味。
華托作品中的憂郁的意味是與他的生活相關聯的。華托從來沒有自己的固定住所,總是在朋友和贊助人的家裡暫住。他終身飽受肺結核的折磨。1719年,他到英國尋求名醫,為後者畫了《義大利喜劇演員》。翌年,畫家回到巴黎,和藝術商朋友待在一起,並為後者畫了《熱爾尚畫店》。畫家臨死之前,在一修士的勸說下,毀掉了大量具有情色意味的畫作。1721年7月18日,年僅37歲的藝術家辭別人世。
華托的畫由於大多與貴族有關,因而在大革命期間受到冷落。只是到了19世紀中葉,他的畫才又受到普遍的歡迎。德拉克羅瓦和修拉都喜歡華托的作品。不少音樂家據說在欣賞華托的作品時就進入了音樂的氛圍。西貝柳斯、拉威爾、德彪西、肖邦等是突出的例子,他們都曾從華托的作品中感受到特殊的靈感。有的藝術史學者甚至認為,華托在色彩處理和對自然的研究方面的建樹使他成為了印象派的先驅之一。
素描是華托的畫中的一個關鍵因素。畫家從不停止手中的筆,一有空就動手畫素描,習慣於迅速地為朋友和熟人捕捉住栩栩如生的姿態和音容笑貌。他也常常讓模特兒一次次地更換服裝和變化姿勢。他有時是在一張紙上畫下同一模特兒的若干種不同的姿態。華托將這些素描細心地保留下來,供日後的油畫構圖參考。這樣做,是在追隨16世紀的大師魯本斯的風范。不過,與魯本斯那種強有力的形態語言不同,華托是用一種纖細而又短促的線條構成優雅的造型。《戴帽女士三草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中一個坐著,另兩個大方地站立著。右邊的那個造型後來就出現在《農民的婚禮》一畫中。同時,即使是在草圖中,人們就可以看出華托在用粉筆時的嫻熟和大氣。他用淡紅色的粉筆勾線,再用白粉筆強調光的效果,而人物服裝的裝飾性得到尤為精彩的渲染,其皺褶和肌理躍然紙上。
《發舟西苔島》是一幅與畫家同年所作的《朝聖西苔島》(藏於柏林夏洛滕堡宮)頗為相似的風俗畫,即「游樂畫」。它是畫家經過多年奮斗之後功成名就的一個重要標志。眾所周知,愛情從中世紀開始就是法國詩歌中的傳統主題,它是所謂「一種使身體健康的心理疾病」。西苔島據說是維納斯誕生後不久登陸的地方,當時從海上出生之後,風神就將她送到了西苔島。因而,此島是獻祭給維納斯的。在華托的時代,西苔島成了一個極為流行的主題,從18世紀開始,有不少的芭蕾和歌劇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現了「發舟西苔島」的主題。此畫也是對這一主題的描繪,並從戲劇中獲得啟示。畫面中的一對對戀人穿著舞會上的盛裝,有的甚至穿著朝聖用的披肩。但是,他們與其說是在向西苔島這一傳說中的戀人之島進發,還不說是正依依不捨地離開它。所有人都已經在島上的愛情之殿中山盟海誓,愛神維納斯讓他們變得無法分離。地上的那些東西被棄而不管是為了突出愛情的愉悅在此時此刻的至高無上。但是,在這種愛意綿綿的情境中卻隱含著某種痛苦的情緒。愛情在離開了維納斯的綠蔭庇護之後將會怎樣?這也是戀人們難以離別西苔島的潛在原因。畫家在表達一種看起來輕松愉快的主題時,卻也隱隱約約地平添了一種憂傷的情調。這種永遠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感傷是華托作品中揮之不去的典型意緒。所以,欣賞華托的「游樂畫」往往有兩個階段:先是看到其中的快樂、優雅甚至風流;接著則是感受潛在的黑暗或淡淡的悲哀。
畫中雲蒸霞蔚般的背景顯然有威尼斯畫派的影響。小天使們在戀人們的頭上盤旋,營造出一種夢幻與現實相融的情景。至於色彩的運用,有魯本斯晚期畫風的一些特點。不過,華托用的是流暢的、稀釋的顏料,不是魯本斯所用的那種凝重的、厚塗的顏料。有研究者認為,就主題而言,《發舟西苔島》就是魯本斯的《愛之園》一畫的某種再創造。

㈤ 十八、十九世紀的外國美術中,代表國家有哪些

美術方面的代表國家,有英國,有法國,有荷蘭等等這些國家。

㈥ 中國美術和外國美術有什麼不同

個人認為中國美術與外國美術最大的區別就是外國的思想比中國的放得開
中國的東西受局限性大些~~~而且
中國的某些機構也制約著這方面的發展
但是~~~歸根結底~~~所謂藝術~~~就是真性情

㈦ 中外美術在哪些方面有重大區別

透視、色彩、構圖。

㈧ 外國美術史的主要內容

(一)著重掌握
1.希臘藝術古典盛期美學特徵:
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是古典盛期希臘藝術的本質特徵。古典時期希臘美術崇尚理想主義與寫實作風相結合的藝術原則,這時的建
築和雕塑最為完美地體現了古希臘的藝術理想。經典建築散發著和諧、明朗、端莊的氣息;經典雕塑洋溢著莊重、優美、和諧、生動的氣息,
帶有濃郁的理想主義色彩。
2.古代希臘藝術的分期及各期的代表性藝術作品:
① 幾何紋樣化時期:底庇隆陶瓶。
② 古風時期:瓶畫建築雕刻
a.庫羅斯和科麗雕像、古風式微笑;
b.黑繪風格和紅繪風格的陶瓶藝術;
c.希臘神廟的典型樣式——圍柱式神廟以及兩種基本柱式。
③ 古典時期
a.古典初期:德爾菲的馭者、擲鐵餅者、持矛者;
b.古典盛期:此期的建築和雕塑最為完美地體現了古希臘的藝術理想。雅典衛城的建築和雕塑最有代表性。雅典衛城由帕特儂神廟、厄瑞克
忒翁神廟、山門、勝利女神廟組成;
c.古典晚期:出現了新的建築類型和古希臘第三種重要柱式。三位傑出的雕塑家。頭像、尼多斯的阿芙洛狄黛、刮漢污垢的運動員等雕塑作
品。
④ 希臘化時期
a.帕加馬城:宙斯祭壇;
b.羅德島派:拉奧孔群像;
c.雅典:狄摩西尼;
d.亞歷山大里亞:努比亞少年、拔刺的少年;
e.希臘本土:米洛的維納斯、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二)掌握
1.洞穴藝術的特點、涵義、功能和內在意義。
特點:一 表現對象以動物為主;二表現手法大多為寫實。
①洞穴藝術的涵義: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歐洲藝術。主要指塗繪在岩洞深處石壁上的繪畫作品,同時也包括在那裡發現的浮雕等作品。西班牙北部阿爾塔米拉洞和法國南部拉斯科地區是洞穴藝術薈萃之地。
②洞穴藝術的功能和內在意義:學術界歷來有多種解釋,有的認為是原始部落的圖騰崇拜;有的認為與原始人類為祈求狩獵成功而進行的巫術活動有關;還有的強調記事作用。種種解釋都有一定的事實作為依據,但其中任何一種都不足以概括全部意義。
③阿爾塔米拉洞(Altamira):是西班牙工程師索特烏拉及其女兒於1879 年在西班牙北部山區發現的一座長約300米的大洞, 著名的史前洞窟壁畫便繪於主洞頂部。壁畫繪有30餘只動物,手法寫實,線條簡練,形象生動, 其中最為成功的藝術形象要數充滿著蓬勃生命力的強勁的野牛。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成為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美術的絕唱。
④拉斯科(Lascaux):規模更大的洞窟遺址,被西方人譽為「史前的西斯廷大教堂」,是舊石器時代藝術的典型代表。其洞頂和大部分通道兩側岩壁上刻畫大量的野牛、野馬、馴鹿等動物。畫像重疊,形態各異,可看出這些畫作歷經了多代人之手。據測定最早的壁畫的距今3萬年左右,其他大量的壁畫創作於公元前14000年左右。在拉斯科洞中,許多壁畫往往深藏在黑暗的洞道里,遠離洞口的生活區,有的還是處於很難立足的岩壁洞頂端。
2.埃及古王國時期的美術類別及特點:
① 金字塔:
作為法老陵墓的金字塔經歷了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早期馬斯塔巴是一種用泥磚構築的低台建築;後來被宏偉壯觀的角錐型金字塔代
替。喬賽爾王梯形金字塔是古埃及歷史上最早的金字塔。吉薩金字塔群最為有名。其中胡夫金字塔的規模最為宏大,高度近150米。
金字塔結構簡單、單純、穩固。在天際的輪廓下,金字塔巨大的體量與一望無垠的沙漠融合在一起,實現了人類創造力與自然界的充分交
流,也反映了一種威嚴、永恆和神秘的時代氣氣氛。
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被希臘人稱為斯芬克斯,象徵著王權神授的觀念。
②雕塑:
法老像一般用質地堅硬的岩石作材料,製作上遵循嚴格而系統化的工作程序,形成所謂的正面律,即人物無論站著或坐著,都須正面
對著觀者,頭部和軀體保持筆直狀態。《海夫拉坐像》典型地體現了這一特點。
貴族、官吏及勞動者雕塑雖然也採用了嚴格的程序化製作方法,但相對於法老雕塑要更為生動、自然和貼近現實生活。如《村長像》、《書記員》。
③墓室浮雕和壁畫:
二者都採用層疊的橫向畫帶形式。畫面中人物大小及位置不是根據透視要求處理,而是由社會地位的尊卑來決定;造型上遵循著眼睛、肩
胸正面,臉、腿和手為側面的慣例。著色的原則為男子一律紅褐色,女人為淡黃色。如壁畫《梅杜姆的野鵝》細致、逼真得猶如標本,創作者
把寫實與圖案化的處理巧妙地結合起來,使畫面既有平面裝飾效果,又不乏一定的生動性。
3.埃及新王國時期美術的新格調:
埃及新王國時期的美術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在許多方面已經脫離了傳統的形式規范,而顯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這是一種注重表達人
間溫暖與平和的、更富於人情味的藝術風格,與受到較為嚴格形式規范控制的傳統美術的生硬、刻板作風有相當大的區別。這時的美術家享有
較多的創作自由,敢於如實地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例如《阿赫納吞雕像》。
4.羅馬共和國時期在建築技術領域的成就:
羅馬人在建築技術領域內所取得的獨創性成就為拱券技術和混凝土。
5.羅馬帝國時期在建築上的輝煌成就:
①帝國早期和中期的羅馬建築:
a.公共建築:高架輸水渠、科洛西姆斗獸場;
b.神廟:羅馬萬神殿;
c.紀念性建築:提圖斯凱旋門、圖拉真記功柱;
d.民間建築:銀婚屋。
②帝國晚期的羅馬建築:
a.君士坦丁凱旋門;
b.戴克里先宮;
c.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6.宗教在印度美術中的影響:
在南亞次大陸,孤絕的自然疆界、持續的外族入侵和復雜的人種構成形成了獨特的印度文化。印度就象一個博物館,匯集了多種信仰、習
俗、宗教,印度美術也成為各種宗教的詮釋者和傳播者,滲透者錯綜復雜的意識內容。隨著各種宗教的興衰、更替,印度美術展開了風格演變
的歷程。印度美術本質上是宗教的,審美體驗與宗教體驗渾然一體。
印度宗教主要是佛教和印度教。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時代,佛教被尊為國教,從此佛教美術日臻繁盛,一直持續到公元7世紀才讓位給印度
教美術。
7.日本繪畫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①飛鳥至貞觀時代(6-9世紀):繪畫代表作是木版漆畫《捨生飼虎圖》(7世紀);
②滕原時代至室町時代(10-16世紀)
滕原時代的典型風格定朝式;
用日本手法描繪日本風光的大和繪;
繪卷物:女繪《源氏物語繪卷》、男繪信《貴山緣起繪卷》、《伴大納言繪詞》;
肖像畫:騰原隆信《源賴朝像》;
著名畫僧雪舟《冬景山水圖》、《煙雨山水圖》。
③桃山、江戶時代(16-19世紀)
狩野派代表人物狩野永德;
漢畫派畫家長谷川等伯的《松林圖》;
光悅—宗達—光琳派創造的日本美,光琳的代表作《紅白梅花圖》、《燕子花圖》;
浮世繪:開創者菱川師宣,最有影響的是葛飾北齋,其代表作有《神奈川巨浪》;
8.伊斯蘭建築藝術的主要特點:
從公元8世紀起,典型的伊斯蘭建築已逐步形成。外形上是穹頂與幾何體的簡單組合。伊斯蘭建築成就最高的是清真寺。光塔高聳是清真寺
的標志。基布拉、聖龕、宣講台、噴泉是清真寺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伊斯蘭建築本身沒有純粹的定式,裝飾的復雜繁麗是其最典型的特徵。一般採用兩種形式的裝飾。一類是建築結構本身的裝飾,用外露結
構法,讓拱券骨架暴露在外,產生一種構成的美,或者變化拱券樣式。另一類是牆面裝飾,運用多種材料貼面。裝飾紋樣從幾何紋、動植物紋
到文字紋樣變化無窮。在平整的表面,通過色彩對比和紋樣連續,給人以變換無窮的視覺印象,整座建築渾然一體。
(三)了解
1.人類最初的藝術活動產生的時間、舊石器時代美術類別及代表作。
①人類最初的藝術活動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3.5萬年至1萬多年之間。目前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外國美術作品大致分為兩種
類型:洞穴藝術和小型雕塑。
②洞穴藝術包括壁畫,如拉斯科洞、阿爾塔米拉洞、三兄弟洞等洞穴壁畫;浮雕,如法國持角的維納斯等。
③小型雕塑藝術有奧地利《維林多夫的維納斯》、法國《萊斯普克的維納斯》等。
2.中石器時代的美術遺跡:
主要遺跡有北歐和西班牙拉文特地區的岩畫,代表作分別為《人物、動物、魚、舟》、《五個弓手》。
3.新石器時代的巨石建築和陶器成就:
①巨石建築:英國斯通亨治巨石圈;
②陶器:造型優美,紋樣眾多,抽象化的幾何紋樣佔主導地位。紋飾活潑、富於變化,同時又不失內在的統一性,與淘氣形制也配合得十
分默契。
4.蘇美爾美術遺跡:
① 蘇美爾塔廟遺址;
② 祭祀者群像;
③ 金牛頭豎琴。
5.阿卡德美術遺跡:
① 阿卡德國王青銅頭像;
② 納拉姆幸王記功碑。
6.新蘇美爾和古巴比倫王國的美術遺跡:
① 古地亞人的頭像;
② 漢穆拉比法典碑。
7.亞述美術遺跡:
① 薩爾貢二世王宮;
② 薩爾貢二世王宮守護神;
③ 《獵獅圖》;
④ 《垂死的母獅子》。
8.新巴比倫美術遺跡:
① 空中花園;
② 巴別塔;
③ 伊什塔爾門。
9.波斯美術遺跡:
① 大流石接見廳;
② 波斯波利斯王宮平台浮雕帶。
10.埃及藝術的著名藝術遺跡:
①早期王朝美術遺跡:
《納美爾王石板》;
②古王國時期美術遺跡:
a.金字塔:馬斯塔巴、喬賽爾王梯形金字塔、吉薩大金字塔;
b.《獅身人面像》;
c.雕塑:《海夫拉坐像》、《村長像》、《書記員》;
d.墓室浮雕和壁畫:《梅杜姆的野鵝》。
③中王國時期美術遺跡:
a.孟特荷太普三世陵墓禮廟;
b.方尖碑;
c.謝努塞爾特三世頭像。
④新王國時期美術遺跡:
a.哈特謝普蘇特葬禮廟;
b.卡爾納克神廟;
c.盧克索爾神廟;
d.阿赫納吞雕像;
e.壁畫《兩個公主》;
f.拉美西斯二世坐像。
11.埃特魯里亞美術在建築方面的貢獻及主要美術遺跡;
①埃特魯里亞美術在建築方面的貢獻:首次把拱券構造與圍柱相結合,使建築物具備某種紀念碑的氣度;
②主要遺跡:陶棺雕像、羅馬城的象徵青銅雕塑《母狼》、墓室壁畫《漁獵》。
12.古羅馬的主要美術遺跡:
① 共和國時期的羅馬美術遺跡:
a.希臘和埃特魯里亞風格相結合的神廟:福爾圖娜·維律里斯神廟;
b.肖像雕塑流行:<攜兩位先人頭像的貴族>;
c.壁畫《花園》、《桃子與玻璃缸》、《龐培城壁畫》。
② 帝國早期和中期的羅馬美術遺跡:
a.公共建築:高架輸水渠、科洛西姆斗獸場;
b.神廟:羅馬萬神殿;
c.紀念性建築:提圖斯凱旋門、圖拉真記功柱;
d.民間建築:銀婚屋;
e.雕塑:圓雕奧古斯都像、高發女子、圖拉真皇帝、馬可·奧里略騎馬像等;浮雕通常與凱旋門、記功柱和祭壇結合在一起;
f.法尤姆版畫;
g.鑲嵌畫。
③ 帝國晚期美術遺跡:
a.卡拉卡拉像;
b.君士坦丁大帝頭像;
c.君士坦丁凱旋門;
d.戴克里先宮;
e. 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13.非洲主要美術遺跡:
①撒哈拉岩刻和岩畫:聖公綿羊;
②奈及利亞地區的諾克文化;
③西非古伊費王國舊地的青銅像:費伊王後像;
④奈及利亞貝南古國的雕塑:公主頭像、吹角號的人;
⑤土著部落美術:守衛偶像、面具。
14.美洲美術的基本情況:
①北美印第安美術:巨蛇土丘;
②墨西哥的阿茲特克美術:金字塔廣場、奧克梅克巨石頭像;
③中美洲瑪雅美術:烏斯馬爾修道院、奇琴伊察古城、浮雕、壁畫;
④安第斯山區的印加美術:太陽門、馬丘比丘城、雕塑。
15.印度古代佛教藝術的主要遺跡:
① 薩那拉特獅子柱頭;
② 巴爾胡特佛塔;
③ 桑奇大塔、樹神葯叉女;
④ 犍陀羅美術:卡特拉坐像;
⑤ 馬土臘美術:馬土臘立佛像;
⑥ 阿旃陀石窟。
16.印度古代印度教藝術的主要遺跡:
①包含建築雕刻在內的南式神廟風格:凱拉薩那特神廟、岩壁浮雕恆河降生、青銅雕塑舞王濕婆;
② 包含建築雕刻在內的德乾式神廟風格:凱拉薩神廟;
③ 包含建築雕刻在內的北式神廟風格。
17.日本建築、雕刻遺跡:
① 寺廟建築採用中國樣式:法隆寺金堂、葯師寺東塔、唐招提寺金堂、室生寺五重塔;
② 雕刻:釋迦三尊像;
18.伊斯蘭藝術的主要遺跡:
①著名的清真寺:薩邁拉清真寺、西班牙科爾多瓦清真寺;
②宮殿: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
③陵墓:泰姬陵。 (一)重點掌握
1.哥特式建築的特點:
①哥特式建築的特點:哥特式美術的最高成就是建築。高大、寬敞和明亮,充分體現當時的宗教精神, 是哥特式建築的主要特點。哥特式教
堂的基本結構特徵是交叉肋拱和尖拱配套構成教堂的骨架,利用扶壁抵擋拱頂的側推力。彩色玻璃窗代替外牆,教堂因此迷漫著神妙莫測的光
線。哥特式教堂是宗教教義和美學觀念緊密結合的典範。比如,巴黎聖母院裡面正中的玫瑰窗象徵天堂。正立面水平方向分為三曾,暗示三位
一體。
②哥特式教堂的代表:法國聖德尼教堂、巴黎聖母院、蘭斯主教堂、亞眠主教堂;德國科隆主教堂;英國坎特伯雷主教堂;義大利米蘭主
教堂。
(二)掌握
1.巴西利卡教堂的基本特點:
巴西利卡是羅馬公共建築的一種類型,主要用作會堂、法庭或市場,平面呈長方形,由中堂和兩個側廊組成。中堂寬敞,側廊比較低矮狹
窄。中堂支撐著的牆面上飾有鑲嵌畫,高處有側窗採光,屋頂採用木架結構。這種建築形式後來成為基督教堂摹仿的範本。教會對巴西利卡式
加以改造,在中堂的一端增添向外突出的半圓形龕作為後殿,祭壇等設在它的前方。教堂入口的門廳設在相對的一端。中堂列柱產生穩定的節
奏感,伴隨著信徒走向聖壇。這樣的空間安排顯示了基督教至高無上的尊嚴。後來中堂與後殿之間又增加了耳堂,於是就形成了十字形平面(
拉丁十字式)。
2.羅馬式建築的特點:
①羅馬式建築的代表:法國克呂尼第三教堂、聖塞爾寧教堂;德國施派爾教堂;義大利米蘭聖安布洛齊教堂、佛羅倫薩聖米尼亞托教堂、
比薩主教堂;英國杜漢姆主教堂;
②羅馬式建築的特點:
羅馬式教堂有明顯的拉丁十字平面。恢復了磚石拱券。外形上最顯著的特點是高牆塔樓。教堂的外牆十分簡朴,沒有裝飾,屋頂上建有一
座或多座塔樓。羅馬建築的建築師發明了肋,用肋構成屋頂支架,肋間填以輕巧的石料,減輕了頂部的重量。肋拱、把鍾塔組合到教堂建
築中,這是羅馬式教堂的兩大貢獻。
3.羅馬式雕刻的主要遺跡及藝術特色:
①主要遺跡:奧頓主教堂門楣上的浮雕《最後的審判》、莫薩克聖彼得堡修道院南門中柱《先知像》、費丹扎教堂高浮雕《大衛像》
②羅馬式雕刻的特點:羅馬式雕刻各具特色,而總體上具有一種強烈的形式感和表現性。
4.哥特式雕刻的代表作:
沙特爾教堂西門雕刻、蘭斯主教堂雕刻、瑙姆堡教堂雕刻、木雕《哀悼基督》、皮薩諾父子的雕刻。
5.哥特式繪畫的代表作:
①沙特爾、博韋主教堂的彩色玻璃畫;
②喬托的成就及代表作《哀悼基督》;
③杜喬具有舞台空間感的繪畫:《基督進入耶路薩冷》;
④具有北方宮廷風格的馬爾蒂尼的《聖母領報》。
(三)了解
1.早期基督教美術的主要內容:
①地下墓窟:壁畫善良的牧羊人
②巴西利卡式教堂(拉丁十字式):羅馬的老聖彼得教堂、羅馬的聖薩比那教堂、克萊塞的聖阿波利奈教堂;
③穹頂結構的集中式教堂:羅馬的聖科斯坦薩教堂;
④鑲嵌畫:《善良的牧羊人》、《麵包和魚的奇跡》;
⑤石棺雕刻:巴蘇斯石棺浮雕。
2.蠻族美術的代表性作品:
①薩頓胡錢包蓋;
②獸頭;
③愛爾蘭—撒克遜手抄本風格。
3.拜占庭美術的主要成就:
①建築:聖索菲亞教堂(綜合巴西利卡式和集中式兩種形制)、聖馬可教堂(希臘十字式)。
②鑲嵌畫:《查士丁尼與隨從》、《西奧多拉與隨從》、《基督變容》、《上十字架》;
③聖像畫:《符拉基米爾聖母》;
④壁畫:《基督在地獄邊緣》。
⑤雕刻:斗形柱頭。
4.加洛林文藝復興的美術成就:
兩幅聖馬太像代表的兩種手抄本風格。
5.奧托美術的代表性作品:
①木雕《傑羅十字架》;
②青銅浮雕《墮落後的亞當與夏娃》。
6.貝葉掛毯從側面反映了羅馬式繪畫的特徵。
7.國際哥特式的代表人物:馬爾蒂尼是國際哥特式的初創者。林堡兄弟是其代表人物。 (一)重點掌握
1.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分期、各階段的藝術特色、影響:
①佛羅倫薩早期文藝復興美術:
在15實際前四分之三左右的歲月中,擺脫著中世紀的規范,藉助理性和科學的知識,力圖在美術創作上開拓出新局面,使活生生的現象和
場景反映在美術作品中,讓它成為一種再現性的美術。
②義大利盛期文藝復興美術:
以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我代表的一批美術家,進一步完善了15世紀義大利人的探索,使理性與情感、現實與理想在美術品中獲
得了完美統一,使形與空間的關系獲得了高度和諧,從而為再現性的美術確立了一種經典樣式,給後世提供了效法的最佳範例。
③樣式主義美術
拉斐爾去世之後,一批年輕美術家的創作背離了盛期文藝復興美術的理想和原則,拋掉了它那種自然、和諧、單純的藝術風貌。他們追求
一種視覺效果獨特的、形式感很強的風格。出自他們手中的作品,往往帶有刻意雕琢、冷漠疏遠的味道,頗具主觀與幻想的色彩。這一美術現
象,流行於盛期文藝復興之後,巴洛克時代之前,史家稱之為樣式主義美術。
④影響:由義大利確立起來的具有再現性傾向的古典美術的基本原則,一直影響著以後好幾個世紀的歐洲美術發展。

㈨ 外國美術史

外國美術史部分
第一章 原始與古代美術
第一節 原始美術
重點∶洞窟壁畫。母神鵰像。
第二節 古希臘美術
重點∶古希臘美術的特點。雕刻。

第二章 中世紀美術
重點∶中世紀美術的特點。哥特式教堂建築。

第三章 文藝復興美術
重點∶文藝復興美術的特點。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

第四章 十七世紀美術
第一節 巴洛克美術
重點∶巴洛克美術的特點。貝尼尼。魯本斯。
第二節 其他代表美術家及其作品
重點∶委拉斯貴支。
第四章 十八世紀美術
第一節 羅可可美術
重點∶羅可可美術的特點。華多。布歇。弗拉戈納。
第二節 其他代表美術家及其作品
重點∶戈雅。
第五章 十九世紀美術
第一節 新古典主義美術
重點∶新古典主義美術的特點。大衛。安格爾。
第二節 浪漫主義美術
重點∶浪漫主義美術的特點。席里柯。德拉克洛瓦。
第三節 現實主義美術
重點∶現實主義美術的特點。庫爾貝。米勒。羅丹。列賓。
第四節 印象主義美術
重點∶印象主義美術的特點。莫奈。德加。雷諾阿。
第五節 新印象主義美術
重點∶新印象主義美術的特點。修拉。
第六節 後印象主義美術
重點∶後印象主義美術的特點。塞尚。梵谷。高庚。

熱點內容
八下生物提綱 發布:2025-08-26 08:17:33 瀏覽:75
英語好聽 發布:2025-08-26 08:02:04 瀏覽:346
寫景文言文自創 發布:2025-08-26 07:42:20 瀏覽:755
商丘老師招考 發布:2025-08-26 07:41:32 瀏覽:399
師德師風評議自查表 發布:2025-08-26 06:27:02 瀏覽:450
沃森生物官網 發布:2025-08-26 05:59:09 瀏覽:336
教師的合法權益 發布:2025-08-26 04:19:26 瀏覽:578
大學物理下冊習題答案 發布:2025-08-26 02:44:48 瀏覽:460
生物素注射 發布:2025-08-26 02:30:41 瀏覽:254
將來時的英語作文 發布:2025-08-26 02:20:43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