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
1、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2、馮祖荀
馮祖荀(1880-1940),數學教育家。中國現代數學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後,多次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對在中國傳播現代數學知識有重要貢獻。
在日本留學期間,馮祖荀和當時由北京赴日留學的若干學生發起成立了「北京大學留日學生編譯社」,該社「以講求實學輸入文明供政界之研究增國民之知識為宗旨」,選擇編譯的題材「亦必以純正精確可適用於中國為主」。
該社出版《學海》雜志,於1908年發刊,總發行所為上海商務印書館。該刊分甲乙兩編,乙編涉及理工農醫各科,首期首篇即是馮祖荀譯的《物質及以脫論》,《學海》是我國最早的科技譯刊之一。
3、熊慶來
熊慶來主要從事函數論方面的研究工作,定義了一個「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熊慶來在「函數理論」領域造詣很深。1932年他代表中國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蘇黎世國際數學家大會。
1934年,他的論文《關於無窮級整函數與亞純函數》發表,並以此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成為第一個獲此學位的中國人。這篇論文中,熊慶來所定義的「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被載入了世界數學史冊,奠定了他在國際數學界的地位。
4、林家翹
林家翹(1916.7.7-2013.1.13),美國國籍,生於中國北京市,原籍福建福州,力學和數學家,天體物理學家,現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林家翹致力於通過數學的應用來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
他不僅在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方向上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而且為應用數學概念的傳播不遺餘力,0世紀40年代開始的流體力學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方面的工作,帶動了整整一代人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探索。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開創了星系螺旋結構的密度波理論,並為國際學術界所公認,他在應用數學領域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貢獻,特別是發展了WKBJ方法。
5、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漢族,無黨派人士,福建福州人,當代數學家。
1949年至1953年就讀於廈門大學數學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原數學研究所研究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
⑵ 中國近現代有那些著名數學家
華羅庚 陳省身 陳景潤 柯召 蘇步青 陳建功吳文俊等等
這些都是我國近現代的著名數學家,他們有的以自身的信念以對名族的熱愛,積極推動了數學在我國的發展,在數學領域做出許多偉大的貢獻,他們在整個數學史上都能夠書寫下屬於他們的部分。
資料拓展
中國傳統數學在宋元時期達到高峰,以後漸走下坡路。20世紀重登世界數學舞台的中國現代數學,主要是在西方數學影響下進行的。
西方數學比較完整地傳入中國,當以徐光啟(1562—1633)和利瑪竇(Mattao Ricci,1552—1610)翻譯出版《幾何原本》前六卷為肇始,時在1607年。清朝初年的康熙帝玄燁(1654—1722),曾相當重視數學,邀請西方傳教士進宮講解幾何學、測量術和歷法,但只是曇花一現。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門戶洞開,再次大規模吸收西方數學,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李善蘭(1811—1882).他熟悉中國古代算學,又善於汲取西方數學的思想。1859年,李善蘭和英國教士偉烈亞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合譯美國數學家魯米斯(Elias Loomis,1811—1889)所著的《代微積拾級》(Elements of Analytical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f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使微積分學思想首次在中國傳播,並影響日本。李善蘭在組合數學方面很有成就。著稱於世的有李善蘭恆等式。
⑶ 著名的數學家有哪些
1、古代:墨子 惠施 張蒼 耿壽昌 劉歆 許商 張衡 劉洪 徐岳 趙爽 劉徽 王蕃 何承天 張邱建 祖沖之 祖日桓 甄鸞 劉焯 王孝通 李淳風 僧一行 邊岡 沈括 賈憲 劉益 秦九韶 李冶 王恂 楊輝 郭守敬 朱世傑 陶宗儀 吳敬 王文素 顧應祥 程大位 徐光啟朱載堉 李之藻 王錫闡 梅文鼎家族 年希堯 明安圖 董佑誠 焦循 汪萊 李銳 項名達 阮元 徐有壬 戴煦 李善蘭 鄒伯奇 夏鸞翔 華蘅芳 丁取忠 黃宗憲 左潛 曾紀鴻 周達
2、現當代:胡明復 馮祖荀 姜立夫 陳建功 熊慶來 蘇步青 江澤涵 許寶騄 華羅庚 陳省身 林家翹 吳文俊 陳景潤 丘成桐
馮康 周偉良 蕭蔭堂 鍾開萊 項武忠 項武義 龔升 王湘浩 伍鴻熙 嚴志達 陸家羲
外國著名數學家:
1、古希臘:泰勒斯、歐幾里得,阿基米德,畢達哥拉斯,
2、德國:高斯、柯西、萊布尼茲、戴維·希爾伯特、歌德巴赫、克萊因、開普勒,康托
3、法國:笛卡兒、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費馬、泊松、嘉當、伽羅瓦、傅里葉
4、美國:Lars V.Ahlfors
5、英國:艾薩克·牛頓
6、瑞士:歐拉 、丹尼爾·伯努利,,阿貝爾, ……
7、匈牙利:馮·諾依曼
8、挪威:伯努利
⑷ 著名數學家有哪些
1、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
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還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論的開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
⑸ 我國歷代著名數學家有哪些
我國歷代著名數學家有:
1、劉徽: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2、趙爽:東漢末至三國時代吳國人。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與天文學家。生平不詳,約182~250年。他研究過張衡的天文學著作《靈憲》和劉洪的《乾象歷》,也提到過「算術」。
3、祖沖之: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
4、朱世傑:元代數學家、教育家,畢生從事數學教育。有「中世紀世界最偉大的數學家」之譽。朱世傑在當時天元術的基礎上發展出「四元術」,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項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
5、梅文鼎:清初天文學家、數學家,為清代「歷算第一名家」和「開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譽為與英國牛頓和日本關孝和齊名的「三大世界科學巨擘」。
6、胡明復:中國以攻讀數學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人。參與創建了中國最早的綜合性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和最早的綜合性科學雜志——《科學》。生於1891年5月20,1927年6月12日,在無錫溺水身亡。
7、熊慶來:中國現代數學先驅,中國函數論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以「熊氏無窮數」理論載入世界數學史冊。熊慶來主要從事函數論方面的研究工作,定義了一個「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熊慶來在「函數理論」領域造詣很深。
8、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
9、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
10、王見定:1982年1月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數學家、國際資深統計學會會員,長期從事數學、統計學、經濟學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大范圍的原創工作。
⑹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數學家。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數學家有:張丘建、朱世傑、賈憲、秦九韶、李冶、劉徽、祖沖之、胡明復、馮祖荀、姜立夫、陳建功、熊慶來、蘇步青、江澤涵、許寶騄、華羅庚、陳省身、林家翹、吳文俊、陳景潤、丘成桐、馮康、周偉良、蕭蔭堂、鍾開萊、項武忠、項武義、龔升、王湘浩、伍鴻熙、嚴志達、陸家羲、蘇家駒、王菊珍、谷超豪、王元、潘承洞、魏寶社、高揚芝、徐瑞雲、王見定、呂晗等等。
1.祖沖之
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由他撰寫的《大明歷》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後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等。
2.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3.馮祖荀
馮祖荀(1880-1940),數學教育家。中國現代數學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後,多次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對在中國傳播現代數學知識有重要貢獻。
4.馮康
馮康(1920年9月9日-1993年8月17日),浙江紹興人,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數學家、中國有限元法創始人、計算數學研究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創始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44年馮康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1945年在復旦大學數學物理系擔任助教;1946年到清華大學任物理系助教;1951年轉任數學系助教;1951年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後在蘇聯斯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進修。
1957年調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1965年發表了名為《基於變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論文,這篇論文被國際學術界視為中國獨立發展「有限元法」的重要里程碑 ;1978年起任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主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3年8月17日逝世於北京;1997年馮康的「哈密爾頓系統辛幾何演算法」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5.吳文俊
吳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1919年5月12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嘉興,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系統科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吳文俊畢業於交通大學數學系,1949年,獲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博士學位;195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陳嘉庚科學獎獲得者,2001年2月,獲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吳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數學的諸多領域,其主要成就表現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兩個領域。他為拓撲學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
2017年5月7日7時21分,吳文俊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歲。
參考資料網路-吳文俊
網路-馮康
網路-馮祖荀
網路-華羅庚
網路-祖沖之
⑺ 中國古代數學家簡介
一、劉徽(古代著名數學家)
劉徽(約225年—約295年),漢族,山東濱州鄒平市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二、朱世傑(元代數學家、教育家)
朱世傑(1249年-1314年),字漢卿,號松庭,漢族,燕山(今北京)人氏,元代數學家、教育家,畢生從事數學教育。有「中世紀世界最偉大的數學家」之譽。朱世傑在當時天元術的基礎上發展出「四元術」,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項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
此外他還創造出「垛積法」,即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方法,與「招差術」,即高次內插法。主要著作是《算學啟蒙》與《四元玉鑒》。
三、楊輝(南宋著名數學家)
楊輝(生卒年不詳),字謙光,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傑出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家。
生平履歷不詳。曾擔任過南宋地方行政官員,為政清廉,足跡遍及蘇杭一帶。他在總結民間乘除捷演算法、「垛積術」、縱橫圖以及數學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排出豐富的縱橫圖和討論其構成規律的數學家。
還曾論證過弧矢公式,時人稱為「輝術」。與秦九韶、李冶、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
著有數學著作5種21卷,即《詳解九章演算法》12卷(1261),《日用演算法》2卷(1262),《乘除通變本末》3卷(1274),《田畝比類乘除捷法》2卷(1275)和《續古摘奇演算法》2卷(1275)(其中《詳解》和《日用演算法》已非完書)。
後三種合稱為《楊輝演算法》。朝鮮、日本等國均有譯本出版,流傳世界。
四、李銳 (清代數學家)
李銳,中國清代數學家。字尚之,號四香。江蘇元和(今蘇州)人。清乾隆三 十三年十二月八日(1769 年 1 月 15 日)生;嘉慶二十二年六月三十日(1817 年 8 月 12 日)卒。數學、天文學。
曾受業於錢大昕門下,後入阮元幕府,整理數學典籍。實際主持《疇人傳》的編寫工作。著有《弧矢算術細草》、《勾股算術細草》、《方程新術草》,闡發中國古代數學的精粹。還曾對多部歷法進行注釋和數理上的考證,著成《日法朔余強弱考》。
五、趙爽 (古代數學家)
趙爽,又名嬰,字君卿,中國數學家。東漢末至三國時代吳國人。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與天文學家。生平不詳,約182---250年。
據載,他研究過張衡的天文學著作《靈憲》和劉洪的《乾象歷》,也提到過「算術」。他的主要貢獻是約在222年深入研究了《周髀》,該書是我國最古老的天文學著作,唐初改名為《周髀算經》該書寫了序言,並作了詳細注釋。
該書簡明扼要地總結出中國古代勾股算術的深奧原理。其中一段530餘字的「勾股圓方圖」注文是數學史上極有價值的文獻。他詳細解釋了《周髀算經》中勾股定理,將勾股定理表述為:「勾股各自乘,並之,為弦實。開方除之,即弦。」。
又給出了新的證明:「按弦圖,又可以勾股相乘為朱實二,倍之為朱實四,以勾股之差自相乘為中黃實,加差實,亦成弦實。」。「又」「亦」二字表示趙爽認為勾股定理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證明。
⑻ 中國數學家的資料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金壇縣,父親以開雜貨鋪為生。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獃子」。他進入金壇縣立初中後,其數學才能被老師王維克發現,並盡心盡力予以培養。初中畢業後,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
此後,他開始頑強自學,每天達10個小時以上。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
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他自學了英、法、德文,在國外雜志上發表了三篇論文後,被破格任用為助教。1936年夏,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兩年中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引起國際數學界贊賞。1938年,華羅庚訪英回國,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間牛棚似的小閣樓里,他艱難地寫出名著《堆壘素數論》。1946年3月,他應邀訪問蘇聯,回國後不顧反動當局的限制,在昆明為青年作「訪蘇三月記」的報告。1946年9月,華羅庚應紐約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去美國講學,並於1948年被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不久,妻子帶著三個兒子來到美國與其團聚。
1949年,華羅庚毅然放棄優裕生活攜全家返回祖國。1950年3月,他到達北京,隨後擔任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中科院數學所所長等職。50年代,他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空氣下著述頗豐,還發現和培養了王元、陳景潤等數學人才。1956年,他著手籌建中科院計算數學研究所。1958年,他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從1960年起,華羅庚開始在工農業生產中推廣統籌法和優選法,足跡遍及27個省市自治區,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經濟效益。1978年3月,他被任命為中科院副院長並於翌年入黨。
晚年的華羅庚不顧年老體衰,仍然奔波在建設第一線。他還多次應邀赴歐美及香港地區講學,先後被法國南錫大學、美國伊利諾依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還於1984年以全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東京作學術報告時,因心臟病突發不幸逝世,享年74歲。
⑼ 中國有名的數學家有哪些
古代中國著名數學家:
(1)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
(2)徐光啟(1562.4.24-1633.11.8),字子先,號玄扈,天主教聖名保祿,漢族,上海縣法華匯(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
(3)楊輝,字謙光,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生平履歷不詳。曾擔任過南宋地方行政官員,為政清廉,足跡遍及蘇杭一帶。他在總結民間乘除捷演算法、「垛積術」、縱橫圖以及數學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4)劉徽(約225年—約295年),漢族,山東濱州鄒平市 [1] 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5)趙爽,又名嬰,字君卿,中國數學家。東漢末至三國時代吳國人。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與天文學家。
近代現代中國世界著名數學家:
(1)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2)胡明復,數學家。中國以攻讀數學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人。參與創建了中國最早的綜合性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和最早的綜合性科學雜志——《科學》。1927年6月12日,在無錫溺水身亡。
(3)馮祖荀(1880-1940),數學教育家。中國現代數學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後,多次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對在中國傳播現代數學知識有重要貢獻。
(4)姜立夫(1890—1978),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創始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數學所所長。對中國現代數學教學與研究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5)陳建功(1893年9月8日—1971年4月1日),字業成,浙江紹興人,數學家、數學教育家,中國函數論研究的開拓者之一。畢生從事數學教育和研究,在函數論,特別是三角級數方面卓有成就,創立了具有特色的函數論學派(陳蘇學派),享有國際聲譽。
(9)數學家擴展閱讀
'數學家是指一些對數學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將其所學知識運用於其工作上(特別是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家專注於數、數據、集合、結構、空間、變化。
專注於解決純數學領域以外的問題的數學家稱為應用數學家,他們運用他們的特殊知識與專業的方法解決許多在科學領域的顯著問題。因為專注於廣泛領域的問題、理論系統、定點結構。應用數學家經常研究與制定數學模型。
早期的數學家或者自身家庭富足,或者依附於對研究有興趣的富豪權貴,研究數學更多是出於愛好。而在現代逐漸形成了數學家這個職業。他們的工作包括,在各級學校教授數學課程,指導研究生,在具體的領域進行研究,發表論文和報告。
⑽ 著名的數學家有哪些呢
1、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
2、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3、谷超豪(1926.5.15—2012.6.24),漢族,浙江溫州人,數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谷超豪主要從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齊性黎曼空間、無限維變換擬群、
雙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規范場理論、調和映照和孤立子理論等方面取得了系統、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別是首次提出了高維、高階混合型方程的系統理論,在超音速繞流的數學問題、規范場的數學結構、波映照和高維時空的孤立子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4、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
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
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由他撰寫的《大明歷》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後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等。
5、勒內·笛卡爾(又譯作熱奈·笛卡爾),1596年3月31日生於法國安德爾-盧瓦爾省的圖賴訥(現笛卡爾,因笛卡爾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世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是世界著名的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
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還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論的開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