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22 17:51:05

Ⅰ 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為什麼要證明 教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內學目的(或稱教學要容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Ⅱ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材內容

第十來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自等的判定
11.3
角的平分線的性質
第十二章
軸對稱
12.1
軸對稱
12.2
做軸對稱圖形
12.3
等腰三角形
第十三章
實數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實數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數
14.1
變數與函數
14.2
一次函數
13.3
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15.4
因式分解

Ⅲ 八年級數學上冊因式分解教案怎麼

學習目標1、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以及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之間的關系。明白因式分解的結果可用整式乘法來檢驗。
2、了解公因式的概念和提公因式的方法。
3、會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學習重點:因式分解的概念,會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
學習難點:正確找出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如何確定公因式以及提公因式後的另外一個因式。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活動一:復習鞏固,比較探究
(一)﹑計算下列各題
(1)x(x+1)=                       (x +x)÷x=
(2)-5a(a-5)=                      (-5a +25a)÷(-5a)=
(3)3a b (4a-3b c)=              (12a b -9a b c)÷3a b =
活動二、引出概念
(一)、因式分解
     小明到超市購物,他分別買了蘋果﹑香焦﹑葡萄各5千克。其中蘋果3.75元/千克﹑香焦2.13元/千克﹑葡萄4.12元/千克。小明一看價目表,立刻就知道花了多少錢,你知道小明是怎麼算的嗎?用的是什麼數學方法?  
若小明三種水果各買m千克,每千克分別為a ﹑b ﹑c元,則需多少錢?
ma+mb+mc=m( a+b+c ),從上面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等式左邊特點:一個多項式                  
等式右邊特點:兩個整式的積                
從左到右是把一個多項式化為 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                我們這種變形叫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與整式的乘法互為逆運算。可以用整式的乘法檢驗因式分解是否正確

Ⅳ 求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所有概念。

初二上學期數學主要概念
11.1 全等三角形
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形。
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把兩個全等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頂點叫做對應點;重合的邊叫做對應邊;重合的角叫做對應角。
全等三角形有這樣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可以簡寫成「邊邊邊」或「SSS」)。
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可以簡寫成「邊角邊」或「SAS」)。 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可以簡寫成「角邊角」或「ASA」)。 兩個角和其中一個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可以簡寫成「角角邊」或「AAS」)
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簡寫成「斜邊、直角邊」或「HL」)。
11.3 角平分線的性質
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角的內部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的點在教的平分線上。 12.1 軸對稱
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他的對稱軸。這時,我們也說這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成軸)對稱。
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麼就說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折疊後重合的點是對應點。
對稱軸經過對稱點所連線段的中點,並垂直於這條線段。經過線段中點並且垂直於這條線段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條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與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與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12.3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簡寫成「等邊對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中線、底邊上的高相互重合。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簡寫成「等角對等邊」)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種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我們把這樣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有一個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於30°,那麼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13.1 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正數x的平方等於a,即x²=a,那麼這個正數x叫做a的算數平方根,a的算數平方根記為√a,讀作「根號a」a叫做被開方數。
0的算數平方根是0.
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初二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 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歷史

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
正數有2個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0的平方根是0;負數沒有平方根。 13.2 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個數的立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求一個數的立方根的運算,叫做開立方。
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0的立方根是0.
類似於平方根,一個數a的立方根,用符合「3√a」表示,讀作「三次根號a」,其中a是被開方數,3是根指數。 13.3 實數
很多數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無限不循環小數,無限不循環小數又叫做無理數。 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實數。
數a的相反數是-a,這里的a表示任意一個實數。
一個正實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實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14.1 變數與函數
在一個變化過程中,我們成數值發生變化的量為變數。有些量的數值是始終不變的,我們稱它們為常量。
一般地,在一個變化過程中,如果有兩個變數x與y,並且對於x的每一個確定的值,y都有唯一確定的值與其對應,那麼我們就說x是自變數,x與y的函數。如果當x=a時y=b,那麼b叫做當自變數的值為a時的函數值。
一般地,對於一個函數,如果把自變數與函數的每對對應值分別作為點的橫、縱坐標,那麼坐標平面內由這些點組成的圖形,就是這個函數的圖象。 14.2 一次函數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數,k≠0)的函數,叫做正比例函數,其中k叫做比例系數。 一般地,正比例函數y=kx(k是常數,k≠0)的圖象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我們稱它為直線y=kx,當k>0時,直線y=kx經過第三、一象限,從左向右上升,即隨著x的增大y也增大;當k<0時,直線y=kx經過第二、四象限,從左向右下降,即隨著x的增大y反而減小。
15.1 整式的乘法
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
積的乘方,等於把積的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
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它們的系數相同字母分別相乘,對於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積的一個因式。
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15.2 乘法公式
兩個數的和與這兩個數的差的積,等於這兩個數的平方差。 這個這個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兩數和(或差)的平方,等於它們的平方和,加(或減)它們的積的2倍。 這兩個公式叫做(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 添括弧時,如果括弧前面是正號,括到括弧里的各項都不變符號;如果括弧前面是負號,括到括弧里的各項都改變符號。 15.3 整式的除法

同底數冪相除,底數不變,指數相減。 任何不等於0的數的0次冪都等於1. 單項式相除,把系數與同底數冪分別相除作為商的因式,對於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除以這個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15.4 因式分解
把一個多項式化成了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像這樣的式子變形叫做把這個因式分解,也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多項式ma+mb+mc,它的各項都有一個公共的因式m,我們把因式,我們把因式m叫做這個多項式的公因式。由m(a+b+c)=ma+mb+mc,可得ma+mb+mc=m(a+b+c).這樣就把ma+mb+mc+分解成兩個因式(a+b+c)是ma+mb+mc除以m所得的商。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兩個數的平方差,等於這兩個數的和與這兩個數的差的積。 我們把a²+2ab+b²和a²-2ab+b²這樣的式子叫做完全平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把形如完全平方式的多項式因式分解。
兩個數的平方和加上(或減去)這兩個數的積的兩倍,等於這兩個數的和(或差)的平方。
本數學概念按照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課本的所有概念。

Ⅳ 誰有八上的教案全冊 數學

新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全套精品教案,共60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課題:11.1.1變數

知識目標:理解變數與函數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
能力目標:增強對變數的理解
情感目標:滲透事物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辨證思想
重點:變數與常量
難點:對變數的判斷
教學媒體:多媒體電腦,繩圈
教學說明:本節滲透找變數之間的簡單關系,試列簡單關系式
教學設計:
引入:
信息1:當你坐在摩天輪上時,想一想,隨著時間的變化,你離開地面的高度是如何變化的?
信息2:汽車以60km/h的速度勻速前進,行駛里程為skm,行駛的時間為th,先填寫下面的表格,在試用含t的式子表示s.
t/m 1 2 3 4 5
s/km

新課:
問題:(1)每張電影票的售價為10元,如果早場售出票150張,日場售出票205張,晚場售出票310張,三場電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設一場電影受出票x張,票房收入為y元,怎樣用含x的式子表示y?
(2)在一根彈簧的下端懸掛中重物,改變並記錄重物的質量,觀察並記錄彈簧長度的變化規律,如果彈簧原長10cm,每1kg重物使彈簧伸長0.5cm,怎樣用含重物質量 m(單位:kg)的式子表示受力後彈簧長度l(單位:cm)?
(3)要畫一個面積為10cm2的圓,圓的半徑應取多少?圓的面積為20cm2呢?怎樣用含圓面積S的式子表示圓的半徑r?
(4)用10m長的繩子圍成長方形,試改變長方形的長度,觀察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變化。記錄不同的長方形的長度值,計算相應的長方形面積的值,探索它們的變化規律,設長方形的長為xm,面積為Sm2,怎樣用含x的式子表示S?
在一個變化過程中,我們稱數值發生變化的量為變數(variable).數值始終不變的量為常量。
指出上述問題中的變數和常量。
範例:寫出下列各問題中所滿足的關系式,並指出各個關系式中,哪些量是變數,哪些量是常量?
用總長為60m的籬笆圍成矩形場地,求矩形的面積S(m2)與一邊長x(m)之間的關系式;
購買單價是0.4元的鉛筆,總金額y(元)與購買的鉛筆的數量n(支)的關系;
運動員在4000m一圈的跑道上訓練,他跑一圈所用的時間t(s)與跑步的速度v(m/s)的關系;
銀行規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為2.79%,則某人存入x元本金與所得的本息和y(元)之間的關系。
活動:1.分別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與變數.
圓的面積公式S=πr2;
正方形的l=4a;
大米的單價為2.50元/千克,則購買的大米的數量x(kg)與金額與金額y的關系為y=2.5x.
2.寫出下列問題的關系式,並指出不、常量和變數.
某種活期儲蓄的月利率為0.16%,存入10000元本金,按國家規定,取款時,應繳納利息部分的20%的利息稅,求這種活期儲蓄扣除利息稅後實得的本息和y(元)與所存月數x之間的關系式.
如圖,每個圖中是由若干個盆花組成的圖案,每條邊(包括兩個頂點)有n盆花,每個圖案的花盆總數是S,求S與n之間的關系式.

思考:怎樣列變數之間的關系式?
小結:變數與常量
作業:閱讀教材5頁,11.1.2函數

Ⅵ 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二章第一節 數怎麼又不夠用了教案 北師大版

數怎麼又不夠用了
一、教材分析
「數怎麼又不夠用了」選自山東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二節。從有理數擴充到實數是第三學段數系擴張的最後一個階段,中學階段的多數問題是在實數范圍內進行的,同時實數也是後繼內容學習的基礎。本章在有理數和勾股定理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數系的第二次擴張,引入無理數,將有理數擴充到實數范圍,使學生對於數的認識進一步深入。
二、學生分析
學生在六年級上學期已經經歷了數系的第一次擴張——即在小學非負有理數知識的基礎上引進負數,對於數的了解擴充到有理數的范圍,並學習了有理數的運算。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思維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可以接受來自數學知識內部的更大的挑戰,並進行深入的數學思考和探索,這些都為本節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拼圖活動,讓學生感受無理數產生的實際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能判斷給出的數是否為有理數,並能說出理由。
3、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探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讓學生經歷無理數的發現過程,感知生活中確實存在不同於有理數的數。
2、會判斷一個數是否為有理數。
難點:1、把兩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的動手操作過程。
2、判斷一個數是否為有理數。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小學我們學習了非負數,在初一又學習了負數,即把正數、零擴充到有理數范圍,那麼有理數能滿足實際生活的需要嗎?
【通過回顧所學的數,引入課題】
(二)講授新課
1、活動一:
師:同學們,請你們每四人一組,用自己准備好的兩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和剪刀,動手剪一剪,拼一拼,設法得到一個大的正方形。
【通過這個動手活動,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探索,然後展示學生的剪拼方法】
師:請各小組說一說自己的剪拼方法
小組1發言人:將兩個小正方形沿對角線剪開,得到四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拼成一個大正方形。

Ⅶ 新人教版八年級上數學教材目錄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信息技術應用 畫圖找規律
11.2 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閱讀與思考 為什麼要證明
11.3 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1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信息技術應用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12.3 角的平分線的性質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2


第十三章軸對稱
13.1 軸對稱
13.2 畫軸對稱圖形
信息技術應用 用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
13.3 等腰三角形
實驗與探究 三角形中邊與角之間的不等關系
13.4 課題學習最短路徑問題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3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
14.1 整式的乘法
14.2 乘法公式
閱讀與思考 楊輝三角
14.3 因式分解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4


第十五章分式
15.1 分式
15.2 分式的運算
閱讀與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吧
15.3 分式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5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拓展資料:

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 軸對稱
一、軸對稱圖形
1. 把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折疊,如果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那麼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它的對稱軸。這時我們也說這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成軸)對稱。


2. 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與另一個圖形完全重合,那麼就說這兩個圖關於這條直線對稱。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折疊後重合的點是對應點,叫做對稱點。

3、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區別與聯系

4.軸對稱的性質
①關於某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②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條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③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④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條直線垂直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


二、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1. 經過線段中點並且垂直於這條線段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也叫中垂線。

2.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與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3.與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三、用坐標表示軸對稱小結:

  1.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關於x軸對稱的點橫坐標相等,縱坐標互為相反數.關於y軸對稱的點橫坐標互為相反數,縱坐標相等.

2.三角形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相交於一點,這個點到三角形三個頂點的距離相等。


四、(等腰三角形)知識點回顧
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①.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對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線合一)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五、(等邊三角形)知識點回顧
1.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0 。
2、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②有一個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於300,那麼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熱點內容
折什麼什麼什麼 發布:2025-09-22 11:32:28 瀏覽:286
師德師風自我剖析2016 發布:2025-09-22 11:26:08 瀏覽:287
印度數學家 發布:2025-09-22 11:05:35 瀏覽:506
小學英語教學心得體會 發布:2025-09-22 10:17:12 瀏覽:503
蔣娜老師 發布:2025-09-22 09:14:15 瀏覽:651
國學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2025-09-22 08:30:22 瀏覽:44
重慶瑜伽老師 發布:2025-09-22 07:31:56 瀏覽:747
埃羅芒阿老師本 發布:2025-09-22 07:19:27 瀏覽:402
師德新說心得體會 發布:2025-09-22 06:40:00 瀏覽:150
數學題超難 發布:2025-09-22 04:56:19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