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
Ⅰ 誰的聲音才是學好普通話的最好範本
雖然全國的普通話普及率平均已經超過70%,但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極不平衡。西部和東部差距有20個百分點,大城市的普及率超過90%,但很多農村和民族地區只有40%左右,有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甚至不到20%,有的孩子只能這樣學語文。
這是一部凝心血、聚智慧的作品。為確保其權威性和高品質,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教育部專門成立了由播音和語文教育領域權威專家組成的審核專家委員會,悉心打磨這部高標准、高品質的有聲語文教材。他們對每一篇課文進行了認真的審核把關,使之達到國家規范讀音及表達標准,每一個字音,都經過反復推敲、嚴格審聽。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
Ⅱ 全國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作品上線了嗎
2018年5月19日下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教育部聯合舉辦的「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作品發布會,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復興門辦公區)音樂廳舉行。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慎海雄,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杜占元出席發布會,並共同見證首批100篇音頻教材正式上線發布。
審核委員會委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盧靜認為,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音員的朗讀,讓大家充分體會到了中國語言文化的生動和感染力。
19日的發布會以「最好聽的語文」宣傳片開場,充分展示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音員主持人、技術人員和教育部權威專家共同打造「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這道「文化大餐」的歷程。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慎海雄,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等在現場共同發布「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首期100篇作品,這些作品從即日起正式上線,公眾均可通過央廣網、央視網、國際在線、教育部官方網站等新媒體平台點擊收聽。發布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方明、傅成勵、於芳、康輝、海霞、肖玉、彌亞牛、雷鵬等8位老中青三代播音員、主持人現場演繹了中小學課文經典片段,用「中國好聲音」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致敬,也表達了該項目「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聽到標準的中國聲音,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資源」的初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音員與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育民小學的孩子們共同誦讀了《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Ⅲ 關於推廣普通話的資料
中國是一個有著多種語言和方言的國家。中國政府正在大力量推廣官方語言——普通話,爭取在2050年之前讓13億人口都會講普通話。
在中國,盡管書寫中文是一樣的,但是在講中文時就各不相同了。 在這種情況出現在中國的不同地方,例如北京人就聽不懂上海人的話,這如同拉美人在聽葡萄牙語時也有困難一樣。對於南方人來說,他們在發「N」和「L」的時候有困難,因為在廣東話中沒有這兩個音。因此在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間交流的時候還經常用筆寫出來才能溝通。
據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份調查報告說,中國的城市人口中有20%的居民不會說普通話,這種比例在農村地區和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肯定會更高。為此國家專門設立了一年一度的普通話周,從1998年起每年舉辦一屆,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會同相關部門組成推普周領導小組共同組織開展。二十多年來,推普周已經成為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升社會文化素質、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平台。
(3)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擴展閱讀:
普及普通話周
每年在9月的第三個星期舉行,目的是讓更多的中國人講普通話。
2019年第22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於9月16日至22日舉行,本屆推普周的主題是「普通話誦七十華誕,規範字書愛國情懷」。本屆推普周於9月16日上海市開幕,9月22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閉幕。
推普周期間和前後,各地將圍繞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開展活動,通過宣傳海報、公益廣告等形式,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和漢字應用水平測試。
第三批「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上線、啟動首場「中國詩詞大會」地方選拔活動、啟動首場「名家進校園」活動等系列活動宣傳推廣普通話,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