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生活數學游戲

生活數學游戲

發布時間: 2021-07-21 17:18:53

Ⅰ 日常生活活動、游戲和數學之間的關系

數學與游戲之間的關系是相互滲透、相互統一的關系。游戲的精 神一直伴隨著數學的成長和發展,成為數學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並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了數學
的發展:游戲激發了許多重要數學思想的產生,游戲促進了數學知識的傳播,游戲是數學人才發現的有效途徑。此外,游戲還在數學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Ⅱ 有關數學的小游戲

一、《拼圖形》(守恆練習)

目的: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判斷力和推理能力

材料:用彩紙(視覺上吸引孩子)剪成同樣大小的圓若干,同樣大小的三角形若干,方形若干

要點:

以圓形為例

(1)取一個圓形圖案放在操作台的左上方當樣本。

(2)將其他等大的圓形沿不同位置一刀剪成2份,將這些混放在一起。

(3)讓孩子從2中的圖形中選出2個拼出1中的圓形圖案,然後與桌子上方的樣本比一比是否一樣大。

(4)家長不要給以過多提示,多給孩子思考的時間。

(5)可以讓孩子親手剪紙試試,然後孩子再將他們拼好。

(6)請孩子用語言表達一下。

二、《看誰數得對》

游戲目的:

1、使幼兒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義;

2、訓練幼兒的聽覺能力、反應能力、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內容:

1、家長准備小貓、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張(可自選)。

2、家長先拿出小貓卡片說:你們是小貓,先叫幾下(幼兒會叫「喵、喵」)現在我們做游戲。我說小貓叫一聲,你就叫「喵」,我說小貓叫2聲,你就叫「喵、喵」,依次說到4聲。做完游戲後,家長和幼兒對換角色繼續下去。說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繼續游戲,直到幼兒熟練掌握。

游戲指導:

1、游戲時,幼兒叫聲不對,家長可以引導幼兒。不能直接叫所要的聲數。

2、此游戲可以多個小朋友一同進行。

三、《看誰的記憶里強》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數數的能力,強化實物點數的能力;

2、鍛煉幼兒的記憶力及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游戲內容:

1、准備1個蘋果,2個皮球、3個梨、4個橘子;報紙若干張(其他幼兒熟悉物品皆可,家長可據情況引申)。

2、家長將准備好的物品散亂的放在桌子上,讓幼兒向後轉,等家長用報紙把這些物品覆蓋起來布置好之後,再請幼兒轉過身來坐好。游戲時,家長對幼兒說「報紙下面覆蓋了許多樣小物品,把報紙掀開之後,很快的看幾分鍾,並要記住這許多物品的名稱和個數」說完後,就打開報紙,讓幼兒仔細觀察約3分鍾,然後用報紙遮蓋起來。

最後讓幼兒把物品一件件的說出來,有幾個同類物品要說出同類物的總數。看是否說得多,說得對。

游戲指導:

1、家長布置物品時,幼兒不許回頭窺看。

2、物品的體積不要太大,以小物品為宜,而且是幼兒認識並能叫出名字的。

3、觀看的物品根據幼兒的反應能力,可多可少,難度提高。比如:兩個蘋果、三個梨、三塊積木、四隻筆。

4、可以請小朋友來家中一同玩游戲。看誰說得多,看誰說得快。

四、《小貓釣魚》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點數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礎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確的判斷力。

游戲內容:

1、家長先要准備好小貓釣魚的玩具一套。

2、家長告訴幼兒。「你今天扮演小貓,看看你能釣多少條魚?」幼兒拿起釣桿開始釣魚(這種玩具是一直轉動的,而且魚的嘴巴一張一合,可以鍛煉幼兒)當幼兒釣到一條時,家長就問「釣到幾條?」幼兒會回答「1」條。

當幼兒再釣到一條魚時,家長說「一條與再添上一條魚是幾條?」幼兒回答「2條」。第三條時引導幼兒說出「2條魚再添上一條魚是3條魚」 當幼兒釣到第4條魚時,家長問幼兒:一共釣了幾條魚?並且讓幼兒仔細數釣到魚的個數,說出總數,「3條魚加上1條魚是4條魚」。

游戲指導:

1、幼兒釣魚時,家長要鼓勵幼兒不慌不忙的釣魚,鍛煉耐心。對於釣不到魚的幼兒,家長可以手把手的幫助。

2、幼兒在達到游戲目標時,若有興趣,把魚放在裡面重新進行。

五、《卡片數字游戲故事》

游戲目的:

1、 訓練幼兒對數字大小的認知能力。

2、 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游戲內容:

這個數字游戲故事,可以在睡前也可以在飯後散步時。可以和寶寶開始講了: 小蜜蜂,小蝴蝶,小蜻蜓比賽誰飛得快。開始,它們不相上下,分不清誰飛得最快。 突然,小蝴蝶驚叫一聲,摔了下來。 「你怎麼了?」小蜜蜂,小蜻蜓連忙停下來,關切地問。

原來,剛才小蝴蝶不小心撞在一根樹枝上,翅膀受傷了。 小蜜蜂,小蜻蜓替小蝴蝶包紮好傷口,讓它好好休息。 「都是我不好,害得你們也玩不成了。」小蝴蝶不好意思地說。「沒關系,我們在這里也可以玩的。」小蜻蜓說:「讓我們來玩卡片游戲吧。」 小蜻蜓找來四張硬紙,在每張硬紙上分別寫上:1,0,5,2,這樣便組成了四張卡片。「我們怎麼玩呢?」小蜜蜂,小蝴蝶同時問。 小蜻蜓想了想,出了5道題,分別是:

1)用這四張卡片排出一個最大的四位數。

2)用這四張卡片排出一個最小的四位數。

3)用這四張卡片可排出多少個不相同的三位數?

4)用這四張卡片可排出多少個不相同的四位數?

5)和這四張卡片可排出能被2整除的二位數?(這題中的數字任選,看寶寶年齡)寶寶也來和小蜜蜂,小蝴蝶一起來想一想吧,看看你快還是小蜜蜂小蝴蝶快。

游戲指導:

關於這個數字卡片游戲,可根據寶寶的年齡來選數字定難易程度。

(2)生活數學游戲擴展閱讀:

《擺棋子》(分類練習)

目的:學習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

材料:塑料跳棋或玻璃彈子跳棋

要點:

(1)將所有彈子取出放在一個盒子里。

(2)在家長的提示下,請幼兒先取一種顏色的彈子,選一個陣腳開始擺棋子,年齡稍大的可以一邊擺一邊唱數1-10。

(3)依次將六種顏色全部擺完。家長可以同時教孩子顏色的漢字和英語單詞。

(4)可以雙手同時擺,訓練雙手的靈巧性。

Ⅲ 生活中有哪些數學游戲

數獨,五子棋,黑白棋等等都可以算是

Ⅳ 有哪些適合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游戲

小學一年級數學課堂小游戲

1、關於「左右」的

學生對「左右」的區別,總是不那麼准確,於是,上課臨時編了幾句,效果還不錯,故記之。

師:伸出你的左手來

生:我的左手在這里(邊說邊伸手)

師:伸出你的右手來

生:我的右手會寫字(邊說邊伸手)

其實這幾句,很多地方有類似的,覺得比較有效果的是後面那句「右手會寫字」,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記住「左右」的區別了。

2、關於數的「分與合」

A、猜拳游戲

師:下面我們做關於「6」的游戲 我出2(手勢:伸兩個手指)

生:我出4(手勢:伸四個手指)

2和4合成6 先是老師和學生猜,然後讓同桌的兩個小朋友互相猜,最後布置回家和爸爸、媽媽猜。

B、拍手游戲

師:下面我們做關於「7」的游戲 師先拍3下,要求學生不說話,只拍手,拍完後,才說「幾和幾合成7」。

這個游戲可以訓練小朋友「聽」的專注能力。

3、《找朋友》

游戲目的:使學生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法.

游戲准備:

A.若干套1到9的數字卡片

B.每次游戲前發給每個學生1張.

游戲過程:

A.把幾套從1到9的數字卡片分別發給全班同學,戴在胸前.全班同學圍成一圈做丟手帕的游戲,捉到誰,誰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來搭救自己.

B.數字湊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兩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還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C.根據找到朋友的人數多少,大家用掌握聲進行獎勵,找到一個朋友,鼓一次掌,找到兩個朋友鼓兩次掌,以此類推.

4、《摸幾何圖形》

游戲目的:訓練學生用觸摸的方法對看不見的幾何圖形進行分類,鞏固他們對幾何圖形的特徵辨認。

游戲材料: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硬紙片若干,一個紙盒,一塊大手帕。

游戲過程:

A.將若干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硬紙片放進紙盒裡,用手帕蓋好

B.紙盒外邊分別放一塊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片;

C..一個小朋友把一隻手伸進紙盒摸圖形,另一隻手在紙盒外邊拿一個與摸到的圖形同類的圖形,然後將摸到的圖形拿出來進行比較。如兩只手中的圖形確是同一類型,得10分,並可繼續摸一次;如兩只手中的圖形不是同一類型,不給分,且不再摸。

注意事項:盒子裡面的圖形與盒子外邊的圖形盡可能大小相等,否則會給兒童做游戲帶來難度。當然增加難度,可以加上各種立體圖形。

5、《搭積木》

游戲目的:

A.通過學生接觸不同形狀的積木,熟悉各立體圖形的特徵.

B.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游戲准備:有正方體、長方體、球、圓柱等形狀的積木.

游戲過程:

A.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發給一副積木.

B.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搭積木,用不同形狀的積木搭成自己喜歡的事物(如:橋、房子等).

C.將各小組的作品擺在一起,由各小組推舉的一名學生講解自己組擺的是什麼事物,用了那些形狀的積木,並一一指出來.

D.全體學生評判出最優作品.

6、《拼一拼,擺一擺》

游戲目的:

A.通過游戲,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B.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游戲准備:

A.教師提前准備一個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拼擺的玩具.

B.每個學生准備與教師相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各若干個

游戲過程:

A.教師分步描述自己的玩具.(玩具不要讓學生看見)

B.學生根據教師的描述逐步拼擺.

C.教師將自己的玩具展示給學生看,全班同學一起評選與教師玩具相似的作品.

D.誰的作品與教師的玩具最相似,哪個學生就獲得「小小設計師」的稱號.

7、《猜猜看》

游戲目的:

A.通過游戲使學生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的認識.

B.發展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

游戲准備:每人准備一盒積木.

游戲過程:

A.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兩名學生.

B.將積木放入課桌中,其中一個學生隨便摸出一塊積木

(不要讓另外一個學生看到),然後摸的學生說明積木的特徵.

Ⅳ 生活中的數學小游戲

鄰居李大媽購買了一套新房子,正准備裝修。今天我們去做做裝修小參謀吧!
(1)各室地面是什麼形狀?
(2)算一算。
客廳需地板磚多少塊?
卧室需多少塊地板磚?
廚房需多少塊地板磚?
(3)付錢。
李大媽購買地板磚應付多少錢?
其中一個卧室寬2米,另一個卧室寬3米,長5米,客廳寬4米,廚房長3.5米,衛生間長1.7米。
裝修材料公司提供的項目價格:(單位:厘米)
客廳地板磚規格:60×60 單價:15元
卧室地板磚規格:60×60 單價:15元
廚房地板磚規格:50×50 單價:6元
衛生間地板磚規格:40×40 單價:3元
(怎麼算呢?)
問題行嗎?

Ⅵ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游戲

有8張骨牌 每張骨牌上有2個數字 分別為5.5 6.3 5.3 4.3 4.2 3.2 3.1 3.0
按照給定的擺放圖案 使每個橫行豎行和兩個對角線的4個小塊的數字相加都相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規定的擺放位置就是第一行 兩個橫放 第二行和第三行都是一個豎的一個橫的再一個豎的 最後一行還是兩個橫放的

Ⅶ 適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玩的數學游戲

一《找朋友》

1、游戲目的:使學生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法.

2、游戲准備:A.若干套1到9的數字卡片。B.每次游戲前發給每個學生1張.

3、游戲過程:

A.把幾套從1到9的數字卡片分別發給全班同學,戴在胸前.全班同學圍成一圈做丟手帕的游戲,捉到誰,誰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來搭救自己.

B.數字湊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兩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還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C.根據找到朋友的人數多少,大家用掌握聲進行獎勵,找到一個朋友,鼓一次掌,找到兩個朋友鼓兩次掌,以此類推.

二、《摸幾何圖形》

1、游戲目的:訓練學生用觸摸的方法對看不見的幾何圖形進行分類,鞏固他們對幾何圖形的特徵辨認。

2、游戲材料: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硬紙片若干,一個紙盒,一塊大手帕。

3、游戲過程:

A.將若干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硬紙片放進紙盒裡,用手帕蓋好

B.紙盒外邊分別放一塊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片;

C..一個小朋友把一隻手伸進紙盒摸圖形,另一隻手在紙盒外邊拿一個與摸到的圖形同類的圖形,然後將摸到的圖形拿出來進行比較。如兩只手中的圖形確是同一類型,得10分,並可繼續摸一次;如兩只手中的圖形不是同一類型,不給分,且不再摸。

注意事項:盒子裡面的圖形與盒子外邊的圖形盡可能大小相等,否則會給兒童做游戲帶來難度。當然增加難度,可以加上各種立體圖形。

三、《搭積木》

1、游戲目的:A.通過學生接觸不同形狀的積木,熟悉各立體圖形的特徵.B.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2、游戲准備:有正方體、長方體、球、圓柱等形狀的積木.

3、游戲過程:

A.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發給一副積木.

B.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搭積木,用不同形狀的積木搭成自己喜歡的事物(如:橋、房子等).

C.將各小組的作品擺在一起,由各小組推舉的一名學生講解自己組擺的是什麼事物,用了那些形狀的積木,並一一指出來.

D.全體學生評判出最優作品.

四、《拼一拼,擺一擺》

1、游戲目的:A.通過游戲,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B.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游戲准備:A.教師提前准備一個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拼擺的玩具。B.每個學生准備與教師相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各若干個

3、游戲過程:

A.教師分步描述自己的玩具.(玩具不要讓學生看見)

B.學生根據教師的描述逐步拼擺.

C.教師將自己的玩具展示給學生看,全班同學一起評選與教師玩具相似的作品.

D.誰的作品和教師的玩具最相似,哪個學生就獲得「小小設計師」的稱號.

五、《猜猜看》

1、游戲目的:A.通過游戲使學生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的認識.B.發展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

2、游戲准備:每人准備一盒積木。

3、游戲過程:A.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兩名學生.B.將積木放入課桌中,其中一個學生隨便摸出一塊積木(不要讓另外一個學生看到),然後摸的學生說明積木的特徵。

(7)生活數學游戲擴展閱讀:

生活中的數學游戲就是通過一些簡單的游戲來鍛煉孩子數學思維的活動。可以發現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或天賦。

大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正確的早期教育必須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去觀察世界、體驗生活,而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陪孩子玩。

在孩子一年級期間,我們經常和他玩各種數學游戲,不僅培養了他的數學思維,還由此發現了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

玩積木:積木是幫助孩子認識幾何圖形的最佳工具。通過搭建積木、拼裝積塑,可以培養孩子的空間立體意識。

如何結合日常生活活動設計數學游戲

日常生活活動在小班學生的一日活動中佔了很大的比例,從家長的心理需要考慮,他們也希望老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生活護理而不是學習,所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活動中就是小班數學老師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據此,教師設計了一些游戲,讓學生在生活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如:吃餅乾的時候,小學生大多關注的是「吃」這一活動,不會考慮別的更多的東西,教師就啟發學生動腦筋讓餅干「變魔術」,一會兒變成三角形,一會兒變成圓形,一會兒變成正方形,這樣,在吃餅干這一生活環節中,小學生們關注的就不再僅僅是吃,同時也鞏固了對圖形的認識,培養了學生動腦筋的習慣,還避免了浪費餅乾的現象。

在日常生活中,隨機地引導學生學習數學,能使學生在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自然、輕松、愉快地獲得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從而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教師們的生活環境中,每件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狀、大小、數量和方位存在著的,如皮球是圓的,手帕是方的,手指的長短粗細是各不相同的等。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如當學生帶來各種玩具時,教師可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玩具。當各種顏色的毛巾集中在一起時,教師可告訴學生這些都是毛巾,從而初步滲透集合的概念;游覽公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數數公園里有多少花,當學生無法數清時,可以教他們用「許多」來表示,並請他們尋找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有「許多」,如有許多的茶杯、小床、毛巾、玩具等。

學生生活在充滿數學內容的環境中,數學啟蒙教育的契機俯拾即是,如水果店的水果是分類放置的,動物園里的各種小動物是分類關在不同的動物園舍內的,小學生由矮到高排隊,碗、碟從大到小往上疊等現象,都為學生提供了有關數學的感性認識。

學生園的日常生活包括盥洗、餐點、睡眠等,教師可以結合這些活動讓學生逐步感知數學知識。如在盥洗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對應現象:一隻杯子內放1把牙刷,1個小學生用1條毛巾,並知道小學生和毛巾是一樣多的,但如果有位小學生沒有來,就會出現小學生少、毛巾多的情況;進餐時,教師請每組的值日生盛一碗飯,放一把調羹,再把飯一一送到本組小學生的手中,感知對應的方法。吃點心時,教師可以請學生數出自己盤子里點心的數量。有一次吃龍蝦片,教師先請學生數出自己盤子里龍蝦片的數量,然後問他們每人有幾片,如果再給1片是幾片。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就獎勵他1片。餐點結束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學會按順序做事:先將毛巾展成大正方形擦嘴,再將毛巾對折成長方形擦臉,再對折成小正方形擦手,最後依次把杯子、盤子、毛巾放好;午睡穿脫衣服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數數自己穿了幾件衣服、幾條褲子,從中滲透數數的內容。

Ⅸ 發現生活中的兩個數學問題,做一個數學游戲並用文字記錄下來

數數你名字的筆畫數和另一半的筆畫數,大數減小數,值小於3表示等對指數較高

Ⅹ 生活數學趣味游戲

最多5*5=25分,最少1*5=5分

熱點內容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9-05 23:42:37 瀏覽:800
班主任感人故事 發布:2025-09-05 23:40:38 瀏覽:531
幼兒園教師師德感想 發布:2025-09-05 23:21:19 瀏覽:762
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匯報材料 發布:2025-09-05 23:10:33 瀏覽:117
煙圈教學 發布:2025-09-05 18:57:49 瀏覽:478
一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9-05 18:12:06 瀏覽:129
北醫網路教育學院 發布:2025-09-05 16:14:15 瀏覽:640
檢驗科生物安全 發布:2025-09-05 15:32:02 瀏覽:556
校園的一角教室 發布:2025-09-05 14:14:07 瀏覽:452
六年級數學分數題 發布:2025-09-05 12:08:36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