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的日記

數學的日記

發布時間: 2021-07-21 21:36:52

數學日記。

1月20日星期三多雲錯中求解四年級的舉一反三中,有一種題型是「錯中求解」。我來舉個例子:王辰在計算有餘數的除法時,把被除數171錯寫成117,結果商比原來少2,但余數正好相同。正確的除數和余數各是多少?這道題其實很簡單:171錯寫成117,而商比原來少2,所以171-117的差=除數×2。這下除數求出來了,就簡單了。題目說余數相同,那麼我用求出的除數分別去除錯誤的被除數和正確的被除數,如果余數相同,且兩商的差是2,題就做對了。列式:(171-117)÷2=27;171÷27=6……9;117÷27=4……9;6-4=2。這下余數相同了,兩商的差也是2,答:正確的除數是27,余數是9。錯中求解真好玩! 1月27日星期三多雲七巧板這天,我在做一道題:先用三塊七巧板拼一個直角梯形,再用四塊七巧板拼一個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我是拼出來了,可等腰梯形我怎麼拼都拼不出來。我叫來爸爸,他來和我一起拼,可還是沒拼出來。我把七巧板拼成正方形放進盒子的時候,恍然大悟!啊!原來這個等腰梯形就在盒子里的那一排,而我和爸爸卻沒有發現,真是笨啊! 2月1日星期一晴錯中求解今天,又有一道錯中求解的題:小紅做題時,把被減數個位上0錯寫成6,把十位上的9錯寫成6,這樣算的差是200,正確的差是多少?這道題應該這么做:被減數個位上0錯寫成6,就說明少減了6;十位上的9錯寫成6,就說明多減了30;列式:200+6-30=176。答:正確的差是176。只要根據已知條件來一步一步推理,就能得出正確的結果,就像玩推理游戲一樣有趣! 2月4日星期四多雲優惠活動寒假裡,數學老師布置了30道趣味題的作業,其中有一題是這樣的:某商店搞優惠活動,1包味精7元,2包13元,3包17元,問4包多少錢?8包呢?一開始,我是這么想的:2包減1包也就是13-7=6,17-7=10,10-6=4,6-4=2,17+2=19,也就是4包19元,但我發現這個方法行不通,接下來5包8包的就就沒法減了。那還有什麼辦法呢?我苦思冥想,還是想不出來。沒辦法,只好上電腦查了。一查,原來是這么個道理:1包7元,2包13元=14-1;3包17=21-2×2;繼續推算下去,4包=28-3×2=22元;那麼8包就是56-7×2=42元。終於解出來了,原來是這么個道理呀!以後我還是要多多努力呀!

㈡ 數學日記

今天晚上在表哥家玩,剛開飯,突然停電了,姑母便拿出粗細不同的兩枝蠟回燭,細蠟燭之長大約是答粗蠟燭之長的2倍,我們將這樣的兩枝蠟燭同時點燃,開始享受「燭光宴」。等酒飽飯足之時,又突然來電了,我們發現兩枝蠟燭所剩的長度一樣,表哥看了一眼,便說:「真是的,吃了整整40分鍾!」我好奇地問:「你怎麼知道的?」他說:「細蠟燭點完需1小時,粗蠟燭點完需2小時。你說停了對長時間(電)啊?」對啊,如設粗蠟燭長為1,燃燒的速度分別為:細蠟燭:1÷2=1/2,粗蠟燭:2÷1=2.又已知細蠟燭占粗蠟燭的1/2,粗蠟燭就是細蠟燭的2倍,而求停電多少小時,也就是第一根燃燒多少時。於是設停電時間為X小時,那麼得式子:1—1/2X=2—2X.
解:設停電時間為X小時。
1—1/2X=2—2X
X=2/3
停電多少小時,我們就吃了多少小時,2/3小時就是40分鍾,看來表哥是對的。
看來生活中充滿數學,我們要處處留心。

㈢ 寫一篇數學日記

今天,我放學回家,突然看見一家店前圍著許多人。我走近一看,原來店家在版進行促銷活動,只要交一權元錢便可回答一個問題,要是能在30秒內答對者可獲獎金30元。我看見其它人紛紛敗下陣來,便想:到底什麼題這么難呢?便懷著好奇心的心理交了一元錢。

我跟著老闆走進店內,他便開始提問:「小明去書店買書,買了17本99元錢的書,他一共花了多少錢?」他一說完,便露出了狡詐的目光,接著開始計時。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我的汗水也一滴一滴地流下來,這99乘17不用豎式計算怎麼算得出來呢?就在這時,我靈光一閃,《口算速算天天練》里有一頁不是這樣寫到:一個100以內的數乘99的速算方法是:用這個數先乘100,再減去這個數即可。想到這,我便脫口而出:「1683。」我剛說完,那位老闆差點摔倒在地,他一看計時器,才28秒,無可奈何地給了我錢。

我拿著30元走出商店,望著別人那羨慕的目光,別提有多高興了。這時,我想:數學並不僅僅是1+1的計算,它在生活中用途也很廣,除了這件事外,買東西等事都用得到數學。所以,我再次想說:「數學,真有用。」

㈣ 數學日記怎麼寫

就是在寫日記的過程中運用「列數字」的方法。
給你幾篇範文參考參考
這條直線到底有多長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場上玩,我們在操場邊發現一張面積大約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廢紙板,表姐看了看,說:」小婧,如果把這個紙板分割成一個個面積為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這些小正方形一個緊挨一個的接成一條直線,這條直線會有多長呢?」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這能有多長,頂多不過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說:」你先別急著下結論,讓我們一起來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開始了片刻的思考:1平方米等於100平方分米,……1000000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邊長就是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嗎?哇!這條由一些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線竟長達100米。
此時,我明白學習數學不能只是簡單地把題目看一看,就輕易的下結論,應該認真想、仔細算,才能做得對,並探究到其中的奧妙。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今天,陸老師為我們上了」節約能源」一課。上課時,同學們都聯系生活實際,說出節約能源的許多辦法。林婧同學說」我們在白天,要盡可能不開燈,才不會浪費電。平常洗臉、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洗地板、洗衣服,淘米的水可以去沖廁所。」
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家有3口人,十月份用水18、5噸,十一月份用水15、5噸,如果按照十一月份節約用水的數量計算一年就可以節約36噸,平均每人每月用水1噸,我們南安市有140萬人,全國有13億中,一個月就可以節約用水140噸,全國有13多億人中,一個月就可以節約用水13億噸水,多麼巨大的一個天文數字啊!看來,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㈤ 關於數學的日記

一、
今天我做了一道幾何方面的題目,它是求一個圓的四分之一橫畫一個長方形.而在圓的四分之一以外的長方形要求它的周長,我開始是用圓形的周長除以3.14等於6厘米這是直徑.然後用28.26乘以四分之一等於7.065,再用28.26減去7.065等於21.195平方厘米。
可是我發現原來要求的是周長,於是我想了想,便用16.4減去16.4乘以四分之一等於12.3厘米.其實圓形的周長跟長方形的也一樣,只要用圓周長減它的四分之一就行了。
做題的時候應該先看求什麼,這樣它的正確率才會提高。

二、
有一道數學題目:某人沿著一條與鐵路平行的筆直小路由西向東行走,這時,有一列長546米的火車從背後開來,此人在行進中測出整列火車通過的時間為42秒,而在這段時間內,他行走了84米,這列火車的速度是多少?
我看了題目之後,覺得這一題好難,人和列車都在動,給的數據又不多,所以,我覺得好難,我就這樣想,這一道實際上是一個車尾與人的追及問題,開始時刻,它們的路程差一定是車的長度,火車通過的時間=追及時間,
很簡單,可以簡化成火車行進在一條路上,行了42秒,
這樣,算速度便很容易了。
546+84=這段路的長度=630根據路程÷時間=速度得知,

接下來是630÷42=15,
所以,火車速度是每秒行15米。

㈥ 求一篇數學日記!

第一篇:有趣的測量
生活中到處離不開數學!
今天,我在家裡做了一個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幣。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個一元硬幣,一隻彩筆。
先用彩筆畫出一元硬幣的直徑,它的直徑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圓的周長,再用2.5乘3.14等於7.85厘米如果知道圓的半徑,在求圓的周長,應是:圓的半徑乘3.14乘2。
我還知道: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R來表示。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心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校
今天,我在家裡沒事干,就找到了一個以前四驅車的輪子。我就開始測量它的周長。找不著圓點是一個難事,於是我借用個課堂上的幾個方法,由於這個輪子是安到這里的,所以很不好測量,最後我還是按照車輪的大小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圓。
測出了直徑。3、14×2、5=7、85(厘米).
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測量啊!

第二篇:巧解幾何難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第三篇:有趣的二十四點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起玩了24點游戲。游戲規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後用「+ 、-、×、÷」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後得數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麼這么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說:「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並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後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脫口而出:「6-5=1,8×3=24,24÷1=24。現在是1比1平了。」
揚文說:「有什麼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贏了。」我看著他那得意的樣子,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游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游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第四篇:地瓜用處多
星期六,我跟媽媽到鄉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見農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個個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對著農民伯伯笑,媽媽告訴我: 「現在是地瓜收獲的季節」 ,然後她又自言自語地說:「今天地瓜又豐富了」 ,我說: 「收這么多地瓜有什麼用?」 ,媽媽說: 「地瓜作用可大著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條……」
媽媽知道我學了百分數,就問我:50 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 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對媽媽說: 「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問媽媽:「這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麼呢?」奶奶說:「我們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時就少不了它,我們一家三口人吃一頓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們10斤,可供我們做幾次咸米?」 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對媽媽說:「能做25次」 。 媽媽說:「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 ,夠吃一年嗎?」我說:「還吃不完呢,過年時還可以加餐一次。 」媽媽說: 「你還真能算,其實它還可以做成茹粉湯、茹粉條、茹粉結。」

第五篇:大樹有多高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那麼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里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麼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因為我平時喜歡製作小製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㈦ 一篇數學日記200字以上

篇一:

數學無處不在,身邊就有許許多多的數學,數學是不可缺少的,不然會給生活帶來種種的不便,讓我們一起來尋找數學,探索數學. 「圓」,我們隨處可見,月餅盒、茶葉罐、葯盒的底面不都是圓嗎?不過它們整體叫做圓柱。拿起這些圓柱體你也許會想,為什麼要把底面作成圓的呢?為什麼不做成長方形,正方形呢?原先我也這樣置疑過,不過現在我可以幫你解決哦! 你用同樣的材料各做一個長方體、立方體和圓柱體時再來計算體積,這是我們就會發現,圓柱體的體積最大,立方體的體積第二而長方體最小。這時我懂了,為了節省材料,就把這些盒子作成圓的,這樣還使體積擴大。 這就是圓柱的好處。

篇二:

2008年2月11日 陰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家樂福裡面的香村基吃飯,我吃了10元錢的飯,爸爸吃了8元錢的飯,媽媽也吃了8元錢的飯,我們一共吃了26元錢的東西。
吃完飯後,我們就到家樂福裡面去購物,買了74.5元的全棉雙人九孔被、10.8元的建華調和芝麻香油、6.9的光碟、6元的小小光明新鮮乳酪、5元錢的縫紉機針、2.5元錐子、1元錢的縫紉線、45元的伊利低脂高鈣牛奶,一共用了151.7元錢,媽媽給阿姨201.7元,阿姨找給媽媽50元。購完物後,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熱點內容
京東瀏覽歷史 發布:2025-09-05 11:26:40 瀏覽:767
文學語文 發布:2025-09-05 11:05:01 瀏覽:915
受老師攻生 發布:2025-09-05 10:36:39 瀏覽:456
長垣的歷史 發布:2025-09-05 09:23:04 瀏覽:862
小學班主任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05 08:30:29 瀏覽:964
吉大無機化學 發布:2025-09-05 05:25:27 瀏覽:997
老師偽君子 發布:2025-09-04 21:39:35 瀏覽:297
物理泵業 發布:2025-09-04 19:04:07 瀏覽:415
杭州塔夫教育 發布:2025-09-04 18:49:27 瀏覽:818
數學補習高二 發布:2025-09-04 15:01:37 瀏覽: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