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小學語文語用

小學語文語用

發布時間: 2021-07-21 22:39:13

『壹』 小學語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

小學語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想學語文,再簡單的知識中,用語言文字和詞語來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特別是用造句或成語接龍來完成小學的學生用能力

『貳』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怎麼進行語用訓練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叄』 小學語文課堂怎樣進行語用教學

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貫穿於中小學的教學之中。然而我國的語文教學,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現狀,教師花的精力不少,學生學習的時間也不少,但是卻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為何,原因就在於語文教學尚停留在語形、語法和語義的教學上,而不是真正落腳在語用教學上。
也正因為中國語文教學的現狀令人堪憂,教學方向指向不明,因此2011年小學語文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目標和語文課程性質進行了重新定位,這個定位中非常鮮明地突出了「語言文字運用」,強調語文課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標是「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也就是說要突出「語用教學」。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語用教學呢?
一、重視朗讀感悟
我國有句話叫作「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一句話道出了閱讀對於語言運用的重要性。語言的運用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需要長期的閱讀積累,原因就在於「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才能逐步加深對詞義、句義的理解,才能掌握各種修辭的妙處,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感,才能識透語境,掌握語言文字運用的妙處。筆者在教學中,一直非常重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體味語言的運用。
二、教會學生品析
中國漢語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文字的運用,有著很深的奧妙,一句話為什麼這樣說?好在哪,為什麼不能換一種說法,不好在哪?,一句詩為什麼要用著一個字,為什麼不能換一個字。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在教學中,筆者經常帶領學生分析文章或詩詞中詞句的運用,引導學生感受坐著的語言運用的不俗之處。比如在教授古詩二首《鳥鳴澗》、《暮江吟》時,首先讓學生讀詩,然後帶領學生一起走進詩句美麗的意境,一起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筆者問道:「王維的詩歌一向被譽為詩中有畫,讀完王維的《鳥鳴澗》後,你們感受到一副怎樣的畫面呢?」,有的同學說:「感受到一幅秋天夜深人靜的畫面」,「對,整首詩突出了一個『靜』,但是作者卻是以動襯靜,那位同學能舉例告訴老師詩中如何以動襯靜呢?」,「老師,詩中寫道『桂花落』、『月出』、『鳥鳴』」,「非常好,這就是這首詩歌最獨到之處,也是千古流傳之處,作者處處在動,然而整首詩卻給人以靜的感覺,大家要學習這種表現手法」。在教授《暮江吟》時,筆者又問學生:「誰能找一個字,代替『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字啊,有的同學說「照」字,有的同學說「灑」字,有的同學說「映」字,筆者然後又引導學生說「你們覺得用哪個字好?」,學生都不約而同說「鋪」字,筆者告訴同學:「對,詩中說道是『殘陽』,因此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象「鋪」在江上,很形象,所以在寫作時,我們也應該結合不同的語境進行用詞」。通過引領學生分析,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美之所在。
三、引導學生模仿
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的經歷告訴我們:寫作可以模仿,對於小學生而言,正是語文打功底的時候,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模仿課本中精彩的語句,模仿作者的表現手法,引導學生在模仿中進行遣詞造句,提升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比如在學習《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在第三小節教師就會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拓展仿寫:小朋友,蟈蟈的歌聲還會把婆婆帶到哪裡呢?照著書上的句子能試著編編詩歌嗎?
歌聲會,看到 。
歌聲會,看到 。
生可能會寫:歌聲會把帶您帶回草原,看到一群群牛羊。
生也可能會寫:歌聲會領您走進樹林里去,聽到小鳥們唧唧喳喳地歡叫聲。
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的應用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積極地去思考、去探索、去總結語用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只有想方設法在點點滴滴中滲透「語用」,才能讓語文教學之路越走越寬。

『肆』 如何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落實語用

《小學語文教師》2013年第一期中有一組關於語言文字運用的文章,闡述了一線教師對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落實「語用」訓練的思考和實踐,該刊認為「語用」將成為新一輪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
一、在言語實踐中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
語文學習就是言語活動的實踐,語文學習的目標也就是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培育學生的語用能力。
1、錯讀的資源:讀書中的語用
對於學生的出錯,教師要善於歸因,分析其潛在的認知結構上的不足與錯誤,讓學習主體得到體面的言語實踐機遇,幫助其建構合理的圖式。
(幫助學生糾錯的過程就像是一個重新建構的過程。學生出現錯誤,說明在認知上出現問題,無法自行建構,教師此時不能簡單粗暴的糾錯,而是要善於在言語實踐中幫助學生自己建構。)
2、傾聽的忽視:交流中的語用
傾聽是尊重學生的體現,是了解學生的重要途徑。語文學習中的傾聽更是理解的一種方式,是對話的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語文能力。
教師傾聽學生發言,悉心引導每一次思維的轉換,耐心等待每一回思想的升華,把課堂的空間盡量打開,讓學生盡情地舒展自己、釋放自己、提升自己。
模糊的詰問:表達中的語用
質疑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發端。在課堂師生、文本的多方語言交匯過程中,在開放和真誠的傾聽和傾吐循環互動中,必然會激發意義的生成、思想的升華、智慧的迸發。
人文的分離:寫作中的語用
一旦學生的書面「傾吐」不是尊重自己內心的深切感受,而是為了適應既定讀者(例如語文教師)之要求,那麼這種「傾吐」就會走味,或者是「吐」而未「傾」也。此乃當前習作教學之弊。
傾吐的過程應該成為表現自我的過程,寫作與自我之間應該完全同步。
二、抓住「語言」這個牛鼻子
1、思考著讀
思考著讀的核心是學生在任務引領下的自學、先學,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充分的語文實踐中領會、運用語文的規律。
閱讀教學可以從具體語言文字運用現象入手,通過對課文語言的品味、咀嚼,來探索文本的意蘊;也可以從整體閱讀的感悟出發,到語言文字中找出依據。
2、比較著學
要真正把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落實到實處,必須完成語文課堂的轉型,既關注寫什麼,又關注怎麼寫,既教言語內容,又教言語形式,讓教學過程得意、得言、得思。
比較著學,不失為一種選擇。
3、拓展著寫
寫是語言的一種編碼能力。
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表達,課堂就有了學生自主語言實踐的時空,避免了在內容繁復分析上的消耗。
三、「泉」眼無聲,「趣」味盎然
寫景類文章獨立閱讀的方法:
先讀出景是怎樣的
探究作者是如何寫景的
追問作者的情意是如何表達的
讀寫結合
閱讀過程:感知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和運用語言
四、讓詞語在交際中活起來
1、結合課文情境,第一次點擊詞語
2、結合練筆語境,第二次點擊詞語
以文本中的重點詞語為目標,把重點詞語、短語復現,讓學生運用這些詞語來練筆,讓這些詞語成為積極語匯。
五、語用,從正確理解詞句的本義起步
教師的提問,要涉及語言文字的學習,要有關聯性和層次性,不要個個孤立,更不要沒有思維的質量。
教師要善於發現文本中的語言現象,然後根據這些語言現象來設計教學,引導學生來發現文本中的語言秘密。
語用的意義有兩層:首先是正確的理解詞句的本義,其次是在運用過程中體悟作者的言外之意。前者是基礎,後者是升華。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得從正確理解詞句的本義起步。
六、讓「詞語盤點」教學「實」起來
一詞一世界。詞語教學是平時教學中最基本、最活躍的元素,是散落在單元中的珍珠。
1、分一分,看誰分得最正確
2、比一比,看誰積累得最多
3、找一找,看誰找得最正確
4、填一填,看誰填得最恰當
5、說一說,看誰說得最形象
6、寫一寫,看誰寫得最連貫
1、畫面相輔,讓「日積月累」鮮活起來
2、拍客尋美,讓「日積月累」生活起來
3、照片注釋,讓「日積月累」活用起來
教材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載體,同一篇課文,面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學內容截然不同。哪怕文本中同一個語言點,不同年級的教學定位也是不同的。找准不同年級學生語文知識、經驗的起點研製閱讀教學內容,舉要刪蕪,才能讓不同年段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應有的發展。
看似尋常最奇崛,閱讀教學要提升學生閱讀欣賞的眼力,教師須慧眼識珠,看到學生看不到的語言風景,引導學生在疏忽處駐足欣賞,平中見奇,體味語言魅力,發現閱讀樂趣,提升閱讀能力。
管建剛 《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自然段擺出觀點,是「起」;第三自然段順著觀點,舉出正面例子,是「承」;第四自然段舉出反面例子,是「轉」;最後總結,是「合」。如此梳理點撥,學生了解議論文的基本式樣,也開始關注揣摩篇章結構特點。

『伍』 小學語文如何使用過渡語

有時在聽課時不免會聽到:「好,課文我們讀了,下來我們寫字。」「第一段讀好了,我們來讀第二段。」等語文課堂過渡語。一節課下來使人感覺整個課堂教學顯得斷斷續續、生硬發澀。這其實是沒有考慮教學過渡的藝術性。所謂課堂過渡語,是指教師在講授新的內容前,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一定方法設計的簡練概括性的教學語言。巧妙的教學過渡,會對一堂課的教學大有幫助,在語文課堂上,所涉及的知識廣泛,若沒有一定的過渡語進行內容之間的銜接,那麼語文課堂便失去了「語文味」。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過渡語的使用,而且應不斷地優化過渡語。
一、課堂教學過渡語的作用
有人說,有魅力的課堂過渡語,是滋潤學生心靈的甘泉,是教師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的金鑰匙。那麼,它的作用具體體現什麼地方呢?
(一)巧用過渡語,使教學行如流水般自然。
課與課之間的鏈接、段與段之間的銜接都需要過渡語來起推動作用。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說:「教師要用准確生動的語言打動學生的心,使他們胸中或泛起漣漪,或掀起波濤,激發他們愛憎分明的感情。」通過教師的過渡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隨著作者的思緒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讀出自己的感受,感悟文本。
(二)巧用過渡語,培養學生語言的習得。
過渡語的語言一般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加上教師生動的表述,展現教師的教學特色,將給課堂增加美感,使課堂具有濃濃的「語文味」。學生在這樣的語言熏陶下,獲得語言的美感,對語言的習得將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從而引起他們的注意,引發他們進行相應的思考,激發他們的思維。
二、課堂教學過渡語的巧用
在語文教學中,除了我們最常見最熟悉的承上啟下的過渡方式外,還有哪些可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使用呢?
(一)激趣性的過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會影響一堂課的效率,因此,在課堂中,要注意運用過渡語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例如教學《霧凇》一課時,因為生長在南方的孩子很少見過冰封,所以我用過渡語:「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又美麗的風景。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雲,排排雪浪,十分壯觀。」渲染霧凇的神奇和美麗,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情感進一步升華,並自然而然地生發疑問,對文本產生「閱讀期待」,很想親自看看這么神奇而美麗的霧凇在作者的筆下是怎樣描述的,都能帶著興趣讀課文,一下子就體會到霧凇的奇特。
(二)評價式的過渡。
課堂教學中評價式的過渡語十分重要,它融入了老師對學生的贊美與肯定,也融入了對學生要掌握知識的指引,更是教師引導學生向更高處攀爬的一架階梯。教學《霧凇》一課時,學生的感悟十分重要,如何知道學生感悟到霧凇的美感,唯有通過朗讀來表達。文中有這樣一句:「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盪,湧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請學生來朗讀。我是通過這樣的評價讓學生一步步感受到霧氣繚繞的情境的:「我聽出來了,大團大團的白霧滾滾而來,但還沒有把樹木淹沒,誰再來讀?」「嗯,沿江十里長堤,蒼松林立,楊柳低垂,全都籠罩在白霧中了,誰還想讀?」「整個江面白霧騰騰,久不消散,燈光、樹影也模糊了,誰還想讀?」……這樣不僅不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反而把要求融入過渡語中,對學生的朗讀提出了期待性的要求。
(三)懸念式的過渡。
懸念的設置是老師圍繞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設計成一個富有誘惑力的問題,牢牢抓住學生的期待心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吸引學生深入學習,解開這個富有誘惑力的疑團。例如《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中,學生通過朗讀課文,能夠體會到這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園子,這是一個樣樣都有的園子,這是一個自由自在的園子,在園子里想干什麼就干什麼,也包括「我」。那麼「我」為什麼能夠在園子里自由自在、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呢?這樣一個懸念提出來,就讓學生產生了一個大大的疑團。原來這一切源自祖父對「我」的疼愛與寬容,而「我」在文中反復回顧這些情節,就是反復在回味祖父對「我」的那份愛,即對於從小失去父母疼愛的「我」來說,祖父的愛充斥著我的童年。最後學生都明白作者通過文章表達的是祖父對自己的關愛,他十分感激懷念祖父。
(四)拓展式的過渡。
在語文課堂上,老師比較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很多拓展性的問題,需要從學生的個人情感體驗出發去想像,最終得出個性化的答案。這樣的問題需要教師進行拓展式的過渡引導。
如《二泉映月》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個詞「師父」,為什麼不是「師傅」呢?於是在課堂教學中,就免不了進行知識的拓展了:一百多年前,雷尊殿在無錫是個大道觀,觀主會彈琵琶,人稱「鐵手琵琶」。道觀里有個幫工的女子,常痴痴地聽觀主彈琴,還懷了身孕。她生下一個孩子,小名阿炳。同族覺得她跟道士私通很丟臉,孩子剛生還容她活著,等阿炳四歲時送回道觀後,族裡就逼她自盡了……這個「師父」既是阿炳的父親,又是阿炳的老師。這樣拓展,學生就明白了「師父」一詞的由來,也了解了阿炳的身世,並漸漸感受到了阿炳從小就很苦命。
無論運用哪種方法,都需要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教學的目的靈活運用,也需要老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錘煉教學過渡語,通過合理、巧妙地運用課堂過渡語開啟學生的思維,驅動他們靈動的心,激發他們飛揚智慧的語言,使學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優美的過渡語文字體驗中得到浸潤、感染和豐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陸』 部編版小學語文如何做到指向語用

小學部編的小學語文現在適合小孩子

『柒』 小學語文高段怎樣提升學生語用能力

一、找准練點,深入淺出
到了中段,我們的教學重點逐步從關注字詞轉為關注文章的主要段落。在理解內容的同時,理解作者如何組句成段,如何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材料,如何選擇恰當的表達形式,是中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教材也選編了很多段落結構明顯的課文,給學生習構段提供很好的範例。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例子,讓學生不僅讀懂了這段寫什麼,還要進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即學習如何組句成段,如在教三年級的《和時間賽跑》的一個段落:
課件出示:「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也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了。」
師:這段的結構是什麼?
生:是總分結構。
師:可以換成分總句嗎?我們來讀讀看。
生將第一句放在最後讀。
生:中心句在前或在後都行。都是在告訴我們時間一去不回來了。
師;三個分句的順序可以交換嗎?
生:可以交換。
生:不可以交換。
師:究竟可不可以交換呢?我們來看看每句話寫的是什麼事物。
生:第一句寫的是昨天。
師:昨天說明時間短還是長。
生:短。
生:第二句寫的是爸爸的童年。
師:爸爸的童年和昨天相比時間要長。
生:第三句寫的是外祖母。
師:外祖母的一生時間很長。
生:這三句話所選擇的事物時間是有變化的,所以不能交換順序,這就是作者寫作的奧秘。
········
寫話,先寫時間短的,再寫時間長一點的,最後寫時間最長的。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引導學生理解段落的內容的同時,巧妙地讓他們去探究並發現文字背後的奧秘,即作者是如何選擇語言材料的,是按照怎樣的語言邏輯來安排這些內容的。在學生安排了這些奧秘後,再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去仿寫,及時讓學生運用並鞏固這樣的方法,將語文教學指向了語言文字的運用。
二、強化閱讀感悟,美化語言感受
重視語用訓練已經成為當前語文課堂的一種趨勢,但有些課堂只片面強調語用訓練,因語言而學習語言,就會顯得枯燥乏味、蒼白無力,閱讀效果也不會太理想。語文教學要引領學生在讀中細細品味,既領悟語言文字的精妙,又把握文本的人文之美,體會到語言文字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在中段的語文教學中,要引領學生去欣賞各種各樣的「美」。通過抓住關鍵詞理解、欣賞圖片、朗讀體會等方式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寫生動、寫具體的。在教《桂林山水》時的片段:
師:現在我們來觀察一下灕江的水。先看圖,再讀讀書。看看灕江水怎樣美,主要的特點是什麼。大家讀書的時候,要學會把主要的意思抓住。這一節課文有哪些詞語把桂林的水的特點寫了出來?找出這些詞,畫上這樣的符號~~~~~~
師:看好了嗎?找好的請舉手,請你說。
生:靜、清、綠。
師:(板書:靜、清、綠)灕江的水靜、清、綠。請小朋友用幾個詞把這三個字連接起來,把寫灕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
生: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
師:對不對?還可以怎麼說?
生:對的。還可以這么說,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
師:剛才同學們用一些詞,把幾個字連起來成為一句話,這幾句話就是這小節的內容。如果我們告訴人家: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能讓人感到灕江水很美嗎?假如我們把靜、清、綠三個字重疊起來,怎麼說?灕江的水——
生:灕江的水靜靜的。灕江的水清清的。灕江的水綠綠的。
師:把靜、清、綠幾個字重疊起來,語氣加重,就使人覺得灕江的水很靜、很清、很綠。我們看到灕江的水這么美,感嘆起來,怎麼說?
生: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
師:這三句話,大家說得很有感情。現在請你們讀課文中的這句話。
語文教學應當強化閱讀感悟,發展語言,美化感受。學生不僅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知道了灕江的水是如何之美,而且通過再想像在學生頭腦中出現了美的意境。
三、著力言語應用,促進言語的有效「增值」
如果把文本的語言比作原始資本的話,那麼言語的應用就是為了使言語「增值」。那麼,如何使言語應用能夠化消極語言為積極語言,化文本語言為個性言語,使學生在言語內容、言語形式和言語智慧上得以提高,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言語質量的目的呢?例如,教學《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 出示課件:「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師:同學們美美地把這段讀出來。
師:藉助本段內容模仿這一句式寫話。
生:「秋天把金黃色給了稻田,金黃色的稻穀像一串串珠寶,搖啊搖啊,搖來了豐收的喜悅。」
生:「秋天把橘紅色給了橘子,金黃的橘子像一盞盞燈籠,照啊照啊,映出了農民的笑臉。」
……
師:學生們寫得精彩紛呈。這一語言訓練匠心獨運,它以典型句式為依託,說話的內容材料源於課文,這就為學生打造「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言環境。當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會忘卻自我的存在,從而產生各種情感體驗,積累的語言材料便從他們的言語倉庫里被撿索出來,為他表情達意所用。

『捌』 小學語文都學什麼內容

、累積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大約有1600個字要會寫。


人教版語文三上教材的生字表二

孩子的每一冊語文書的背後的都有生字表,大致要求是表一的生字是要求會認的,表二的生字都是要求會寫的。

2、能藉助字典獨立識字,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


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必須要掌握

此外,還要給孩子備好一本《新華詞典》,方便在語文學習中使用。

3、能用硬筆熟練地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會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三四年級,一定要讓孩子習慣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書寫,平時要使用正楷寫字。(學校里老師應該也會強調,如果老師沒有強調的話您要給孩子定規矩)同時,這個時候也到了初學毛筆正楷的階段了,如果學校沒有開設書法課的話那麼就可以考慮給孩子找個書法班學習。

再重復一遍:一定要讓孩子習慣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書寫,平時要使用正楷寫字。這是來自一位語文老師的心底的吶喊!

4、寫字的姿勢正確,並且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正確的書寫姿勢對保護孩子的視力影響很大

值得提醒的是:正確的寫字姿勢是需要在孩子的整個學習階段不斷糾正和強調的。不好的寫字姿勢一旦養成習慣,要想糾正過來會十分麻煩。

二、閱讀的內容

1、會默讀、略讀,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默讀和略讀的好處在於能夠幫助孩子提高閱讀的效率。

2、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這個階段的閱讀題目對孩子的理解能力要求不高,但逐漸要求孩子能看懂,並能從整體把握。

3、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能有感情地誦讀優秀詩文。

可以培養孩子在清晨大聲朗讀的習慣,注意:是朗讀,不是唱讀。

4、清楚句號、逗號、冒號、引號的用法。


此階段要強調標點符號的重要性

5、會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和課外閱讀中的精彩語言材料,能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主要有這些篇目:

《詠鵝》、《靜夜思》、《村居》、《贈汪倫》、《蜂》、《古朗月行》、《樂游原》、《望廬山瀑布》、《山行》、《鹿柴》、《春曉》、《登鸛雀樓》、《尋隱者不遇》、《憫農》兩首(其一)、《憫農》兩首(其二)、《賦得古草原送別》、《絕句》、《江畔獨步尋花》、《江雪》、《風》、《所見》、《江上漁者》、《敕勒歌》、《清明》、《小池》、《題西林壁》、《游山西村》、《送元二使安西》、《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過故人庄》、《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惠崇春江曉景》、《涼州詞》、《題臨安邸》、《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楓橋夜泊》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下表是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著名的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推薦的三四年級閱讀書單:


清華附小三四年級推薦書單

三、習作的內容

1、能夠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並且能夠將自己的感受和見聞寫下來。

平時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用便條和書信(在孩子學過這兩種應用文體後)作為傳達信息和溝通感情的工具,周末可以多帶孩子去大自然走一走,並且鼓勵孩子把自己看到的東西寫下來,將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

2、初步學會修改作文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習作達到每學年16次左右。

作文每學年16次不太需要家長們操心,學校語文老師都會做要求。但自己學會修改作文中的錯誤的好習慣卻需要家長們逐漸放棄一二年級時事必躬親的習慣,讓孩子自己去學著修改習作並形成習慣,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口語交際的內容

1、能認真傾聽別人講話,知道如何請教別人,禮貌地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能較完整地轉述別人的話。

這些關乎孩子的語言能力,但更多地其實關乎孩子的禮貌和修養,是很值得我們花功夫去培養的。

2、能較生動地講故事,講清自己看到的事物。

可以多鼓勵孩子講講自己讀過的書籍里的故事或者是在生活中見到的事物。

五、綜合性學習的內容

能細心觀察並如實記錄、會搜集資料、有團隊合作意識、會利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

這幾個方面在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加以培養,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更加強調孩子的綜合素養。

三四年級的語文學習內容比起一二年級來還是多了不少,趕緊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家的娃娃完成得怎麼樣了吧!也許正因為如此,三四年級也被稱為小學語文學習的「分水嶺」,學得扎實的孩子在後一階段的學習中會越來越順,相反的,沒有適應的學生可能會在以後的學習中越來越吃力!家有孩子讀三四年級的家長們,一定要在孩子的語文學習上多加關注。

『玖』 小學語文什麼時候用什麼的

一般情況下,名詞前用「的」,動詞前用「地」,動詞後用「得」,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那要是情況而定。

熱點內容
六年級數學分數題 發布:2025-09-05 12:08:36 瀏覽:372
京東瀏覽歷史 發布:2025-09-05 11:26:40 瀏覽:767
文學語文 發布:2025-09-05 11:05:01 瀏覽:915
受老師攻生 發布:2025-09-05 10:36:39 瀏覽:456
長垣的歷史 發布:2025-09-05 09:23:04 瀏覽:862
小學班主任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05 08:30:29 瀏覽:964
吉大無機化學 發布:2025-09-05 05:25:27 瀏覽:997
老師偽君子 發布:2025-09-04 21:39:35 瀏覽:297
物理泵業 發布:2025-09-04 19:04:07 瀏覽:415
杭州塔夫教育 發布:2025-09-04 18:49:27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