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啟蒙繪本
kimikids 兒童早教電腦。
『貳』 關於數學的繪本有哪些
1、鼠小弟愛數學
適合低齡寶寶看,故事篇幅不長,非常好理解,對於涉及數學的部分,有做放大處理,能夠成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這套繪本以小老鼠艾伯為主線,每本一個主題小故事,講述了艾伯和他的小夥伴一起解決各種問題、收獲成長的故事。
『叄』 有哪些數學啟蒙類的繪本可以推薦嗎
一本好的數學繪抄本首先必須具備好繪本襲的一些基本條件,例如大小重量適合孩子自己拿著閱讀,顏色活潑但是不艷俗,注重每一個細節,故事能夠吸引孩子,好玩有趣。當然背後具有可思考的內容,也就是具有生命力。
而數學繪本還必須兼顧數學啟蒙的重任。數學啟蒙繪本要讓孩子發自內心覺得數學好玩有用,應該每一個數學概念都是一個故事,不饒舌不燒腦,用最朴實語言來描述,這才是一本好的數學啟蒙繪本。
比如繪本《你好數學1》,《阿獃數牛》,《有趣的代數》,《十隻小猴》都是很好的數學啟蒙繪本。
『肆』 不知道如何選擇數學啟蒙繪本
數學為主題的繪本,包括《數學繪本》《從小愛數學》《數學啟蒙》《美麗的數學》《美國經典幼兒數學游戲》等等,而這些繪本,也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原來數學並不僅僅是公式、數字、幾何,原來數學也存在於生活之中,原來數學還可以通過那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來達到數學概念啟蒙的效果。一套韓國出品的書,我一向認為,韓國在知識類型的繪本上,把知識與童話或故事相結合的手法,已經爐火純青了。比如小米很喜歡的《法布爾昆蟲記》《西頓動物記》《從小愛物理》等等。《數學繪本》系列共36本,獲獎無數。36本繪本,按照黃、橙、藍、綠、紫的顏色,分成了五大類,黃色繪本以「數與計算」為主題,通過數數的歷史、算式中的符號、數的合成與分解、分數的概念、10以下的加減法等內容加強孩子的數學思考力,一共12本。橙色繪本以「圖形與空間」為主題,介紹了點、線、面的概念,同時引導孩子將這些空間和幾何概念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聯系起來。這一系列一共4本。藍色繪本以「規律性與數學應用」為主題,既引導孩子探索自然界中存在的規律性,又帶領他們尋找隱藏在美術、建築、音樂當中的數學概念,這一系列一共5本。綠色繪本以「測量」為主題,通過不同事物大小比較、用身體測量、辨認貨幣、看時間、認識時間概念的獨特性等主題加深孩子對測量概念和測量工具的理解,共9本。紫色系列以「分類與順序」為主題,通過排序、復合分類、繪制統計圖表、理解概率與統計、對給定的資料進行組織等內容加強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這一系列共6本。
『伍』 數學繪本,數學幫幫忙,從小愛數學哪個更適合5歲半女孩
您好,在數學啟蒙教育上,國外的經驗值得借鑒,優秀的數學啟蒙繪本,沒有說教,而是用有趣的故事和圖畫,讓孩子們輕鬆了解和愛上數學。 關於您的問題,我覺得李一慢博客這種一篇文章寫得不錯,略長,摘選如下: 目前的童書中最有代表性的幾種。包括較早引進韓國的36本「數學繪本」、外研社一套8本的「數學我最棒」童話繪本,2010年新蕾社出版了美國的「數學小子」叢書,到2011年初的啟發童書館引進的美國「數學啟蒙」5階40本;還有剛剛出版的日本的安野光雅的「美麗的數學」一套5本。 1、數學啟蒙Mathstart 故事性:5星 趣味性:5星 親師輔導:5星 知識體系:5星 生活體驗:5星 視覺感受:4星 「數學啟蒙」這套給人的印象最深刻,這套書的美國作者是斯圖爾特•墨菲,「親師手冊」的主編是台北教育大學數學研究所的鍾靜教授。這套40本的數學繪本按照「數與計算、量與實測、圖形與空間、統計與概率、邏輯與推理」這五大方面去建構幼兒的數學學習基礎,並按照難易程度分成5個階段,特別容易讓不同起步的孩子根據這個架構表去購買學習。 數學啟蒙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基礎的數學概念不怕「羅嗦」,有的重要概念我們會覺得很不起眼的一個數學概念,斯圖爾特會用一本書來反復的「刺激」孩子。比如屬於「圖形與空間」主題、Level 1中的《小小消防隊員》一書,用「紐扣」這個孩子常見的物品,通過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參與進來對紐扣的形狀、大笑、顏色等屬性反復進行分類和平分的聯系。 再如「邏輯與推理」主題、Level 1中的《一雙襪子》,還是用幼兒熟悉的襪子,通過5次的配對練習,期望孩子能找出相同特徵的襪子,建立配對的概念。 這套書的第三個特點是獨有的「親師手冊」。其實每本繪本的後面已經附錄了閱讀建議和拓展活動建議,每個Level8本又專門邀請台灣的資深兒童數學教育教師編撰了內容翔實豐富的「親師手冊」。每本數學繪本都有「賞析導讀」板塊,幫助成人讀者解析繪本中的數學;有「親子共讀數學趣味」板塊、生活中學數學,鼓勵家長和孩子觀察和了解生活中的數學概念。 2、中國城市出版社的《美麗的數學繪本》 故事性:5星 趣味性:5星 親師輔導:5星 知識體系:4星 生活體驗:5星 視覺感受:5星 這套最「美麗的數學繪本」有5冊,出自安野光雅的手筆,分別是《十個人快樂大搬家》、《奇妙的種子》、《壺中的故事》、《三隻小豬》和《帽子戲法》,分別介紹了10以內的加減、數的增加、階乘、排列組合、假設推理和排除。 前兩本的文圖都是安野光雅,後兩冊的文字作者是數學教授,《壺中的故事》的文字作者是資深童書編輯。這樣的組合使得文圖兼備,堪稱最美的數學繪本。 3、長春出版社的《數學繪本》 故事性:5星 趣味性:5星 親師輔導:4星 知識體系:5星 生活體驗:4星 視覺感受:4星 這套書分成四個色系—紫色是「分類和順序」6冊,黃色是「數與計算」12冊,藍色是「規律性和數學應用」5冊,橙色是「圖形與空間」4冊,綠色是「測量」9冊。每一冊書後都有「數學概念理解」、「數學概念擴展游戲」、「數學概念擴展-課題」三部分的閱讀拓展設計,可以幫助家長和老師有效第對孩子進行閱讀指導。博主覺得數學概念理解這個重要環節的翻譯或者重新編撰離深入淺出的境界有點兒距離。 4、外研社的「數學我最棒童話繪本」 故事性:5星 趣味性:5星 親師輔導:3星 知識體系:3星 生活體驗:4星 視覺感受:3星 這套叢書有8本,分別是「趣味分類」的《松鼠一家去旅行》、「趣味計量」的《小芙蓉的大魔法》、「趣味排列」的《手忙腳亂的小章魚》、「趣味空間」的《膽小熊莫比克》、「趣味計數」的《熱鬧農場的開心事》、「趣味數字」的《一二三糖果店》、「趣味圖形」的《魔鏡寶物大搜索》和「趣味比較」的《大小國王PK賽》。 5、新蕾出版社的「數學小子」叢書 故事性:5星 趣味性:5星 親師輔導:3星 知識體系:3星 生活體驗:3星 視覺感受:4星 這套書源自美國,也是有趣的故事性和知識性兼備的套書。 通過以上五套數學繪本的簡單分析,對於如何與孩子共讀數學繪本,我有幾點建議: 1、繪本第一。 數學繪本本身就是繪本,別抱著教科書、輔導書、練習書那樣的「期望」來閱讀。 2、興趣為主。 不能急於求成,不能用家長的數學認知去類比你的孩子,不要逼著孩子去「學習和理解」繪本中的數學概念,要以興趣激發為主,而不是技巧和練習。 3、從簡單入手。 上述這五大系列繪本,從數數到階乘都有,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孩子的年齡選擇合適的略微簡單的繪本,由簡入深,提升自信。 4、從體系入手。 可以從兩個大套中任選一套,輔助以其它的小系列。 5、親師手冊利用好。 有些是簡短的在繪本中的「貼士」,有些是專家、 專門編撰的手冊,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好數學繪本。 6、一定從生活體驗中印證和學以致用。在閱讀時並不一定要完全理解這些數學概念,而是以生活化、故事化、圖像化的方式,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接觸到這些概念,進而在腦海中留有印象。 以上答案僅作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
『陸』 一年級學生適宜的數學故事繪本
之前有收集一些數學方面的繪本,這類的繪本多是國外的。
韓國「數學繪本系列」:
公主殿下來的那天
最棒的蔬菜
我的一天
都陵村168號
時間的故事
讓誰先吃好呢?
過去的人們是怎麼數數的呢?
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
蜘蛛和糖果店
雙胞胎兄弟
鼓鼓和蛋蛋的夢想
真正的魔法師
避開惡貓的方法
一起一起分類病
都到我這里來
我和爺爺的建築之旅
奶奶的紅裙子
美術館里遇到的數學
猜猜看
點和線相遇
尋找消失的爸爸
世界上最帥的豬
汪汪的生日派對
很特別的音樂故事
成為好爸爸
阿錘和阿蛋愉快的一天
吃了魔法葯的哈哈阿姨
麵包公主三姐妹
有想除掉的東西
燕子,你還記得嗎?
和鄰居親密相處
插峴嶺
我家漂亮的尺子
小熊一家和吵吵鬧鬧的怪物們
鳥兒鳥兒飛進來
各國的早餐
韓國「數學童話繪本系列」:
什麼都能買到的商店
我們都是好朋友
看到我媽媽了嗎
……
美國「數學啟蒙繪本系列」,共40本。
中國城市出版社的《美麗的數學繪本》系列。
長春出版社的《數學繪本》系列。
外研社的「數學我最棒童話繪本」。
新蕾出版社的「數學小子「系列叢書。
(這么多,夠你看的了!O(∩_∩)O)
『柒』 Mathstart 數學啟蒙和長春出版社的《數學繪本》哪本更適合4歲孩子做數學啟蒙
4歲前後很多孩子出現數學敏感期,這位媽媽在4歲的時候想到做數學啟蒙是很好的事情。
但是每個孩子敏感期的時間不一樣,同樣是數字敏感期,有的孩子可能三歲半就出現了,有的孩子可能5歲才出現,需要媽媽仔細觀察,到了敏感期有出現的苗頭時,再做引導會事半功倍。
出現數字敏感期的時候,小孩子會特別愛數數,數東西,這個東西有幾個,那個東西有幾個,也會樂意做一些簡單的加減法。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去引導孩子做更深入的理解,但是不一定要通過繪本這樣靜態的方式去引導,可以在生活中引導,比如坐在車里時,數數今天有幾個人坐車,幾個男的,幾個女的,加在一起是幾個呀?比如吃飯的時候,今天有幾個菜,幾個人吃飯需要幾個碗?如果是大家庭的話還可以看看今天誰沒在,缺了幾個人?坐電梯的時候,比如你現在在5樓,那麼現在一部電梯在1樓,另一部電梯在4樓,哪部電梯會先來(通常電梯優先選擇近的)這是我和兒子經常玩的游戲。
國外的幼兒園會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來學一個數字,比如說這周學數字3,那麼這周所有的活動都會和3有關,比如讓3個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3個糖,每首歌唱3遍等等。
每個數字都與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對應起來,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符號,首先要讓孩子把數和具體物對應起來,而不是和這個符號對應起來。對抽象符號對應的理解要進入小學才能真正完成。
數學本來就是源於生活的,如果要坐下來,拿著書,成為一種學習模式,那麼數字可能被抽象化,不利於孩子理解,小孩子也會有一定的壓力。
如果孩子經常答錯,或者玩上兩次就不願意了,說明家長的題目可能太難了,或者太簡單了。要多觀察孩子的反應,因為孩子可能說不清楚原因,也說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也有可能孩子現在對數字還不是很敏感,需要放一放。如果強硬學習的話,反而會損害了他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媽媽是通過繪本來學習的話,甚至有可能會降低他對繪本的樂趣,這樣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