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金點子

數學金點子

發布時間: 2021-07-23 11:36:34

⑴ 學習上的金點子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這是大家常說的一句話。對於數學這門學科來說,我認為要根據自己的實力,為自己准確定位,保證基礎題全部答對,並適當放棄自己力不從心的高難題,這樣達到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補短應該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應試方法。俗話說「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麻」,我這個小嘴「麻雀」,在數學學習中沒有多大的優勢。在平時考試中,數學最後一道題對我而言難度就挺大的,我經常只是做出第一問,第二問基本上是無可奈何、屢戰屢敗。在高考中,我一看最後一道題的第二個問題挺難的,於是很快決定放棄了這個難啃的「地瓜」,並立刻回頭檢查前面已經做過的試題,幸運的是檢查出做錯的一道5分的選擇題。或許,正是由於這樣量力而行的戰術,我保住了「芝麻」——基礎題,只在較難題目上失去了12分,其他題全部做對,做到了數學考試的超水平發揮。

⑵ 小學數學金點子教學案例

足球場上的數學
上周四,我在操場上和丁立、杜子凡、蔡子煜等人踢足球。 中場休息時,我和丁立坐在牆角邊休息。
這時,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小紅和小丁踢足球的題目,於是就問丁立:「小紅和小丁在踢足球,小紅每小時踢進20個,小丁每小時踢進30個,現在是下午一點十分,問下午什麼時候小紅和小丁一共踢進90個?」
丁立一下子想不出來,就說:「筆和草稿紙呢?」我想:現在有筆和草稿紙你也未必做得出來呢!其實這到題的解題方法很簡單:先算出小紅和小丁平均幾 分鍾踢進一球?再算出踢進90個球要幾分鍾?最後把所需時間加上一點十分,就能算出什麼時候一共踢進90個球。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數學題竟和生活有著聯系。看來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與數學打交道,足球場上也不例外。例如,足球場的大小就有嚴格的數字規定:長90—120米,寬45—90米,球門寬7. 32米,高2.44米,中圈半徑為9.15米等。把足球場與數學聯系起來,.確實是一件有趣的事。

⑶ 金點子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2到3頁答案

解答分數應用題要做到「四個善於」(這里的方法其實也是一種思路)

分數應用題變化多端,但我們只要仔細審題,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便能迎刃而解。一、善於對應。在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時,找不準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是造成錯誤的重要原因。因而,要正確解答分數應用題首先要善於找出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如:某工廠有工人1350人,其中男工人占,男工人比女工人多多少人?根據題意,可找出下列對應關系:總人數1350人��單位「1」;男工人數��,女工人數��;男工人比女工人多的人數��。根據「單位1」的量×幾分之幾=對應數量,不難得出計算結果:(人)。二、善於比較。有意識地進行題組比較,能使我們分清分數應用題的結構特徵,清晰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如:(1)水果店運來蘋果2000千克,比運來的梨多,梨有多少千克?(2)水果店運來蘋果2000千克,運來的梨比蘋果多,梨有多少千克?比較兩道題,就會發現:一是單位「1」不同。(1)題中的單位「1」是梨的數量(未知);(2)題中的單位「1」是蘋果的數量(已知)。二是數量2000千克對應的分率不同。(1)題中2000千克對應的分率是;(2)題中2000千克對應的分率是「1」。三是類型不同。(1)題是「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方程或除法解答;(2)題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四是列式與計算結果不同。三、善於假設。遇到某些難以解答的分數應用題,我們不妨合理假設具體條件,使抽象的數量關系具體化。如:水結成冰時,體積增加。冰化成水時,體積減少幾分之幾?我們可先假設水有11立方米,求出水結成冰後的體積是12立方米,再求出冰化成水後體積減少幾分之幾:即。四、善於溝通。對相類似的知識進行聯想溝通,能使我們解題時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如:(1)小明去買早點,包里的錢單買油條可買10根,單買包子可買5個。他買了2根油條後,還可買幾個包子?(2)一塊木料單做椅子可把10把,單做桌子可做5張。李師傅先用這塊木料做了2把椅子,還可做幾張桌子?如果我們把這一類題與工程問題進行溝通,就會很快找到解題思路。附題目:1、冰化成水,體積減少了1/11,現在有5立方分米的水,結成冰後,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一塊5立方分米的冰化成水後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2、小明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的頁數與總頁數的比是3:7,如果再看15頁,正好是這本書的一半,這本書有多少頁?3、數學興趣小組共有42人,其中女生佔2/7,後來又增加了幾名女生,這時女生占總人數的2/5,增加了多少名女生?4、兩筐蘋果共90千克,大筐的1/5與小筐的1/4共重20千克,大、小筐各裝水果多少千克?小學數學三星級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典型題庫

http://www.mathcn.com/Article_D/2006-05/384631242283657.htm一題多解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

http://www.mathcn.com/Article/tiku/xiaokao/200510/979.html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http://www.xxjszj.com/article_html/36/14197.html試談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教學要求

http://www.100paper.com/100paper/jiaoyuxue/xuekejiaoyu/20070621/17464.html

⑷ 金點子鎮海區三年級下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

誰會這么傻和你說啊

⑸ 學習金點子有那些

學習的金點子其實和克服困難的金點子差不多
【1】首先要-------學會堅強。【因為堅強了之後才能實現第2個,也就是【2】】
【2】之後要-------不怕苦不怕累。【因為不怕苦不怕累之後才會學會第3個。【3】】
【3】接著要-------學會和困難做斗爭。【因為能夠做斗爭最後一個【4】才能實現。】
【4】最後要-------不退縮不後悔。【所以只有這樣做才能實現學習的目標克服困難。】

O(∩_∩)O謝謝 我的是簡寫哦!

⑹ 小學數學畢業試卷金點子答案

我也六年級,知道就好了

⑺ 學習數學的好點子

要回答這個似乎非常簡單:把定理、公式都記住,勤思好問,多做幾道題,不就行了。
事實上並非如此,比如:有的同學把書上的黑體字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來,可就是不會用;有的同學不重視知識、方法的產生過程,死記結論,生搬硬套;有的同學眼高手低,「想」和「說」都沒問題,一到「寫」和「算」,就漏洞百出,錯誤連篇;有的同學懶得做題,覺得做題太辛苦,太枯燥,負擔太重;也有的同學題做了不少,輔導書也看了不少,成績就是上不去,還有的同學復習不得力,學一段、丟一段。
究其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習態度問題:有的同學在學習上態度曖昧,說不清楚是進取還是退縮,是堅持還是放棄,是維持還是改進,他們勤奮學習的決心經常動搖,投入學習的精力也非常有限,思維通常也是被動的、淺層的和粗放的,學習成績也總是徘徊不前。反之,有的同學學習目的明確,學習動力強勁,他們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刻苦鑽研的精神和自主學習的意識,他們總是想方設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主動向同學、老師求教,具有良好的自我認識能力和創造學習條件的能力。二是學習方法問題:有的同學根本就不琢磨學習方法,被動地跟著老師走,上課記筆記,下課寫作業,機械應付,效果平平;有的同學今天試這種方法、明天試那種方法,「病急亂投醫」,從不認真領會學習方法的實質,更不會將多種學習方法融入自己的日常學習環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多的同學對學習方法存在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理解,比如,什麼叫「會了」?是「聽懂了」還是「能寫了」,或者是「會講了」?這種帶有評價性的體驗,對不同的學生來說,差異是非常大的,這種差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其效果。
由此可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好數學的兩大基石。這兩大基石的形成又離不開平時的數學學習實踐,下面就幾個數學學習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談一談如何學好數學。

一、數學運算
運算是學好數學的基本功。初中階段是培養數學運算能力的黃金時期,初中代數的主要內容都和運算有關,如有理數的運算、整式的運算、因式分解、分式的運算、根式的運算和解方程。初中運算能力不過關,會直接影響高中數學的學習:從目前的數學評價來說,運算準確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運算屢屢出錯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從個性品質上說,運算能力差的同學往往粗枝大葉、不求甚解、眼高手低,從而阻礙了數學思維的進一步發展。從學生試卷的自我分析上看,會做而做錯的題不在少數,且出錯之處大部分是運算錯誤,並且是一些極其簡單的小運算,如71-19=68,(3+3)2=81等,錯誤雖小,但決不可等閑視之,決不能讓一句「馬虎」掩蓋了其背後的真正原因。幫助學生認真分析運算出錯的具體原因,是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面對復雜運算的時候,常常要注意以下兩點:
①情緒穩定,算理明確,過程合理,速度均勻,結果准確;
②要自信,爭取一次做對;慢一點,想清楚再寫;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紙上也要寫清楚。

二、數學基礎知識
理解和記憶數學基礎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前提。
★什麼是理解?
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話去解釋事物的意義,同一個數學概念,在不同學生的頭腦中存在的形態是不一樣的。所以理解是個體對外部或內部信息進行主動的再加工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
理解的標準是「准確」、「簡單」和「全面」。「准確」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簡單」就是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全面」則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不重不漏。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表述;二是知識的引申及其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
★什麼是記憶?
一般地說,記憶是個體對其經驗的識記、保持和再現,是信息的輸入、編碼、儲存和提取。藉助關鍵詞或提示語嘗試回憶的方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記憶方法,比如,看到「拋物線」三個字,你就會想到:拋物線的定義是什麼?標准方程是什麼?拋物線有幾個方面的性質?關於拋物線有哪些典型的數學問題?不妨先寫下所想到的內容,再去查找、對照,這樣印象就會更加深刻。另外,在數學學習中,要把記憶和推理緊密結合起來,比如在三角函數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數定義和加法定理為基礎的,如果能在記憶公式的同時,掌握推導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遺忘。
總之,分階段地整理數學基礎知識,並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可以極大地促進數學的學習。

三、數學解題
學數學沒有捷徑可走,保證做題的數量和質量是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
1、如何保證數量?
① 選准一本與教材同步的輔導書或練習冊。
② 做完一節的全部練習後,對照答案進行批改。千萬別做一道對一道的答案,因為這樣會造成思維中斷和對答案的依賴心理;先易後難,遇到不會的題一定要先跳過去,以平穩的速度過一遍所有題目,先徹底解決會做的題;不會的題過多時,千萬別急躁、泄氣,其實你認為困難的題,對其他人來講也是如此,只不過需要點時間和耐心;對於例題,有兩種處理方式:「先做後看」與「先看後測」。
③選擇有思考價值的題,與同學、老師交流,並把心得記在自習本上。
④每天保證1小時左右的練習時間。
2、如何保證質量?
①題不在多,而在於精,學會「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題意,注意對整個問題的轉譯,深化對題中某個條件的認識;看看與哪些數學基礎知識相聯系,有沒有出現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現思維活動經過,分析想法的產生及錯因的由來,要求用口語化的語言真實地敘述自己的做題經過和感想,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元歸一。
②落實:不僅要落實思維過程,而且要落實解答過程。
③復習:「溫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較「經典」的題重做幾遍,把做錯的題當作一面「鏡子」進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種高效率的、針對性較強的學習方法。

四、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與哲學思想的融合是學好數學的高層次要求。比如,數學思維方法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都有其對立面,並且兩者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相互轉換、相互補充,如直覺與邏輯,發散與定向、宏觀與微觀、順向與逆向等等,如果我們能夠在一種方法受阻的情況下自覺地轉向與其對立的另一種方法,或許就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比如,在一些數列問題中,求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公式的方法,除了演繹推理外,還可用歸納推理。應該說,領悟數學思維中的哲學思想和在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數學思維,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方法。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重視運算能力的培養,扎扎實實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學會聰明地做題,並且能夠站到哲學的高度去反思自己的數學思維活動,我們就一定能早日進入數學學習的自由王國。

很多人在考試時總考不出自己的實際水平,拿不到理想的分數,究其原因,就是心理素質不過硬,考試時過於緊張的緣故,還有就是把考試的分數看得太重,所以才會導致考試失利,你要學會換一種方式來考慮問題,你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人們常說,考試考得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理,過於地追求往往就會失去,就是這個緣故;不要把分數看得太重,即把考試當成一般的作業,理清自己的思路,認真對付每一道題,你就一定會考出好成績的;你要學會超越自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心裡不要總想著分數、總想著名次;只要我這次考試的成績比我上一次考試的成績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這也就是說,不與別人比成績,就與自己比,這樣你的心態就會平和許多,就會感到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學習與考試時就會感到輕松自如的;你試著按照這種方式來調整自己,你就會發現,在不經意中,你的成績就會提高許多;

⑻ 三年級數學作文我的金點子一百字

十點多

⑼ 金點子小學期末測試分類復習卷A+B六年級上冊數學

11 26

100分

⑽ 數學金點子

數學金點子的題目很多,其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寓教於樂,你本著這個宗旨去出題就好

熱點內容
數學教學器材 發布:2025-08-28 18:48:47 瀏覽:202
河北的歷史 發布:2025-08-28 18:22:54 瀏覽:19
教師的總結 發布:2025-08-28 16:37:59 瀏覽:28
西藏的地理位置 發布:2025-08-28 16:16:51 瀏覽:47
中國建築歷史 發布:2025-08-28 11:43:53 瀏覽:161
威爾的英語 發布:2025-08-28 09:09:26 瀏覽:799
數學九上課本 發布:2025-08-28 07:49:47 瀏覽:763
廣安市教師公招 發布:2025-08-28 07:43:26 瀏覽:836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德育工作總結 發布:2025-08-28 05:16:12 瀏覽:975
師德自查反思 發布:2025-08-28 05:14:48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