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高考語文修辭

高考語文修辭

發布時間: 2021-07-23 13:34:00

❶ 高考了 語文常識不知道 有哪些修辭手法 還有怎麼用50分

不知道你是哪張卷子,俺全國卷說,其餘單獨命題的卷子其實形式也差不多,
首先前仨選擇題(說明文,貌似叫這),你多做幾篇(給你個限度15篇吧),然後把15篇對比找規律,,經驗:三道題每道題都得在文中找出原話
然後是文言文選擇,也是在原文中必須找出原話,也是15篇吧 翻譯也就差不多了
作文看看議論文格式怎麼寫,多背幾篇開頭結尾(至少20吧),中間的,每段第一句寫優美點,然後有個中心思想段,剩下的自己編,多背多看提前 練習寫10來篇,背斜句子 40分到手
還有什麼題型呢?忘了給提示下

你現在才剛要上高三吧???一切來得及,同學高一高二啥都不會,高三辛苦一年都上1本,你只要下辛苦,1本不是問題

❷ 2017年高考語文如何考查修辭

高 考 語 文 中 對 這 一 考 點 的 考 查 方 式 靈 活 多 樣 。 近 年 來 最 常 見 的 考 查 方 式 包 括 : 在 語 言 運 用 題 ( 如 仿 寫 、 擴 寫 、 擬 對 聯 等 ) 中 , 根 據 需 要 運 用 修 辭 手 法 來 表 達 ; 在 詩 歌 鑒 賞 題 中 , 結 合 詩 句 內 容 解 說 修 辭 手 法 的 具 體 運 用 及 其 表 達 效 果 ; 在 現 代 文 閱 讀 題 中 , 結 合 文 章 內 容 分 析 修 辭 手 法 在 具 體 語 境 中 的 表 達 效 果 ; 在 作 文 中 要 求 「 善 於 運 用 修 辭 手 法 」 等 。 對 每 一 個 知 識 點 如 何 考 把 握 很 重 要 , 我 現 在 就 非 常 關 注 這 個 , 每 次 北 京 新 東 方 優 能 一 對 一 舉 辦 講 座 我 都 去 聽 , 然 後 回 來 看 看 孩 子 是 不 是 按 照 這 個 知 識 點 去 學 習 。

❸ 求高考語文閱讀主要修辭方法和寫作技巧及其作用

【簡 介】
修辭 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准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頂針(真)、復沓、互文、比擬等。
[編輯本段]【比 喻】
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為
如: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 甲代乙 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
如: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編輯本段]【擬 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擬人可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編輯本段]【誇 張】
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 誇張可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誇張類別有:
擴大誇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 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縮小誇張 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我家門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誇張 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編輯本段]【排 比】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但要三個以上。 排比可增強語言氣氛,加強表達效果。
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編輯本段]【對 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對偶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編輯本段]【反 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音重復某個詞語句子。
反復的種類: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如:山谷迴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連續反復)
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間隔反復)
[編輯本段]【設 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設問可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編輯本段]【反 問】
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如: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編輯本段]【引 用】
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該記住這一真理。
[編輯本段]【借 代】
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么?
[編輯本段]【反 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編輯本段]【對 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系,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如: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
[編輯本段]【頂針】
用上句結尾的詞語作下句的開頭,前後頂接,蟬聯而下,促使語氣銜接。又稱聯珠、蟬聯、連環。
例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佚名題北京潭柘寺彌勒殿聯)
痴則貪,貪則嗔,嗔則傷人種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師匠,當以戒為師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也不太常見的頂針格式,叫連環格(全聯相鄰的分句全都頂針,且聯首與聯腳也頂針)。如:
善可親近,近可聞,聞思修習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來再受生
樓外青山,山外白雲,雲飛天外
池邊綠樹,樹邊紅雨,雨落溪邊
總的說來:環環緊扣,引人入勝。
具體地說:議事說理,准確、謹嚴、周密。抒情寫意,格調清新。狀物敘事,條理清晰。
[編輯本段]【復沓】
句子和句子之間可以更換少數的詞語,叫復沓;無更換詞語叫做疊句或重復(注意2者的區分)
北朝民歌《木蘭詩》.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這兩句是復沓句。
朱自清《匆匆》復沓的運用,也是散文詩維持其音樂特點通常運用的手段。所謂「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顯出詩人感慨的遙深來,又增加了詩的旋律感。「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復出現,一種幽怨之情反復回盪。「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象游絲樣的痕跡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數字的變化,使感情層層推進,在參差中又顯出整齊的美。結句的反復,反復強化作品的主旋律,畫出詩人感情起伏的波瀾。復沓的運用,反復吟詠,起到了一唱三嘆的效果。
復沓,又叫重章、重言、復辭、重復,是重復使用同一詞語、句子或句群。
運用復沓,可以加強語勢,抒發強烈的感情,表達深刻的思想,分清文章的脈絡、層次,增強語言節奏感。
舉例:
早晨被一個小蠅子在臉上爬來爬去爬醒,趕開,又來;趕開,又來;而且一定要在臉上一定的地方爬……
反復寫蒼蠅「趕開,又來」,生動准確地寫出了蒼蠅的可惡討厭,纏住不放的特點。突出了我對蒼蠅極端厭惡,又無法擺脫的感情。
復沓句:將部分詞句反復詠唱,形成一種回環美。復沓與疊句的區別是,復沓可以更換少數詞語,而疊句的詞語完全相同。例: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編輯本段]【互文】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
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
示 例: 例子(1):朝暉夕陰。
《岳陽樓記》范仲淹( 意思是「朝暉夕陰」和「朝陰夕」」。「朝」和「夕」、「暉」和「陰」是互文。)
例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陽樓記》范仲淹( 意思是不因「物」[所處環境]或「己」[個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例子(3)《木蘭詩》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3.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4.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特 征:互文的特徵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結構特徵:互省。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前部分省去 「壯士」,句後部分省去「將軍」,「將軍」與「壯士」分置,前後互相交錯補充。
二、語義特徵:互補。如:「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詩》),木蘭對著窗戶,已包含對著鏡子,「理」和「貼」兩個動作是在同一情境中進行的,譯時應將它們拼合起來。
形 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個句子里出現的互文。如「秦時明月漢時關」一句,「秦」和「漢」是互相補充。又如「主人下馬客在船」「東船西舫悄無言」「主人忘歸客不發」「東犬西吠」亦屬此類,還有「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
二、鄰句互文。即在相鄰的句子里出現互文。如《木蘭詩》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東市」「西市」「南市」「北市」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許多市集,購齊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個集市上只買某一樣東西。 這樣寫表現了木蘭從軍前准備細心

[編輯本段]【比擬】
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就是比擬。
寫作時善用比擬,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比擬離不開聯想和想像.
比擬是根據本體事物和擬作事物之間的可擬性,藉助聯想和想像而形成的辭格,因此聯想是通向比擬的橋梁,想像是比擬的翅膀.
比擬具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是作者用自己自然流露的強烈感情去感染讀者的一種辭格.
可以簡單的將比擬看作是比喻和擬人的結合。

❹ 高考語文--修辭手法

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根據以上觀點可以推敲出事選D

在教你一點!
如何判別是不是比喻句
有「好像」「像」「是」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關鍵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有的同學一看到含有「像」、「好像」「彷彿」等詞語的句子就認為一定是比喻句,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小學語文課本中,以下「像」字句並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較
1.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南京長江大橋》) 句中的「輪船」和「扁舟」是同一類事物,通過比較,突出長江水的浩大。
2.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賣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現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的比較。
3.他還是像過去一樣喜歡打乒乓球。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二、表示舉例
1.「你騙誰,像你這樣的大官會沒有錢?」(《「你們想錯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誌敏作為例子,說明凡是當官的就一定有錢。
2.「像您這樣的高個兒幹不了這重活兒……」(《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為例子,說明凡是「高個兒」都當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測
1.珊迪聽了,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好像表示感激。(《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後不涉及兩項事物,只是表示猜測。
2.小麗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愛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測,是為了加強語氣,說明估計的准確性。
3.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兒見過。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測、判斷,不是比喻。

❺ 高考語文論述文文章中用到修辭手法的句子

只要這樣你才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得更好,你首先需要點明這點,比如修辭可能有比喻擬人排比等這個可能的,有時用一個修辭,這要求你能夠熟練掌握他們的一些套話,烘托。這樣或許更利於你的進步,特別是在高考這樣緊張的環境下,這些是常見的,我建議問老師。這些都是常用的,表現手法有以小見大。有什麼不懂得,側面等,然後
再說它的作用

❻ 高考語文試卷中的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怎麼區分

表現手法裡麵包括修辭手法 表現手法還有對文章分析時運用的手法,修辭則針對一個句子而言的

❼ 高考語文古詩幾種修辭手法及作用

詩歌鑒賞題中考查的修辭手法常見的有比喻、擬人、誇張、對比、襯托、對偶、頂真、雙關、通感等。

熱點內容
數學教學器材 發布:2025-08-28 18:48:47 瀏覽:202
河北的歷史 發布:2025-08-28 18:22:54 瀏覽:19
教師的總結 發布:2025-08-28 16:37:59 瀏覽:28
西藏的地理位置 發布:2025-08-28 16:16:51 瀏覽:47
中國建築歷史 發布:2025-08-28 11:43:53 瀏覽:161
威爾的英語 發布:2025-08-28 09:09:26 瀏覽:799
數學九上課本 發布:2025-08-28 07:49:47 瀏覽:763
廣安市教師公招 發布:2025-08-28 07:43:26 瀏覽:836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德育工作總結 發布:2025-08-28 05:16:12 瀏覽:975
師德自查反思 發布:2025-08-28 05:14:48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