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語文全國卷一
Ⅰ 2017年使用全國卷1的省份有哪些
1、2017年高考使用全國Ⅰ卷的省份:
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
2、山東省部分科目使用全國Ⅰ卷:
全國Ⅰ卷:外語、文綜、理綜, 自主命題:語文、文數、理數
另:
1、全國Ⅱ卷: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西藏、陝西、重慶
2、全國Ⅲ卷:雲南、廣西、貴州、四川
3、海南省:全國Ⅱ卷(語、數、英)+單獨命題(政、史、地、物、化、生)
4、江蘇省: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5、北京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6、天津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7、上海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1)2017年語文全國卷一擴展閱讀
全國卷,它是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命制的適用於全國大部分省區的高考試卷,目的在於保證人才選拔的公正性。從2016年開始,全國Ⅰ、Ⅱ、Ⅲ卷分別改稱為全國乙、甲、丙卷。小語種(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高考統一使用全國卷,各省均無自主命題權,且不分甲乙丙卷。
在新課程標准改革之後,全國根據是否實行新課標劃分出了「課標卷」與「大綱卷」。一些地區的自主命題權被收回,2013年起「課標卷」分為Ⅰ卷和Ⅱ卷(2016年起Ⅰ卷改稱乙卷,Ⅱ卷改稱甲卷),2016年在此基礎上新增丙卷,被不同的地區所使用,總的來說新課標乙卷的難度比新課標甲卷難度大,而丙卷難度和甲卷相當。
而使用大綱卷的地區逐漸減少,2015年大綱卷徹底退出歷史舞台。自主命題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包括難度不穩定,試題質量下降等,因此,教育部自2014年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後,逐步增加了使用全國卷的省份,至2018年共有26個省份回歸全國卷。
使用獨立命題的省市也能在部分科目上採用全國統一試題,例如江蘇卷英語聽力部分一直採用全國Ⅰ卷,浙江省在2017年高考改革後英語科目使用全國卷。所有小語種(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高考統一使用全國卷,各省均無自主命題權。
Ⅱ 2017 全國1卷 語文 滿分多少
2017 全國1卷 語文 滿分多少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高考試卷,語文的滿分都是150。
Ⅲ 2017年高考哪些省份用全國卷
2017年使用全國卷的省份有: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福建、山東(註:2017年山東省僅英語、綜合兩科使用全國卷,語文、數學兩科仍自主命題)、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青海、西藏、陝西、重慶、海南
以及貴州、廣西、雲南、四川,其中2017年海南省僅語文、數學、英語三科使用全國卷,物理/政治、化學/歷史、生物/地理三科仍使用教育部為其單獨命題的分科試卷。
(3)2017年語文全國卷一擴展閱讀
不得參加高考的情形: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
(3)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應屆畢業年份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並違規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包括全國統考、省級統考和高校單獨組織的招生考試,以下簡稱高校招生考試)的應屆畢業生;
(4)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給予暫停參加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停考期內的人員;
(5)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Ⅳ 首次曝光,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有哪些變化
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國新課標語文《考試說明》在試題結構、賦分、題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既遵循了穩定性和承繼性,又體現了創新性。具體表現為:
(1)取消選考,將「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列為必考,在這兩類文本閱讀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層級。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客觀選擇題,兩道主觀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一道五選二客觀題,一道主觀題。
(2)增加了對古文化知識的考查;
(3)在「論述類文本閱讀」欄目中,增加了「閱讀中外論述類文本,了解政論文、學術論文、時評、書評等論述類文體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達方式。閱讀論述類文本,應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內容。
(4)加強了對信息篩選、整合能力的考查。
(5)詩歌閱讀改為一道五選二客觀題和一道主觀題。
(1)論述類文本閱讀。全國三套卷的設題都中規中矩,難度適中。其中有數個選項在文中已找不到完全對應的文字,但含意又不脫離文章。
(2)文言文的考查沿襲15年的考點。
(3)古代詩歌閱讀將詩歌的寫什麼與怎麼寫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點,答案精煉,配分科學、規范。
(4)名句名篇默寫。三套卷題型均為根據語境填寫詩文句子,注重考查經典篇目中膾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啟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學類文本閱讀。甲卷為外國小說,乙、丙卷均為中國小說。材料長度均為14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構思技巧。新的變化在於探究題回歸。
(6)實用類文本閱讀。三套卷均為現代人物傳記閱讀。
(7)語言文字運用,進一步加強對語言表達准確的考查,如試卷中的第15題與第17題。第15題是虛詞填空;第17題選用思維流程圖。
(8)寫作。2016年作文題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關注社會缺失,緊扣時代熱點,聚焦立德樹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擴展閱讀,考查學生真實的寫作能力,真正實現以表達與交流為提高的考試目的。乙卷一改以往的文字材料形式,以漫畫作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