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的寫法
Ⅰ 數字的寫法有多少種
五種。
蘇州碼子: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
阿拉伯數字:0 1 2 3 4 5 6 7 8 9
羅馬數字: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英文數字:A B C D E F (在十六進制中用到)
中文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蘇州碼子,也叫草碼,花碼、番仔碼、商碼。是中國早期民間的「商業數字」。 它脫胎於中國文化歷史上的算籌,也是唯一還在被使用的算籌系統,產生於中國的蘇州。現在在港澳地區的街市、舊式茶餐廳及中葯房偶而仍然可見。
阿拉伯數字由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是現今國際通用數字。阿拉伯數字最初由古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傳播,成為該種數字最終被國際通用的關鍵節點,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
羅馬數字是歐洲在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數字)傳入之前使用的一種數碼,現在應用較少。它的產生晚於中國甲骨文中的數碼,更晚於埃及人的十進制數字。但是,它的產生標志著一種古代文明的進步。
(1)數學的寫法擴展閱讀:
數字的起源:
數字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說起源於我國,史書上說中天皇君兄弟十三人,號曰天靈,其中一人發明了數字,繼而又發明了天干、地支。
亦有另一種說法,數字是發源於古印度,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數字後來被阿拉伯人用於經商而掌握,經改進,並傳到了西方。
西方人由於首先接觸到阿拉伯人使用過這些數據,便誤以為是他們發明的,所以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造成了這一歷史的誤會。後來,隨著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傳播,大家都都認同了「阿拉伯數字」這個說法,使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數字,
實際上是阿拉伯人最早開始廣泛使用數字。傳到歐洲後,歐洲人非常喜愛這套方便適用的記數符號,盡管後來人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由於習慣了,就一直沒有改正過來。
數字的傳播:
公元七到八世紀,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崛起。阿拉伯帝國在向四周擴張的同時,阿拉伯人也廣泛汲取古代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這些國家的科學著作。
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毛卡把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國王)曼蘇爾。
曼蘇爾十分珍愛這部書,下令翻譯家將它譯為阿拉伯文。譯本取名《信德欣德》。這部著作中應用了大量的印度數字。由此,印度數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採納。
此後,阿拉伯人逐漸放棄了他們原來作為計算符號的28個字母,而廣泛採用印度數字,並且在實踐中還對印度數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於書寫。
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數字後,很快又把它介紹給歐洲人。中世紀的歐洲人,在計數時使用的是冗長的羅馬數字,十分不方便。因此,簡單而明了的印度數字一傳到歐洲,就受到歐洲人的歡迎。
可是,開始時印度數字取代羅馬數字,卻遭到了羅馬教皇的強烈反對,因為這是來自「異教徒」的知識。但實踐證明印度數字遠遠優於羅馬數字 。
1202年,義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數學書籍《計算之書》,書中廣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進的印度數字,它標志著新數字在歐洲使用的開始。這本書共分十五章。
在第一章開頭就寫道:「印度的九個數目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以及阿拉伯人叫做『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隨著歲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紀,中國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與應用。印度數字逐漸為全歐洲人所採用。
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傳來的印度數字,但他們當時忽視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認為是阿拉伯人的功績,因而稱其為阿拉伯數字,這個錯誤的稱呼一直流傳至今。
Ⅱ 數字有幾種寫法
數字有3種寫法:中文數字、羅馬數字、阿拉伯數字。
中文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羅馬人用字母表示數,Ⅰ表示1,Ⅴ表示5,Ⅹ表示10,C表示100,而M表示1000。這樣,大數字寫起來就比較簡短,但計算仍然十分不便。
阿拉伯數字是最普遍的一種。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發明的,實際應該列為印度語言,只是先傳播到阿拉伯,然後傳向世界的,所以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2)數學的寫法擴展閱讀
阿拉伯數字的標准寫法阿拉伯數字的標准寫法:
(1)每個數字要大小勻稱,筆劃流暢;每個數碼獨立有形,使人一目瞭然,不能連筆書寫。
(2)書寫排列有序且字體要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傾斜地寫,。
(3)書寫的每個數字要貼緊底線,但上不可頂格。
(4)同行的相鄰數字之間要空出半個阿拉伯數字的位置,但也不可預留間隔。
(5)除「4」、「5」以外數字,必須一筆寫成,不能人為地增加數字的筆劃。
Ⅲ 2的所有數字寫法和文字寫法
中文名
貳、二
外文名
two
筆畫數
1
ASC編碼
50
拼音
èr
古羅馬數字:Ⅱ
阿拉伯數字:2
文字形式:二,貳
其他符號:Ⅱ,ii,⑵,2),②
Ⅳ c語言和數學的寫法
'a'≤c≤'z'
在數學裡面表示
a<c
且
c≤z,
在C裡面呢,這個
且字
用
&&
表示,
而"或"是用
||
表示,
所以,'a'≤c≤'z'
在C裡面表示為:'a'≤c
&&c≤'z'
Ⅳ 數學中的讀法和寫法怎樣寫
讀法一般是一個數字,讓你讀,你怎麼讀就怎麼寫。「20」這個數,你讀二十,就寫二十,不要落了自己讀出來的任何一個字。
寫法,一般是讀出來用漢字寫的數字的讀法,你就讀一遍,什麼數字是這樣讀,你就寫什麼數字。
如:寫出下列數字的讀法。
5 32.7 78
寫:五 三十二點七 七十八
寫出下列數字。
二十四點八 九百九十一 六十
(輕聲讀一遍)
寫:24.7 991 60
Ⅵ 分鍾的數學寫法
分鍾一般是在數字右上角加'表示。
譬如5分鍾一般寫作5'
5分3秒一般寫作5'3"
如果前面有小時一般直接用小時的英文首字母h
譬如3小時6分4秒寫作3h6'4"
(6)數學的寫法擴展閱讀
時間單位的換算關系:
(1)一天=1440分鍾 ,1小時=60分鍾 ,1分鍾=60秒。
(2)一刻=15分鍾,一字=5分鍾(閩南廣東地區用法)。
時鍾各指針的角度關系:
(1)普通鍾表相當於圓,其時針或分針走一圈均相當於走過360°角。
(2)鍾表上的每一個大格對應的角度是:30°。
(3)時針每走過1分鍾對應的角度應為:0.5°
(4)分針每走過1分鍾對應的角度應為:6°。
時鍾表盤上的幾個關鍵角度:
早上九點整:時針和分針所成角度為90度。
中午12點整:時針和分針所成角度為0度。
下午3點整:時針和分針所成角度為90度。
下午6點整:時針和分針所成角度為180度。
Ⅶ 如何做好數學的規范書寫
數學老師評說應注意書寫規范。
在數學的學習中,常常強調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而書寫一般要求工整即可,不會太過強調書寫的美觀與否。但是一些孩子在完成數學作業或是在考試時,卻常常因為書寫而丟分。
4.做完一題,空一行做下一題,包括同一題的不同小題。
5.書寫文字或數字時,大小要適中,不能將數字「5」連寫成「8」,「0」封口「6」出頭不混淆等等。
6.豎式驗算原則上與豎式並排,「驗算」兩字寫在兩式中間。豎式如果遇到空格不夠,不能將整個式子割斷,而應整體換到下一列。
7.解方程抄題時左邊空出一個「解」字的位置,第二行左側寫上「解:」,等號上下對齊。
8.列方程解實際問題,要先寫「解」字和設句,最後的得數後面不用寫單位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