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介詞短語有哪些
⑴ 現代漢語中介詞短語可以做哪些句法成分
現代漢語中介詞短語通常可以作狀語、補語和定語。
介詞不能單獨作謂語或謂語中心,即使組成介詞短語後也不能作謂語,通常作狀語、補語和定語。在一個句子中,作謂語的是動詞。
1、介詞作狀語
狀語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
例如:
從這個月初起,學校開始實行了新的作息時間。
句中介詞「從」與方位詞「起」搭配成介詞固定結構,表示時間的起點,與時間名詞「這個月初」組成介詞短語,在句首作時間狀語。
2、介詞作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面的連帶成分,補充說明述語的結果、程度、趨向、可能、狀態、數量等。補語可以由介詞短語充當。
例如:
我出生在北京。
介詞短語「在北京」作補語。
3、介詞作定語
定語是用來修飾、限定、說明名詞或代詞的品質與特徵的。常用「⋯⋯的」表示。
例如:
請在外面的人趕快進來。
其中,「在外面的」修飾「人」作定語。
(1)語文介詞短語有哪些擴展閱讀:
介詞本身不能獨立運用,只能附著於其他詞語前構成介詞短語,充當定語或狀語、補語。
介詞一般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質的短語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組成介賓結構,以表示所處、時間、狀態、方式、原因、目的、比較對象等的詞,可以作定語或狀語、補語。
1、介賓結構主要充當狀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如「從車上下來」「比他高」。
2、介賓結構可以作定語,但要加「的」,如「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在桌子上的盒子」。
3、少數介賓結構可以充當補語,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
但介賓結構不能做謂語。
⑵ 語文短語類型
分別是來偏正短語、補充自短語、主謂短語、並列短語、同位短語、介詞短語和動賓短語。
1、偏正短語:馬上出發、十分可愛、偉大的祖國、不堅固、一輛汽車、因為勤奮、昏黃的火球、鐵路工地、幾是名工人、學習時間、認真學習
2、補充短語:看清楚、快得驚人、紅起來、暗下來
3、主謂短語:經濟繁榮、損害健康、按照規定、辯論開始、空氣稀薄、學習認真、品質優良、歷史悠久
4、並列短語:提高或降低、調查研究、又說又笑、風雨雷電
5、同位短語:首都北京、婆媳倆
6、介詞短語:在雪山上、為了明天
7、動賓短語:進行研究、曬太陽
(2)語文介詞短語有哪些擴展閱讀:
1、主謂短語
語法關系:陳述關系
整體性質:謂詞性、名詞性
2、動賓短語
語法關系:支配關系
整體性質:謂詞性
3、偏正短語
語法關系:修飾關系
整體性質:謂詞性、名詞性
4、中補短語
語法關系:補充關系
整體性質:謂詞性
5、聯合短語
語法關系:並列、選擇、遞進等關系
整體性質:謂詞性、名詞性
⑶ 語文語法 介賓短語和介詞短語有區別嗎什麼區別
完全不一樣的概念來!介賓短源語是在介詞後面接一個賓語:The model is made by me.這里by me就是一個介賓短語,by為介詞,後面接一個賓語me.介詞短語是介詞加一些名詞用來表方位或方式的,通常做狀語,如in the school,這就是一個介詞短語。
⑷ 語文中,介詞有那些
介詞的語法特徵
(1)表示時間,處所,方式,對象等語法意義。如:
從明天(開始)(表示時間) 在家(自修)(表示處所)
按原則(辦事)(表示方式)把作業(做完)(表示對象)
(2)介賓結構主要充當狀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如「從車上下來」「比他高」。有的介賓結構可以作定語,但要加「的」,如「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在桌子上的書」。少數介賓結構可以充當補語,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賓結構不能做謂語。
(3)「在,向,於,到,給,自」等可以直接附著在動詞或其他詞語後邊,構成一個整體,相當於一個動詞。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紀」「取決於你的考試成績」「勇於實踐」「走到了目的地」「獻給人民」「來自紐約」。
2
介詞的分類
(1)表示時間,處所:從 自 自從 於 打 到 往 在 當 朝 向 順著 沿著 隨著
(2)表示方式:按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著 經過 通過 根據 以 憑
(3)表示目的:為 為了 為著
(4)表示原因:因 由於 因為
(5)表示對象,范圍:對 對於 把 向 跟 與 同 給 關於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動:被 叫 讓 給
(8)表示比較:比 和 同
上述介詞中的「著,了,過」是語素,不是動態助詞。
--------------------------------------------------------------------------------
介詞與動詞的區別
現代漢語的介詞大多數是從古代漢語演變而來的,有些詞還兼有介詞和動詞兩種功能。如「在,為,比,到,給,朝,經過,通過」等。
他為誰 為大家。(動詞)
我們為人民服務。(介詞)
學校的大門朝南。(動詞)
學校的大門朝南開著。(介詞)
今天我們比技巧。(動詞)
你比他強。(介詞)
計劃通過了。(動詞)
通過學習,我們提高了認識。(介詞)
二者的區別在於:
(1)動詞能肯定否定相疊表示疑問,介詞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 (動詞)
他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在」為介詞,不能改為「在不在」)
(2)「X+賓」的前後是否有別的動詞,若有別的動詞,「X」是介詞;若沒有別的動詞,「X」是動詞。如: 火車到站了。(動詞)
火車到十一點鍾才進站。(介詞)
他在宿舍。(動詞)
他在宿舍住。(介詞)
他住在宿舍。(介詞)
(3)大部分動詞能帶動態助詞「了」,介詞不能。
汽車經過了八一橋。(動詞)
經過認真的考慮,他決定到新疆去。(介詞)
他給了我一本書。(動詞)
他給我買了一本書。(介詞)
⑸ 介詞是什麼(語文)
介詞是一種用來表示詞與詞, 詞與句之間的關系的詞。在句中不能單獨作句子成分。介詞後面一般有名詞代詞或相當於名詞的其他詞類,短語或從句作它的賓語。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介詞片語,在句中作狀語,表語,補語或介詞賓語。
如:在,於,間,中、向等
⑹ 語文中介詞有哪些
(1)表示時間,處所來:從 自 自從 於源 打 到 往 在 當 朝 向 順著 沿著 隨著
(2)表示方式:按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著 經過 通過 根據 以 憑
(3)表示目的:為 為了 為著
(4)表示原因:因 由於 因為只有
(5)表示對象,內容:對 對於 把 向 跟 與 同 給 關於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動:被 叫 讓 給 使才
(8)表示比較:比 和 與 同
⑺ 在語文中什麼是介詞怎麼用
在語文中介詞又稱作前置詞,表示名詞、代詞等與句中其他詞的關系,在句中不能單獨作句子成分。
用法: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介詞後面一般有名詞、代詞或相當於名詞的其他詞類、短語或從句作它的賓語,表示與其他成分的關系。
(7)語文介詞短語有哪些擴展閱讀:
前置詞的分類
(1)表示時間,處所:從自自從於打到往在當朝向順著 沿著隨著
(2)表示方式:按照按照依依照本著經過通過根據以憑
(3)表示目的:為為了為著
(4)表示原因:因由於因為只有
(5)表示對象,內容:對對於把向跟與同給關於
(6)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去除非
(7)表示被動:被叫讓給使才
(8)表示比較:比 和 與 如同 同
(9)表示身份:作為
上述介詞中的「著,了,過」是語素,不是動態助詞。
⑻ 哪些是介詞(語文)越多越好
在、於、直到、於是、自從、來自、按照、因為
介詞
1,介詞的語法特徵:
(1)表示時間,處所,方式,對象等語法意義.如:
從明天(開始)(表示時間) 在家(自修)(表示處所)
按原則(辦事)(表示方式) 把作業(做完)(表示對象)
(2)介賓結構主要充當狀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如"從車上下來""比他高".有的介賓結構可以作定語,但要加"的",如"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在桌子上的書".少數介賓結構可以充當補語,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賓結構不能做謂語.
(3)"在,向,於,到,給,自"等可以直接附著在動詞或其他詞語後邊,構成一個整體,相當於一個動詞.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紀""取決於你的考試成績""勇於實踐""走到了目的地""獻給人民""來自紐約".
2,介詞的分類
(1)表示時間方所:從 自 自從 於 打 到 往 在 當 朝 向 順著 沿著 隨著
(2)表示方式:按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著 經過 通過 根據 以 憑
(3)表示目的:為 為了 為著
(4)表示原因:因 由於 因為
(5)表示對象,范圍:對 對於 把 向 跟 與 同 給 關於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動:被 叫 讓 給
(8)表示比較:比 和 同
上述介詞中的"著,了,過"是語素,不是動態助詞.
3,介詞與動詞的區別
現代漢語的介詞大多數是從古代漢語演變而來的,有些詞還兼有介詞和動詞兩種功能.如"在,為,比,到,給,朝,經過,通過"等.
他為誰 為大家.(動詞)
我們為人民服務.(介詞)
學校的大門朝南.(動詞)
學校的大門朝南開著.(介詞)
今天我們比技巧.(動詞)
你比他強.(介詞)
計劃通過了.(動詞)
通過學習,我們提高了認識.(介詞)
二者的區別在於:
(1)動詞能肯定否定相疊表示疑問,介詞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 (動詞)
他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在"為介詞,不能改為"在不在")
(2)"X+賓"的前後是否有別的動詞,若有別的動詞,"X"是介詞;若沒有別的動詞,"X"是動詞.如:
火車到站了.(動詞)
火車到十一點鍾才進站.(介詞)
他在宿舍.(動詞)
他在宿舍住.(介詞)
他住在宿舍.(介詞)
(3)大部分動詞能帶動態助詞"了",介詞不能.
汽車經過了八一橋.(動詞)
經過認真的考慮,他決定到新疆去.(介詞)
他給了我一本書.(動詞)
他給我買了一本書.(介詞)
簡單的說,
介詞就介紹對象和句子其他部分的關系的。比如:在,和,跟,從,除了,為了,關於,根據……等等
⑼ 語文介詞詳解
語文介詞運用分析
1、 介詞的運用
(1)對於、對:標記或介引動作的對象或與動作有關的人或事物。許多場合下可以通用,但當「對」表示「向」和「對待」時只能用「對」,如「對人民負責|對他笑了笑」「他對老師很尊敬」。
運用是常見的毛病是:
第一, 該用「對」而用了「對於」。例如:我們做任何工作,都要對於人民負責。
第二, 主體客體的位置顛倒。例如:科學著作,對我們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這種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對於具有文化教養的人是不能容忍的。
上述兩例句子可以改為:「我們這些粗通文字的人,對科學著作是看不懂的。」和「具有文化教養的人對於這種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是不能容忍的」。也可以在兩句的「人」後加上「來說」。
(2)關於。引進涉及的事物,例如:關於牛郎織女,民間有個美麗的傳說。
「關於」和「對於」用法相近,有時可以互換。例如:關於(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們在用法上還是有區別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 表示關聯、涉及的事物,用「關於」;指出對象用「對於」。例如:
關於招生問題,請與招生辦公室直接聯系。
對於不正之風,我們不能聽之任之。
第二、 「關於」組成的介詞短語做狀語,通常放在主語之前;「對於」組成的介詞短語做狀語,放在主語前後都可以。例如;
關於美學,我所知有限。
對於美學,我很感興趣。
我對於美學很感興趣。
第三、 「關於」組成的介詞短語可以做標題,「對於」組成的介詞短語就不能。如「關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可以做標題,「對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就不能。
(3)在。常跟方位詞「上、中、下」等構方位短語構成介詞短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方位、條件或范圍等。例如:
在陳老師的幫助下,周亮進步很快。(表條件)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一定要堅持共同富裕的原則,但是這不意味著平均主義,而是要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在???????上」「在??????下」中間插的應該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一般不能是謂詞性詞語。下面句子就站不住:
在不減少插秧叢數(的條件)下,有可能做到周年套養紅萍,爭取大幅度提高紅萍產量,為解決肥料問題闖出一條新的路子。
自開工以來,在衛生工程局負責人及參加工作的工人,解放軍不顧勞累地積極工作(的情況)下,工程進度很快。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中間也可以插入兼名詞的動詞,表示範圍,但不能插入動賓短語。如可以說「在學習上」,但不能說「在學習漢語上」。「在?????下」中間不能插入主謂短語。如可以說「在黨的領導下」,但不可以說「在黨領導我們下」。
「在??????中」中間如果插入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則表示該動作正在進行。如「寶鋼在建設中、新一代在茁壯成長中」。
有一種常見的毛病是不必要用「在??????上」而濫用了。如:
有的人在看問題的方法上是錯誤的。
(4)給
介詞「給」和「跟」兩者有相同的一面,都能表示「對、向」等意義,如「他給我說過」和「他跟我說過」意義一樣。但是兩者有意義不相同的一面,「給」還可以表示與介詞「為、替、被、讓」等相當的意義,「跟」還可以表示與介詞「和、同」相當的意義。當「給」和「跟」不相通的意義上用混了時,就會產生病句。例如:
老王家正給大老李打官司呢!
這小子真能,我可不敢給他比試了。
這兩句的「給」都應換成「跟」。
(5)於
「於」是個古語詞,現代漢語書面語中有時使用它,構成介詞短語做補語、狀語。它除了表示「在、比、向」等意義外,還表示「到(達於極點)、從(認識開始於經驗)、對於(於我們適用的東西)」等意義。在使用中容易犯的毛病是,某些動詞後不能帶「與」而硬帶了「於」。例如:
久而久之,廉政觀念模糊了,分辨不出真假馬列主義,最後導致於跟腐敗分子同流合污。
「導致」這個動詞後不能帶「於」。應該把「於」去掉,或者把「導致於」該成副詞「甚至於」。
還有一種「來自於」的說法,也是錯誤的。例如:
麥吉爾大學素有象牙塔之稱,在全國大學評比中曾連續兩年名列第一,吸引了來自於100多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
「自」、「於」兩個介詞不應連用,「於」字多餘,去掉即可。
(6)由於、由
「由於」是介詞,表示原因;「由」也是介詞,表示「從」(如「由北京出發」)或「被、讓」(如「由石塊打壞|由他去」)當然也有表示原因的(「由感冒引起了肺炎」)。當它們都表示原因時可以通用,否則就不能通用。例如:
馬列主義認為,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進的,這是由於事物內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會的種種外因影響所決定的。
例中最後一句是「被??????決定」的意思,「由於」應換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