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習數學
① 怎樣預習數學
預習是上課前對即將要上的數學內容進行閱讀,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於掌握聽課的主動權。預習是獨立學習的嘗試,對學習內容是否正確理解,能否把握其重點、關鍵,洞察到隱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時在聽課中得到檢驗、加強或矯正,有利於提高學習能力和養成自學的習慣,所以它是數學學習中的重要一環。
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連貫性,新知識往往是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因此,預習時就要找出學習新知識所需的知識,並進行回憶或重新溫習,一旦發現舊知識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時,就要及時採取措施補上,克服因沒有掌握好或遺忘帶來的學習障礙,為順利學習新內容創造條件
小學數學預習方法
1、筆記預習法
開始,可以讓同學在書上做簡單的眉批筆記,在閱讀課本後,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其次,可以讓同學做摘錄筆記,就是預習後,在筆記本上摘抄重點概念、關鍵語句等等,以加深對重要知識的記憶、理解,並簡單地記下預習過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處,也可以記錄自己在預習中的收獲。對於基礎比較好的同學,還要會做思維含量較高的反思型預習筆記。在研究過程中,一方面要驗證這幾種預習方法的適用性,另一方面要尋求其他適用的科學預習方法。
② 如何預習數學
預習是一種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的好方法。一項調查顯示:在初中學生中,經常預習的學生的數學平均成績要高於不做預習的學生的成績,而且差異是顯著的。
(一)掩卷沉思想一想,接下來該學習什麼了。
學習重在發現、探索、創新和應用,學習數學也是一樣。預習時我們先要想一想,以前學習了什麼知識,接下來該學習什麼了?自己來個「預測」。這樣有利於提高我們對知識的理解,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思維習慣。
(二)全面閱讀教材,了解新課的主要內容在上面思考的基礎上,我們就要認真讀書。
要從頭到尾把教材仔細讀一遍,看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如果一樣,就要抓住教材的基本內容,想一想這些新知識的基礎是什麼,自己掌握得怎麼樣,做一些必要的復習,為新的學習打好基礎。同時在閱讀教材時初步了解新知識的基本結構。
(三)抓住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
預習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要了解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為課上更好地學習做准備。預習時可能對重點知識認識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準,這都沒關系。對預習中感到困難的問題,要做好兩方面的准備。一是查一查,感到困難的原因是什麼。是原有知識基礎問題,還是理解問。如果是基礎問題就要自覺補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決;如果是理解問題,可以記下來課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去解決。
(四)適當做學習筆記
預習時要適當做些學習筆記,主要包括看書時的初步體會和心得,對明白了的問題的理解,對疑難問題的記錄和思考等。筆記不追求多,但要講求實效,預習是要花一定的時間的。預習時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進行。時間多,就可以搞得細致一些;如果時間少,就可以預習得粗一點,粗略地閱讀一遍教材也好。
③ 小學數學怎樣預習
小學數學的前後銜接很緊密,如果學好前面的,後面的就很容易學!預習一般先理解前面所學知識,看知識是如何銜接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④ 怎樣預習初中數學課程
指導學生進行教前預習已成為許多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新的課程標准明確提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預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他們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也為創設活潑、生動、創新的課堂平台提供了可能。
在當今教壇中,也有不少教師把預習當成不必要的准備,當成學生的負擔,沒有真正把預習這個環節充分用起來,有的雖然用了這一環節,也是敷衍了事,總認為上課認真聽講,保證四十分鍾的效率,課後還有一堆作業,學生哪有時間預習呢?其實這些教師還未真實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古人雲:「磨刀不誤砍柴功」。對於學生來說,預習可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主動權,體現「學生主體」的精神。學生通過預習可全面地了解與教材中的知識點時肯定會遇到不少問題,可以帶著這些問題聽課,會增強學習的興趣性,使學生能順利地掌握教學中的難點。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因為學生事先預習了,教師講起來也比較順利,因為學生大體對教學內容有所了解,課堂氣氛也就比較活躍,能順利地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且能提高講授效果。
那麼怎樣才能指導學生搞好預習呢?根據十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談一談指導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所要明確的幾個注意點。
一、端正學習態度作為教師首當其沖要端正預習態度,把預習當成授課前的必要環節,因此對學生首先指導端正預習的態度,明確學習目的。預習可放在課內進行,也可放在課外,但大部分的預習放在課外比較適合。課外預習能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指導學生在課外預習過程中,多點鑽研精神,少一點敷衍作風,多點求實精神,少一點浮誇,多點腳踏實地。只有端正預習的態度,學生才能對預習感興趣,才能長期有效地進行預習,才能做到持之以恆,而不是為完成預習的任務而粗略地瀏覽一下,交差了事。
二、明確預習要求要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單靠學生的興趣還不行,當然,各門學科的預習各有不同,就數學學科來說教師要給學生一個預習的方向,不要讓學生無從下手,要給學生一個預習的模式。在此,我認為,預習的要求有以下方面的注意事項:1、預習必須緊扣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
2、要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就要激發他們對預習產生興趣,所以設計的預習題要體現趣味性,能激發學生求知慾,使他們能主動探求問題。
3、預習的要求要適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如果要求過低,期待結果的質量低於學生的認識水平,則會抵制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要求過高,學生根本無從下手,則等於沒有要求。如在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26.1.4求拋物線頂點坐標的教學中,可先讓學生回憶一下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配方法,再要求他們嘗試用配方法求一些結構相對比較簡單的拋物線如等的頂點坐標,這樣就會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即將進行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總之,預習的要求既不能讓學生不思即答,也不能讓學生百思而難答。
三、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由於數學課的特點,多數中等以下的學生覺得進行思考性預習較為困難,或者預習也只能泛泛而讀,不做深入細致地探究,預習效果學生最多隻是回去把書先看一遍就算了,這樣在課堂上一檢查,十個有九個是答不上的,可見課堂氣氛是沉悶,學生學習缺乏積極主動,整堂課又變成了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式教學。為此,我給學生設計了下面一個具有四個方面的預習筆記:(1)、本節知識與以往的哪些知識有聯系?即預習要結合有關的舊知識,引導學生對舊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和對比。把新課和舊課綜合結合起來,可以使學生把握新知識的來龍去脈,融會貫通,並從中悟到新的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例如在預習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第十一章《角的平分線的性質》一節中,學生可以發現本節知識角平分線性質與三角形全等的證明的知識有密切的聯系。學生在預習時很自然的把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有關定理復習一遍。這種復習將有利於學生更加清晰角平分線性質與三角形全等的區別和練習,加深學生對角平分線性質和判定的認識和運用。
(2)、本節主要講了哪些內容?重點和難點你認為是什麼?即預習時要學生逐字逐詞逐句去領悟,用筆把重點標出來,重點加以理解,這樣教師可以省去對於本節知識的介紹。同時學生又可以在整體上去把握本節知識,從一定的高度去俯視知識,把握住新知識。
(3)、例題你看懂了嗎?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即往往每課時的例題都是很典型的,預習時,教師應當要求學生把例題做一遍,加深對新的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例題做錯了,學生要想一想錯在何處,為什麼會出錯。同時,例題還有其他解法,教師讓學生在不斷地對例題的探索中,找到數學題解決的最佳途徑和方法。
(4)、課後的練習你是怎麼解決的呢?即教師要求學生通過預習,根據自己的理解解決課後練習題。在此環節中,學生可能有很多的題目做錯,或不能利用新知識解決問題。但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在同學間的交流中和老師的講評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在預習筆記中的糾錯處加以訂正。
總之對學生進行以上步驟時,教師要注意他們的認識水平,可逐步提高要求,讓他們感到可「跳起來摘桃子」,使他們在預習中感到學習的樂趣,提高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⑤ 三個方法叫你如何預習小學數學
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它能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課前預習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它能明顯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獲得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整體結構以至優化課堂細節的作用。學生通過預習,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並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無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增進預習的效果。特別是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已經成為學生學習方式的主流。課堂只有四十分鍾,而學生的學習是無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課堂教學的活力與高效,學生的課前預習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小學生預習習慣的養成、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是終身受用的!
⑥ 小學生如何預習數學
首先每一課時學完,當天掌握並復習。然後在作業完成後預習。預習首先看回知識點,教科書中答應該有著重標注的,然後看例題,能看懂就可以開始慢慢接觸後面的課內習題,看不懂的就想,想好就寫,加深記憶。然後還有疑問記下,明天課堂上注意有沒有對自身疑問的解答,沒有就要課後馬上問。如果是家長,不要逼迫孩子預習,而要讓他自己養成習慣。對於老師如果有要求預習,這是最好,畢竟現在的小孩還是比較聽老師們關於學習上的要求的,適當鼓勵讓他持之以恆。
⑦ 數學預習如何做
所謂預習,就是在課前對要學習的知識有個大體的了解,找疑點、提問題,然後帶著問題聽課。我把預習數學的方法和步驟編一個順口溜:先讀書、劃批註;有缺陷、及時補;多用腦、勤動手;試練習、找疑處。持之以恆先預習,學好數學很容易
1、先讀書、劃批註。是預習的第一步,數學課本是學習數學知識的依據,把自己認為重點的概念,結論畫一畫、圈一圈。
2、有缺陷,及時補。數學知識連續性強,前面要領不理解,後面就很難弄懂。
3、多用腦、勤動手,則是學習數學的一大法寶。千萬不要死記定律,硬背公式。遇到定律公式時,需要親自動手操作,如《長方體和正方體》找一個牙膏盒進行觀察,掌握長方形的特徵,注意區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兩個相鄰之間進率不同。
4、試練習、找疑處。從課本中「想想做做」「練一練」做同步練習,檢查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遇到不理解的難題,有疑問的地方,以便聽課的重點解決。
希望能幫到你
⑧ 怎麼預習數學
要注意理解,最好有個可以隨時問問題的人,數學如果有不理解的可能無法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