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數學微博
作為一個大一的學生來說,今年的數學試卷沒有辦法跟我們去年的試卷相提並論,蠻簡單的。我覺得成績好一點的學生,沒有附加題的話,也應該有一百三吧。
2. 今年高考江蘇數學出題人是葛軍嗎傳言說是葛軍,懷疑是無聊的人隨意發的,看那個圖片上顯示著葛軍的微博
不一定,就算知道是他也沒辦法,反正他們命題著現在都已經被完全隔離了,與外界隔絕,沒有任何聯系
3. 2019年高考全國2卷到底有多難
全國2卷使用的省市包括甘肅、青海、內蒙古、新疆、西藏、遼寧、黑龍江、吉林、寧夏、陝西、重慶等。與使用全國1卷的省份都是教育大省不同的是,使用2卷地區的省市,主要是西部不太發達的地區,以及東北三省。總體而言,使用2卷的地區,教育發展狀況明顯不及1卷地區,因而,2卷難度往往也要低於1卷。這種制度性安排,能較好地體現高考的公平性,是比較合理的。
由於從全國范圍內來看,2019年高考試卷難度整體上要高於2018年,因而,即便是相對簡單的全國2卷,今年的難度也會高於去年,這是直觀的趨勢反映,而從今年的數學試卷來看,普遍反映,2卷的數學試卷難度高於去年,這也證明了試題難度的變化趨勢是成立的。
對於全國2卷這種試卷,談難度感受,應該是使用地區的考生的實際感受;比較其難度,應該進行縱比,與2卷的往年試卷比,這樣才會比較客觀靠譜。
目前,高考剛剛過去,根據考生反饋來看,很多參加了2卷的考生反映,今年的理綜比較難,特別是物理部分,難度較大,在考場中做得很不順,感覺明顯比去年的要難。
從某網站舉行的網上調查來看,數據如下。
在這個超過5000張投票的網路調查中,有超過67%的人認為今年的全國2卷理綜是「難」,只有9.5%的人認為「簡單」,其他人認為「適中」。
另外一個同類調查中,將近3000人投票,有68.3%的人認為今年的全國2卷理綜是「比較難」,只有14.2%的人認為「比較容易」,其他人認為「難易適中」。
還有一個針對青海省的當地調查,這個調查數據與上面的第一個數據相近,也是多數人認為「難」。兩個調查雖然規模有差異,但一個是面對全國網友,一個是針對青海當地網友,兩者比較,結論可以相互印證,證明了調查具有有效性,結論具有可信度。
綜合上面來看,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認為,今年的全國2卷理綜試卷屬於「難」或者「比較難」,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認為「簡單」,這足以說明,這套試卷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相對於使用這套試卷的考生而言。
當然,還是那句話,試卷到底難不難,關鍵在於考生整體考得如何,這才是檢驗試卷難度的硬指標。讓我們拭目以待。
4. 尋找2010江蘇高考數學最高分
2010江蘇高考數學最高分數83分。2010年高考數學考試結束後,一時輿論嘩然,人們談高考數學就色變,高考數學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
據有關報道,2010年高考數學(必做題160分部分)省均分為83分,比高考命題理想均分88分(難度系數0.55)低5分,相比2009年省均分97分比理想均分高9分,難度把握也許更為恰當,至少可以說2010年高考數學的難度在一個可以接受的正常范圍內。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有良好的區分度是其重要特徵,高考數學既考查中學數學的基礎知識和方法,又考查進入高等學校繼續學習所必須的基本能力。指望高考題完全為同學們所熟悉掌控,高考輕松拿高分,也許只是一廂情願的事。
2010年高考數學給我們的啟示:
1. 錘煉心理素質
高考不僅是能力的比拼,更是心理的較量。能力是基礎,心理是保障。2010年高考數學的結果再次充分說明了這一道理。錘煉過硬的心理素質在於平時,考試經驗的積累、考場應變能力的提高在於過程。須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平時努力了,高考不會差。
要難大家都難,就看誰遇到困難時能夠不亂方寸,隨機應變,果斷放棄該放棄的,先去完成那些較有把握的問題;通過心理暗示,使自己始終保持較好的鬥志與狀態,從而繞過暗礁,奔向成功的彼岸。
2. 改善學習方法
復習數學時必須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這是數學學科的特點所決定的。經過大量的強化訓練,同學們會掌握一些題型模式:什麼類型的題目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比如見到三次函數首先考慮求導數。這固然是必要的,但僅有這些或主要依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解題過後必須有自己的反思與升華。
3. 堅持回歸基礎
高考復習要回歸基礎是無可爭議的。基礎除包括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方法外,還有基本的解題策略,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5. 如何評價微博上的「數學滾出高考」這一話題
都是學渣在喊而已,雖然我也想讓數學滾出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但是數學滾出高考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的。不要在白日做夢了。理想和現實總是有些差距。興趣本該多元,可現行的應試教育體制和社會環境並不允許學生完全以內心選擇的方式發展。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學生天天晚自習、早自習,買很多的教材做很多的試卷花很多錢的補習,結果英語說得只有中國人能聽懂,數學補差越補越差……很多教育之怪現象層出不窮。我們陷在了「好好學,好好乾,好好混口飯」的實用主義思維里不能自拔,根本沒有冷靜想想,「我學了什麼,該怎麼和自身成長、社會貢獻掛上鉤」,「什麼才是真正有用」。
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關於學文科好還是學理科棒,文科誠可貴還是理科價更高的問題,打中國現代教育開始後恐怕爭論就沒停止過。
6. 如何評價微博上的「數學滾出高考」這一話題
看似用戶行為的背後大多都有微博官方的支持與炒作。這個話題能被推上話題榜,能夠有這內么多人討容論,新浪微博官方「功不可沒」。這是急功近利,為了迎合某些用戶而採取的手段。
很多知友也都認為這是情緒化的表達,不過是發泄的一種方式,不必當真。確實,誰沒有想要發泄不滿情緒的時候呢,我高中時也咒罵過化學學之無用來著,那是我最不擅長的學科。
但我認為這個話題不是新浪微博策劃提出的,也就是起源並非來自官方,能在用戶中引起共鳴實際上是因為它脫胎於社會上流傳已久的「數學無用論」的觀點,它能被炒熱,只是因為討論的舞台從線下搬到了線上而已。
7. 高考群、高考微博、高考公眾號有哪些比較好,包括高考英語、高考政治、高考數學、高考語文這些,求推薦
可以關注「sinagsd」,叫高三黨,更新的內容比較好,我兒子高考時候就關注的,對高考備考,志願填報什麼的都挺好的,祝高考順利喲
8. 2016高考數學全國卷1誰出的的最新微博結果
今年高考的人數達1000多萬.比上年多百分之15...但招收530多萬...只增加招收百分之5...所以都是一年比一年加深試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