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數學小報
四年級張妙然 可以參考。內容自己修改。小報邊框可以到【千圖網】【我圖網】【可可小報】【小報吧】 搜小報查看。
『貳』 三年級下冊數學軸對稱圖形手抄報怎麼做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三年級(24)班】張妙然
上面是我繪制的手抄報-小報。可以參考。
小報邊框可以到【千圖網】【我圖網】【可可小報】【小報吧】 搜小報查看。
內容自己修改。
『叄』 三年級數學小報資料。
20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發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生活的進步.鑒於馮·諾依曼在發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1911年一1921年,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的盧瑟倫中學讀書期間,就嶄露頭角而深受老師的器重.在費克特老師的個別指導下並合作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此時馮·諾依曼還不到18歲.
伽羅華生於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義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裡,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並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鑽研《幾何原本》。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不過究竟余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
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塞樂斯生於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學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賣橄欖油積累了相當財富後,塞樂斯便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旅行。他勤奮好學,同時又不迷信古人,勇於探索,勇於創造,積極思考問題。他的家鄉離埃及不太遠,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裡,塞樂斯認識了古埃及人在幾千年間積累的豐富數學知識。他游歷埃及時,曾用一種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國王阿美西斯欽羨不已。
高斯非常聰明,老師在課堂上出了一道算術題,要學生們計算出前100個自然數相加之和,一般的同學採取逐個相加的辦法計算得頭昏腦脹,而高斯幾乎不加思索就算出了答案。他是注意到這個算術級數的規律,100+1=101,99+2=101……共50對數,答案是5050
就這些了
『肆』 三年級數學小報資料
笛卡兒的坐標系的故事
笛卡兒的坐標系不同於一個一般的定理,也不同於一段一般的數學理論,它是一種思想方法和技藝,它使整個數學發生了嶄新的變化,它使笛卡兒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現代數學的創始人之一。笛卡兒是十七世紀法國傑出的哲學家,是近代生物學的奠基人,是當時第一流的物理學家,並不是專業的數學家。笛卡兒的父親是一位律師。當他八歲的時候,他父親把他送入了一所教會學校,他十六歲離開該校,後進入普瓦界大學學習,二十歲畢業後去巴黎當律師。他於1617年進入軍隊。在軍隊服役的九年中,他一直利用業余時間研究數學。後來他回到巴黎,為望遠鏡的威力所激動,閉門鑽研光學儀器的理論與構造,同時研究哲學問題。他於1682年移居荷蘭,得到較為安靜自由的學術環境,在那裡住了二十年,完成了他的許多重要著作,如《思想的指導法則》、《世界體系》、《更好地指導推理和尋求科學真理的方法論》(包括三個著名的附錄:《幾何》、《折光》和《隕星》),還有《哲學原理》和《音樂概要》等。其中《幾何》這一附錄,是笛卡兒寫過的唯一本數學書,其中清楚地反映了他關於坐標幾何和代數的思想。笛卡兒於1649年被邀請去瑞典作女皇的教師。斯德哥爾摩的嚴冬對笛卡兒虛弱的身體產生了極壞的影響,笛卡兒於1650年2月患了肺炎,得病十天便與世長辭了。他逝世於1650年2月11日,差一個月零三周沒活到54歲。笛卡兒雖然從小就喜歡數學,但他真正自信自己有數學才能並開始認真用心研究數學卻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緣。那是1618年11月,笛卡兒在軍隊服役,駐扎在荷蘭的一個小小的城填布萊達。一天,他在街上散步,看見一群人聚集在一張貼布告的招貼牌附近,情緒興奮地議論紛紛。他好奇地走到跟前。但由於他聽不懂荷蘭話,也看不懂布告上的荷蘭字,他就用法語向旁邊的人打聽。有一位能聽懂法語的過路人不以為然的看了看這個年青的士兵,告訴他,這里貼的是一張解數學題的有獎競賽。要想讓他給翻譯一下布告上所有的內容,需要有一個條件,就是士兵要給他送來這張布告上所有問題的答案。這位荷蘭人自稱,他是物理學、醫學和數學教師別克曼。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笛卡兒真地帶著全部問題的答案見他來了;尤其是使別克曼吃驚地是,這位青年的法國士兵的全部答案竟然一點兒差錯都沒有。於是,二人成了好朋友,笛卡兒成了別克曼家的常客。笛卡兒在別克曼指導下開始認真研究數學,別克曼還教笛卡兒學習荷蘭語。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了兩年多,為笛卡兒以後創立解析幾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據說別克曼教笛卡兒學會的荷蘭話還救過笛卡兒一命:有一次笛卡兒和他的僕人一起乘一艘不大的商船駛往法國,船費不很貴。沒想到這是一艘海盜船,船長和他的副手以為笛卡兒主僕二人是法國人,不懂荷蘭語,就用荷蘭語商量殺害他們倆搶掠他們錢財的事。笛卡兒聽懂了船長和他副手的話,悄悄做准備,終於制服了船長,才安全回到了法國。在法國生活了若干年之後,他為了把自己對事物的見解用書面形式陳述出來,他又離開了帶有宗教偏見和世俗的專制政體的法國,回到了可愛而好客的荷蘭,甚至於和海盜的沖突也抹然不了他對荷蘭的美好回憶。正是在荷蘭,笛卡兒完成了他的《幾何》。此著作不長,但堪稱幾何著作中的珍寶。 笛卡兒在斯德哥爾摩逝世十六年後,他的骨灰被轉送回巴黎。開始時安放在巴維爾教堂,1667年被移放到法國偉人們的墓地--神聖的巴黎的保衛者們和名人的公墓。法國許多傑出的學者都在那裡找到了自己最後的歸宿。
『伍』 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手抄報怎麼做
讓老師發一個知識點。自己畫了畫上邊框,打上隔兒,抄上知識點就好了。
『陸』 三年級數學小報
數學手抄小報與數學教學
多年來,我在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中進行了學辦數學手抄小報的嘗試,將數學教學與辦報活動有機結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談談我的具體做法和體會。
一、正確引導,以報促學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當我宣布要學生每個月辦出一張數學手抄小報時,學生既感興趣又無從下手,這時我趁機專門給學生上了一節數學手抄小報指導課,講清辦數學手抄小報的目的和要求、注意事項、怎樣辦等,讓學生有個大概眉目。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具體的指導,我特別編制了數學手抄小報內容、形式、版面要求提示表(略)各一份,供學生辦報時參照。
在指導學生辦數學手抄小報的過程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幾個「結合」。
1.個人努力與團體協作相結合。
讓學生辦數學手抄小報,一般要求通過個人努力來完成,但是不排除三五人協作和小組的幫與帶,以便充分發揮團體協作的優勢。
2.學習數學與反映思想相結合。
學生辦數學手抄小報所用的稿件,除了選摘外,還要求學生自撰、徵集。學生在辦數學手抄小報時,我並不刻意要求他們一律用數學內容,凡是與學習數學有關的內容都可以採用。例如,介紹一個學習數學的經驗或教訓、反映學習上的疑難和困惑、記一堂有趣的數學活動課。這樣一來,學生既學到了數學知識,又反映了思想狀況,有利於教和學。
3.開展活動與美化環境相結合。
學生交來的數學手抄小報,我每期都要組織學生或品嘗、閱讀,或提出修改建議,或評選優秀作品,或交流辦報經驗。與此同時,我還有意組織學生開展「手抄報評比」「優秀作品欣賞」「優秀作品展」等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增長了見識,培養了興趣,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和自覺性,而且這一期又一期、一張又一張圖文並茂的、迷人的數學手抄小報在展覽的同時裝飾了教室,美化了校園。學生從中可以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熏陶和審美教育。
4.長期堅持與精神鼓勵相結合。
任何事物的發展和提高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辦到的,辦數學手抄小報也不例外,它是在長期堅持的情況下,逐漸產生效果和提高辦報水平的。如有的學生對辦報開始很不感興趣,馬虎了事,這時我及時給予鼓勵和督促,久而久之,他們也能辦出張像樣的數學手抄小報來,並且在學習態度上發生了奇跡般的變化。有的學生甚至在排版、繪圖、書寫等方面很有創意。
二、長期實踐,體會深刻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和訓練,我感到學生在辦報的過程中,增長了見識,活躍了思維,端正了學習態度,增強了綜合素質。全班大多數學生的數學作業做得規范整潔了,不少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經常向我詢問辦報時遇到的一些數學難題。特別是有一次,我在講「0能被任何自然數整除」這道判斷題是對的時,有個學生對它提出了質疑:「假如這道題是對的,也就是說0是任何自然數的倍數,任何自然數是0的約數。而課本上講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最大的約數也是它本身。0比任何自然數都小,不可能是自然數的倍數。任何自然數都比0大,不可能是0的約數。所以我認為這道題是錯的。」我當時便表揚了這個學生敢於質疑,並做了解釋:「這道題應該是對的,這是整除的含義所規定的,課本上的兩個結論是有前提的,是在自然數范圍內討論得到的。」課後我詢問這個學生為什麼能提出這樣的見解,這個學生說:「辦數學手抄小報時曾經看到過這種想法。」我暗暗吃驚的同時,驚喜辦報帶給學生的間接效應。
總之,堅持辦數學手抄小報,無論是對學生數學意識的形成,還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改進;無論是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還是數學能力的提高;無論是對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還是團結協作意識的形成,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經過多年的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指導學生辦數學手抄小報有以下幾點好處。
1.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數學手抄小報是以學生為主體,或「獨立創業」 或「團體協助」而創作出來的能反映思想教育、數學教育和美育的綜合藝術。學生必須具備多種文化知識和能力才能辦出一張張圖文並茂的並能獲得大家好評的小報。堅持辦數學手抄小報,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又使得學生在美術、寫作、書法等方面的技能有了明顯的進步。
2.有利於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形成,從而促進課堂教學。
(1)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求知慾,配合數學教學。
學生在辦報過程中,不斷積累數學知識,豐富想像力,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些都將有力地促進數學教學,使學生輕松地掌握數學知識。
(2)促進課外閱讀,形成優良學風。
學生為了辦出一張張迷人的數學手抄小報,必須廣采博聞,進行大量的文字摘抄、圖畫剪貼和文章的寫作。他們常常廢寢忘食地查閱、聚精會神地選擇、 一絲不苟地謄抄、認真負責地校對……這些都標志著優良學風的初步形成。
(3)促進團結友愛,形成優良班風。
在辦報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幫與帶、學習與協作,可以促進學生相互了解,加深友誼。隨著時間的推移,班級逐漸達到內部的和諧,形成強烈的班集體意識。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數學學習。
辦數學手抄小報是一項認真細致的工作。從打格子、收集材料、篩選材料到編輯、排版、繪圖、謄抄等一系列工作都要求學生要認真仔細、書寫整潔、自覺檢查、嚴格要求、克服困難。而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會轉移到對數學的學習上去。
3.有利於陶冶情操,美化生活。
一張好的數學手抄小報不僅能使人增長數學知識、陶冶情操,而且能給人一種美的藝術享受。(胡德勇) 轉載於《人教網》
你有列印機嗎?
如果有
就從網上下一些數學題目或一些數學家資料或關於數學的所有東西比如說:腦筋急轉彎之類的反正有圖片就加圖片弄得好看點就是了!
沒有
就從網上把文字抄下來字不行就叫老爸老媽抄(一定要用銀光筆哦這樣才漂亮)圖片沒有就畫下來其他同上(如果有)
『柒』 三年級下冊數學小報的內容有哪些
三年級數學手抄報文字內容
登錄文庫APP,新用戶立得新人禮包打開APP
小學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
共享文檔2020-04-182頁
小學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
【快速記住公式的六個方法】
記憶是知識的倉庫,學過的知識記得牢,積累的知識就豐富,而豐富知識的積累將為創造型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記憶數學知識點的效果呢?下面培優教育的老師介紹幾種方法:
1、歸類記憶法
就是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特徵及其內在聯系,進行歸納分類,以便幫助學生記憶大量的知識。比如,學完計量單位後,可以把學過的所有內容歸納為五類: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和容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這樣歸類,能夠把紛紜復雜的事物系統化、條理化,易於記憶。
2、歌訣記憶法
就是把要記憶的數學知識編成歌謠、口訣或順口溜,從而便於記憶。比如,量角的方法,就可編出這樣幾句歌訣:「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對准頂點,零線對著一邊,另一邊看度數。採用這種方法來記憶,學生不僅喜歡記,而且記得牢。
3、規律記憶法
即根據事物的內在聯系,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進行記憶。比如,識記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聯系,即高級單位的數值×進率=低級單位的數值,低級單位的數值÷進率=高級單位的數值。掌握了這兩條規律,化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4、列表記憶法
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識記材料列成表格,達到記憶之目的。這種方法具有明顯性、直觀性和對比性。比如,要識記質數、質因數、互質數這三個概念的區別,就可列成表來幫助學生記憶。
5、重點記憶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學的數學知識也越來越多,學生要想全面記住,既浪費時間且記憶效果不佳。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記憶重點內容,學生在記住了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再通過推導、聯想等方法便可記住其他內容了。比如,學習常見的數量關系: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這三者關系中只要記住了第一個數量關系,後面兩個數量關系就可根據乘法和除法的關系推導出來。這樣就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提高了記憶的效率。
6、聯想記憶法
就是通過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與它有聯系的另一件事物來進行記憶。
【兩只羊的描述】
草地上有兩只羊,在藝術家、生物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看來卻有不同的感受與理解,下面是他們的的描述。
藝術家:「藍天、碧水、綠草、白羊,美哉自然。」
生物學家:「雄雌一對,生生不息。」
物理學家:「大羊靜卧,小羊漫步。」
數學家:「1+1=2。」
感悟:
從故事中不同職業的人對兩只羊的描述,我們感受到藝術家對自然美的關注,生物學家對生命的關注,物理學家對運動與靜止的關注,而數學家從色彩、性別、狀態中抽象出數量關系:1+1=2,這是數學高度抽象性的體現。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要經歷具體—表象—抽象的過程,教學時要在直觀物體和抽象概念之間構建橋梁,從而引導學生把握事物最主要、最本質的數學屬性。
抽象有一個學生經歷的過程,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抽象的結果。數學抽象本身又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這一過程永無止境。
【燒水的問題】
有好事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面前有煤氣灶、水龍頭、水壺和火柴,你想燒些水應當怎樣去做?」
被提問者答道:「在壺中放上水,點燃煤氣,再把水壺放到煤氣灶上。」
提問者肯定了這一回答,接著追問:「如其他條件不變,只是水壺中已有了足夠的水,那你又應當怎樣去做?」
這時被提問者很有信心地答道:「點燃煤氣,再把水壺放到煤氣灶上。」
但是提問者說:「物理學家通常都這么做,而數學家們則會倒去壺中的水,並聲稱已把後一問題轉化成先前的問題。」
感悟:
數學家「倒去壺中的水」似乎是多此一舉,故事的編創者不是要我們去「倒去壺中的水」,而是引導我們感悟數學家獨特的思維方式──轉化。
學習數學不是問題解決方案的累積記憶,而是要學會把未知的問題轉化成已知的問題,把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把抽象的問題轉化成具體的問題。數學的轉化思想簡化了我們的思維狀態,提升了我們的思維品質。轉化不是就事論事、一事一策,而是發掘出問題中最本質的內核和原型,再把新問題轉化成與已經能夠解決的問題。
『捌』 三年級下冊數學小報200字
篇一:可愛的小動物我最喜歡的動物是可愛的小白兔,因為它既活潑又可愛。小白兔有一個圓圓的小腦袋,頭上長著一對長長的耳朵,有時候耳朵會豎直,也會平放。小白兔還有一個短短的小尾巴。它的前腿長,後腿短。它的眼睛像紅寶石一樣。小白兔活動都在草坪上,它有時候會在草坪上跳來跳去,我可喜歡了。小白兔吃的食物有紅紅的胡蘿卜和綠油油的青菜,它可喜歡這兩種食物了。我和小白兔也經常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今天,我給老師講了一些我喜歡可愛的小白兔的事情,老師聽了,可高興了,我也開心極了。篇二:我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我家魚缸里養著三條小金魚,其中一條特別惹人喜愛。它的眼睛鼓鼓的,像一對大燈泡。嘴巴小小的,一張嘴就吐出一連串的小水泡,像小朋友吹泡泡糖一樣。我給它取名「水泡眼」三條金魚經常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水泡眼」先停留在一個地方動也不動,等另外兩條小金魚躲好後轉身去找,可那兩條小金魚太狡猾了,神不知鬼不覺地跟在「水泡眼」的後面。害得「水泡眼」半天也找不到。過了一會兒,它一轉頭,才發現另外兩條小金魚。我家養的小金魚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