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初中數學目錄
『壹』 蘇教版初中數學課本目錄
初中蘇教版數學目錄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
我們與數學同行
第二章
有理數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數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五章
走進圖形世界
第六章
平面圖形的認識(一)
七年級下冊
第八章
平面圖形的認識(二)
8.1
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
8.2
探索平行線的性質
8.3
圖形的平移
8.4
認識三角形
8.5
三角形內角和數學活動
第九章
冪的運算
9.1
同底數冪的乘法
9.2
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
9.3
同底數冪的除法
第十章
從面積到乘法公式
10.1
單項式乘單項式
10.2
單項式乘多項式
10.3
多項式乘多項式
10.4
乘法公式
10.5
乘法公式的再認識——因式分解
第十一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11.1
二元一次方程
11.2
二元一次方程組
11.3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11.4
用方程組解決問題
第十二章
圖形的全等
第十三章
數據在我們周圍(二)
第十四章
感受概率
八年級上冊
第一章
軸對稱圖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與平方根
第三章
中心對稱圖形一
第四章
數量、位置的變化
第五章
一次函數
第六章
數據的集中程度
八年級下冊
第七章
利用不等式進行估算
第八章
分式游戲
第九章
反比例函數實例調查
第十章
測量物體的高度
第十一章
嘗試「證明」
第十二章
估計袋子中紅球的白球的數目
九年級上冊
第一章
畫畫.算算
第二章
矩形綠地中的花圃設計
第三章
白紙與證明
第四章
製作冰淇淋紙筒
第五章
估計時間
第六章
用計算器模擬實驗估計生日相同的概率
九年級下冊
第七章
校園景觀設計
第八章
測量建築物的高度
第九章
香煙浸出液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貳』 蘇教版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幾何證明題重要的是全等,特別是初三中用的很多
初二中的梯形幾何也很重要,新課本中的相關知識較少,但到了初三用的很多,主要是要記住經典例題的圖形,在遇到新題是去構成熟悉的圖形
函數也是很重要的,初二主要是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題目不難,主要弄清楚函數圖形和變化趨勢,初三的二次函數較難,是考試壓軸題的必選,對於函數,必有坐標,解題的關鍵是每個點的坐標,函數與幾何的結合題是難題,一般是大題,做題是不要求得滿分,要盡量多得分
另外代數袋鼠方面因式分解是一個重點,其中十字相乘法最難,但到了初三用的很多,要打好基礎
解方程不是難點,在多練習的基礎上便可游刃有餘,主要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諸多方法
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要注意是否要捨去
『叄』 蘇教版初一初二數學物理目錄
第一章聲現象
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第二節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第三節聲音的特性
第四節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第五節聲的利用
第二章光現象
第一節光的傳播
第二節光的反射
第三節平面鏡成像
第四節光的折射
第五節光的色散
第六節看不見的光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
第一節透鏡
第二節生活中的透鏡
第三節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第四節眼睛和眼鏡
第五節顯微鏡和望遠鏡
第四章物態變化
第一節溫度計
第二節溶化和凝固
第三節汽化和升華
第四節升華和凝華
第五章熱和能量
第六章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第七章初步認識物質世界
第八章力與運動
第九章壓強
第十章浮力
第十一章機械與機械能
第十二章電流和電路
第一節電荷
第二節電流和電路
第三節串聯和並聯
第四節電流的強弱
第五節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第六節家庭電路
第六章歐姆定律
第一節電壓
第二節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第三節電阻
第四節歐姆定律
第五節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第六節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
數學
第一章有理數
一.有理數的認識
1.1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1.2數軸,相反數與絕對值
1.2.1數軸
1.2.2相反數
1.2.3絕對值
二.有理數的運算
1.4有理數的加法
1.5有理數的減法
1.6有理數的乘法
1.7有理數的除法
1.8有理數的乘方
1.9有理數的混合運算
1.10用計數器計算
第二章代數式
2.1用字母表示數
2.2列代數式
2.3代數式的值
2.一類代數式的加減
第三章圖形欣賞與操作
3.1圖形欣賞
3.2平面圖形與空間圖形
3.3觀察物體
3.4圖形操作
3.5視圖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與演算法
4.1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4.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演算法
4.3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5.1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5.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5.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
第六章數據的收據與描述
6.1數據的收據
6.2統計圖
6.3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肆』 求蘇教版初一數學上下冊電子課本
七上下載地址http://bbs.fhe.cn/htmledit/uploadfile/DE2032AD-206D-489B-A394-508BB7C5AD8B/20091229/20091229165413776.pdf
七下下載地址http://bbs.fhe.cn/htmledit/uploadfile/DE2032AD-206D-489B-A394-508BB7C5AD8B/20091224/20091224114614112.pdf
『伍』 蘇教初中數學課本目錄
初中蘇教版數學目錄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 我們與數學同行
第二章 有理數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數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五章 走進圖形世界
第六章 平面圖形的認識(一)
七年級下冊
第八章 平面圖形的認識(二)
8.1 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
8.2 探索平行線的性質
8.3 圖形的平移
8.4 認識三角形
8.5 三角形內角和數學活動
第九章 冪的運算
9.1 同底數冪的乘法
9.2 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
9.3 同底數冪的除法
第十章 從面積到乘法公式
10.1 單項式乘單項式
10.2 單項式乘多項式
10.3 多項式乘多項式
10.4 乘法公式
10.5 乘法公式的再認識——因式分解
第十一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11.1 二元一次方程
11.2 二元一次方程組
11.3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11.4 用方程組解決問題
第十二章 圖形的全等
第十三章 數據在我們周圍(二)
第十四章 感受概率
八年級上冊
第一章 軸對稱圖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與平方根
第三章 中心對稱圖形一
第四章 數量、位置的變化
第五章 一次函數
第六章 數據的集中程度
八年級下冊
第七章 利用不等式進行估算
第八章 分式游戲
第九章 反比例函數實例調查
第十章 測量物體的高度
第十一章 嘗試「證明」
第十二章 估計袋子中紅球的白球的數目
九年級上冊
第一章 畫畫.算算
第二章 矩形綠地中的花圃設計
第三章 白紙與證明
第四章 製作冰淇淋紙筒
第五章 估計時間
第六章 用計算器模擬實驗估計生日相同的概率
九年級下冊
第七章 校園景觀設計
第八章 測量建築物的高度
第九章 香煙浸出液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陸』 請問,有誰有蘇教版初中數學電子課本嗎求助
你買教師用書,後面會給你一個光碟,那個光碟就是教材的電子版。
『柒』 蘇科版初中數學各單元知識歸納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所選用的教材為蘇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方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四個方面加以說明。(或加教學評價)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教材是初中數學 年級 第 章第 節的內容,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方面,這是在學習了 的基礎上,對 的進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為學習 等知識奠定了基礎,是進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內容。鑒於這種認識,我認為,本節課不僅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從心理特徵來說,初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哎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從認知狀況來說,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 ,對 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於 的理解,(由於其抽象程度較高,)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3、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情分析,結合新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我將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
難點確定為:
二、 教學目標分析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只是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系的一個右擊整體,學生學會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應以知識與技能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並把前面兩者充分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中。藉此,我將三維目標進行整合,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 (了解、理解、熟記、初步掌握、會運用 對 進行 等);
2. 通過 的學習,培養學生 觀察分析、類比歸納的探究 能力,加深對 函數與防城、數形結合、從特殊到一般、類比與轉化、分類討論 等數學思想的認識。
3. 通過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體會數學的合理性和嚴謹性,使學生養成積極思考,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並且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 教學方法分析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言道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採用啟發式、討論式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為主線,始終在學生知識的「最近發展區」設置問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知道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引導分析時,給學生流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過程分析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間互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為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學,本節課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學環節:
(1) 復習就知,溫故知新
設計意圖:建構注意主張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出發, 是本節課深入研究 的認知基礎,這樣設計有利於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
(2)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以問題串的形式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對舊知識產生設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通過情境創設,學生已激發了強烈的求知慾望,產生了強勁的學習動力,此時我把學生帶入下一環節———
(3) 發現問題,探求新知
設計意圖:現代數學教學論指出, 的教學必須在學生自主探索,經驗歸納的基礎上獲得,教學中必須展現思維的過程性,在這里,通過 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小組交流 等活動,引導學生歸納 。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論指出, 數學概念(定理等) 要明確其 內涵和外延(條件、結論、應用范圍等) ,通過對 定義 的幾個重要方面的闡述,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使學生的數學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維的難點。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把握了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此時,他們急於尋找一塊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於是我把學生導入第 環節。
(5) 強化訓練,鞏固雙基
設計意圖:幾道例題及練習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各有側重,其中例1……例2……,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的教學理念。這一環節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內化知識。
(6) 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從學習的只是、方法、體驗是那個方面進行歸納,我設計了這么三個問題:
①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②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麼;
③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數學的方法?
(7) 布置作業,提高升華
以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為出發點,我設計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對本節課內容的一個反饋,選做題是對本節課知識的一個延伸。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
以上幾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並充分體現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教師的整體調控下,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層層遞進,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課堂效益達到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