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數學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數學

發布時間: 2021-08-03 08:44:20

㈠ 大班數學上學期應學哪些內容

1、啟發探索法
啟發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兒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啟發其去探索並獲得新的知識,這是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啟發探索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1)啟發探索法要貫穿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以及教師指導下幼兒進行積極思考探索的學習過程;(2)啟發探索法應與操作法結合進行;(3)教師的提問要能起到引導幼兒思路、引導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師的啟發下,鼓勵幼兒獨立思考問題,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5)當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予以開導、鼓勵,並給予幫助。
2、游戲法
游戲法的目的是通過游戲引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游戲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也是幼兒獲得數學知識和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戲方法有:(1)有情節的游戲,如看電影按票號坐座位;(2)運用感官進行的游戲,如聽鼓聲說數;(3)口頭游戲,如數數歌;(4)競賽游戲,如倒數比賽等。
3、歸納演繹法
歸納法是藉助已掌握的知識,概括出簡單本質特徵和規律,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演繹法是運用帶有規律性的知識進行推理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通過這兩種方法幼兒可以獲得初步的推理能力,並能運用之來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如幼兒在認識了三角形之後,知道凡是有三角三邊的圖形都是三角形;在學過1、2,3,4,5的排列規律後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
其他方法(欣賞法、觀察法、談話法、歸納法、演繹法、情景法)
4、比較法
比較法的目的是通過兩組或兩組以上物體的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按照比較的形式來分,可分為對應比較(如重疊等)和非對應比較(如單雙排的不對應等)。比較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1)比較過程中要引導幼兒進行認真觀察比較;(2)教師要以啟發性的提問(問題要圍繞重點要求進行),指導幼兒進行比較;(3)觀察的過程中要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努力發現,並學會總結和歸納。
5、操作法
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通過藉助於事物在頭腦中的形象來思維。單純地向幼兒傳授講解,既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又不利於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如何優化數學教育活動,促進幼兒更有效主動地學習、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呢?實踐中,我發現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由於幼兒時期的各種心理過程帶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的特點,所以一些新穎的、有情節的、變化的、讓他們動手的活動,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幼兒通過操作活動,通過操作具體的材料(這種材料多數是幼兒身邊常見的自然物品、玩具等),並且每個幼兒都有足夠的材料,使他們都有操作的機會,獨立進行學習活動,這種活動能夠充分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操作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1)為幼兒操作活動創造必要的條件;(2)在幼兒動手操作之前要對幼兒講清楚操作的目的和具體操作方法;(3)給幼兒充分的時間操作、觀察、思考和探索;(4)操作過程中要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並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思索;(5)進行結果討論,幫助幼兒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整理歸納,明確概念,向內部思維活動轉化。
6、講解演示法
講解演示法目的是通過教師展現直觀教具並結合口頭講解把抽象的數、量、形等知識呈現出來。講解演示法運用過程中要注意:(1)演示的教具要直觀,易於幼兒理解接受;(2)教師講解語言要簡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㈡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數學內容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數學是沒有具體任務的,尤其是公立的幼兒園,在大班的時候只是讓學生分清數字,只要是會數數就可以了,大班中後期會有一個10以內的分解法,其他的並沒有太深的學習理由。

㈢ 幼兒園大班小孩怎樣學數學

請問一下,您有工作嗎?
我和孩子爸都要工作,小孩在幼稚園大班(12月5歲),回到家問他8+710-99+8都能回答,在幼稚園老師的方法一定比你好,她們是專業,孩子回家想玩就玩吧,當然老師有布置的作業還是要做.
小孩多睡覺會長智力的.
上小學還有排學呢.
強迫他學會有恐懼感的

㈣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數學教案比較多少在多的一組劃勾

活動目標: 1.感知10以內數的多少,體驗相鄰兩數的數量關系。 2.願意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思考和操作的過程與結果。 3.在操作過程中體驗到參與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教具:幼兒操作卡第3頁1-10的數字卡片,60塊一樣大小的長方形積木。 2.學具:幼兒用書第19頁《數數有幾個》,第20頁《果盤里缺幾個水果》,筆。 活動過程: 1. 解決問題。 (1)教師:「『六一』兒童節時候,為了讓小朋友清楚地看到演出,幼兒園搭一個看台,一層比一層高,一共10層,這個看台可以怎麼搭呢?」教師在黑板上示範畫出看台的圖樣。 (2)幼兒觀察圖樣並發表意見後,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 2. 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積木搭成的看台。 教師:「這個看台看起來怎麼樣?是不是一層比一層高?一共有幾層?」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點數,並且用數字表示看台的層數。 (3)教師:「這個看台是怎樣搭出來的?第一層有幾塊積木?第二層有幾塊積木?第三層有幾塊積木?怎樣會一層比一層高?每一層比前面一層多幾塊積木?」教師與幼兒邊觀察搭成的看台邊提問分析邊在看台圖樣上逐層畫出所用的積木塊數。 (4)教師:「如果從10層往1層看,積木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每層比前面一層各(少)多幾塊?從1層往10層看又是怎樣的感覺呢?」 (5)學習記錄看台的層數及每層的積木數。 教師:「你會怎樣記錄看台的層數及每層的積木數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有多少呢?」 3. 幼兒操作。 (1)數數有幾個。 教師:「叔叔下面兩幅圖中每種圖有幾個,請在圖形標記旁用豎線將答案記錄下來。」 (2)果盤里卻幾個水果。 教師:「每個果盤可以盛10個水果,數數現在果盤里已經有幾個水果?還可以再放幾個水果?請你用線圈上合適數量的水果與盤子連線。」

熱點內容
晉商歷史 發布:2025-07-19 00:08:49 瀏覽:421
安大歷史考研 發布:2025-07-19 00:02:57 瀏覽:382
教師幫扶學生記錄 發布:2025-07-18 20:01:06 瀏覽:677
運動鞋哪些好 發布:2025-07-18 18:41:48 瀏覽:456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