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七年級上冊語文試卷答案

七年級上冊語文試卷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8-03 09:29:58

A.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網路文庫全都是。。。。。。。。。。。。
你難道全做完了????????????
-----------------------------文庫找-----------------------------

B. 初一上冊語文試卷(有答案的)

得分

一、下面題目中均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題後括弧中。(共10分,每題2分)

1.加點字讀音有錯的是( )

A 蘸滿(zhàn) 後裔(yì) 笑逐顏開(zhú)

B 女媧(wā) 墮落(ò) 毫無怨言(yuàn)

C 天分(fēn) 沉澱(diàn) 筋疲力盡(jīnɡ)

D 簡陋(lòu) 猝至(cù) 輕舉妄動(wànɡ)

2.下面詞語中字形有錯的是( )

A 綿廷 無惡不做 開國大典

B 寂寞 榮華富貴 無與倫比

C 羞慚 恩將仇報 東張西望

D 奇觀 無地自容 天方夜譚

3. 將下面詞語填入文段中恰當的是( )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主席講話強調:只要我們 、 、 ,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 和奮斗目標。

A不動搖 不懈怠 不折騰 藍圖

B不折騰 不動搖 不懈怠 藍圖

C不懈怠 不動搖 不折騰 目標

D不動搖 不懈怠 不折騰 目標

4.詩句書寫有誤的是( )

A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B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C 沉舟側畔千翻過,病樹前頭萬目春。

D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5.文學常識表述不當的是( )

A 「君子有九思」出自《論語》,「志不強者智不達」出自《墨子》。

B 《錢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

C 課文《女媧造人》作者是歷史學家、劇作家蘇叔陽。

D 「當死亡沒有來臨,把能量發揮干凈」是著名詩人艾青的詩句。

得分

二、綜合性學習(共10分,每題2分)

6. 按提示默寫。

①君子養心 。(《荀子·不苟》)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 。(《論語·泰伯》)

7.閱讀《西遊記》,填表。

舉出四例

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
① 黑松林遇黃袍老怪

② 黃風嶺遭黃毛貂鼠精暗算

③ 牛魔王之子紅孩兒搶走唐僧

④平頂山蓮花洞太上老君煉丹童變成妖精

唐僧師徒四人所遇的妖怪








8.對於過去的2008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感悟。網友們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心中漢字,並宣示了頒獎詞。經過一番PK,有「和」、「難」、「牛」、「假」、「殤」、「虎」、「寒」、「美」、「慘」、「興」、「囧」等入選。請你根據2009年國勢,照下面樣式跟一個帖子。

心中的漢字


頒獎詞
200年中華大地多災多難,亦多事之秋,但是當整個民族凝聚在一起時,幾乎是頂天立地之固,力克時艱,難關共渡!國際外交亦以「和」字為原則,皆有所突破;海峽兩岸攜手,出現前所未有的和平發展局面。無論是古語雲:家和萬事興,還是:天時地利人和,都有較深的蘊涵。

2009年漢字

頒獎詞

9.讀下面的句子,完成問題。

10月1日央視《新聞聯播》報告:「今日央視網頭條是『航天員抵達航天城勝利凱旋歸來』。」

①這是個病句,請修改。

②從語義上解釋語病。

10.請說出畫線句的言外之意。

有個美國校長,對他的教師說:「如有學生考試得滿分,你要對他好,因為他以後可能是科學家;假如有學生考試作弊,你要對他更好,因為他以後可能是議員或總統。」

言外之意:

第Ⅱ卷 理解·表達

得分

三、閱讀 《陋室銘 》,回答11—15題。(共15分,每題3分)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1.銘是一種文體,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 的文體。

12.《陋室銘》大量使用「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樣的句子,句式整齊,音韻和諧。請你從文中抄寫出一對這樣的句子。

答:

13.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鴻:

C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素:

14.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認為作者這樣說對嗎?有什麼理由?

答:

15.作者寫陋室僅是為了告訴我們陋室的狀況嗎,還有什麼意圖?

答:

得分

四、閱讀《鄉村不言謝》,回答16—20題。(共15分,每題3分)

鄉村不言謝

飲者

也是猛然間發現,在我的故鄉,那個閉塞而貧困的小山村裡,我從來沒有聽見過「謝謝」兩個字。

在兒時的記憶中,鄰里之間相互借東西是很常見的,借勞動工具、借針頭線腦、借柴米油鹽……每次借的時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沒有借的忐忑和不安。

「他大叔,你家的犁子在不在?我想把東頭的地犁耙犁耙。」

「他大嬸,我家的黑線用完了,你有沒有?」

「三奶奶,今天來客,我家的油瓶空了,先給我倒點。」

被借者絕對沒有絲毫的優越感,趕忙把東西找出來,送到借者面前,還要說上幾句體貼的話。

「你真勤快,閑不住,隔天我也得把地犁犁,不能耽誤了下種。」

「線夠不夠,不夠的話,我再給你拿。」

「我也遇過這樣的事,那次晌午頭來客,鹽沒了,我還是到張老婆那兒拿的。」

別看東西小或者少,必定要還的。還犁的會高聲問:「他大叔,犁用完了,放這里好嗎?幸虧犁得及時,不然趕不上墒情了。」犁的主人會讓還犁的坐一會兒,忙著去拿煙,好像借東西的是自己。

還線的主婦會在嘮完一會兒嗑後,在要回去的時候,把東西掏出來隨處一放。主人會責怪:「你看你,這點東西還拿來,真外氣!」主婦會說:「有了,沒有我也不會還你。」

借油的會打發孩子還東西:「俺媽說,這是俺家剛榨的油,讓大嬸你嘗嘗。」孩子說完便走。大嬸會攆著孩子,給他點黃瓜之類的東西吃。

在經常發生的借和還中,鄉人雖然不說「謝謝」,但都通過默契的方式把內心的感激表達了出來。在鄉人眼裡,「謝謝」這兩個字有點別口、自白、淺顯、誇張,與土地的自然和質朴不相稱,如果說出來,就疏遠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人也變得更生分了。

記得我讀初二的時候,村西頭的潘家十多歲的孩子突然昏死了過去,當時潘家男人又不在家,聽到潘家女人的喊聲,正在地里勞作的「黃麻子」飛奔到老潘家,背起孩子就往鄰村的赤腳醫生家跑。七八里的鄉間小道,干癟的黃麻子在負重幾十斤的情況下,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狂奔到了赤腳醫生家,及時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老潘家為了感謝黃麻子的救命之恩,專門挑了良辰吉日,邀了村裡德高望重的人,拿著炮仗,背著禮物,到黃麻子的家致謝。在彌漫著好聞的硝煙味中,被救的潘家孩子在父親的命令下,「撲通」跪在黃麻子面前,「嘣嘣嘣」磕了三個響頭。黃麻子手足無措地轉著圈子,一個勁地反復埋怨著老潘:「你這是幹啥呢,你這是幹啥呢……」老潘大聲說:「孩子的這條命是你給的,你什麼時候要,他就得什麼時候給!」自始至終,我沒有聽到一個「謝」字。

後來,我到了城市,聽慣了「謝謝」,也習慣說「謝謝」。有時候,老家人到城裡辦事,不願意把錢花給旅館,就到我家借宿。每次來,他們都要給孩子帶些零食,我都要習慣性地說聲「謝謝」,聽到我道謝,他們的神情立即變得尷尬起來,我很後悔,趕緊打住。

前一段日子,父親的身體不好,我回去看他,見鄰居大娘也來探望,還拿了十多個雞蛋。送她出門時,我下意識地說:「謝謝你呀,大娘!」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這孩子,說的什麼話!」

(《青年文摘》 2008.6)

16.請你簡要概括全文行文的思路。(每空須有「言謝」二字)

發現「鄉村不言謝」

到城市習慣言謝

17.為什麼「鄉村不言謝」?

答:

18.簡要說說大娘所說的「看你這孩子,說的什麼話!」這句話的含義。

答:

19.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

20.閱讀下面兩則材料,結合原文談談你對「感恩」和「言謝」的理解。

材料一:

鮑爾吉·原野說過,感恩,第一要感謝糧食,是糧食讓人們活下來並活下去。所有的人都是糧食的受益者。對糧食感恩的人,盡量不剩飯,扔半隻饅頭手會哆嗦,吃飯認真,看到米粒心生歡喜。第二項要感謝水、草木、鮮花、小鳥、晴空、土地和干凈的空氣。它們的存在固然不是為著人們享受,不打擾它們,更不傷害它們。蜜蜂采蜜也沒有把花朵變成垃圾堆。

材料二:

汶川大地震後的第二天,在四川省扶貧基金會的帶領下,北川中學學生劉怡雪、白琳和陳兵來到北京。不少好心的北京人提出希望資助他們,負責他們的學業和生活的想法。但白琳輕輕地搖頭,她說:「我會永遠記住來自北京的幫助,來自北京的愛!但是,我要回去!去做志願者!我要告訴同學們,別害怕,別放棄,大家沒有忘記我們,大家正在牽著我們的手共渡難關!」

答:

我無答案

C. 初一上冊語文試卷

語文第四單元試卷
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座號:___________
說明:1.全卷共五大題,滿分以100分計。
2.本試卷設有卷面書寫4分,附加題6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該題得分作為補償分計入總分,全卷最後得分不得超過100分。
一、積累與應用 20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2分
裹藏( ) 蔥蘢( ) 潛行( ) 猛獁( )
狩獵( ) 喧囂( ) 喑啞( ) 靜謐( )
峰巒( ) 彌漫( ) 霎時( ) 殘骸( )
2、根據括弧中的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8分
⑴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處四周的綠葉叢中,蟈蟈在竊竊自語。( )
⑵……邁開了人類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樹起了宇航事業的一塊新的(比喻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可以作為標志的大事)。( )
⑶它們對這道菜吃得(形容非常有滋味),以至於兩三個星期間,這個籠子里到處是蟬的頭骨和胸骨。( )
⑷我所能聽到的一點點歌聲則是非常柔和的,與夜色蒼茫中的(安靜)氣氛再適合不過了。( )
二、現代文閱讀 28分
(一)14分
⑴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卷雲。⑵這種雲很薄,陽光可以透過雲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⑶卷雲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⑷如果卷雲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這就成了卷積雲。⑸卷雲和卷積雲的位置很高,那裡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⑹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常在兩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著,映著溫和的陽光,雲塊四周圍散發出金黃的光輝。⑺積雲都在上午開始出現,午後最多,傍晚漸漸消散。⑻在晴天,我們還會遇見一種高積雲。⑼這是成群的扁球狀的雲塊,排列得很勻稱,雲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⑽卷雲、卷積雲、積雲和卷積雲,都是很美麗的。
3、下列語段的第一層(用「/」表示)第二層(用「//」表示)劃分准確的一項是:
( )3分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4、四個小層介紹說明的對象分別是: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⑵ 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⑷ ________________
5、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本段文字的結構方式是( )2分
A.總分式B.分總式C.總分總式
7、這段文字採用了從現象到本質的說明順序,說明________________是現象,說明 _____________是本質。2分
8、文中⑸⑹兩句中「一般」和「常」用得准確,簡要說明這兩個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⑴古代生物的狀況,在岩石中更有著豐富的記錄。許多生物的屍體由於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緊緊包裹住,沒有毀滅消失,而讓別的礦物質填充了它的遺體,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內部構造。在特殊的情況下,某些生物的屍體竟完整地保存下來了,如北極凍土帶中的長毛象、琥珀中的昆蟲。所有這些都叫做「化石」。
⑵化石是歷史的證人,它幫助我們認識地球歷史的發展過程。
⑶例如,很多地方都發現了一種海洋生物三葉蟲的化石。它告訴我們,在離開現在大約六億多年前到五億多年前的那個叫做「寒武紀」的時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麼的寬廣。許多高大樹木的化石告訴我們,有一個時期地球上的氣候是溫暖而潮濕的,這是叫做「石炭紀」的時代的特徵。還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長上了長長的毛,這準是天氣冷了,說明「第四紀」冰河時期的來臨。
⑷自然界某些轉眼就消逝的活動,在石頭上也留下了痕跡。如雨打沙灘的遺跡,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動物走過的腳印和天旱時候泥土龜裂的形象……
⑸瞧!大自然給我們保留了多好的記錄。實際上,地球上的記錄比這篇文章所介紹的還要豐富得多,這里不過是拉開帷幕的一角而已。
9、第一段中畫線的句子起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分
10、第一段的最後一句中「所有這些」包括哪些?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化石是歷史的證人,它幫助我們認識地球歷史的發展過程」一句的作用是:
_______。2分
12、根據課文內容,說說寒武紀、石炭紀、第四紀的特點。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化石上有裂開的縫隙,可以推斷那個時期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14、化石有什麼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閱讀 12分
山市
蒲松齡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⑾,城市依稀⑿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15、山市的出現經歷了三個階段,從__________到_________為初生階段;__________
為發展階段;_______________是高潮階段。3分
16、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5分
⑴然數年恆不一見 (恆: )
⑵無何,見宮殿數十所 (無何: )
⑶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 (連亘: )
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依稀: )
⑸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 (逾時: )
17、翻譯下列句子 4分
⑴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附加題 6分
1、默寫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文化部將出資購買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俱佳的優秀兒童劇目的著作權,無償提供給全國基層藝術院團演出。
B.我們雖然至今還不能夠弄清「莫扎特效應」的奧秘是什麼,但是莫扎特音樂在提高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C.在上海國際汽車展上,國產新車不斷層出不窮,其中國內汽車生產企業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車有十多種,是歷屆車展中最多的。
D.自今年二月份中國十部委聯合開展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專項整治以來,中國共取締了八千六百多家黑網吧,嚴查了一批違法接納未成人進入網吧。

七年級(上)語文第四單元試卷
(作文部分)

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座號:___________
五、作文 40分
以「人與自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字數500以上。

D. 七年級上語文試卷 答案

七 年 級 語 文 試 題
(考試形式:閉卷 試題分漢字、閱讀、寫作三部分 滿分120分 時間150分鍾)
考生注意:請將試題答案寫在答題卷上,注意對准題號。交卷時只交答題卷。

第一部分 漢字(10分)
1.根據語境,給下面加點的字註上拼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4分)
⑴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 )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風箏》)
⑵澄( )澈的池水照見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裡的影子也向著她笑;她假裝生氣,池水裡的影子也向著她生氣。(《女媧造人》)
⑶在眾多的兔姐妹中,有一隻白兔獨具審美的huì( )心。她愛大自然的美,尤愛皎潔的月色。(《白兔和月亮》)
⑷然而當四野蛙聲和其他蟲鳴暫時沉寂時,我所能聽到的一點點歌聲則是非常柔和的,與夜色蒼茫中的靜mì( )氣氛再適合不過了。(《綠色蟈蟈》)
2.從備選的答案中選擇一個正確的字,將其代號填寫在橫線上。(2分)
⑴我聽見有人 泣(A.綴B.啜),正納罕那是誰,結果發現原來是我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
⑵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除非是為了去 耀(A.炫 B.眩)一下他的新衣服。(《皇帝的新裝》)
3.根據語境,為下面句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義項(請將代號填在相應的地方)。(2分)
⑴昂首觀之,項為之強。(《童趣》) 正確義項:
⑵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散步》) 正確義項:
[義項] A、堅硬 B、僵硬 C、倔強 D、健壯有力 E、好
4.寫字,可以表現一個人的性格、修養。能寫一手好字,可以讓人賞心悅目、稱羨不已。生活中,行楷字應用最廣泛。它是介於 字和 字之間的一種字體。(2分)

第二部分 閱讀(60分)
一、古詩文名句積累(每小題1分,共6小題,計6分。)
5.根據提示,將下面詩文補充完整。
⑴成語「任重道遠」源自《論語》: , 。
⑵「稻花香」品牌名稱源自辛棄疾的《西江月》: , 。
⑶東晉才女謝道韞的「詠雪」名句為: 。
⑷《龜雖壽》中表達曹操「老當益壯、頑強進取」精神的名句是: , ,
, 。
⑸《過故人庄》中描寫農村優美風光的詩句是: , 。
⑹《觀書有感》中今天仍經常被我們引用來啟迪勉勵青年人要不斷讀書的詩句是: , 。

二、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感悟情趣事理。(16分)
【甲】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乙】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6.【甲】【乙】兩個文段分別出自我們學過的哪篇文章?將文章標題寫在相應的橫線上。(2分)
7.解釋【甲】【乙】兩文中加點的「為」字的意思。(2分)
⑴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⑵此何遽不為福乎
8.請從【甲】文中找出與下邊句中加點的字意義相近的字。(2分)
⑴方出神 ⑵人皆賀之
9.請用逗號標出【乙】文劃線句子中的兩處停頓,使之讀起來更加順暢。(2分)
家 富 良 馬 其 子 好 騎 墮 而 折 其 髀。
10.把下面【乙】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11.【甲】文中「龐然大物」指的是什麼?(2分)
12. 根據上下文,將【乙】文橫線上空缺的句子補寫出來。(2分)
13.【甲】文在「趣」字上做文章,講究物外之趣;【乙】文則借故事講道理,它告訴我們 。(2分)

三、閱讀《進當鋪的男孩》,感受母愛親情。(15分)
進當鋪的男孩
◎畢淑敏
①兒子有一天對我說,他們班同學有一枝派克筆要出讓,開價人民幣100元整。
②這筆是什麼來路?不會是贓物吧?我說。
③兒子說筆的來路絕對正當。是那同學的親戚送的,他因已有了一枝,故將這枝賣出,肯定是原裝。
④我看出兒子的渴望,就說,我認為一個孩子現在就用派克筆,有點為時過早。
⑤兒子激烈地反駁說,派克筆也是少兒不宜嗎?
⑥我被噎得沒話回答,就說,這筆太貴了,沒有那麼多的錢。
⑦兒子轉一下眼珠說,您的意思是只要我可以搞到錢,就可以買下這枝筆啦?
⑧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但一時也琢磨不出更好的理由回絕。想他一直是個守本分的孩子,手中並無積攢的閑錢。現在離春節還很遠,也沒壓歲錢供他揮霍。只要實行經濟封鎖,他的夢想就是 A 。於是支吾著說,是啊,是啊。
⑨兒子說,買筆的事,咱們一言為定。我說,錢的來路需 B 。
⑩兒子說,您就放心好了。
○⑾過了兩天,兒子把他的世佳游戲機妥妥貼貼地捆起來,結實得好像一個炸葯包。我隨口問了一句,又要借給哪個朋友玩啊?
○⑿兒子齜牙笑著說,這一次不是借給人家,是放進當鋪里換點現金。
○⒀兒子說,為了買筆,我需要錢:我檢點了一下我的財產,就數這台游戲機值錢了。我去當鋪里問了一下,大約可當250元,可惜您把發票丟了,要不然還可以多當些。
○⒁我說,天啊,你小小年紀就知道進當鋪,長大了一定是個敗家子。
○⒂兒子奇怪地說,這和敗家子有什麼關系?反正從現在到暑假的日子,我都沒有機會玩游戲機了,放在家裡什麼用也沒有。進了當鋪,我就可以用錢買到筆。
○⒃我不客氣地打斷他的話,可是你拿什麼來贖呢?醫得眼前瘡,剜去心頭肉,到時候沒有錢,你的游戲機就成了死當(我好不容易從以前讀過的舊小說中記起了「死當」這個詞,用得恰是地方)。
○⒄兒子不慌不忙地說,以後我每個月都從伙食費里節省一些,到了暑假的時候就可以把游戲機贖回來了。當鋪的庫房很嚴密,還有空調,游戲機擱在那裡,真是比家裡還保險呢。
○⒅我 C 。面對著這種無懈可擊的計劃,只能自嘆弗如。
○⒆兒子說,要是等我慢慢地把錢攢夠了,我們同學的派克筆早就拍賣出去了。我覺得當鋪沒有什麼不好的,可以救人急難。
○⒇我們的爭論告一段落。
○21——後來,兒子還是把同學的派克筆買了回來,用的是我貸給他的100元錢。我一再聲明貸款是無息的,而且償還期可以拖得很長,不必他短時間內壓縮伙食還貸,以保障身體健康。
○22兒子從此用派克筆流利地寫作業,但提起此事,表情卻是悻悻的。
○23他說我給的錢有「嗟來之食」的味道,還是自己進當鋪來得 D 。

14.結合上下文,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⑴少兒不宜 ⑵自嘆弗如
15.請你將下邊四個詞語分別還原到文中劃橫線的A、B、C、D處。(3分)
理直氣壯 瞠目結舌 鏡中之花 正大光明
16.「我嚇得跳起來,撫著胸口說,請你把話再說一遍,我大概耳背了,實在聽不明白。」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應還原到文中第 段與第 段之間?(2分)
17. 請你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兒子「無懈可擊的計劃」。(2分)
18.在「典當游戲機買派克筆」的問題上,「我」和兒子的主要分歧是什麼?(2分)
19.查《現代漢語詞典》,「悻悻」是「怨恨失意的樣子」的意思。兒子已得到了派克筆,為什麼「表情卻是悻悻的?」(2分)
20.你喜歡這個進當鋪的男孩嗎?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的理由。(2分)

四、閱讀《秋日私語》一文,品味自然魅力。(12分)
秋日私語
①我喜歡秋天。
②當空氣中夏的浮躁氣息漸漸彌散,街上女人色彩艷麗的衣服變成駝黃色系時――我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秋的來臨。秋和春不一樣,她幾乎是一下子就翩然而至的,讓人們猝不及防地在棉麻的夏衣上罩上一層秋衫。
③秋的到來,或許就是一陣不期而來的涼風,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黃的樹葉。
④秋天的天空是可以直接從顏料管中撤出的鈷藍,抹在畫布上,再添上幾筆錯落有致的蘆葦,倒影的河水,就是自然的風景畫。晚秋是最適合畫山水的時候,當華美的葉子差不多落盡,露出生命清晰的脈絡,於是用枯筆稍稍勾勒出她的生長方向,秋意也隨之在筆尖流淌。
⑤秋天還有一樣很入畫的東西――菊花。她開得蓬勃而大氣,涌動著無窮的生命力,充滿豐盈之美。野菊花更別有一番風致,雪白的花瓣托著金黃色的花芯,一簇簇迎風飄搖著。山裡人家會收好野菊花,焙乾製成菊花茶。於是就有了玻璃杯里上下漂浮的菊花茶,泡開的花瓣近乎透明,花香緩緩升騰起,縈繞著,布滿了整個小屋。這時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氣,你會覺得邊呼吸都染著菊花香了。
⑥秋天的聲音是需要諦聽的,它是一首溫情的和弦。鄉間的音樂在曠遠的田野上縈繞,蛙兒的鳴叫聲此起彼伏,穀粒一顆顆飽滿地墜落在土地上,泛起金色的漣漪。秋風起來了,沙沙地在吟唱,溫柔地拂過。等到了秋雨敲打芭蕉的黃昏,點一盞橘黃的小燈,再攤上一疊素紙,與自己的靈魂對話,是秋日裡難尋的浪漫。
⑦秋天裡還可以剝蟹煮酒呢。十月的螃蟹最鮮美。煮上一鍋剛從河裡捉來的蟹,在細細斬好薑末,製成姜米醋,家人就圍坐在一起,蘸醋吃蟹,日子過得舒緩而愜意。靈巧的主婦還會做蟹黃湯包,蟹粉獅子頭,蟹粉豆腐羹,讓走出水鄉的女兒都比別處的潤澤許多。
⑧喜歡秋天的理由還有許多。在雲淡風清的日子裡,我可以鬆鬆垮垮套上一件粗線毛衣,感受著織物摩擦傳給身體的溫暖氣息。再背上微微泛白的牛仔挎包,行走在秋天的白樺林。陽光像鋼琴明亮的音色灑在林間裸露的大地上,用它中性的調子鋪上和諧而又高貴的色澤。收獲過的秋天宛如剛生過嬰兒的母親,靜靜地安詳地舒展著,漾起甜美的微笑。年少時青澀的夢和遙遠的童年都和這暮秋一起去之遙遠了,只剩下洗盡鉛華的脫俗之美……

21.准確理解全文,根據原文將下邊這段話補充完整。(3分)
我 秋天,因為秋天是染著菊花香的風景畫,秋天是 ,秋天是剝蟹煮酒的舒緩與愜意,秋天是 。
22.第⑧段劃線句子表現了秋怎樣的特點?(2分)
23.文中多處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請找出第⑥段中的擬人句,品味這種寫法好在哪裡。(3分)
24.第三段中對「秋風秋葉」的描寫是很簡略的,請你調動自己的聯想和想像,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把「秋葉在秋風中飄落」的景色更加具體生動地描繪出來。(30字左右)(2分)
25.第③段中說:「秋的到來,或許就是一陣不期而來的涼風,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黃的樹葉。」請你仿造這段話,完成下邊的句子。(2分)
春的到來,或許是 ,甚至是 。

五、閱讀《蜻蜓》一文,解讀飛行奧秘:(11分)
飛行之王——蜻蜓
①蜻蜓被譽為昆蟲世界裡的「飛行之王」。
②在悶熱的夏季里,暴雨將至或驟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飛舞。它好似一架飛機,而飛行技巧卻遠遠高出於飛機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飛行,它能微微抖動翅膀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急轉彎。它能懸在空中不移動位置,這時它的翅尖每秒鍾要揮動30-50次,作長「8」字運動。就這一手,大多數以飛翔著稱的鳥類也望塵莫及。它可以長途飛行,一小時飛行六七十公里而不著陸;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個尖尖的枝梢上,瞬間又飛得無影無蹤,唐詩中「蜻蜓飛上玉搔頭」,生動地描寫了這種「特技」表演。
③蜻蜓飛得那麼自由自在,是靠神經系統控制著翅膀的傾斜角度,微妙地與飛行速度和大氣氣壓相適應。蜻蜓這種「自動駕駛儀」比現代飛機靈巧得多。人們從仿生學的角度不斷研究昆蟲的飛行與構造機能的特點,「移植」到飛機設計上加以應用。例如在空氣動力學中有一種「顫振」現象,如飛機機羽不能消除「顫振」,快速飛行時就會使機羽折斷,招致機毀人亡。蜻蜓則是消除顫振的「先驅者」,它的翅端前緣有一塊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這是保護薄而韌的蜻蜓翅不致折損的關鍵,人們仿照翅痣,在飛機機羽上設計了加厚部分,於是戰勝了顫振,保證了快速型飛機的安全。
26.蜻蜓為什麼被譽為「飛行之王」?請根據第②段內容擇要回答。(2分)
27.唐詩中「蜻蜓飛上玉搔頭」,生動地描寫了蜻蜓的哪種「特技」表演?(1分)
28. 「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個尖尖的枝梢上」讓我們聯想到宋朝詩人楊萬里另一首寫蜻蜓的詩,請完整地寫出與所引句子情境相符的詩句。 (2分)
29.蜻蜓能做這么多「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麼?(2分)
30.人類從蜻蜓的「翅痣」得到啟示並運用到飛機設計的原理上,解決了什麼實際問題?(2分)
31、本文採用了 的結構方式。 (2分)

第三部分 寫作(50分)
32. 在人生的旅程中,你已經走過了十三、四個春秋,在這十幾年的生活里,你和父母、同學、老師甚至陌生人之間一定發生過不少的矛盾和沖突,這些生活中的不和諧的音符往往會讓你感到憤怒、難過、失望,或者沮喪、傷心、委屈……但是,如果嘗試著用一顆寬容大度的心去原諒他人、理解他人、接納他人,你或許會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快樂和幸福。
請自選角度,以「寬容,是一枚開心果」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記敘文。
要求:①要有感而發,說真話、抒真情。②要有具體的情節。③要有精彩的細節描寫。
2009年秋季宜昌市期末調研考試
七年級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
第一部分 漢字(10分)
1.(4分)⑴yì,⑵chéng,⑶慧,⑷謐。
2.(2分)⑴B. ⑵A.
3.(2分)⑴B.⑵D.
4.(2分)楷、草
第二部分 閱讀(60分)
一、古詩文名句積累:(6分)
5.(每小題各1分,見錯無分。)
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⑵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⑶未若柳絮因風起。
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⑸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⑹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二、閱讀文言語段:(16分)
6.(2分)《童趣》、《塞翁失馬》。
7.(2分)⑴被;⑵是,算是。
8.(2分)⑴正;⑵盡。
9.(2分)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10.(2分)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部分戰死沙場。
11.(2分)一癩蝦蟆。
12.(2分,錯1字扣1分,不加問號扣1分,扣完為止。)此何遽不為福乎?
13.(2分)「塞翁失馬,焉知禍福。」或: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禍與福是對立統一關系(意近即可)。
三、體會母愛親情。(15分)
14.(2分)不適合少年兒童。(2)自己感嘆不如(別人,這里指兒子)。
15.(3分)A、鏡中之花 B、正大光明 C、瞠目結舌 D、理直氣壯(錯一個扣一分,扣完為止。)
16. (2分)12與13段之間。
17.(2分)兒子的計劃:先把游戲機放進當鋪里換點現金,然後用錢買到派克筆;以後再從每個月的伙食費里節省一些,到了暑假的時候就把游戲機贖回來了。
18.(2分)兒子認為當鋪沒什麼不好,它可以救人急難。「我」卻認為進當鋪當東西,是敗家子。
19.(2分)他覺得「我」給的錢有「嗟來之食」的味道,不如自己進當鋪來得理直氣壯。
20.(2分)喜歡。因為他聰明,做事有條有理,有經濟觀念,有較強的自主意識。扣住人物特點,言之有理即可。
四、感受自然魅力。(12分)
21.(3分)喜歡。示例:「是縈繞在田野上的溫情的和弦」或「是在曠遠的田野上縈繞的音樂」;「是行走在白樺林的輕松與自在」或「是陽光灑在林間裸露的大地上的和諧與高貴。」等(仿寫符合題意即可。)
22.(2分)以生動的比喻和擬人形象地表現了秋天的偉大母親般的胸懷,贊美了秋天對人類無私的奉獻。意近即可。
23.(3分)摘抄:「秋風起來了,沙沙地在吟唱,溫柔地拂過。」
品味:「吟唱」、「溫柔」都是擬人的寫法,將秋風人格化,使秋風富有生命的靈氣與情致,表現秋天的聲音是需要諦聽的。意近即可。
24(2分)開放題,略。(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即可。)
25.(2分)開放題,符合題意,無錯別字即可。示例:或許是漸漸布滿枝頭的點點新綠,甚至是牆角偷偷探出頭來的一株小草。
五、解讀飛行奧秘:(11分)
26.(2分)可以高度概括為:蜻蜓具有高超的飛行能力,能進行各種飛行特技表演。也可以分點提煉為四點:①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飛行;②能做一百八十度的急轉彎;③能懸在空中不移動位置;④可以長途飛行,一小時飛行六七十公里而不著陸。(四點中任意答對兩點即可。)
27.(1分)突然降落,停在一個尖尖的枝梢上。
28.(2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9.(2分)原因: 蜻蜓飛得那麼自由自在,是靠神經系統控制著翅膀的傾斜角度,微妙地與飛行速度和大氣氣壓相適應。
30.(2分)人們仿照翅痣,在飛機機羽上設計了加厚部分,於是戰勝了顫振,保證了快速型飛機的安全。
31.(2分)總分。
第三部分 寫作(50分)
【評分細則】
32.作文 (50分)
一類文:45分-50分 主題鮮明,材料精當,結構嚴謹,描寫細膩,語言優美。
二類文:40分-44分 主題明晰,材料具體,結構合理,描寫較好,語言通順。
三類文:35分-39分 主題散漫,材料雜亂,結構一般,描寫粗略,語言貧乏。
四類文:25分-34分 主題不明,材料空洞,結構散亂,描寫一般,語病較多。
註:1.總分評定後,錯別字另行扣分。2個錯別字扣一分,每篇扣滿3分為止。
2.總分評定後,根據書寫情況好壞,適當給予獎懲,在上下3分范圍內浮動,以滿分為

熱點內容
晉商歷史 發布:2025-07-19 00:08:49 瀏覽:421
安大歷史考研 發布:2025-07-19 00:02:57 瀏覽:382
教師幫扶學生記錄 發布:2025-07-18 20:01:06 瀏覽:677
運動鞋哪些好 發布:2025-07-18 18:41:48 瀏覽:456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