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大綱
❶ 求一份天津初中數學的最新考綱
初中學業考試大綱(數 學)
考試范圍
《課程標准》(7~9年級)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課題學習四個部分的內容。
一、內容和目標要求
⒈初中畢業生數學學業考試的主要考查方麵包括: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數學活動過程;數學思考;解決問題能力;對數學的基本認識等。
⑴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考查的主要內容
了解數產生的意義,理解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應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能夠藉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位置與特徵;能夠在頭腦里構建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藉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徵,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涵義,能夠藉助概率模型、或通過設計活動解釋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
⑵「數學活動過程」考查的主要方面
數學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思維水平,對活動對象、相關知識與方法的理解深度;從事探究與交流的意識、能力和信心等。
⑶「數學思考」方面的考查應當關注的主要內容
學生在數感與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意識、推理能力、應用數學的意識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其內容主要包括:
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夠使用符號表達數量關系,並藉助符號轉換獲得對事物的理解;能夠觀察到現實生活中的基本幾何現象;能夠運用圖形形象來表達問題、藉助直觀進行思考與推理;能意識到作一個合理的決策需要藉助統計活動去收集信息;面對數據時能對它的來源、處理方法和由此而得到的推測性結論作合理的質疑;面對現實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角度、用數學思維方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活動獲得數學猜想,並尋求證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合乎邏輯地與他人交流等等。
⑷「解決問題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
能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
⑸「對數學的基本認識」考查的主要方面:
對數學內部統一性的認識(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數學方法之間的相似性等);對數學與現實、或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系的認識等等。
⒉依據《課程標准》,考試要求的知識技能目標分為四個不同層次: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具體涵義如下:
了解(認識):能從具體事例中,知道或能舉例說明對象的有關特徵(或意義);能根據對象的特徵,從具體情境中辨認出這一對象。
理解:能描述對象的特徵和由來;能明確闡述此對象與有關對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對象運用到新的情境中。
靈活運用:能綜合運用知識,靈活、合理地選擇與運用有關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數學任務。
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分為三個不同層次: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具體涵義如下:
經歷(感受):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獲得一些初步的經驗。
體驗(體會):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經驗。
探索:主動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對象的某些特徵或與其它對象的區別和聯系。
以下對《課程標准》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課題學習四個領域的具體考試內容與要求分述如下:
數 與 代 數
(一)數與式
⒈有理數
考試內容:
有理數,數軸,相反數,數的絕對值,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加法運算律,乘法運算律,簡單的混合運算。
考試要求:
(1)理解有理數的意義,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會比較有理數的大小。
(2)理解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會求有理數的相反數與絕對值(絕對值符號內不含字母)。
(3)理解乘方的意義,掌握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的運演算法則、運算律、運算順序以及簡單的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以三步為主)。
(4)能用有理數的運算律簡化有關運算,能用有理數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問題。
⒉實數
考試內容:
無理數,實數,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立方根,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減、乘、除運演算法則,簡單的實數四則運算。
考試要求:
(1)了解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會用根號表示數的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開方與乘方互為逆運算,會用平方運算求某些非負數的平方根,會用立方運算求某些數的立方根,會用科學計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概念,知道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
(4)能用有理數估計一個無理數的大致范圍。
(5)了解近似數與有效數字的概念,會按要求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用計算器進行近似計算,並按問題的要求對結果取近似值。
(6)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減、乘、除運演算法則,會用運演算法則進行有關實數的簡單四則運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⒊代數式
考試內容:
代數式,代數式的值,合並同類項,去括弧。
考試要求:
(1)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能分析簡單問題的數量關系,並用代數式表示。
(3)能解析一些簡單代數式的實際背景或幾何意義。
(4)會求代數式的值;能根據特定的問題查閱資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並會代入具體的值進行計算。
(5)掌握合並同類項的方法和去括弧的法則,能進行同類項的合並。
⒋整式與分式
考試內容:
整式,整式加減,整式乘除,整數指數冪,科學記數法。
乘法公式: 。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分式的加、減、乘、除運算。
考試要求:
(1)了解整數指數冪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數(包括在計算器上表示)。
(2)了解整式的概念,會進行簡單的整式加、減運算;會進行簡單的整式乘法運算(其中的多項式相乘僅指一次式相乘)。
(3)會推導乘法公式: ; ,了解公式的幾何背景,並能進行簡單計算。
(4)會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過兩次)進行因式分解(指數是正整數)。
(5)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會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和通分,會進行簡單的分式加、減、乘、除運算。
(二)方程與不等式
⒈方程與方程組
考試內容:
方程和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法,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過兩個)。
考試要求:
(1)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的數學模型。
(2)會用觀察、畫圖或計算器等手段估計方程的解。
(3)會解一元一次方程、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過兩個)。
(4)理解配方法,會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簡單的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
(5)能根據具體問題的實際意義,檢驗方程的解的合理性。
⒉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考試內容: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及其解法。
考試要求:
(1)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大小關系了解不等式的意義,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2)會解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並能在數軸上表示出解集。會解由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不等式組,並會用數軸確定解集。
(3)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簡單的問題。
(三)函數
⒈函數
考試內容:
平面直角坐標系,常量,變數,函數及其表示法。
考試要求:
(1)會從具體問題中尋找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
(2)了解常量、變數、函數的意義,了解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會用描點法畫出函數的圖象,能舉出函數的實際例子。
(3)能結合圖象對簡單實際問題中的函數關系進行分析。
(4)能確定簡單的整式、分式和簡單實際問題中的函數的自變數取值范圍,並會求出函數值。
(5)能用適當的函數表示法刻畫某些實際問題中變數之間的關系。
(6)結合對函數關系的分析,嘗試對變數的變化規律進行初步預測。
⒉一次函數
考試內容:
一次函數,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近似解。
考試要求:
(1)理解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的意義,會根據已知條件確定一次函數表達式。
(2)會畫一次函數的圖象,根據一次函數的圖象和解析式 ,理解其性質(k>0或k<0時圖象的變化情況)。
(3)能根據一次函數的圖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近似解。
(4)能用一次函數解決實際問題。
⒊反比例函數
考試內容:
反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圖象及其性質。
考試要求:
(1)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意義,能根據已知條件確定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
(2)能畫出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根據圖象和解析式 理解其性質(k>0或k<0時,圖象的變化情況)。
(3)能用反比例函數解決某些實際問題。
⒋二次函數
考試內容:
二次函數及其圖象,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考試要求:
(1)理解二次函數和拋物線的有關概念,能對實際問題情境的分析確定二次函數的表達式。
(2)會用描點法畫出二次函數的圖象,能結合圖象認識二次函數的性質。
(3)會根據公式確定圖象的頂點、開口方向和對稱軸(公式不要求推導和記憶),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會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空 間 與 圖 形
(一)圖形的認識
⒈點、線、面,角。
考試內容:
點、線、面、角、角平分線及其性質。
考試要求:
(1)在實際背景中認識,理解點、線、面、角的概念。
(2)會比較角的大小,能估計一個角的大小,會計算角度的和與差,認識度、分、秒,會進行簡單換算。
(3)掌握角平分線性質定理及逆定理。
⒉相交線與平行線
考試內容:
補角,餘角,對頂角,垂線,點到直線的距離,線段垂直平分線及其性質,平行線,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及性質。
考試要求:
(1)了解補角、餘角、對頂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餘角相等、等角的補角相等、對頂角相等。
(2)了解垂線、垂線段等概念,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了解垂線段最短的性質,理解點到直線距離的意義。
(3)知道過一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垂直於已知直線。
(4)掌握線段垂直平分線性質定理及逆定理。
(5)了解平行線的概念及平行線基本性質,
(6)掌握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及性質。
(7)會用三角尺和直尺過已知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
(8)體會兩條平行線之間距離的意義,會度量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
⒊三角形
考試內容:
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三角形中位線,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考試要求:
(1)了解三角形有關概念(內角、外角、中線、高、角平分線),會畫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
(2)掌握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3)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兩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4)了解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有關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
(5)掌握勾股定理,會運用勾股定理解決簡單問題;會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⒋四邊形
考試內容:
多邊形,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正多邊形,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質,平面圖形的鑲嵌。
考試要求:
(1)了解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邊形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質,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3)掌握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有關性質和判定定理。
(4)了解線段、矩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義(如一根均勻木棒、一塊均勻的矩形木板的重心)。
(5)通過探索平面圖形的鑲嵌,知道任意一個三角形、四邊形或正六邊形可以鑲嵌平面,並能運用這幾種圖形進行簡單的鑲嵌設計。
⒌圓
考試內容:
圓,弧、弦、圓心角的關系,點與圓、直線與圓以及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圓周角與圓心角的關系,三角形的內心和外心,切線的性質和判定,弧長,扇形的面積,圓錐的側面積、全面積。
考試要求:
(1)理解圓及其有關概念,了解弧、弦、圓心角的關系,了解點與圓、直線與圓以及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2)了解圓的性質,了解圓周角與圓心角的關系、直徑所對圓周角的特徵。
(3)了解三角形的內心和外心。
(4)了解切線的概念、切線與過切點的半徑之間的關系;能判定一條直線是否為圓的切線,會過圓上一點畫圓的切線。
(5)會計算弧長及扇形的面積,會計算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
⒍尺規作圖
考試內容:
基本作圖,利用基本作圖作三角形,過一點、兩點和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作圓。
考試要求:
(1)能完成以下基本作圖:作一條線段等於已知線段;作一個角等於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線;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能利用基本作圖作三角形:已知三邊作三角形;已知兩邊及其夾角作三角形;已知兩角及其夾邊作三角形;已知底邊及底邊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3)能過一點、兩點和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作圓。
(4)了解尺規作圖的步驟,對於尺規作圖題,會寫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證明)。
⒎視圖與投影
考試內容:
簡單幾何體的三視圖,直稜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視點、視角,盲區,投影。
考試要求:
(1)會畫簡單幾何體(直稜柱、圓柱、圓錐、球)的三視圖(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的示意圖,會判斷簡單物體的三視圖,能根據三視圖描述基本幾何體或實物原型。
(2)了解直稜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判斷和製作立體模型。
(3)了解基本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球除外)之間的關系;知道這種關系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如物體的包裝)。
(4)了解並欣賞一些有趣的圖形(如雪花曲線、莫比烏斯帶)。
(5)知道物體陰影的形成,並能根據光線的方向辨認實物的陰影(如在陽光或燈光下,觀察手的陰影或人的身影)。
(6)了解視點、視角及盲區的含義,能在簡單的平面圖和立體圖中表示。
(7)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二)圖形與變換
⒈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的平移、圖形的旋轉。
考試內容:
軸對稱、平移、旋轉。
考試要求:
(1)通過具體實例認識軸對稱(或平移、旋轉),探索它們的基本性質;
(2)能夠按要求作出簡單平面圖形經過軸對稱(或平移、旋轉)後的圖形,能作出簡單平面圖形經過一次或兩次軸對稱後的圖形;
(3)探索基本圖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邊形、圓)的軸對稱(或平移、旋轉)的性質及其相關性質。
(4)利用軸對稱(或平移、旋轉)及其組合進行圖案設計;認識和欣賞軸對稱(或平移、旋轉)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⒉圖形的相似
考試內容:
比例的基本性質,線段的比,成比例線段,圖形的相似及性質,三角形相似的條件,圖形的位似,銳角三角函數,30 、45 、60 角的三角函數值。
考試要求:
(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了解線段的比、成比例線段,通過實例了解黃金分割。
(2)通過實例認識圖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圖形的性質,知道相似多邊形的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面積的比等於對應邊比的平方。
(3)了解兩個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掌握兩個三角形相似的條件。
(4)了解圖形的位似,能夠利用位似將一個圖形放大或縮小。
(5)通過實例了解物體的相似,利用圖形的相似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利用相似測量旗桿的高度)。
(6)通過實例認識銳角三角函數(sinA,cosA, tanA),知道30 、45 、60 角的三角函數值;會使用計算器由已知銳角求它的三角函數值,由已知三角函數值求它對應的銳角。
(7)運用三角函數解決與直角三角形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三)圖形與坐標
考試內容:
平面直角坐標系。
考試要求:
(1)認識並能畫出平面直角坐標系;在給定的直角坐標系中,會根據坐標描出點的位置、由點的位置寫出它的坐標。
(2)能在方格紙上建立適當的直角坐標系,描述物體的位置。
(3)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感受圖形變換後點的坐標的變化。
(4)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四)圖形與證明
⒈了解證明的含義
考試內容:
定義、命題、逆命題、定理,定理的證明,反證法。
考試要求:
(1)理解證明的必要性。
(2)通過具體的例子,了解定義、命題、定理的含義,會區分命題的條件(題設)和結論。
(3)結合具體例子,了解逆命題的概念,會識別兩個互逆命題,並知道原命題成立其逆命題不一定成立。
(4)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證明一個命題是錯誤的。
(5)通過實例,體會反證法的含義。
(6)掌握用綜合法證明的格式,體會證明的過程要步步有據。
⒉掌握證明的依據
考試內容:
一條直線截兩條平行直線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若兩個三角形的兩邊及其夾角分別相等,則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兩個三角形的兩角及其夾邊分別相等,則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兩個三角形的三邊分別相等,則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分別相等。
考試要求:
運用以上6條「基本事實」作為證明命題的依據。
⒊利用2中的基本事實證明下列命題
考試內容:
(1)平行線的性質定理(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和判定定理(內錯角相等或同旁內角互補,則兩直線平行)。
(2)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及推論(三角形的外角等於不相鄰的兩內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4)角平分線性質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交於一點(內心)。
(5)垂直平分線性質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邊的垂直平分線交干一點(外心)。
(6)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7)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
(8)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
考試要求:
(1)會利用2中的基本事實證明上述命題。
(2)會利用上述定理證明新的命題。
(3)練習和考試中與證明有關的題目難度,應與上述所列的命題的論證難度相當。
⒋通過對歐幾里得《原本》的介紹,感受幾何的演繹體系對數學發展和人類文明的價值。
統 計 與 概 率
⒈統計
考試內容:
數據,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抽樣,總體,個體,樣本。
扇形統計圖。
加權平均數,數據的集中程度與離散程度,極差和方差。
頻數、頻率,頻數分布,頻數分布表、直方圖、折線圖。
樣本估計總體,樣本的平均數、方差,總體的平均數、方差。
統計與決策,數據信息,統計在社會生活及科學領域中的應用。
考試要求:
(1)會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能用計算器處理較為復雜的統計數據。
(2)了解抽樣的必要性,能指出總體、個體、樣本。知道不同的抽樣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
(3)會用扇形統計圖表示數據。
(4)理解並會計算加權平均數,能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集中程度。
(5)會探索如何表示一組數據的離散程度,會計算極差與方差,並會用它們表示數據的離散程度。
(6)理解頻數、頻率的概念,了解頻數分布的意義和作用。會列頻數分布表,畫頻數分布直方圖和頻數折線圖,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7)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能用樣本的平均數、方差來估計總體的平均數和方差。
(8)能根據統計結果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預測,體會統計對決策的作用,能比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進行交流。
(9)能根據問題查找相關資料,獲得數據信息,會對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數據發表自己的看法。
(10)能應用統計知識解決在社會生活及科學領域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⒉概率
考試內容:
事件、事件的概率,列舉法(包括列表、畫樹狀圖)計算簡單事件的概率。
實驗與事件發生的頻率、大量重復實驗與事件發生概率的估計。
運用概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考試要求:
(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義,運用列舉法(包括列表、畫樹狀圖)計算簡單事件發生的概率。
(2)通過實驗,獲得事件發生的頻率;知道大量重復實驗時頻率可作為事件發生概率的估計值。
(3)能運用概率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課 題 學 習
考試內容:
課題的提出、數學模型、問題解決。
數學知識的應用、研究問題的方法。
考試要求:
(1)結合實際,會提出、探討一些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釋與應用」的基本過程。進而體驗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綜合應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
(2)體驗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初步形成對數學整體性的認識。
(3)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初步掌握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與經驗。
六、考試形式、時間
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時間120分鍾。
七、試題難度
合理安排試題難度結構。容易題、中檔題和稍難題的比例約為8:1:1。考試合格率達80%。
八、試卷結構
全卷滿分150分。試卷包含有填空題、選擇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三種題型的佔分比例約為:填空題佔25%,選擇題佔12.5%,解答題佔62.5%。
填空題只要求直接填寫結果,不必寫出計算過程或推證過程;選擇題是四選一型的單項選擇題;解答題包括計算題、證明題、應用題、作圖題等,解答題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推證過程或按題目要求正確作圖。應設計結合現實情境的開放性、探索性問題,杜絕人為編造的繁難計算題和證明題。
全卷總題量(含小題)控制在25~30題,較為適宜。
初一年級
教學主要為
第一章
有理數
1.1正數於負數
1.2有理數
1.3有理數的加減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1.5有理數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整式
2.2整式的加減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從算式到方程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弧於去分母
3.4解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圖形的初步認識
4.1多姿多彩的圖形
4.2直線.射線.線段
4.3角
❸ 初中數學提綱。。。。整理
1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5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0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1 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12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14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 定理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16 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17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18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19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0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22 邊角邊公理(SAS) 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3 角邊角公理( 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4 推論(AAS) 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5 邊邊邊公理(SSS) 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6 斜邊、直角邊公理(HL) 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28 定理2 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29 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即等邊對等角)
31 推論1 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並且垂直於底邊
32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論3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35 推論1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6 推論 2 有一個角等於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於30°那麼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上的一半
39 定理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41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42 定理1 關於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44 定理3 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麼交點在對稱軸上
45 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一條直線垂直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於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關系a^2+b^2=c^2 ,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 四邊形的內角和等於360°
49 四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50 多邊形內角和定理 n邊形的內角的和等於(n-2)×180°
51 推論 任意多邊的外角和等於360°
52 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1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53 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2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54 推論 夾在兩條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
55 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3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56 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1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7 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2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8 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3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9 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4 一組對邊平行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60 矩形性質定理1 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❹ 初中數學大綱,初中數學在各個年級學哪些內容
初中數學寶典,你知道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在初中學習數學這們課程的時候很多的學生都是比較煩惱的,因為這們課程是非常難的,並且難點非常多,很多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還可以更得上,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吃力,那麼你知道初中數學寶典是什麼嗎?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復習知識點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寶典的內容,當學習吃力的時候可以先復習一下之前的內容,當然這個時候之前記得筆記就可以用來復習了,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學習後期的內容,並且可以改善學習吃力的問題.
❺ 初二數學人教版 復習提綱
提綱沒有,好的復習方法到是能推薦給你
好好努力學習啊
6點:你還在睡覺,但你的機體已經醒來,內分泌功能活躍。如果這時起床,不要匆忙,動作還是舒緩些為好。
8點:心腦血管病易發作時段,練瑜伽功最好推遲到11點前。此時可吃早餐,但不適合順勢療法葯物。
9點:後2個小時期間疼痛和恐怖感最小,是看牙醫的最好時間。
10點:適合參加公務談判,完成各種教學任務和通過考試。
11點:如果極想吃奶油蛋糕,最好在現在而不是午飯後,因為這時,脂肪會轉化為能量,而不是貯存在腹部和大腿。
13點:在辦公室里,工作人員打哈欠:在學校里,孩子們腦子不好使。午休的最佳時間。
14點:身體的靜電荷最小,適宜梳理頭發。
16點:身體需要運動,跑、跳、游泳等。如果不得不坐著工作,也要站起來走一走,做做下蹲,這有利於保持工作精力。
17點:放鬆時間,可以玩玩樂器,這時雙手最靈活。
18點:晚飯的最佳時間,但要適量。這時,多餘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而不是能量。
19點:護理皮膚,營養面膜會帶來好處。服用葯物吸收也最好。
20點:對美的追求最強烈,內心世界最豐富。看看畫冊,讀讀書,還可以試試新衣服。
21點:體溫下降,新陳代謝減慢,這時不要吃東西。此時,你也會特別難忍孤獨。
22點:你的肝臟不希望你喝酒。酒還影響睡眠,乃至次日的心情。這時候吸煙也最有害健康。
23點:幻想——美好的前景,遠大的理想和嶄新的觀念。通常,這些東西在現實生活中很難通過。
24點:直到早晨——反應慢慢,沒有堅定的目的性。如果還不睡覺,最易感到恐懼和抑鬱。所以,最好睡覺!
1.入睡的最佳時間:晚上22:00-23:00
2.起床的最佳時間:早上5:00-6:00
3.用腦的最佳時間:上午8:00 思維嚴謹周密
10:00精力充沛
下午2:00 反應敏捷
晚上8:00 記憶力最差
4.飲水的最佳時間:早上起床後或每餐前1小時各飲一杯水
5.散步的最佳時間:飯後45分鍾
6.鍛煉身體的最佳時間:上午10:00
下午15:00
7.洗澡的最佳時間:晚上臨睡前一次溫水浴
8.美容的最佳時間:晚上臨睡前用護膚品
9.飲茶的最佳時間:餐後1小時
10.吃水果的最佳時間:飯前1小時
一、考前的生理調整。
按照平時的作息時間作息。若是早晨睡不著,可以早點起床,運動、吃早點。心理學界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就是人一天的最佳記憶時間,為早上5點---7點,晚上7點---9點,充分利用好這兩個時段,解決需要記憶的東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午一定要午睡,午睡以30分鍾為宜,這樣既能使大腦休息,又能很快清醒。午後應以做練習為主,可以集中時間做套題,做題應注意文理結合,難易結合。通過做題可以穩定心態,樹立自信心,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訓練,相信到臨考時就不會有異樣的感覺。
二、考前焦慮、煩躁的情緒調整。
1、 有氧運動。
早晨若睡不著覺,可以起床適當地跳跳繩、散散步、踢踢毽、跑跑步、騎騎車等,無論做什麼運動,都要挺胸抬頭、精神抖擻,顯得非常自信,以次獲得一天的好心情。有氧運動有一個規律,即;運動後每分鍾的心跳次數在120個左右。
2、 洗熱水澡。
有條件的考生每晚睡前最好洗個熱水澡,一則可以消除疲勞,二則人的身體泡在溫熱的水中,是最放鬆的狀態,有一種安全和溫暖的感覺,可以凈化心靈,更有助於睡眠,有利於第二天的學習。
3、 適當的聽音樂。
如果學習感到累、什麼也記不住時,不妨聽聽古典音樂。比如:古琴曲、古箏曲、揚琴曲等,悠揚、舒緩的、空靈的音樂,可以穩定情緒,音樂以聽不懂為好,因為不需要記憶,最好是在休息時間聽。但注意不要一邊學習,一邊聽音樂,尤其是不能聽搖滾和流行歌曲。
4、 找人傾訴、聊天。
要找能理解你的,同時又能給予你指導的樂觀之人(如:同伴、老師、父母等),說出你內心的焦慮與煩躁,合理的宣洩一下自己的不良情緒,給自己的心理來一個清掃。切忌不要壓在心裡得不到宣洩,會直接影響中考成績的。
第一次學習在記憶最強時,即24小時記憶整合時;
第二次溫習是在一星期之後;
第三次溫習是在3個月之後;
第四次溫習是在6個月之後。
第一、要制訂好學習計劃。要正確利用好每天、每時、每刻的學習時間。平時,同學們要養成這樣一種習慣,每天早上起來就對一天的學習作個大致的安排。上學後根據老師的安排再補充、修改並定下來。什麼時候預習,什麼時候復習和做作業,什麼時候閱讀課外書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數,並且一件一件按時完成。一般來說,早晨空氣清新,環境安靜,精神飽滿,這時最好朗讀或者背誦課文;上午要集中精力聽好老師講課;下午較為疲勞。應以復習舊課或做些動手的練習為主;晚上外界干擾少,注意力容易集中,這時應抓緊時間做作業或寫作文。這樣堅持下去,同學們就會養成科學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第二,要安排好自習課時間。自習課如何安排?不少學都是把完成作業作為自習的唯一任務,幾乎把所有的自習時間都用到做作業上了。這樣安排是不妥當的。因為在還沒有真正弄懂所學知識時就急於做作業,這樣不但速度慢,浪費時間,而且容易出差錯。所以,在動手做作業之前,同學們應安排一定時間來復習所學過的知識。俗語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對知識理解透徹了,思路開闊了,作業做起來就會又快又好,此外,做完作業後,還要安排一定時間預習,了解將要學習的新課的內容,明確重點和難點,這樣就能有的放矢地聽好課,提高學習效率。
安排自習課時,還要注意文科、理科的交叉,動口與動手的搭配,而不要一口氣學習同一類的科目或者長時間背書和長時間做練習,這樣容易使人疲勞,會降低時間的利用率。
第三,學會牢牢抓住今天。為了充分地利用時間,同學們還要學會"牢牢抓住今天"這一訣竅。許多同學有愛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辦的習慣,這是很不好的。須知,要想贏得時間,就必須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讓時間空白度過。明天還沒到來,昨日已過去,只有今天才有主動權。如果放棄了今天,就等於失去了明天,也就會一事無成。因此,希望同學們從今天做起,安排好和珍惜好每分每秒的時光。
對於學習來講,除了要對一年以來高考復習的時間要統籌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時間,最大效率得提高復習效果尤為重要。以下每日學習計劃安排,考生可以參考進行。
早上6點-8點:一日之計在於晨,對一般人來說,疲勞已消除,頭腦最清醒,體力亦充沛,是學習的黃金時段。可安排對功課的全面復習。
早上8點-9點:據試驗結果顯示,此時人的耐力處於最佳狀態,正是接受各種「考驗」的好時間。可安排難度大的攻堅內容。
上午9點-11點:試驗表明這段時間短期記憶效果很好。對「搶記」和馬上要考核的東西進行「突擊」,可事半功倍。
正午13點-14點:飯後人易疲勞,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調整一下,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最好休息,也可聽輕音樂。但午休切莫過長。
下午15點-16點:調整後精神又振,試驗表明,此時長期記憶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記憶」的東西。
傍晚17點-18點:試驗顯示這是完成復雜計算和比較消耗腦力作業的好時間。這段時間適宜做復雜計算和費勁作業。
晚飯後:應根據各人情況妥善安排。可分兩三段來學習,語、數、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難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高考優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時間表,可供參考:
每天6:00起床, 6:30-7:30復習英語,7:40-9:40復習數學,9:50-11:50機動安排;中午午休;下午2:00-4:00復習化學,4: 10 -6:10復習物理;晚上2個小時復習語文;其餘時間機動。在每一門課的復習中,不同階段以不同內容為主,多看課本或多做習題,要掌握好。
任何試圖更改生物鍾的行為,都將給身體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後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一、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二、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所以說,最晚也要在11點睡著了:( )
三、凌晨1-3點,膽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四、凌晨3-5點,肺的排毒。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葯,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須熟睡
五、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看來,從小保持的習慣真的是有益的)
六、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