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中國語文朗誦網

中國語文朗誦網

發布時間: 2021-08-04 05:53:58

A. 中國語文朗誦網要收費怎麼

注冊賬號可長期用

B. 2016年中國語文朗誦怎麼選材

高一新生開學語文學習指導:怎樣學好語文作者:佚名 時間:2006-11-16 21:20:19 來源:會員轉發 人氣:3423 我先說幾句語文的重要性:語文是與你終身相伴的(咿呀學語——臨終遺囑);語文,學的是母語,終生支撐著「人類最大的財富」思維的,只能是母語(楊振寧、李政道也概莫能外)。因此,為了自己一輩子的生活質量,大家一定要重視語文學習! 中國人學中國語文最容易,但中國中學生學的中國語文,是世界各國中學生所學的中國語文中最高層次的。這個不妨用中國人學英語去比較一下。有人說學語文沒巧,就是較多的識記背誦,這不錯,一定要有識記背誦之功,但這種說法太不全面,識記背誦,還是基礎的,低層的;小學生學好語文較多得力於這個方面,高中生學語文就遠遠不只是這樣了,最難的,千頭萬緒的,即是那縝密的思維功夫了——各個學科都共有一個偉大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思維。思維功夫無處不在!因此,語文最要學的根本東西是兩樣:一是思維,一是語言。思維不高明,語言便是散沙;語言不豐富,思維便無所憑借。(語文,常是講一些一個個認得的文字組成的文章,要講,講什麼?講內容,講思路,講藝術,講感情,講人生。)我們同學在分析判斷理解中,在假設聯想想像中,在作文表情達意中,在語言運用中,在語文試卷中,錯得最多的往往在思維上!老舍改寫艄公在船上召喚岸上眾人上船的一聲長喊「開船啦——」為「開船嘍——」,表現了思維的細膩縝密功夫,這可能深奧了些,那我這上面文字的「太不」和「不太」的意思也是很不一樣的,它們作為詞彙,誰都掌握了,作為語法誰都通,要使用得正確靠什麼?最靠思維。甚至一個「的」字的用與不用,用在何處,都由思維決定。 一、是處留心皆語文 要有「大語文」的概念。「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社會這個大課堂里,隨處都可以學語文。看報紙,看電視,看電影,看廣告,看通知,聽廣播,聽歌詞,與人交談,寫書信假條等日常應用文字……無處不有語文可學。因此,我有一個說法:語文學習的形式多樣和不拘一格(如在不同的時間、場合、式樣、方法下進行),相對其他學科,完全佔有絕對的優勢! 《紅樓夢》中秦可卿的房裡的一幅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非常啟發人;世事、人情中,最含語文——語文教人生活怎樣,語文教人怎樣生活。我還有一個說法:人一張口便有藝術(語文)在——語文素養是隨處體現的。 二、 「撿糞」精神學語文 「撿糞」的說法出自著名作家孫犁之口,意思是要點點滴滴地勤作積累。背誦一段文章、一首詩詞;弄懂一字讀音,一詞含義;抄錄一段名言、一句警語;掌握一則修辭手法,一樣表現方法……積水成淵,聚沙成塔。一句話,沒有積累,絕沒有語文的金字塔!(少上幾節語文課,與某次考試成績的高低似乎沒關系,是錯誤的認識……)語文的長進中沒有「速效膠囊」,是涓涓滴滴式、台台階階狀上升的,基礎夯得不牢,差些點點滴滴的積累,終將有用時恨少、捉襟見肘、黔驢技窮的時候的。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在語文學習中最典型!有人說看了四大名著,期末或高考到底能長幾分?同學們,這個問題誰能回答出來?乍一聽,這問題好實在啊,提問的人做事是多務實啊;其實,這是「天真」得未免有些可笑的,是典型的急功近利。(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太復雜甚至完全相反!如寫「赤兔之」拿了滿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那究竟是一個什麼道理呢?我不妨打個比方:山林里扯起大網來捕飛鳥,一天甚至一月能網到幾只飛鳥的,可能就那麼幾個網眼;倘若你在人家織了兩三個網眼的時候問:這兩三個網眼到底能網到幾只鳥?織網人肯定是搖頭的,一隻鳥也網不到!但是,同學們,這三兩個網眼是織還是不織呢? 三、語文最重要的作業是閱讀(和記誦)。 語文的作業(或叫練習),有讀、聽、說、寫等,形式是最多的,但最重要的是閱讀(和記誦)。 《閱讀學原理》上就說過:「通過閱讀,讀者的知識經驗擴充了,這是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讀者的觀點認識改變了,這是自我在本質上的提高;讀者的思想情感升華了,這是自我在價值上的飛躍;讀者的方法技術遷移了,這是自我在能力上的練達。」 通過閱讀,你潛滋暗長了許多方面的好多素養,你不過暫時沒有明顯知覺罷了。因而閱讀作用是巨大的! 而閱讀又最具「軟性」,相對一些學科的有卷可交、有分可改,有成績可統計、有名次可排序的 「硬性」作業來,常被同學們認為是可多可少、可急可緩、甚至可有可無;一旦同時有了「硬性」作業,語文閱讀便「退居二線」或被束之高閣,朗讀和背誦這些最基本的「語文作業」更是如此了(例略)。因而越是硬性作業多的環境,語文學科的長進就越顯艱難。鄭重地告誡:自己要當學習的主人去好好把握各門學科的齊頭並進,願大家不要做「欺軟怕硬」的人! 四、要養成讀聽說寫的好習慣 1、「精讀」「博覽」的閱讀習慣。要會讀書,不僅要精讀,如老師在課堂里講讀的課文,但遠遠不夠,因而很要泛覽,語文里好多東西不是推理得出來的,常是不見就不識的,不記誦就不行的。 這里要特別談到朗讀,朗讀,大家較多的是認識不足的,而它相當重要,對記誦、語感尤為有用——記憶,不是大腦所獨司獨占的,眼睛、耳朵、口腔、喉嚨、舌頭都有記憶的功能!比如你現在背誦先前的有些詩文,為什麼能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並且口腔、舌頭、喉嚨等能自然協調的習慣運作,這就是它們也能記憶的奇妙表現。所以大家在早晚兩次朗讀中,要充分調動口耳喉舌各器官全部運作,讀得毫不顧慮,讀得旁若無人,讀得盡情沉醉。 2、「專心」「擇要」的聽話習慣。要會聽講,在語文課里,可能師生都講得多些。同學們不能忽視「講」和「聽」,而且「講」和「聽」中是大有學問的,你在其中是應該很有借鑒、多所評價的一些心理活動的;也應有整體駕馭和擇要整理的。 3、「有序」「得體」的說話習慣。要會說話和回答問題,頭緒多了要理出條貫層次,分出輕重先後;要善於表達,如何恰到好處,有時要切中肯綮,擊中要害,有時要妙用修辭,形象生動,有時又要看對象,委婉、曲折、謙敬……高考是要考「得體」的,平時與人語言交流都要留心。 3、「求誠」「不苟」的寫作習慣。要會作文,首先要感情真摯,倘若不動感情,不多思想,用人家的現成話語,套版語言,再美的文句也是隔著的,沒勁的,只有通過自己真摯感情的過濾,才叫言而由衷,才能感動人心。 4、「規范」「清晰」的書寫習慣。要會書寫,以規范清晰為貴。行書、草書,是要規范臨帖學習的,不是想當然的快速的連筆繞圈;好多同學寫字還美醜不辨,自以為龍飛鳳舞,實則為春蚓秋蛇。一出手寫字,就有素養、氣質、品格、藝術在。 五、語文促學的幾個具體做法: 1、每人購置必要的工具書勤查勤看 語文有和別的學科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涉及面廣,工具書相對多一些。高中學生,至少要兩樣工具書:(都是商務印書館的)一樣是《現代漢語詞典》,一樣是《古代漢語詞典》或《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最好還有《新華成語詞典》(成語詞典的作用——現代的、古代的)並且要勤翻勤查勤想勤記。三樣詞典是每個使用漢語生活的人必不可少的,是可用一輩子的,是可全家人共用的,甚至可留給弟妹或下一代的,是只會(超過黃金般的)增值而不會減值的財寶! 2、新建語文閱讀室大量閱讀(見識) 從上學年起,學校新辟語文閱讀室,室內有大量圖書報刊,同學們每周前往自由閱讀一節課,到語文知識海洋里去見識一番,撲騰一陣,主要是去見識一番。同學們必須帶筆和本子作筆記。(老師將有具體布置) 3、共建教室共享書架 每個同學獻上三五本,寫上自己的姓名,合起來便是一二百本或兩三百本,書源共享,資源盡用,期末自己將書領回。(老師也積極參與) 4、定期舉行語文素質技能過關檢測和競賽項目 語文素質技能過關檢測和競賽項目時間表 項目(分年級) 時間 項目(可全校性) 時間 書寫過關檢測(頒證) 高一下學期初 硬軟筆書法競賽(頒獎) 高一下學期末 朗讀過關檢測(頒證) 高二上學期初 普通話朗誦競賽(頒獎) 高二上學期末 背誦過關檢測(頒證) 高二下學期初 大語文知識競賽(頒獎) 高二下學期末 表達過關檢測(頒證) 高三上學期初 普通話演講竟賽(頒獎) 高三上學期末 (各年級語文備課組分管各項賽事,指定專人負責諸如發布、備考、編題、考試競賽、評卷評獎、發證頒獎、張榜公布等一系列工作的實施。) 這樣,高中三年中,每個學生至少有三次語文素質技能的過關檢測;部分學生至少有三次語文素質技能的競賽來一露頭角;過關檢測和競賽,在高二學年密度相對大一些。 先行頒布(新生入校時就可頒布)各類過關檢測和競賽的項目和時間,讓學生在各階段有目標的准備中,自覺地進行語文基本素質技能的學與練,其促學效果應該是明顯的;其中至少三種過關檢測分年級進行,全員參與,及格頒證(或可計為語文會考學分——各項10分),其促學的范圍、涉及的人數是相當可觀的;其中至少三種競賽是全校性的(當級主持,它級可跨級參加),經由「班——級——校」三層遴選出來,學生間相互競爭的氣氛和決賽中榜樣的影響力量,將使校園形成濃郁的甚至轟烈的語文學與練的氣氛。這種促學措施,既是學校語文教學的需要,也是當代素質教育和人文熏陶的迫切要求。 怎樣學好語文的問題,我回答了沒有?簡單地回答就是:語文學習最要靠自己,靠平時,靠積累!反之,不靠自己的,不用功於分分秒秒的,不注重點點滴滴的,肯定學不好語文!(語文學習也同樣需要龍潛豹搏,然後才能虎步鷹揚!) 最後,祝同學們在石門中學的三年裡,語文認識明了清楚,語文素養與日俱增! 如何學好語文 有關專家認為,學好語文有兩個不可或缺的東西,一是擴大知識面,二是發展思維加工能力。前者著眼於積累,後者著眼於訓練。語文水平不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閱讀太少。把多讀多寫提到重要位置,要求通過朗讀、誦讀、背誦等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良好的語感,豐富語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蘊。為了加強閱讀,新修訂的語文教學大綱第一次明確規定背誦篇數和課外閱讀量,並增加了閱讀推薦篇目。背誦篇目小學不少於150篇,以絕句(四句)為主,課外閱讀量為100萬至150萬字;初中課外閱讀不少於180萬字,其中文學名著2至3部,背誦篇數不少於80篇;高中背誦古文20篇,詩、詞、曲50首,課外自讀文學名著10部以上,科普書刊和其他讀物不少於300萬字。 呂叔湘先生說過:「學習語文不是學習一套知識,而是學一種技能。」因而習慣的培養對於提高語文素質具有特殊的意義。尤其要注重培養語文學習和運用的特殊習慣,即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聽話要養成專心、擇要的習慣,說話要養成有序、得體的習慣,書寫要養成規范、整潔、美觀的習慣。寫作要加強與生活的聯系,重觀察、重思考、重真情實感,要求說真話、說實話、說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鼓勵想像和幻想,鼓勵有創意的表達。 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爾基

C. 最近老師搞了個語文詩歌朗誦,有沒有中國古代比較豪邁

蘇軾的《水調歌頭》
李白的《蜀道難》
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諸葛的《出師表》
都是不錯的選擇

D. 中國語文朗讀評選活動是什麼性質的活動

(1)陳玉蓉作為一個母親,用腳步、用堅持和信念為兒子獻出健康的肝臟,她的行動詮釋出親情的內涵。(2)示例:通過網路、報刊收集關於陳玉蓉的采訪報道,收集專家評價,收集相關圖片等。(3)示例1:純凈的天空。示例2:群英耀中華。(4)示例:樸素的母愛,在暴走的七個月中,愈發沉甸。讓我心酸,令我震撼,你是中國最美麗的母親。

E. 能用漢語(普通話)朗讀網頁上選擇起來的文字的軟體.有沒有

《文語通》可以幫你實現,你去下載一個玩玩。http://www.wj66.net/down.asp

F. 最近老師搞了個語文詩歌朗誦,有沒有中國古代比較豪邁的詩歌,最好在三分鍾以內能讀完,謝謝

有屈原 梁啟超 李白的比較經典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寶璐。世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濟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顧兮,唉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皋,邸余車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疑滯。
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苟余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曼曼。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廕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國殤
操吾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土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東君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駕龍輈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羌聲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絙瑟兮交鼓,簫鍾兮瑤虡。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蔽日。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撰余轡兮高馳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少年中國說
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惟多憂也,故灰心;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苟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厭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厭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為者;惟好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啟超曰: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這是少年中國說,梁啟超的,很經典,全文太長,因此找幾段氣勢很豪邁的這是古文。
如果要詩的話,可以用李白的,有很多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樂府·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從雌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七古·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G. 參加中國語文朗讀大賽朗誦《中華少年》表演服穿什麼好

中山裝,筆挺,帥氣,還符合你說的中華二字

H. 全國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作品上線了嗎

2018年5月19日下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教育部聯合舉辦的「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作品發布會,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復興門辦公區)音樂廳舉行。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慎海雄,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杜占元出席發布會,並共同見證首批100篇音頻教材正式上線發布。

審核委員會委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盧靜認為,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音員的朗讀,讓大家充分體會到了中國語言文化的生動和感染力。

19日的發布會以「最好聽的語文」宣傳片開場,充分展示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音員主持人、技術人員和教育部權威專家共同打造「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這道「文化大餐」的歷程。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慎海雄,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等在現場共同發布「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首期100篇作品,這些作品從即日起正式上線,公眾均可通過央廣網、央視網、國際在線、教育部官方網站等新媒體平台點擊收聽。發布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方明、傅成勵、於芳、康輝、海霞、肖玉、彌亞牛、雷鵬等8位老中青三代播音員、主持人現場演繹了中小學課文經典片段,用「中國好聲音」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致敬,也表達了該項目「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聽到標準的中國聲音,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資源」的初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音員與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育民小學的孩子們共同誦讀了《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I. 比較好一些的語文朗誦軟體

指導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門藝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朗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情動於中而形於外。如果離開朗讀這一中介,學生很難走進課文,當然更談不上讓人物活起來。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的要求與方法:一、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過朗讀,把人物語言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讀出來。方法之一: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和對話中的標點符號,從中體會人物的處境和思想感情。例如指導學生讀《珍貴的教科書》中指導員說的最後一句話: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我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一開始,學生就讀得低沉無力了,省略號被忽略了。後來,學生明白了這里的省略號是因為指導員身受重傷,說話上氣不接下氣時,再讀,聲音就既弱又斷斷續續了。我經常提醒學生讀書要讀標點符號,因為它們也有表情達意的功能。方法之二:啟發學生給人物對話加提示語,通過加提示語進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教《狐假虎威》時,有一位小朋友在狐狸說的老天爺派我來管理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這段話前面加了狐狸吹牛說的提示語。應該說他理解得不錯,但他沒讀出吹牛的語氣。我說:你這樣讀恐怕蒙不住老虎。如果蒙不住的話,你的命可就沒了!我這么一說,第二遍他讀得就好多了。這種啟發,讓學生進入角色。即透過全文,透過提示語和標點符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是最重要的。二、讀出話外音有些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是話里有話。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魯迅見周曄讀《水滸傳》馬馬虎虎,常常把這個人做的事,安在另一個人身上,便說道: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還有,一天吃晚飯時,魯迅說道: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都是話中有話。讀這些句子,要先讓學生理解話中之話是什麼,懂了,再讀。或者老師示範,讓學生看老師讀(讀這樣的話,表情特別重要),通過看老師讀,去體會話中的意思。一旦理解了,才能讀出話中話來。一般地說,這樣的對話比較難讀,但如果讀好了,也特別地有意思。學生會在讀中,在聽中,感受朗讀的魅力,感受祖國語言的表現力。三、讀出人物的身份有些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朗讀時要提醒學生注意說話人的身份。如《驚弓之鳥》的魏王和更羸,《西門豹》中的西門豹、巫婆和官紳。身份不同,說話的語氣自然也就不一樣。指導學生朗讀《驚弓之鳥》,我提醒注意人物的身份,學生讀魏王的話就有了國王味,讀更嬴的話就有了大臣腔。有的小朋友讀魏王說的啊,你真有這樣的本事一句時,還用手做了個捋鬍子的動作。在他的想像中,他似乎真的成了魏王!這不就把人物讀活了嗎?指導朗讀的另外一些方法:一、范讀老師的范讀,也是一種指導,而且是更現實、更直接的指導。但范讀要選擇好時機,一般不要在學生讀課文前范讀,這樣做,告訴的成份太多。當學生讀得不盡如人意時,處於憤、悱狀態時,我才范讀,即使這樣,也沒有強加於學生的意思。我總是這樣說:讓我讀讀看好嗎?我的范讀常常略帶誇張,以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對學生來說,正統不如卡通。好的范讀,不僅有指導作用,而且有啟迪、激趣的作緝恭光枷叱磺癸委含蓮用。所以,我備課首先備讀。實踐告訴我們,課文讀懂了,讀出味來了,教學方法往往也就隨之有了。二、藉助錄像由於學生的年齡、智力等方面的特點,加之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限,對於課文中涉及到的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的內容,要求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完全投入到課文的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中去,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可以運用錄像這種聲形並茂的信息載體,讓學生進入形象的世界,使他們身臨其境,激起他們的朗讀興趣。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中描寫五壯士壯烈犧牲場面時,作者情感的高潮全部集中在幾位戰士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口號聲上。當要求學生情感朗讀時,學生的處理方法往往比較簡單,只是單純的放開喉嚨,提高音調罷了,完全沒有讀出悲壯的感情來。於是,我上網選取《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幾個片斷,播放給學生看,當播放到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鏡頭時,學生們的情緒被感染了,完全沉浸在畫面所營造的悲壯氣氛中,由衷地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人民萬歲的雄壯口號,語調慷慨激昂,情緒也久久不能平靜,從而完成了一次高水平的朗讀,並對理解課文內容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三、藉助音樂在朗讀中,配上合適的音樂也是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一個重要方法。音樂雖然不像錄相那樣直觀,不能造成視覺可見的圖景,不能敘述事件的經過,但是它最易激發人的情感,喚起人的聯想與想像。如,在學習《月光曲》這篇課文中貝多芬即興創作《月光曲》這部分內容時,文中有一段文字相當優美的描寫,在短短的幾句話中,描寫了海面由平靜平和到風卷浪涌的變化。在教學時,我播放了《月光曲》中描寫這部分內容的音樂,學生從樂曲中很明顯地感受到了音樂由先前的舒緩寧靜,慢慢變成激越慷慨。他們彷彿親眼看到了灑滿月光的海面的這種變化,當我要求他們去朗讀時,他們已經有了對這首樂曲的情感體驗。知道如何去把握語音、語調、語速的轉折變化,聽著他們時而舒緩,時而緊張,時而柔和,時而高亢的朗讀時,連我也深深地陶醉了。朗讀是眼、耳、口等多種感官與大腦共同參與的較為復雜的認知活動,朗讀訓練溝通著聽說讀寫,聯接著知情意行。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和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更陶冶了情操,培養了美的情感,同時也為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熱點內容
愛爾蘭咖啡怎麼做 發布:2025-07-15 03:14:45 瀏覽:753
2015師德師風講話 發布:2025-07-15 03:05:10 瀏覽:597
abc教育資源網 發布:2025-07-15 03:03:47 瀏覽:233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方案 發布:2025-07-15 02:44:17 瀏覽:479
尹鵬老師 發布:2025-07-15 01:14:31 瀏覽:713
蘭山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5 00:33:48 瀏覽:173
新登地理 發布:2025-07-14 23:28:29 瀏覽:368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發布:2025-07-14 23:01:45 瀏覽:454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