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一年級二班語文

一年級二班語文

發布時間: 2021-08-04 07:14:51

A. 江蘇贛榆縣柘汪鎮馬站小學一年級二班語文老師周日周六在家給駭子上課

你可以給你們當地教育局紀檢委打電話反映此事

B. 一年級語文如何

有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一、營造氛圍,讓學生在參與中發展
參與是學生智力與能力發展的關鍵.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熱情,促使其主動參與.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必須具有嶄新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生命體.不要越俎代皰,細嚼慢喂,將本來可以富有情趣的識字教學,變得機械枯燥、索然無味.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於激勵.教學中,我們允許學生識記字形方法的多樣性,不輕易否定學生.學生在教師寬容的評價中,變得有信心、有創見.
二、引導發現,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
新大綱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
漢字的字形雖然繁簡難易不同,但是識記字形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方法.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識字經驗,我們也就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形.學生看到生字,就會調用已有的信息,將生字與熟字聯系起來,進行比較記憶了.於是,學生驚喜地發現:原來語文中的記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減減.此時,我們引導學生總結出自己發現的識字方法,學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說出功法」「減法」「換法」.至於有的獨體字,則引導學生說出「筆順法」,稍難的字則是幾種方法的「合法」.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發現的識記字形的方法,對照生字,進行檢驗.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識記方法,記起生字來,簡單有效,學習生字也可以變得輕松自如,學生情緒高漲.
這樣,學生在識記字形的實踐中,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總結出了記憶字形的方法,經歷了艱辛的腦力創新過程,品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識字的主人.他們會在以後的實踐中,不依賴於任何幫助,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主動運用,持之以恆,不斷訓練,逐步形成能力.
三、打破常規,讓學生在識字中享受快樂
我們還利用歸類識字中認識同族字的特點,嘗試著打破常規,讓學生根據詞語,運用規律,自己研究歸納出生字.如教第三冊的「識字8」時,我們首先教給學生基本字「包」,讓學生掌握音、形、義.再讓學生找出帶有「包」的熟字「跑」,作為例字引導學生發現:「跑」是用兩部分合起來表示的,「足」與字的意思有關,「包」與讀音差不多.接著出示新詞:花()、水()、火()、吃().學生藉助聲旁「包」宇,利用形旁表義的特點,自己試著創造出這幾個生字.然後,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創造的字,並說出理由,又在班上交流.這樣的設計,打破了歸類識字課的一般做法,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的規律,運用規律識字,把學生當作探求知識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活動,其意義已超過了識字教學本身,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四、指導編謎,讓學生輕松記住字形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有濃厚的興趣.為了能讓識字教學變得活潑有趣,我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除了編謎讓學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聯想,學著編謎語.教學「閃」字時,先引導學生把字拆分成「人」「門」,在老師的動作暗示下,學生心領神會,編出了謎語「人很快進了門」,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還懂了字義呢.又如「獸」字是小學階段學生容易寫錯的一個字.教學中,先讓學生把字分解成四部分,再引導學生聯想到野獸的特點,學生編成了謎語「頭上兩只角,整日田裡跑,張著一大口,兇猛又可怕」.學生學著編謎語,一定會認真分析字形,抓住特點.這樣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在輕松的氣氛中,難點已化解.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引導創境,讓學生巧妙記住宇形
有些生字字形復雜,或某些部件與熟字相近,低年級學生往往張冠李戴.教學中,我們找出各部件的聯系,或抓住容易錯的地方,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進行聯想,讓他們在形象風趣的語言中,巧妙地記住字形,強化了識字效果.如「柳」字,一直到高年級都有學生把右邊的撇忘掉,我們在教學中就抓這一重要筆畫,引導學生想像著微風吹來了,柳枝是什麼樣子呢?有的柳枝細些,微風中輕輕地飄了起來;有的柳枝粗些,微風中還是那樣直直的.形象的語言,使學生再也不會將那「微風中飄起的柳枝」給忘了.
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將特別的字形與形象的情境聯系起來.學生以後運用這個生字時,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相應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語言,一定不會把字寫錯了.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藉助活動和游戲,使兒童在興趣盎然中學習,還要採取多種多樣的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此外,要把鞏固漢語拼音與學說普通話、與識字相結合,充分發揮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的作用。

希望能幫到你

C. 一年級語文一年級二班開講。

1、自己大聲地讀讀課文的2-4自然段。2、指名說還有誰也喜歡滑滑梯。(板書:太陽、春雨、春風)3、過渡:春天裡,陽光明媚、氣候溫暖,小草都綠了,小花都開了,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美麗極了。這樣的日子裡,小朋友們都喜歡去公園玩滑梯,他們玩得可開心了,陽光、春雨和春風看見了,忍不住地跑來玩,他們也喜歡上了滑滑梯。4、同學們請你們再次讀一讀課文的第2-4自然段,想一想他們是怎樣玩滑滑梯的。5、在四人小組里和小夥伴兒說一說再讀一讀陽光、春雨和春風他們是怎樣玩滑滑梯的。(小組討論學習)

D. 一年級二班留什麼語文作業了。

沒作業 你解放了 。
標明 學校名稱 班級名稱 這樣方便幫你

E. 一年級二班語文素質大比拼

語文教師專業素養是指教師應該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能整體分析把握教材,在課堂中能有較強的文學修養,普通話標准,語言親切,課堂指導有效,評價語言豐富,具有豐富的語感和情感.。 第一,語言素養。既能運用課堂語言講解,也能面對教材書面語言朗讀,比如,朗讀能做到聲情並茂,有效傳遞出文章的情感,為靜止的文字賦予生命的活力。講解能做到清楚地表情達意,在准確地用語言完成教學內容的流程中,同時使學生身心得以的灌溉與滋養。 第二,語文素養。主要指語言文字的知識與相關常識。要具備一定的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理論的基本知識,對於各種文體要有準確把握的能力。 第三,文學素養。文學,是語文課堂重要的組成部分,會讓教師情感與語言有了豐沛富饒的土地,能感染與熏陶學生,是其學習與模仿的對象。 四、學科教學素養。解析文本,諳熟學情,有效駕馭課堂,把握課堂節奏,科學評價等等,對課堂教學很重要。 初中語文教師如何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呢? 一、自我更新,在更新中重樹知識新素養 課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於老師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異。語文課程涉及的面極廣,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風俗,作為語文老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雜家」,豐富自己的閱歷,關注我們生活里的熱點、焦點,尋找能引起學生心靈共勉的切入點。未來的語文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這樣的角色要求促使語文教師自身應具備豐厚的知識素養。在對新知識追求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夯實你的文化知識基礎,才能使自己在語文課堂上信手拈來,最終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那麼如何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呢?閱讀專業書籍當然必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具備基本的語文專業知識,如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文藝理論、寫作學等,是評價一個語文教師功底如何的基本標准。其次還應該學習相關的學科知識。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必然與其他學科發生聯系,教師具備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有益於增強語文教學效果,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使語文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往往對課外知識很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語文教師只局限於教材而不適當拓寬,學生學得索然寡味,效果自然好不到哪裡去。要提高文學素養,要拓寬文化視野,還得聽從魯迅教導「讀書要像蜜蜂采蜜一樣雜采眾家」,多看「閑書」,除了經典名著外,語文老師還應該讀精的、新的、富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當代優秀作品,凡是學生應該讀的、適合學生讀的、學生喜歡讀的,教師都必須讀。只有「博觀而約取」,才能釀造最香最甜的蜜,「厚積而薄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語文老師只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造就「學識寬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才能修成「行可以為表儀」的大德者,才能帶領學生在語文的大海里自由遨遊,從平庸走向傑出。 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重構新的知識與方法 《語文課程標准》中有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新課程的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在表演,而是教師和學生在交流與合作。剛開始,我非常的困惑,課堂是師生在交流與合作,那麼,老師充當什麼角色?課堂教學到底如何進行? 精心設計導入,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課堂情境 ;.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先讓學生自主學習;再進入小組合作討論環節,解決疑難問題;在師生互動中,分組交流,讓學生提出值得探究的問題,師生一起解決),這種學習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連平時不大發言的同學也踴躍地站了起來;.在課堂中我營造了解決問題的環境,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新課結束後,我布置練習,既讓學生練了筆,又提升了學生的道德價值觀 。按照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課堂應該放開,讓學生在教師恰當的調控下充分討論,不受教案的約束,不背教學目標和時間的包袱。傳授知識決不是最終目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教學,為學生的未來開辟一個廣闊的文化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探尋、研究、發展和創造。 語文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文學品位,語文課本應是很有趣的。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並不大,甚至有些討厭語文。這與我們語文老師的知識素養關聯自然很大,但教育觀念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一年多的課改以來,對照新理念,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課堂上是不是我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學生是否是被動的聽眾?教師是否過分地對課文進行推敲與分析,枯燥地講解?是否讓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里心態開放,個性得以張揚,創造性得以釋放?是否採取學生感興趣的上課方式?經過認真思考,我嘗試一些新的教學方式,不同的課文我採取不同的教法:如上詩歌單元,我組織演講比賽,學生可以更深的體會文章的感情;如上戲劇單元,我組織學生進行戲劇表演,更深體會劇中人物的思想;如上探索自然單元,我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進行調查,然後撰寫小論文,並且進行評比,好的替他們投到報社、相關雜志等。慢慢的學生都喜歡上了語文課,課堂上發言也非常的踴躍。是啊,語文課有著挖掘不盡的潛力和無限發展的空間,我們只有將語文的特殊魅力盡情展現,使學生從內心深處熱愛語文,並為之傾注情感,使之成為最愛,這才是語文教學真正的成功,也才是語文老師真正的魅力所在。 教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反思型教師追求的教學是完美的教學,而對完美的教學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只要我們善於面對教學問題,進行反思,改進教學方法,總會有所收益,總會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的,也才不會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課堂教學感到厭煩。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只要養成了自覺反思的習慣,我們就一定能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長。新一輪課程改革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既洋溢著成功的自信,也保留著反思的冷靜。這樣,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老師會越來越受學生喜歡,語文課堂教學必將越來越精彩。 三、同伴合作,在合作研究與探索中提高自己 面對新課改,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識,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但也離不開同伴的合作。乍看是不經意的交流,疑難問題的探究,經過合作同伴的點化,自己茅塞頓開,恍然大悟。我校同年級教師或語文組教師相互聽課,相互學習,相互研究交流,已蔚然成風。遇到班上的管理問題、課前的教學設計、板書、疑難都能互相商量。問題的發現、成功的嘗試、失敗的苦惱、有趣的課堂實錄都是我們交流的話題。 當然,交流中不只有成功的喜悅,更有失敗的困惑。如,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年級越高,舉手回答問題的越少。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常常無奈地採取「點將式」「火車式」等方式提問,這就加重了學生對回答問題的逆反心理。那麼,如何改變這一現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們試著進行改革,提出「無需舉手,自由發言」。這樣做又帶來了許多問題:有時,一個問題同時有幾個同學爭著發言,有時卻冷場……這樣的問題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探討。如果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我們就著手研究與探索,先找到問題的症結,然後分析原因,尋找對策和方法,解決問題,最後反思與討論,以求更有效的方法。我們幾個常開玩笑說:合作夥伴,資源共享,苦惱與歡樂共享嘛。教師之間經常合作交流,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多樣性、豐富性、個性化,我們更加真切的體驗到自己舉手投足、言談舉止的意義,從與同事的講述與爭鳴中,對教育的看法、認識、見解也滲透其中,一般會引起我們對教育的反思,通過反思揭示出教育活動中內隱的思想與理念。正是這點點滴滴的思想,築成了我們堅實的教育理論基礎,促進了教育理論的升華。 我們面對的問題,每天都是新的,都需要我們去反思、去發現、去研究、去解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語文教師要在反思中成長,在學習中提高,在研究中找樂趣。

F. 一年級二班語文作業是什麼

背課文,寫生詞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