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用處

數學用處

發布時間: 2021-08-04 07:58:04

數學的用處

數學是人的一種邏輯思維方式,是人們理性的研究各種問題的方法總結。
中國古代的數學都是實用型的,由於沒有建立理論基礎,在宋朝之後就停滯不前了。而西方的數學則是純粹的思維方式,抽象工具,慢慢的走向了理性,以至現在我們學的都是西方數學。
純粹的數學可能暫時沒有用處,但是也許幾十百年後會有作用。比如說矩陣、數論、群論、黎曼幾何、偏微分方程……開始出來的時候僅僅是純粹的數學理論。但是現在卻廣泛的用於工程計算、密碼學、相對論和天文學、物理學中。
應用數學,則是正對某個問題尋找解決方法。其中重要的如數學建模、運籌學、博弈論,都廣泛的用於金融、經濟、市場分析、公司運營等方面。
數學是一種思維方法,所以數學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其中復雜的數學理論與物理學往往是走得最近的,與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有著很強的聯系。而應用數學則與工程科學、經濟金融、市場管理等緊密結合。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數學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工具,將問題抽象、建模、解決數學方程、獲得結果還原成解決問題的結果。
只有少數的數學家是進行理論研究,為未來科學的發展提供可能的高級解決方法。相當一部分的數學家進入經濟學領域和信息科學領域,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有超過一半的都是數學專業畢業的,計算機領域的發明者馮·諾依曼(數學家)和計算機領域最高獎圖靈獎(圖靈也是數學家)獲得者相當一部分也是數學專業出身。
當然如果你並不涉及金融經濟、工程應用、數理化生等自然學科的復雜問題,懂一點加減乘除算算自己的工資獎金也夠用了。

② 數學的作用是什麼

數學一種工具,它邏輯性強,能訓練人們的思維能力;它注重方式方法,能讓你的思維更敏銳;再者就是能幫助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掌握數字規律,訓練邏輯思維,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除了語言學科以外,其他學科基本上都會運用到數學。

(2)數學用處擴展閱讀:

一、數學結構

許多如數、函數、幾何等的數學對象反應出了定義在其中連續運算或關系的內部結構。數學就研究這些結構的性質,例如:數論研究整數在算數運算下如何表示。

此外,不同結構卻有著相似的性質的事情時常發生,這使得通過進一步的抽象,然後通過對一類結構用公理描述他們的狀態變得可能,需要研究的就是在所有的結構里找出滿足這些公理的結構。因此,我們可以學習群、環、域和其他的抽象系統。

把這些研究(通過由代數運算定義的結構)可以組成抽象代數的領域。由於抽象代數具有極大的通用性,它時常可以被應用於一些似乎不相關的問題,例如一些古老的尺規作圖的問題終於使用了伽羅瓦理論解決了,它涉及到域論和群論。

代數理論的另外一個例子是線性代數,它對其元素具有數量和方向性的向量空間做出了一般性的研究。這些現象表明了原來被認為不相關的幾何和代數實際上具有強力的相關性。組合數學研究列舉滿足給定結構的數對象的方法。

二、嚴謹性

數學語言亦對初學者而言感到困難.如何使這些字有著比日常用語更精確的意思,亦困惱著初學者,如開放和域等字在數學里有著特別的意思。

數學術語亦包括如同胚及可積性等專有名詞,但使用這些特別符號和專有術語是有其原因的:數學需要比日常用語更多的精確性.數學家將此對語言及邏輯精確性的要求稱為「嚴謹」.

嚴謹是數學證明中很重要且基本的一部分.數學家希望他們的定理以系統化的推理依著公理被推論下去.這是為了避免依著不可靠的直觀,從而得出錯誤的「定理」或「證明」,而這情形在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的例子。

在數學中被期許的嚴謹程度因著時間而不同:希臘人期許著仔細的論點,但在牛頓的時代,所使用的方法則較不嚴謹.牛頓為了解決問題所作的定義,到了十九世紀才讓數學家用嚴謹的分析及正式的證明妥善處理。

數學家們則持續地在爭論電腦輔助證明的嚴謹度.當大量的計算難以被驗證時,其證明亦很難說是有效地嚴謹。

③ 學習數學有什麼用

要說數學在生活中的直接用途,真的說不出幾個,買菜?找零?那學幾何和函數又是要幹嘛用呢?但其實大家也都非常明白,數學確實是很多學科的基礎。

但作為父母,想要給孩子一個合適的回應很難很難,何況我們自己可能都捋不清答案。希望今天文章中作者給大家提供的答案,可以讓你下一次和孩子談論數學時得到更多啟發。

一門不招人喜歡的學科

數學為什麼這么不招人喜歡呢?

首先跟數學這門學科的特性有關。數學是一門研究模式的學科,是試圖用數量, 形狀和關系這些手段來描述世界的一種方式。

不管是任何學科知識,孩子們理解起來往往是習慣從自己親身的經歷出發,比如我們上語文課,寫一篇描述自己假期生活的作文,每個孩子都能寫出東西來,而且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孩子很容易能夠從中體會到樂趣所在。但數學就讓人一頭霧水了,不光跟實際生活相差甚遠,正確答案也都是非錯即對,又枯燥又抽象。

此外,數學這門學科的區分度也很高,能學不能學的孩子之間差距非常大,這也會讓孩子產生畏難和挫敗感。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或許很難改變學校的教育模式,但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拓展對於數學的一些生活體驗。

比如外出旅行的時候,引導孩子在車牌上查找數字組合(例如連續的3、4、5或不連續的2、5、7或平方144之類的數字);此外平時出門可以和孩子一起利用地圖軟體計算出的不同路線時間,來預估走哪條路最快到達終點;看電視的時候,和孩子一起計算下電視節目中有多少時間是廣告。

這樣讓孩子自然而然的在生活中接觸數學,能夠增加孩子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認識,為什麼要學數學?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數學對我以後的生活有用嗎?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接觸數學——我們在用地圖導航的時候、預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時候、買新傢具測量尺寸的時候、公司開會聽到各種數據的時候……

很多人都以為只有極少數的職業才會用到數學,然而其實ta們都錯了。絕大多數職業:護士、設計師、建築工人、記者、司機等等每天都在使用數學。

但學校里的數學恰恰是以技能為基礎的——比如教你怎麼確定角度,怎麼用公式來確定物體的體積或容量,很少會教孩子數學究竟是什麼。比如,一堂數學課上老師往往會對孩子講:我們做了A、然後 B、然後 C,最後就能得到正確答案,而且往往是唯一的正確答案。

這種教育模式,往往導致孩子們從來都不會主動去思考數學本身,也不會充分理解每一個步驟的意義。對於許多學生來說, 他們對數學的理解變成完成老師設定的一個個具體任務,對於真正需要理解的概念呢?老師的要求是:背過就行了。

正是因為學校對數學的關注是技能學習,而不是解決真正的問題,孩子想要在數學這方面鑽研的興趣很容易就會被扼殺。

關於數學,我和學生們經常講的一個類比是, 學習數學技好比彈鋼琴。你知道鋼琴的每一個具體組成,並不代表你就懂得音樂是什麼了,一樣的,知道了數學的概念、公式和算術法,雖然非常重要, 但卻不足以讓你真正的理解數學是什麼。

過分強調數學的技能(基本數字理論,、方程式),忽略作為數學家的實際工作(推理、 解決問題、建模、使用技術),也會導致願意在大學繼續學習數學的學生人數下降。

美國近幾年的統計數據顯示,2000-2014 之間, 學習高等數學的學生比例從11.9% 下降到 9.6%,學習中級數學的人數從25% 降到到19.1%。香港地區高等數學畢業生佔全體畢業生的比例由2015年的25%下跌到了2016年的16%。

由於大陸地區沒有具體數據,我們只能參考一下國家統計局官網發布的全國本科理學專業在校學生人數,2012年這個數字是約125萬人,到了2015年,直接下滑到了約107萬人。

數學的意義是什麼呢?

下一次,當你的孩子問你數學有什麼用時,或許可以這樣回答:

  • 數學能幫你理解周遭事物發生變化的原因:為什麼同樣的禮物一過節就會變得更貴?怎麼趁打折的時候以便宜的價格買到自己喜歡的玩具?

  • 預測未來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麥當勞隨機送的玩偶有多大幾率正好是我想要的那一款?

  • 用數學解決謎題:電子游戲中的主角如何出招才能最大限度的縮減技能冷卻時間,把敵人殺死?

  • 總之,數學的確非常美妙,但也由於其自身特性很容易變成應試教育中每個孩子的噩夢,不過如果我們能夠善於利用生活中的小常識,就能和孩子一起學會領略數學這門學科的美妙之處。

④ 數學的作用是什麼

數學的作用

2004-11-1[精彩文章]

數學是科學的大門鑰匙,忽視數學必將傷害所有的知識,因為忽視數學的人是無法了解任何其他科學乃至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更為嚴重的是,忽視數學的人不能理解他自己這一疏忽,最終將導致無法尋求任何補救的措施。 _______Bacon,Roger

數學不是規律的發現者,因為他不是歸納。數學也不是理論的締造者,因為他不是假說。但數學卻是規律和理論的裁判和主宰者,因為規律和假說都要向數學表明自己的主張,然後等待數學的裁判。如果沒有數學上的認可,則規律不能起作用,理論也不能解釋。

_______Peirce,Benjamin

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機智,數學使人精細,哲學使人深邃,道德使人嚴肅,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_______Bacon,Francis

對數學的酷愛,不僅在吾輩之中與日俱增,而且在軍隊中也是一樣,對此已在上次戰役中充分地體現出來了。蓬乃派托自己就有很好地數學素養,當然不能要求所有學過數學的人都能成為拉普拉斯和拉格朗日那樣的幾何學家,或者都成為蓬乃派托那樣的英雄。但是,數學畢竟在他們的頭腦中留下了痕跡。這就能使他們比未經過 數學訓練的人作出更多的貢獻。 _______Lalande

沒有那門學科能比數學更為清晰的闡明自然界的和諧性。

_______Carus,Paul

學習數學是為了探索宇宙的奧秘。如所知,星球與地層、熱與電、變異與存在的規律,無不涉及數學真理。如果說語言反映和揭示了造物主的心聲,那麼數學就反映和揭示了造物主的智慧,並且反復地重復著事物如何變異為存在地故事。數學集中並引導我們地精力、自尊和願望去認識真理,並由此而生活在上帝地大家庭中。正如文學誘導人們地情感與了解一樣,數學則啟發人們地想像與推理。

________Chancellor,W.E.

笛卡兒的解析幾何於牛頓,萊不尼茲的微積分已被擴張到羅巴切夫斯基、黎曼、高斯和塞爾維斯托的奇異的數學方法中(這種擴張比哲學史上所記載的任何一門學科的擴張更大膽)。事實上,數學不僅是各門學科所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它從不顧及直觀感覺的約束而自由地飛翔著。歷史地看,數學還從沒有象今天那樣表現出對於純粹推理地至高無上。

________Butler,Nicholas Murray
http://cache..com/c?word=%CA%FD%D1%A7%3B%B5%C4%3B%D7%F7%D3%C3&url=http%3A//www%2Echinamath%2Ecn/frontpage/newscontent%2Easp%3Fxinwenid%3D610&b=0&a=152&user=

數學作用場
錄入日期:2005-4-10 22:29:25

一.數學作用場
勤奮耕耘 精耕細作
導語
親愛的朋友,在全球經濟日趨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二十一世紀,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事業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祖國欣欣向榮,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但是,我們還應看到,與世界經濟強國相比,我們還差得很遠。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流砥柱,作為中華民族未來的棟梁之材,我們少年朋友將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在無窮的未知世界裡探索無窮的真理,向著祖國現代化的目標奮進!
當今,國際上有一種說法:高新技術的基礎是應用科學,而應用科學的基礎是數學。這樣,數學必將成為社會高速發展的最有力的加速器,推動社會前進;數學將是我們開啟科學殿堂大門的金鑰匙,幫助我們擁有知識寶庫;數學將為我們插上最有力的翅膀,讓我們飛向燦爛的明天。為了祖國的富強,為了我們從容生活,為了讓工作照著自己的期望運作,我們沒有理由不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擁有「數學頭腦」的人。
親愛的朋友,是不是很想知道數學的作用呢?不妨,讓我們共同走進大千世界,天上人間,無處不有的數學作用場,去領略一下數學的風采和魅力吧!
(本場主要摘錄名人名句對數學作用的論述)

01.數學的風采與魅力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變,生物之迷,日用之繁」無一能離開數學。

著名數學家陳省身為青少年數學愛好者題詞——「數學好玩」,勉勵青少年學數學、愛數學,為中國成為世界數學大國、強國做出貢獻。

從航空到家庭,從宇宙到原子,從大型工程到工商管理,無一不受惠於數學科學技術。

數學對國家的貢獻不僅在於國富,而且還在於民強。

數學給予人們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觀察實驗、收集信息、歸納類比、直覺判斷、邏輯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確計算。這些能力和培養,將使人終身受益。

未來的世界是現代化、科學化的世界,而未來的科學是數學化的科學。

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
數學是科學的大門和鑰匙。

數學是一切哲學性、理論性思考與演繹的基礎。

數學是科學之母,是科學的基礎。

數學觀念是哲學的基礎。

數學,是理解世界的一把金鑰匙。

高科技本質上就是數學技術。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它是目前發展的最完善的一門學科,許多其它領域的研究都是基於數學的。

人類從蠻荒時代的結繩計數,到如今電子計算機指揮宇宙飛船航行,任何時候都受到數學的恩惠和影響。高聳入雲的建築物,海洋石油鑽井平台、人造地球衛星等等,都是人類數學智慧的結晶。

在高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自然科學的各研究領域都進入更深的層次和更廣的范疇,這就更加需要數學。數學與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關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密切。

數學是物理、力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等學科的基礎,數學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語言與研究工具。

在科學發展的進程中,數學的作用日見凸現。一方面,高新技術的基礎是應用科學,而應用科學的基礎是數學;另一方面,隨著計算機科學的迅速發展,數學兼有了科學與技術的雙重身份,現代科學技術越來越表現為一種數學技術。當代科學技術的突出特點是定量化,而定量化的標志就是運用數學思想和方法。精確定量思維是對當代科技人員的共同要求,所謂定量思維指人們從實際中提煉數學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用數學計算求出此模型的解或近似解,然後回到現實中進行檢驗,必要時修改模型使之更切合實際,最後編制解題的計算軟體,以便得到更廣泛和更方便的應用。高技術的高精度、高速度、高自動、高質量、高效率等特點,無一不是通過數學模型和數學方法並藉助計算機的控制來實現的。

電子計算機是數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而在其發展的每個歷史關頭,數學都起了關鍵的作用。

一位物理學家寫道:「貫穿整個物理科學的曲折變化的歷史,有一個仍然不變的因素,就是數學想像力的絕對重要性。每個世紀都有它特有的科學預見和它特有的數學風格。每個世紀物理科學的主要進展都是在經驗的觀察與純數學的直覺相結合的引導下取得的。對於一個物理學家來說,數學不僅是計算現象的工具,也是得以創造新理論的概念和原理的主要源泉。」

我國研製原子彈,試驗次數僅為西方國家的十分之一,從原子彈爆炸到氫彈研製成功,只花了2年零3個月,大大低於美國所花的時間,其原因之一是選派了許多優秀數學家參加了研製工作。

長江三峽樞紐工程是舉世矚目的。按照設計,三峽工程水電裝機總容量為1768萬千瓦,年發電量為840億度,建成後的三峽大壩將是一座高達200米、長近2000米的混凝土攔江大壩,簡直是一座混凝土的小山。建造如此宏偉的工程,要解決無數難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大體積的混凝土在凝結過程中化學反應產生的熱量。這種巨大的熱量將危及大壩的安全。我國科學家自行研製的可以動態模擬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的溫度、應力和徐變的計算機軟體,可以用來分析、比較各種施工方案,設計最佳的施工過程式控制制,還可以用來對大壩建成後的運行期進行監控和測算,以保障大壩的安全。在長江三峽大壩的建設中,可以說數學功不可沒。

數學在現代戰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人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化學戰」(火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物理戰」(機械),現代戰爭是「數學戰」(信息、計算機)。

1991年1月美國對伊拉克實施「沙漠風暴」行動前,美國曾嚴肅地考慮了一旦伊拉克點燃科威特的所有油井將會造成的後果。據美國《超級計算評論》雜志披露,五角大樓要求太平洋——賽拉研究公司研究此問題。該公司使用偏微分方程理論和數學模型方法,在進行了一系列模擬計算後得出結論:大火造成的煙霧可能導致一場重大的污染事件,它將波及波斯灣、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但不會失去控制,不會造成全球性氣候變化,不會對地球的生態和經濟系統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這樣才促使美國下定決心實施「沙漠風暴」行動。

1998年我國大洪水期間,為了確保武漢、南京等大工業城市的安全,有關部門面臨荊江分洪的問題。20噸炸葯已經裝好,爆破進入倒計時,但這一方案在最後一刻被放棄。據當時的新聞報道,由多方專家組成的水利專家組用數學里的有限元法對荊江大堤的體積滲漏進行了測算,確定出一個安全系數。按照這個結果,沙市水位即使漲到45.3米,也可以堅持對長江大堤嚴防死守,不用分洪。

數學能使您聰明,讓您開竅。

有數學頭腦是成為經營者的必備能力。

懂得數學,一輩子受用不盡。

數學能力就是管理力、領導力、致富力、成功力、競爭力。

讓孩子從小鍛煉數學能力更是提升綜合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會數學,不僅等於擁有萬種知識的鑰匙,也能透過數學來探索人生的其他可能性。

數學在經濟、財政和金融等社會活動中,有重要意義。用數學模型研究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用數學手段進行市場調查與預測、進行風險分析、指導金融投資,這在世界各國已被廣泛採用。在經濟與經融的理論研究上,數學的地位也更加特殊。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中大部分是數學家,或有研究數學的經歷。

當今尖端科學的研究需要數學,大規模的社會化生產倚重於數學,新世紀許多重要的開展研究都需要通過數學模型進行探索、試驗和優化選擇,提高人才的數學素質已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成本、利潤、投入、產出、貸款、效益、股份、市場預測、風險評估等一系列經濟詞彙頻繁使用,買賣與批發、存款與保險、股票與債券……幾乎每天都會碰到,而這些經濟活動無一能離開數學。

想要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商業勇士們必須具備數學的邏輯力、聯想力、實踐力等基本「工作能力」,這是職場必然的法則。

具有數學思維能力的人,面對問題時常能多方思考對策,在現今商業環境下,便能充分應付「如何拓展新的市場,發掘新的商機?」等新挑戰。

數學對經濟競爭力至為重要,數學是一種關鍵的普遍使用的,並授予能力的技術。

數學跟我們的關系之密切,不但幫助我們進行生活中簡單的消費計算,更加強我們的邏輯推理能力,這個好處在離開學校走上社會工作後,更凸顯它的實用性和重要性。

數學能力好,不一定能升遷、發財、致富,但是數學能力不佳,卻肯定不能升遷、發財、致富,這是多麼令人震驚的事。

數學原本就是培養思考力最好的方法,即使討厭數學的人,也能透過「頭腦體操」讓自己擁有數學式的邏輯思考;數學能讓人排除不必要的雜物,看透事物本質,並得到解決問題的啟示。

商場上如此,金融工程學、生物學、生物科技等新的科學也一樣,都是從數學頭腦的思考開始而來的。只要善用數學頭腦,國家就一定能夠永續發展。

數學是理科的根基,數學不好,很難在物理、化學上有所成績,但數學又不同於物理、化學,比較抽象,脫離實踐,所以必須給予最大的重視。

「數學是科學的女王」,這是著名數學家高斯的一句名言。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認真學好數學,可以培養我們對事物較強的判斷能力,解決、分析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在今後的事業上有所作為。

數學應用之廣泛,小至日常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買賣、利率、保險、醫療費用的計算,大至天文地理、環境生態、信息網路、質量控制、管理與預測、大型工程、農業經濟、國防科學、航天事業均大量存在著運用數學的蹤影。

人們用最美的詞句贊美數學:「自然科學的皇後」、「皇冠」、「明珠」、「稀世珍寶」、「巍峨的階梯」、「金碧輝煌的宮殿」、「人造宇宙」、「無限真與美的王國」等,這些一點也不誇張。(待續)

http://cache..com/c?word=%CA%FD%D1%A7%3B%B5%C4%3B%D7%F7%D3%C3&url=http%3A//www%2Ehhxx1999%2Enet/detail%2Easp%3Fannounceid%3D34916&b=0&a=49&user=

⑤ 學習數學有什麼用

有這樣一個傳說,一次,數學家歐基里德教一個學生學習某個定理。結束後這個年輕人問歐基里德,他學了能得到什麼好處。歐基里德叫過一個奴隸,對他說:「給他3個奧波爾,他說他學了東西要得到好處。」在數學還非常哲學化的古希臘,探究世界的本原、萬物之道,而要得到什麼「好處」,受到鄙視是可以理解的。這就像另一個故事:在巴黎的一個酒吧里,一個姑娘問她的情人遲到的原因,那年輕人說他在趕做一道數學題,姑娘搖著腦袋,不解地問:「我真不明白,你花那麼多時間搞數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啊?」那年輕人長久地看著她,然後說:「寶貝兒,那麼愛情,到底有什麼用啊?」由經驗構成的分散的知識,顯然沒有成體系的知識可信,我們歷來都對知識的體系更有信任感。例如牛頓的力學體系,可以精確地計算物體的運動,即使推測1億年的日食也幾乎絲毫不差;達爾文以物種進化和自然選擇為核心的進化論,把整個生物世界統括為一個有序的、有機的系統,使得我們知道不同物種之間的關系。
但是,即使是經典的知識體系,也不足以始終承載我們的全部信任,因為新的經驗、新的研究會調整、更新舊的知識體系,新理論會替代舊理論。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出現,使得牛頓的力學體系成為一種更廣泛理論中的特例;基因學說的發展和化石證據的積累,使得達爾文進化論中漸變的思想受到挑戰,這樣的事例充滿了整個科學發展的歷史,讓我們不時用懷疑的眼光打量一下那些彷彿無懈可擊的知識體系,對它們心存警惕。
終極的確定數學追求什麼?我們稱古希臘的賢哲泰勒斯是古代數學第一人,是因為他不像埃及或巴比倫人那樣,對任意一個規則物體求數值解,他的雄心是揭示一個系列的真理。比如圓,他的答案不是關於一個特殊圓,而是任意圓,他對全世界所有的圓感興趣,他創造的理想的圓可以斷言:任何經過圓心的直線都將圓分割為兩等分,他找到的真理揭示了圓的性質。
數學要求普遍的確定性。
數學要劃清結果和證明的界限。
世界再變幻不定,我們也總要有所憑信,有所依託,把這種憑信的根據推到極致,我們能體會到數學的力量。數學之大用也在於此。
我們的先人很早就開始用數學來解決具體的工程問題,在這方面,各古文明都有上佳的表現,但是古希臘人對數學的理解更值得我們敬佩。首先是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把數看作是構成世界的要素,世上萬物的關系都可以用數來解析,這絕不是我們現代「數字地球」之類的概念可以比擬的,那是一種世界觀,萬物最終可以歸結為數,由數學說明的東西可以成為神聖的信仰,我想,持這樣想法的人,一定對自然常存敬畏,不會專橫自欺的。
其次,古希臘人把數學用於辯論,他們要求數學提供關於政治、法律、哲學論點的論據,要求絕對可靠的證據,要求「不可駁斥性」;他們也不滿足於(例如埃及、巴比倫前輩那樣的)經驗性的證據,而是進一步要求證明,要求普遍的確定性。多麼可愛、嚴正的要求!有這樣要求的人,必定明達事理,光明磊落。
為了保證思想可靠,古希臘的思想家制定了思想的規則,在人類歷史上,思想第一次成為思想的對象,這些規則我們稱之為邏輯。比如不可同時承認正命題和反命題,換句話說,一個論點和它的反論點不能同時為真,即矛盾律;比如一正論點與反論點不可同時為假,即排中律。所有這些努力,都特別體現著人類對確定、可靠的知識的追求,一部數學史,就是人類不斷擴大確知領域的歷史。

⑥ 數學有什麼用

可以這么告訴你,目前所有跟計算機技術相關的,其基礎都是數學,沒有數學就沒有學科,也不會出現你用的手機,電腦,另外還有密碼學,這是跟數學最緊密的一個學科了,也是以數學為基礎的,另外圍觀物理學和基礎化學也是以數學為基礎的,數學很深奧的,不要小看,如果對回答滿意,請採納,鼓勵鼓勵~~~~~~~~

你好,如果覺得回答對你有幫助,還希望能採納,不要打擊助人為樂的積極性。

⑦ 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處

第一,實際生活中數學學得好可以幫助你在工作上解決工程類或財務類的技術問題。就大多數情況來看,不能解決技術問題的人不僅收入較差而且還要到基層去從事低等體力勞動,能解決技術問題的人就可以拿高工資在辦公室當工程師或者財務人員,你說說低等體力勞動從業者跟工程師、財會人員在實際生活中是不是有差別? 當然,你要是另有晉升管道的不在此列。

第二,數學學得好,考試分數就可能比較有優勢(當然不是絕對的)。就比較能拿學歷,就比較容易混出名堂來,這會不會造成實際生活中生活質量的差別?

第三,數學的學習過程就相當於大腦體操,多思考數學問題是對大腦的鍛煉,預防老年痴呆症,也讓自己在其他知識領域更加游刃有餘。這也應該算是學數學的好處之一吧!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