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有多難
A. 考研數學,數一的難易程度
呵呵,
孩子你逗笑我了,
上了高中,你感覺初中學數學了嗎?
上了大學,你感覺到高中數學的簡單了嗎?
所以,中、高考的成績什麼都說明不了,
你大學學的好,你考研的數學才能取得好成績,
數學一的確很難的,難道我只要一想像,頭就疼。
B. 考研數學到底多難
1、 數學如果你想考得中等,目標上110分,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是8月份正正經經集中時間開始復習數學的,不報班自己復習也不難達到。
如果要上130分,老實說你就得好好復習了,花時間做題。現在就得看書,8月份之前把書至少復習兩遍,9/10把復習全書做完兩遍,後來就是做真題,第二遍真題就要回顧課本,尤其是在最後兩個月,要研究真題和模擬題。
2、 你報班了嗎?數學報不報班老實說無所謂,要是有經濟實力圖個安心報班也好,不過真的不是必須的,數學靠自己就行了。
就我的經驗,建議用李永樂的復習全書和真題。真題留近3年的最後模擬。復習全書做第二遍時可以找個本子把不會的題摘下來,最後做完真題掃盲時只須看本子就可以了。還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答題技巧!今年我的同學里有很多復習得很好但考得不理想,就是因為答題策略不對!答題時一定要先易後難,從前往後濾著做,做完第一遍把能得分的都拿到手再做第二遍,攻克難題。盡管這是老師早就講過的但事實證明很多人都忘了用,樓主別嫌我啰嗦~
3、 這樣復習下來,題目跟輔導書難度相比不是很大,基本的分數大約在120分一定可以得到只要你前期復習的好,但每年都有新情況,比如去年的題型變化讓很多人不適應,時間很緊張,最後只拿到基本分(我就是),如果你數學一直是強項,就沒必要擔心,可以在基本分上多拿十來分不成問題。
加油哈!
C. 考研數學三有多難
考研數學的難度只是相對而言的,一般認為數學一最難,數學二其次,數學三最簡單。數三的考試大綱是最少的。
考研數學三大綱是考研數學三(科目代碼303)的考試綱要,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均要求理解概念,掌握表示法,會建立應用問題的函數關系。
數學三考試大綱及相關要求:
微積分
函數、極限、連續
考試要求
1.理解函數的概念,掌握函數的表示法,會建立應用問題的函數關系。
2.了解函數的有界性、單調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復合函數及分段函數的概念,了解反函數及隱函數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數的性質及其圖形,了解初等函數的概念。
5.理解極限的概念,理解函數左極限和右極限的概念以及極限函數存在與左極限、右極限之間的關系。
6.了解極限的性質與極限存在的兩個准則,掌握極限的四則運演算法則,掌握利用兩個重要極限求極限的方法。
7.理解無窮小量、無窮大量的概念,掌握無窮小量的比較方法,會用等價無窮小求極限。
8.理解函數連續性的概念(含左連續與右連續),會判別函數間斷點的類型。
9.了解連續函數的性質和初等函數的連續性,理解閉區間上連續函數的性質(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並會應用這些性質。
一元函數微分學
考試要求
1.理解導數的概念及可導性與連續性之間的關系,了解導數的幾何意義與經濟意義(含邊際與彈性的概念),會求平面曲線的切線方程和法線方程。
2.掌握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公式.導數的四則運演算法則及復合函數的求導法則,會求分段函數的導數 會求反函數與隱函數的導數。
3.了解高階導數的概念,會求簡單函數的高階導數,
4.了解微分的概念,導數與微分之間的關系以及一階微分形式的不變性,會求函數的微分。
5.理解並會用羅爾(Rolle)定理、拉格朗日( Lagrange)中值定理和泰勒定理,了解並會用柯西(Cauchy)中值定理。
6.掌握用洛必達法則求未定式極限的方法。
7.掌握函數單調性的判別方法,了解函數極值的概念,掌握函數極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應用。
8.會用導數判斷函數圖形的凹凸性,會求函數圖形的拐點以及水平、鉛直和斜漸近線,會描繪函數的圖形。
一元函數積分學
考試要求
1.理解原函數與不定積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積分的基本性質和基本積分公式,掌握不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和分部積分法。
2.了解定積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質,了解定積分中值定理,理解積分上限的函數並會求它的導數,掌握牛頓—萊布尼茨公式以及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和分部積分法。
3.會利用定積分計算平面圖形的面積.旋轉體的體積和函數的平均值,會利用定積分求解簡單的經濟應用問題,
4.理解反常積分的概念,了解反常積分收斂的比較判別法,會計算反常積分,
多元函數微積分學
考試要求
1.了解多元函數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數的幾何意義。
2.了解二元函數的極限與連續的概念,了解有界閉區域上二元連續函數的性質。
3.了解多元函數偏導數與全微分的概念,會求多元復合函數一階、二階偏導數,會求全微分,了解隱函數存在定理,會求多元隱函數的偏導數。
4.了解多元函數極值和條件極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數極值存在的必要條件,了解二元函數極值存在的充分條件,會求二元函數的極值,會用拉格朗日乘數法求條件極值,會求簡單多元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並會解決簡單的應用問題。
5.理解二重積分的概念,了解二重積分的與基本性質,了解二重積分的中值定理,掌握二重積分的計算方法(直角坐標.極坐標),了解無界區域上較簡單的反常二重積分並會計算。
無窮級數
考試要求
1.理解常數項級數收斂、發散以及收斂級數的和的概念,掌握級數的基本性質及收斂的必要條件。
2.掌握幾何級數與p級數的收斂和發散的條件。
3.掌握正項級數收斂性的比較判別法、比值判別法、根值判別法,會用積分判別法。
4.掌握交錯級數的萊布尼茨判別法。
5.了解任意項級數絕對收斂與條件收斂的概念以及絕對收斂與收斂的關系。
6.理解冪級數收斂半徑的概念,並掌握冪級數的收斂半徑、收斂區間及收斂域的求法。
7.了解冪級數在其收斂區間內的基本性質(和函數的連續性、逐項求導和逐項積分),會求一些冪級數在收斂區間內的和函數,並會由此求出某些數項級數的和。
8.掌握 e的x次方,sin x,cos x,ln(1+x)及(1+x)的a次方的麥克勞林(Maclaurin)展開式,會用它們將一些簡單函數間接展開為冪級數。
常微分方程與差分方程
考試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階、解、通解、初始條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變數可分離的微分方程。齊次微分方程和一階線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3.理解線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質及解的結構。
4.掌握二階常系數齊次線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並會解某些高於二階的常系數齊次線性微分方程。
5.會解自由項為多項式、指數函數、正弦函數、餘弦函數以及他們的和與積的二階常系數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
6.了解差分與差分方程及其通解與特解等概念。
7.了解一階常系數線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8.會用微分方程求解簡單的經濟應用問題。
線性代數
行列式
考試內容: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質行列式按行(列)展開定理
考試要求
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質。
2.會應用行列式的性質和行列式按行(列)展開定理計算行列式。
矩陣
考試要求
1.理解矩陣的概念,了解單位矩陣、數量矩陣、對角矩陣、三角矩陣的定義及性質,了解對稱矩陣、反對稱矩陣及正交矩陣等的定義和性質。
2.掌握矩陣的線性運算、乘法、轉置以及它們的運算規律,了解方陣的冪與方陣乘積的行列式的性質。
3.理解逆矩陣的概念,掌握逆矩陣的性質以及矩陣可逆的充分必要條件,理解伴隨矩陣的概念,會用伴隨矩陣求逆矩陣。
4.了解矩陣的初等變換和初等矩陣及矩陣等價的概念,理解矩陣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變換求矩陣的逆矩陣和秩的方法。
5.了解分塊矩陣的概念,掌握分塊矩陣的運演算法則。
向量
考試要求
1.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加法和數乘運演算法則。
2.理解向量的線性組合與線性表示、向量組線性相關、線性無關等概念,掌握向量組線性相關、線性無關的有關性質及判別法。
3.理解向量組的極大線性無關組的概念,會求向量組的極大線性無關組及秩。
4.理解向量組等價的概念,理解矩陣的秩與其行(列)向量組的秩之間的關系。
5.了解內積的概念。掌握線性無關向量組正交規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
線性方程組
考試要求
1.會用克萊姆法則解線性方程組。
2.掌握非齊次線性方程組有解和無解的判定方法。
3.理解齊次線性方程組的基礎解系的概念,掌握齊次線性方程組的基礎解系和通解的求法。
4.理解非齊次線性方程組解的結構及通解的概念。
5.掌握用初等行變換求解線性方程組的方法。
矩陣的特徵值和特徵向量
考試要求
1.理解矩陣的特徵值、特徵向量的概念,掌握矩陣特徵值的性質,掌握求矩陣特徵值和特徵向量的方法。
2.理解矩陣相似的概念,掌握相似矩陣的性質,了解矩陣可相似對角化的充分必要條件,掌握將矩陣化為相似對角矩陣的方法。
3.掌握實對稱矩陣的特徵值和特徵向量的性質。
二次型
考試要求
1.掌握二次型及其矩陣表示,了解二次型秩的概念,了解合同變換與合同矩陣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標准形、規范形的概念以及慣性定理。
2.掌握用正交變換化二次型為標准形的方法,會用配方法化二次型為標准形。
3.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陣的概念,並掌握其判別法,
概率統計
隨機事件和概率
考試要求
1.了解樣本空間(基本事件空間)的概念,理解隨機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關系及運算。
2.理解概率、條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質,會計算古典型概率和幾何型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減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貝葉斯(Bayes)公式等。
3.理解事件的獨立性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獨立性進行概率計算;理解獨立重復試驗的概念,掌握計算有關事件概率的方法。
隨機變數及其分布
考試要求
1.理解隨機變數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數的概念及性質,會計算與隨機變數相聯系的事件的概率。
2.理解離散型隨機變數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1分布、二項分布 、幾何分布、超幾何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及其應用。
3.掌握泊松定理的結論和應用條件,會用泊松分布近似表示二項分布。
4.理解連續型隨機變數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掌握均勻分布 、正態分布 、指數分布及其應用。
5.會求隨機變數函數的分布。
多維隨機變數及其分布
考試要求
1.理解多維隨機變數的分布函數的概念和基本性質。
2.理解二維離散型隨機變數的概率分布和二維連續型隨機變數的概率密度、掌握二維隨機變數的邊緣分布和條件分布。
3.理解隨機變數的獨立性和不相關性的概念,掌握隨機變數相互獨立的條件,理解隨機變數的不相關性與獨立性的關系。
4.掌握二維均勻分布和二維正態分布,理解其中參數的概率意義。
5.會根據兩個隨機變數的聯合分布求其函數的分布,會根據多個相互獨立隨機變數的聯合分布求其函數的分布。
隨機變數的數字特徵
考試要求
1.理解隨機變數數字特徵(數學期望、方差、標准差、矩、協方差、相關系數)的概念,會運用數字特徵的基本性質,並掌握常用分布的數字特徵。
2.會求隨機變數函數的數學期望。
3.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
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
考試要求
1.了解切比雪夫大數定律、伯努利大數定律和辛欽大數定律(獨立同分布隨機變數序列的大數定律)。
2.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極限定理(二項分布以正態分布為極限分布)、列維—林德伯格中心極限定理(獨立同分布隨機變數序列的中心極限定理),並會用相關定理近似計算有關隨機事件的概率。
數理統計的基本概念
考試要求
1.了解總體、簡單隨機樣本、統計量、樣本均值、樣本方差及樣本矩的概念。
2.了解產生 變數、 變數和 變數的典型模式;了解標准正態分布、t分布、F分布和分布得上側 分位數,會查相應的數值表。
3.掌握正態總體的樣本均值、樣本方差、樣本矩的抽樣分布。
4.了解經驗分布函數的概念和性質。
參數估計
考試內容:點估計的概念 估計量與估計值 矩估計法 最大似然估計法。
考試要求
1.了解參數的點估計、估計量與估計值的概念。
2.掌握矩估計法(一階矩、二階矩)和最大似然估計法。
D. 給你們講一個關於考研數學有多難的故事
考研數學是道坎,不少考研的同學們都倒在了這。正所謂得數學者得考研,數學的高難度一直讓人望而卻步,與其害怕它,不如選擇合適的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來戰勝它。2019考研復習已經開始,黑龍江考研網小編為大家分享考研政治,數學,英語習題,同學們一起來練練手吧!
想必大家也對2018考研「李林泄題」有所耳聞,先不論這件事是不是真的,但確實傷了不少努力考研的人的心。泄題這種事最不應該有,原本考研這件事就沒有絕對的公平,還要故意製造更大的不公平,如果是真的簡直不可原諒。不過,雖然小編不能也不會泄題,但是小編可以給大家揭秘一下考研數學命題組!掌握我們命運的人,了解一下~
一、考研數學的三代命題組
我們把命題組整體換人視為一代,那麼大體來說,從80年代末到2000年基本同屬一代,其中1998-2000年數學命題組中換了半數新成員,所以風格開始明顯改變。
第一代組的代表人物有:胡金德教授(線代組長)、蔡燧林教授、徐兵教授(高數組長)、周概容教授(概率組長)、范培華教授(經濟類組長)、龔東保教授等等。
目前最紅的教輔多為一代組成員的作品或修訂版,如曾經的二李全書現在的李范(看到論壇上說二李變李范就不好了的言論,可發一笑,范培華教授也是一代組的中堅人物)。
現在的李王全書(該書高數、線代大部分內容源自蔡燧林教授和胡金德教授的一本02年出版的老書)。
從1998-2000年組中開始過渡換人到2001年之後基本全換,可以稱為二代命題組。其中有合工大(大學數學雜志的編寫校,數學很強)的朱士信教授、黃有度教授、東南大學陳建龍教授(線代組長)、大連理工數學研究所的兩位教授,其餘來自南開,哈工大,上財等校。
教育部從這個時期開始建立更成熟的題庫制,上述命題老師所出的題可能還會經過另一撥教授的再加工。
二代組除合工大兩位教授的同僚們每年堅持出很高質量的合工大五套系列外,基本不出現在考研的教輔圈內,很可能是由於大部分沒到退休年齡。
三代組的構成是機密,目前只能知曉其中有南開、華南理工、西交的教授,有國防科大的教授,有中科院數學所的教授。
從2015年開始正式掌勺,15年的試水難度是很溫和的,有許多回歸基礎的東西,甚至考了教材上的求導商法則證明這樣的題。
而16年給了相當多考生當頭一棒,完全不同的題風和較大的計算量讓許多考生在考後直接崩潰。
17年總體難度又回歸平和,只有少量題體現數學思維水平,以供體現區分度。(小編表示17年考研數三不簡單吧?也可能是小編智商有限嚶嚶嚶~)
剛剛過去的18年又是相當慘淡(尤其是數學二和數學三),很多考生叫苦不迭,不過普遍認為難度要低於16年,因為16年出了許多新套路,是往年找不到的套路,而且有各種陷阱,但是18年幾乎沒有什麼新套路,很多題第一眼看上去相當熟悉。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組的命題風格已基本成熟穩定。總體上,這四年的數學是一年難一年容易(據此推測,19年數學難度會降低),但總的命題風格保持不變,就是大部分題考察基礎概念的理解程度與計算準確度。
雖說很多人都預測今年考研數學會簡單一點,但是也真的不可掉以輕心,很多題在平時做和上考場不是一個感覺,要達到足夠的熟練度才不會慌。
二、18考研數學命題特點
1、冷門的簡單
數一、二、三中都不乏低頻(冷門)考點,數一中第8題考察了假設檢驗(此前30餘年只在1998年考察過一次)、第11題考察了旋度,數二第16題對平均值定義的考察,數三更是考察了疑似超綱的二階差分方程(11題),此外線性代數中對矩陣方程的考察也是頗具新意。
雖然對於冷門知識點的考察較往年多,但是對於這些低頻知識點的考察非常淺,以數一的這道假設檢驗為例,只要弄清楚假設檢驗的定義並且知曉阿爾法是犯第一類錯誤亦即「棄真」的概率就不難通過理解選出D選項,此外旋度的考察也是直接套用公式即可。
冷門的知識點考的簡單這也是遵循了考試大綱對知識點掌握程度的要求(註:考綱對於知識點的要求從低到高為了解、理解、掌握、會,低頻考點都來自於「了解」這一層次)。
2、計算量大
近年來考研數學已經有了計算量變大的趨勢,但在2016、2018年尤其是18考研這一點表現得尤為突出。
有一道線性代數的解答題,這道題的第二問考察的是矩陣方程,往年考察的都是非齊次線性方程組,今年考察把等式右邊的列向量換成了一個三階矩陣,求解方法本質上沒有改變,但運算量相當於大了兩倍。
在其他題目上諸如級數求和的選擇題、不定積分的解答以及條件極值問題等等都有著相當的計算量。
3、重基礎、重應用
注重對基礎的考察是考研數學30餘年來未曾改變的主旋律,這句即使放在今年的試題上來說也是合適的。
18考研數學依然有110分左右的分值是基礎知識的考察,同學之所以感覺非常難是因為剩下30~40分的題目「偏、怪、冷」,這些題目的區分度不如之前年份,只把最好的學生區分出來了,同時這些題目的出現又使得同學們心態失衡,在做基礎題目時心虛、慌張而失分。
另外一點是近些年越來越頻繁的出現數學應用題,應用題包括幾何應用、物理應用、經濟應用。
有一道帶應用背景的題目,試題所考察的條件極值這個知識點本身不存在任何難度,但這道題的難度首先是在於要把應用問題抽象成數學語言,其次是有一定的運算量,此外導數的幾何應用也是每年必考題型。
三、19考研數學復習策略
1、全面復習,不放過考綱上的任何一個知識點
在近幾年高密度的考察了一些偏、冷知識點後,所有同學都不能再抱有僥幸心理,認為此前沒考過或考察的極少的知識點今年也同樣不會出現,一旦出現,即使只是一個4分小題,它對你意味著也絕不僅僅是4分,更多的是心態,心態一旦失衡,就是大面積的丟分。
超低頻知識點的復習可以放在考前一兩個月進行。
2、眼高手低要不得
除非是你一眼就能看出標准答案的題目,否則所有數學題都希望大家能動手去做,從基礎階段就要扎扎實實練好計算,爭取會做的就一定要能做對,並且做得快。
3、基礎萬萬不能丟
很多同學喜歡偷懶取巧,直接從刷題開始,依靠著教輔資料或者是老師總結的一些固定題型的解題套路,希望能在考場上取得不錯的分數,但這幾乎行不通(除非你遇上17年數一、數二的難度),因此基礎階段對教材的復習萬萬不能丟。
考研數學每年都在變化,16的計算難、17年相對簡單、18年的題目考查更偏一些,根據歷年考研的人數來看這個還是很好理解的。那麼2019年的考研數學應該不會太簡單,畢竟考研是一個選拔性的考試,需要選拔高級人才。
►不管怎樣給大家幾點意見:
第一、數學在基礎復習的時候不要想什麼考什麼不考,早點准備,過課本的時候都要面面俱到。
第二、不要用試題來評價自己的能力,因為試題在你做其他題的時候都會涉及到一些。
第三、一定要多做模擬試題,給模擬試題留充足的時間,免得在考場上自己不適應。
E. 考研數學有多難
這是抄項目管理、流程管理、質量管理類知識點里最基本的內容了。建議先把雙代號網路圖、如何計算時間和關鍵路徑的確定方法這塊知識系統學習一下。單純給你畫一張圖,標記出來關鍵路徑,告訴你時間參數計算的結果,以後這樣的問題你還是解決不了的。其實這塊內容很簡單,而且考研中最後兩道題都會有一道是這塊知識的題。花一個小時鑽研一下足夠了。加油吧。有幫助請採納。
F. 考研數學是不是很難啊
數3是全國統一命題考試的
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三門課程版
應該不會權太難的.
考研數學有50%是簡單題,這部分一定要把握住。30%是中等難度,這部分盡量多得分。剩下的20%是難題,這部分能拿多少拿多少。其實難度分布並沒有固定規律,最好是自己做的時候根據情況決定是立即做還是緩做。希望幫到你
G. 考研數學難嗎
企業管理屬於管理類,考研考試數三,相比其他的兩種已經是簡單的了,但是對於數學沒有什麼細胞的來說,還是很有難度的。考研一般平均分就70-80分貌似,但是如果真想考上研究生的話,怎麼也要到100+,拿定決心考研的話就抱著考120的心理去復習,考試應該能考到100+。
建議就是將全數看兩遍以上,知識點就差不多了,然後多做幾遍真題,拔高的題目有能力有時間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