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初一數學的重點

初一數學的重點

發布時間: 2021-08-04 12:28:16

❶ 初一的數學的重點是什麼

基礎,靈活運用

❷ 初一數學重點是什麼

我用的是北師大版的教材,一年前我上初一的時候老師說是二\三\五章最重要,分別是有理數及其運算,字母表示數和一元一次方程.
有理數及其運算,字母表示數這兩章我當初學的時候沒怎麼在意,覺得很簡單,可現在上了初二才發現這兩章可考的真是太多了,而且概念一定要記牢,不然學分式時容易算錯題.一元一次方程不用說你也應該明白它的重要性,將來學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都是在學好它的基礎上才能學的,如果你沒學好的話,初二上學期會吃大虧的哦~~~
至於其他的圖形,數據和可能性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掌握一些,就不提了.希望你能學好初一數學~~~

❸ 初一數學的重點是什麼

1、理解有關概念、法則
2、正確計算
3、學習說理

❹ 初一數學全部知識點有哪些

一、正負數

1、正數:大於0的數。

2、負數:小於0的數。

3、正數大於0,負數小於0,正數大於負數。

注意:0即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a不一定是負數,+a也不一定是正數;p不是有理數;

二、有理數

1、有理數:由整數和分數組成的數。包括:正整數、0、負整數,正分數、負分數。可以寫成兩個整之比的形式。(無理數是不能寫成兩個整數之比的形式,它寫成小數形式,小數點後的數字是無限不循環的。如:π)

三、數軸

1、數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做數軸。(畫一條直線,在直線上任取一點表示數0,這個零點叫做原點,規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或向上為正方向;選取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以便在數軸上取點。)

2、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3、相反數: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0的相反數還是0。

相反數的和為0 a+b=0 a、b互為相反數。

四、有理數的加減法

1、先定符號,再算絕對值。

2、加法運演算法則:同號相加,到相同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異號相加,取絕對值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一個數同0相加減,仍得這個數。

五、有理數乘法(先定積的符號,再定積的大小)

1、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2、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❺ 初一數學有哪些重點內容

對於學霸來說課本的所有知識都是重點,必須學會。難道你認為會有一些知識不需要學懂的?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必須掌握課本所有知識。老師說的那些所謂重點內容是因為不可能所有學生都認真學習,那麼退一步說,你們總應該學會這部分(所謂)重點內容吧。實際上,在學習過程中只要少學了一些內容,那麼學生的思考能力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說全部都是重點。

❻ 初一數學如何學好有哪些重點

初一的知識點都不是很難,只要對概念把握好,理解知識點的一些應用,基本上沒什麼問題。
重點知識有理數(正負數),整式加減,一元一次方程(組)、二元一次方程組,直線與角

❼ 關於初一數學的所有知識點歸納,

初一數學概念
實數:
—有理數與無理數統稱為實數.
有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無理數:
無理數是指無限不循環小數.
自然數:
表示物體的個數0、1、2、3、4~(0包括在內)都稱為自然數.
數軸:
規定了圓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相反數:
符號不同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
倒數: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絕對值: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圓點的距離稱為a的絕對值.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數學定理公式
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
⑴加法法則: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⑵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⑶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與0相乘都得0.
⑷除法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上這個數的倒數;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文體知識
1 記敘文文體知識要點
(1) 以記敘文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語言特點,生動,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對生活的看法,就是記敘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這些材料來表的.因而記敘文的材料必須為中心思想服務,做到中心明確,集中.
(3) 記敘文的順序主要有幾種:順敘,倒敘,插敘.
順敘:按事件的發生,發展結局的過程記敘. 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到文章的開頭寫,然後再按時間順序寫事件的經過. 插敘:在記敘過程中,有時需要插入另一些有關的情節,然後再按著記敘原來的事情.
(4) 記敘文中的詳略安排應該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應該詳寫;與中心有關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應該略寫;與中心無關的材料應該舍棄.這樣,才能使記敘的中心集中,鮮明,突出.
(5) 記敘文的樣式常見有:對現實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跡作具體報道的通訊.用文字語言和文學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寫.記敘山川景物,旅途見聞為主的游記. 追憶本人或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回憶錄,傳記,訪問記等.它們共同特點是:所寫內容必須真實,不容許隨意誇大或縮小事實,更不能編造虛構,即要有真實性;對所寫的內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鮮明,構思精巧
(6) 特寫是報告文學的一種樣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個片斷,細致地加以描述.
(7) 傳記一般分兩類:一類記敘自己的生平;一類記敘他人的生平.傳記的主要特點是實錄,要求實事求是,不允許虛構誇張.傳記在表達上以記敘為主,也可以適當插入議論,描寫.傳記記敘的順序一般以時間為序.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區別在於人物故事只要具體寫出人物的某個事件或某幾件事就行了.小傳則要求寫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經歷等.人物自傳的繁簡區別在於自傳可以根據需要採用不同寫法,可以寫自己全部經歷,也可以寫自己某個時期的經歷.
2 說明文文體知識要點
(1)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說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稱為說明文.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准確,平實,簡潔.
(2)說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徵.所謂特徵就是事物間相互區別的標志.
(3)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有總說後分說,先主要後次要,先原因後結果,由現象到本質,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作解釋,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用數字,列圖表.
(5)說明文按說明對象和內容分有:說明實體事物和說明抽象事理兩大類.說明文按寫作方法和表達方式分有: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
(6)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的區別在於:平實性說明文純用說明的表達方式,語言朴實簡明,內容具體,切實使人讀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學的各類教科書.科技信息資料,實驗報告,說明書等.文藝性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輔以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並常用藉助一些修辭方法,形象化地介紹事物或闡述事理,使讀者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藝術的享受,這類說明文通常稱知識小品或科學小品.
(7)說明文的描寫和記敘文中的描寫區別:a 目的不同:記敘文中的描寫是為了「使人有所感,」;說明文的描寫是為了「使人有所知」.b 記敘文可以根據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種描寫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說明文的描寫則只能在說明事物的過程中,藉助某鍾形象化的手法,對事物的特徵作一些必要的描繪,主要是起到使說明的事物特徵更具體,更形象.c 記敘文中的描寫可以發揮藝術想像,可以誇張,渲染,而說明文中的描寫在務真求實的前提下進行語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動,又真實可信.
3 議論文文體的知識要點
(1)生活中少不了議論,講道理,發表意見就是議論.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就是議論文.
(2)議論總要提出看法或主張,這種看法或主張就是論點,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就為論據,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即為論證過程.
(3)用以證明論點的材料有兩大類:事實材料(事實論據)即確鑿的事例;史實;統計數字等.理論材料(道理論據)即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科學原理;自然定律;馬列毛澤東思想.
(4)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議論文的基本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論證方式:立論,駁論.所謂立論就是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駁論就是批駁錯誤的觀點.
(5)一事一議議論文的寫作特點:借事發表議論,就事說明道理.而從「事」到議.又必須理出並把握兩者的聯系點,才可順理成章地展開議論,這事「一事一議」的關鍵.
(6)議論文常見的有幾種樣式:社論,評論,學術論文,專題討論,雜感,隨筆以及側重1於議論性的講演詞,書信等.在以上樣式中,有理論性較強的,有文藝性較強的.

❽ 初一,數學的重點是什麼,人教版

初一主要就是六個知識點
知識點1:正、負數的概念:我們把像3、2、+0.5、0.03%這樣的數叫做正數,它們都是比0大的數;像-3、-2、-0.5、 -0.03%這樣數叫做負數。它們都是比0小的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我們可以用正數與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知識點2:有理數的概念和分類: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有理數的分類主要有兩種: 註: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都可看作分數。知識點3:數軸的概念:像下面這樣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知識點4:絕對值的概念:(1) 幾何意義:數軸上表示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記作|a|;
(2) 代數意義: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零的絕對值是零。
註:任何一個數的絕對值均大於或等於0(即非負數).
知識點5:相反數的概念:
(1) 幾何意義:在數軸上分別位於原點的兩旁,到原點的距離相等的兩個點所表示的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2) 代數意義:符號不同但絕對值相等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0的相反數是0。
知識點6:有理數大小的比較:
有理數大小比較的基本法則:正數都大於零,負數都小於零,正數大於負數。
數軸上有理數大小的比較:在數軸上表示的兩個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大。
用絕對值進行有理數大小的比較:兩個正數,絕對值大的正數大;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❾ 初一數學知識點歸納

無限不循環小數和開根開不盡的數叫無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數學上,有理數是兩個整數的比,通常寫作 a/b,這里 b 不為零。分數是有理數的通常表達方法,而整數是分母為1的分數,當然亦是有理數。
數學上,有理數是一個整數 a 和一個非零整數 b 的比(ratio),通常寫作 a/b,故又稱作分數。希臘文稱為 λογος ,原意為「成比例的數」(rational number),但中文翻譯不恰當,逐漸變成「有道理的數」。不是有理數的實數遂稱為無理數。
所有有理數的集合表示為 Q,有理數的小數部分有限或為循環。

理數是實數中不能精確地表示為兩個整數之比的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 如圓周率、2的平方根等。

實數(real munber)分為有理數和無理數(irrational number)。

·無理數與有理數的區別:

1、把有理數和無理數都寫成小數形式時,有理數能寫成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

比如4=4.0, 4/5=0.8, 1/3=0.33333……而無理數只能寫成無限不循環小數,

比如√2=1.414213562…………根據這一點,人們把無理數定義為無限不循環小數.

2、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寫成兩個整數之比;而無理數不能。根據這一點,有人建議給無理數摘掉「無理」的帽子,把有理數改叫為「比數」,把無理數改叫為「非比數」。本來嘛,無理數並不是不講道理,只是人們最初對它不太了解罷了。

利用有理數和無理數的主要區別,可以證明√2是無理數。

證明:假設√2不是無理數,而是有理數。

既然√2是有理數,它必然可以寫成兩個整數之比的形式:

實數包括有理數和無理數。其中無理數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和開根開不盡的數,有理數就包括無限循環小數、有限小數、整數

自然數(natural number)
用以計量事物的件數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數 。 即用數碼0,1,2,3,4,……所表示的數 。自然數由0開始 , 一個接一個,組成一個無窮集合。自然數集有加法和乘法運算,兩個自然數相加或相乘的結果仍為自然數,也可以作減法或除法,但相減和相除的結果未必都是自然數,所以減法和除法運算在自然數集中並不是總能成立的。自然數是人們認識的所有數中最基本的一類,為了使數的系統有嚴密的邏輯基礎,19世紀的數學家建立了自然數的兩種等價的理論棗自然數的序數理論和基數理論,使自然數的概念、運算和有關性質得到嚴格的論述。
序數理論是義大利數學家G.皮亞諾提出來的。他總結了自然數的性質,用公理法給出自然數的如下定義。
自然數集N是指滿足以下條件的集合:①N中有一個元素,記作1。②N中每一個元素都能在 N 中找到一個元素作為它的後繼者。③ 1是0的後繼者。④0不是任何元素的後繼者。 ⑤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後繼者。⑥(歸納公理)N的任一子集M,如果1∈M,並且只要x在M中就能推出x的後繼者也在M中,那麼M=N。
基數理論則把自然數定義為有限集的基數,這種理論提出,兩個可以在元素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系的有限集具有共同的數量特徵,這一特徵叫做基數 。這樣 ,所有單元素集{x},{y},{a},{b}等具有同一基數 , 記作1 。類似,凡能與兩個手指頭建立一一對應的集合,它們的基數相同,記作2,等等 。自然數的加法 、乘法運算可以在序數或基數理論中給出定義,並且兩種理論下的運算是一致的。
自然數在日常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廣泛使用自然數。
「0」是否包括在自然數之內存在爭議,有人認為自然數為正整數,即從1開始算起;而也有人認為自然數為非負整數,即從0開始算起。目前關於這個問題尚無一致意見。不過,在數論中,多採用前者;在集合論中,則多採用後者。目前,我國中小學教材將0歸為自然數!
自然數是整數,但整數不全是自然數。
例如:-1 -2 -3......是整數 而不是自然數

全體非負整數組成的集合稱為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

所謂質數或稱素數,就是一個正整數,除了本身和 1 以外並沒有任何其他因子。例如 2,3,5,7 是質數,而 4,6,8,9 則不是,後者稱為合成數或合數。從這個觀點可將整數分為兩種,一種叫質數,一種叫合成數。(有人認為數目字 1 不該稱為質數)著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說,任何一個整數。可以寫成一串質數相乘的積。
第五章:
本章重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本章難點: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組的解集的確定,正確運用
不等式基本性質3。
本章關鍵:徹底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基本性質的區別.
(1)不等式概念:用不等號(「≠」、「<」、「>」)表示的不 等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它是解不等式的理論依據.
(3)分清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4)不等式的解一般有無限多個數值,把它們表示在數軸上,(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是本章的重點和核心
(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7)由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可以由幾個(同未知數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
(8).利用數軸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第六章:
1.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它的解,明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是一對未知數的值,會檢驗一對數值是不是某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2.一次方程組的兩種基本解法,能靈活運用代入法,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3.根據給出的應用問題,列出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或三元一次方程組,從而求出問題的解,並能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檢查結果是否合理.
本章的重點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代入法,加減法以及列一次方程組解簡單的應用問題.
本章的難點是:
1.會用適當的消元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2.正確地找出應用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一次方程組.
第七章
本章重點是:整式的乘除運算,特別是對冪的運算及乘法公式的應用要達到熟練程度.
本章難點是:對乘法公式結構特徵和公式中字母意義的理解及乘法公式的靈活應用
1.冪的運算性質,正確地表述這些性質,並能運用它們熟練地進行有關計算.
2.單項式乘以(或除以)單項式,多項式乘以(或除以)單項式,以及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熟練地運用它們進行計算.
3.乘法公式的推導過程,能靈活運用乘法公式進行計算.
4.熟練地運用運算律、運演算法則進行運算,
5.體會用字母表示數和用字母表示式子的意義.通過式的變形,深入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
第八章:
1、認識事物的幾種方法:觀察與實驗 歸納與類比 猜想與證明 生活中的說理 數學中的說理
2、定義、命題、公理、定理
3、簡單幾何圖形中的推理
4、餘角、補交、對頂角
5、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一個公理兩個定理。
公理:兩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定理:內錯角相等(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定理:同旁內角互補(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平行線的性質: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由圖形的「位置關系」確定「數量關系」
第九章:
重點:因式分解的方法,
難點:分析多項式的特點,選擇適合的分解方法
1. 因式分解的概念;
2.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運用因式分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包括圖形習題)
第十章:
重點是:用統計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是: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統計初步的基本知識,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等的計算、
2.了解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繪畫三種統計圖.
3.應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解決與統計相關的綜合問題.

典型例題從書本上很容易找到。

熱點內容
高三語文一模 發布:2025-07-14 03:28:55 瀏覽:833
教學樓矢量圖 發布:2025-07-14 01:11:27 瀏覽:438
專任教師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4 00:28:25 瀏覽:874
二年級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3 23:48:29 瀏覽:271
湖裡區教師進修學校 發布:2025-07-13 23:20:30 瀏覽:530
給老師的101條建議 發布:2025-07-13 21:59:07 瀏覽:877
教師美文誦讀材料 發布:2025-07-13 20:46:09 瀏覽:211
2017數學高考答案解析 發布:2025-07-13 20:21:13 瀏覽:721
黃岡小狀元四年級上冊語文答案 發布:2025-07-13 18:50:35 瀏覽:24
告訴英語 發布:2025-07-13 18:39:33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