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方位教案
1. 數學教案空間方位前後視頻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前後、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9頁。
教具、學具准備
各種水果圖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樓梯圖,交通情景圖。
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感知位置
師:現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機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規則,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請看畫面。(1.汽車通過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車停止前進,行人通過斑馬線。)
仔細觀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師: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麼在指揮嗎?(紅綠燈。)
師:對,是紅綠燈,它的作用可真大。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紅、黃、綠燈是怎麼擺的呢?(與同桌小朋友輕聲說一說。)
學生交流。(紅燈在黃、綠燈上面,綠燈在紅黃等下面,黃燈上面是紅燈,黃燈下面是綠燈,紅燈下面是黃燈,綠燈的上面是黃燈。)
聯系實際提問:剛才,同學們把3盞燈的上、下位置關系說得很完整,(板書:上下)再看看,在我們的教室、有這樣上、下的位置關系嗎?身體呢?
2.前、後。
下面,請小朋友繼續看畫面,綠燈亮了,汽車繼續前行,這時,畫面上有幾輛車,你能不能用前、後來說一說它們又是怎麼排的呢?
學生交流。(摩托車的前面是小轎車,小轎車的後面是摩托車;摩托車後面是公交車,公交車前面摩托車。)學生交流中出示板書:「前」「後」。
師:你喜歡哪輛車,就用前、後說說它的位置。聯系實際問:汽車有前、後位置關系,(板書:前後)你的座位也有前、後這樣位置關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誰,後面是誰?也可以說,你在這個同學的______,在這個同學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學請站起來)從前往後數,他在第幾個,從後往前數呢?他的前面有幾個人,後面呢?
3.左、右。
師:剛才小朋友介紹得很完整,老師很滿意,建議小朋友鼓鼓掌為自己鼓勵鼓勵。
師: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是用什麼鼓掌的?(手。)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師:請舉起你的右手。
師:左手、右手是對好朋友,團結起來力量特別大。其實在我們身上也有這樣的好朋友,同桌同學互相看看,還有這樣的好朋友嗎?找找看。
要求學生摸著說,其他小朋友也跟著摸一摸。
師:認識這些好朋友,現在我們就用左、右手來活動活動,好嗎?
先請同學看屏幕上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再讓學生學著做。
師:除了身體有左、右之分,你們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學呢?
4.相向左、右。
師:現在請同學舉起右手。(教師面對學生也舉右手)老師舉的是哪一隻手呢?(留一定時間讓學生爭執)有說左手的,有說右手的,到底是哪只手呢?沒關系,請同桌同學討論一下老師舉起的是哪只手?你是怎麼想的?
2. 中班數學3×3坐標格的空間位置教案
設計意圖:
空間方面對孩子們來說是比較抽象的。為了讓幼兒通過游戲去自由探索空間方位的神秘,我就結合中班整合設計了以下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學會辨別物體的空間位置,並能正確數出7以內的數量。
2、 培養幼兒辨別空間方位的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幼兒操作材料(1、2)、范畫(1、2)、7以內數量的圖片,錄音機、錄音帶《火車開來了》、課前教會幼兒唱《小貓歌》和會玩躲小貓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 游戲導入:
1、 聽音樂入室:《火車開來了》引起幼兒的興趣。
2、 ——「小朋友,看這里有很多椅子,我們找個位置坐下來。」
3、 游戲:躲小貓「等一下老師和你們玩「躲小貓」的游戲,老師來做貓媽 媽去抓小貓,你們做小貓去躲。貓媽 媽找不到你們的話,等一下你們要告訴貓媽 媽「你剛剛躲在哪裡的什麼地方?」
二、 辨別空間方位:
1、提問:「有哪只小貓告訴我,你剛剛躲在哪裡的什麼地方?」
2、出示範畫(1):
(1)、「誰來告訴我,你在圖片上看到什麼,?有多少?」
(2)、出示蝴蝶和蝸牛圖片:「誰也來了,它在哪裡呢?有多少?」
3、出示範畫(2):「它是誰啊?」
今天喜洋洋也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
三、游戲:拼一拼1、我這里有一些數字寶寶,等一下我會把數字寶寶放在喜洋洋頭不同的方位,讓你們根據所給的來拼。如:教師在喜洋洋頭的上面放數字寶寶2,我就在操作材料中找出與數2相同數量的拼在喜洋洋頭的上面。
2、幼兒拼一拼:
3、請個別幼兒來說說成品,教師小結。
四、寫一寫1、出示範例:「今天老師出了一些題來考考小朋友,看看你們今天學的空間方位懂了多少。」
2、教師示範。
3、 幼兒做題:
五、活動結束:火車開來了小朋友今天我們都學到了很多本領,我們一起去當小老師教一教弟弟妹妹吧。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活動很感興趣,他們還很投入到活動中。他們都能積極舉手發言,還能用完整的話來回答。不過幼兒對辨別空間方位上還不大了解還得繼續培養和鞏固。活動開展的時間有點長。以後我會吸取更多的教學方法爭取上的更好。
3. 幼兒園數學中班教案怎麼寫 認識空間方位
活動目標: 1.在森林Party的情境中感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這四個方位,發展空間方位知覺。 2.活動中能有序,細致地進行觀察,清楚、響亮地表述自己的見解。 3.感受聖誕聚會的快樂,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白板課件《森林Party》。 2.操作材料、自製跳舞毯各人手一份。 3.自製儲物櫃及聖誕禮物。 活動過程: (一)參加森林Party,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聖誕節快要到了,我們一起到森林裡參加一個快樂Party吧。 (二)通過住旅館情境分房間,鞏固上、下、左、右。 1.用一根直線給旅館分房間、擺傢具,復習上下。 師:旅館只有一個房間,我們有男生和女生怎麼辦呀? 2.探索另外一種分房間方式,復習左右。 (三)利用兩根直線分房間,認識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引導幼兒利用兩根直線把旅館分成四個房間。 師:"有四個小動物來參加我們的Party了,它們想每人住一個房間,怎麼辦?"2.幼兒第一次操作。 3.認識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師:你們的房間都分好了嗎?這個是哪個小朋友分的?你上來介紹一下。你再說一下小動物分別住在哪個房間?和他一樣分的小朋友舉手。你們都是這樣分的。可是剛才這個小朋友介紹小動物住哪個房間的時候,說的是這個、那個的,有點介紹不清楚。我們能不能幫這四個房間都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呢?我們先來看看小貓住哪個房間?先看看它住在左邊還是右邊,上面還是下面呢?那我們就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左上。"那小羊、河馬、大象它們住在哪個房間呢? 4.根據動物要求進行第二次操作。 (四)舉行森林Party,鞏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根據指令找尋神秘聖誕禮物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的舞會要開始啦。讓我們把今天的舞伴請出來。我數到123,你們把坐的地墊翻過來,這就是你們的舞伴。看看你的舞伴什麼樣? 2.Party游戲:跳舞毯。 (1)結合課件先進行方位的練習。 (2)跟著音樂跳舞。 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繼續了解生活中的其他方位,如東南西北等。 西周幼兒園現正火熱招生中,歡迎上我們的官網了解看看
4. 情境數學《空間方位認識》教案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專典型性,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屬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5. 中班數學辨別里外上下前後左右教案和相應的說課稿,有嗎
設計意圖:
在一次游戲活動中,娃娃家的媽媽對爸爸說:"你去把奶瓶給我拿過來吧!"爸爸找了一會沒有找到,就問媽媽:"在哪裡呀?我怎麼找不到呢?"媽媽指著冰箱說:"在那裡呀!"可爸爸還是沒有看見。通過這次事件,我感覺小班孩子不能很好地用語言表達方位,因此在聖誕節來臨之際,我開展了此活動,希望通過活動的神秘和有趣讓幼兒輕松地掌握簡單的方位。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理解並掌握方位詞:上下、里外。
2.積極參與、大膽講述,體驗游戲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創設情境:兩棵掛有禮物的聖誕樹;幾只放有禮物的聖誕帽子。
2.各種包裝好的禮物,聖誕老爺爺手套一隻。
3.音樂:聖誕歌。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進活動室。(播放聖誕歌)聖誕節快到了,聖誕老爺爺給我們准備了許多禮物,我們一塊兒去瞧瞧吧!
評:聖誕歌這段音樂比較輕松歡快,聽著音樂進活動室可以讓幼兒容入到聖誕節的氣氛里。
(二)感知方位:上下、里外。
1.找一找、說一說禮物在哪裡?
(1)師:聖誕老爺爺把禮物放在哪裡了?我們一塊兒去找找吧!(播放聖誕歌)評:讓幼兒自由找禮物,說說禮物放在什麼地方,這里給幼兒一個自由說的機會,同時也給了幼兒和老師、好朋友相互交流的機會。在音樂的伴奏下,氛圍比較輕松、活躍。
(2)提問:聖誕老爺爺把禮物放在了哪裡?
評:對小班的幼兒來說,說完整的語言是很重要的,這個環節不僅要讓幼兒理解上、下、里、外這些方位詞,還要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這樣才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語言特點。
2.游戲:摸摸禮物跑回來。
聖誕老爺爺要請小朋友去摸摸禮物,你們願意嗎?(游戲玩法: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男孩摸摸樹上面的禮物女孩摸摸樹下面的禮物快回來。)評:在理解方位詞的基礎上,和幼兒玩一個他們平時經常玩的游戲,加深了對方位詞的認識。這個游戲不僅活躍了活動的氣氛,而且可以遞進師生間的感情。幼兒對這個游戲很熟悉,所以我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男孩、女孩分開摸不一同方位的禮物,一方面增加了游戲的難度,同時解決了游戲時擁擠的現狀。
3.自由取下自己喜歡的禮物。
(1)師小結:聖誕老爺爺帶來了這么多的禮物,有的放在上面(動作),有的放在下面(動作),有的藏在裡面(動作),有的擺在外面(動作)。
評:教師結合動作小結禮物的方位,動作的表現更加形象,十分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2)小朋友你們想要這些禮物嗎?請你去拿一個自己喜歡的禮物。
評:看到這些包裝精美的禮物,孩子們一定很想要,如果一直把禮物掛在樹上或者放在帽子里進行教學,過一會就不感興趣了,所以設置拿禮物這個環節,進一步滿足孩子們的需要。
4.藏禮物,說說將禮物藏在了哪裡。
(1)你們玩過捉迷藏的游戲嗎?今天我們一起和禮物捉迷藏好嗎?
(2)你怎麼和禮物玩捉迷藏的游戲的?
評:"捉迷藏"這個游戲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首先讓幼兒自己選一個喜歡的禮物,然後和禮物玩"捉迷藏"的游戲,使禮物和幼兒直間發生關系,在玩"捉迷藏"游戲的過程中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禮物藏在了什麼地方,這里說的方式也有好幾種,如先請幾個幼兒告訴聖誕老爺爺,然後請小朋友告訴旁邊的小朋友,這樣就滿足了他們說的慾望。"捉迷藏"的游戲可以使幼兒學習正確運用這四個方位詞。
5.歌表演"聖誕禮物"。
(1)教師演唱"聖誕禮物"。( 歌詞:聖誕禮物、聖誕禮物、在哪裡?在哪裡?有的放在上面、有的放在下面,真好看、真好看!聖誕禮物、聖誕禮物、在哪裡?在哪裡?有的藏在裡面、有的擺在外面,真好看、真好看!)評:老師利用幼兒熟悉的"兩只老虎"的旋律,重新填了詞,使小朋友聽起來很明了,而且加上動作,更加形象生動,小朋友非常願意表演。而且我利用聖誕老爺爺的形象演唱,小朋友更加覺得希奇,聽的很認真。
(3)幼兒跟著老師一起演唱。
聖誕老爺爺唱的好聽嗎?你們想唱嗎?那我們一起跟著聖誕老爺爺唱吧。
(三)拆禮物。
1.搖一搖、聽一聽,猜猜裡面裝的是什麼禮物?
2.拆開禮物,相互說說盒子里的禮物是什麼?
3.品嘗、分享糖果。
評:最後一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高潮部分,其實從一開始幼兒就很想擁有這份禮物,當我以聖誕老爺爺的口吻說要把禮物送給他們時,他們可高興了,個個都迫不及待地想看裡面到底藏了什麼東西?於是我藉助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搖一搖,猜一猜裡面到底藏了些什麼,這里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小朋友的猜想很多,有的說巧克力、有的說積木、有的說小手帕……在這個充滿神秘的盒子里,到底藏著什麼呢?小朋友已經等不及了,於是我又以聖誕老爺爺的口吻請小朋友自己動手拆禮物,然後把自己收到的禮物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鞏固、運用上面、下面、裡面、外面等方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