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作文教案
『壹』 小學三年級作文教案
小學三年級作文優秀教案
1.通過選擇辨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高學生認識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強德育滲透。
2.了解寫一件小事要選材真實,內容具體,能夠體現文章的中心。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構思和准確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在記敘一件事時,如何「把文章的內容寫具體」是這次習作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教學內容】
1.作文題目:記一件小事
2.選材范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3.習作要求:選材真實、內容具體、體現中心
【教具准備】
為了直觀形象地使學生認識事物,濃縮課堂密度,提高效率,所以這次習作需准備放像機、電視機、幻燈機等教具。
【課堂教學】
1.表演導入
請三位同學現場表演一個小節目,教師引導學生歸納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2.指導審題
(l)通過題目,同學們可以看出對文章所寫的內容有什麼要求?(寫一件事,必須是小事)
(2)理解什麼叫小事。(不大的、平凡的、普通的事)
3.明確選材
(l)指導選材:請同學們觀看錄像,看看發生在我們小主人公萌萌身邊的小事,同時思考每段錄像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是什麼,然後回答。
(2)教師小結:通過大家的觀察、發言,我們明確了這次作文的寫作范圍,既可以寫發生在學校里的小事,又可以寫發生在家庭里的小事,還可以寫發生在社會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寫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還可以寫反面的,不好的事;能寫自己親身經歷的小事,也能寫你看到的、聽到的小事,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同學們選擇的材料一定要真實,希望同學們做到心中有事可說,有事想說,有事要說,有事敢說。
(3)討論發言,開拓思路,指導選材。
4.寫作指導
(1)出示幻燈,簡介內容。
(2)出示例文,師生評析。
A.例文
為了代表學校參加全市的足球比賽,放學後,兵兵在校園里練習射門動作,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一塊。第二天,來到學校後,老師問兵兵是誰打的,他說不知道,反正不是自己打的。在老師的耐心教育和幫助下,兵兵才承認了錯誤。
B.同學們看了例文後覺得好不好?為什麼?再加些什麼就好了?
C.引導學生明確怎樣才能把文章內容寫具體的方法,記敘一件事,總離不開一定的人物活動、細致的.人物描寫,能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使作文內容更加具體。
5.練習寫作
(1)給學生5分鍾的准備時間,運用教師教給大家的方法,把自己的一件小事口述下來。
(2)請學生說說自己的一件小事,大家一起評析。
6.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記一件小事》這篇作文,要注意只能記一件並且還是小事,選材要真實,文章的內容要寫具體,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中心。教師的這篇例文,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課後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寫好自己的《記一件小事》。
『貳』 三年級語文作文教案(包含批改記錄,評講)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寫人的習作方法。
2、學會寫作文提綱。
二、教學時間:一課時
三、教學重點:學習寫人的一般方法,指導寫好寫作提綱。
四、教學難點:1、如何指導選擇好材料;2、怎樣指導列好提綱。
五、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課題:談話,(板書課題:寫人的作文,學生齊讀。)提問:同學們以前的作文有沒有寫過人?能談談你是從哪些方面寫人的嗎?(指幾名學生簡單說說)對於談到點的學生老師給予肯定並表揚,然後導入今天學習的內容。
(二)、引導學習例文,指導寫法。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一邊學習寫人的文章,一邊討論怎樣寫人。出示文章《我的同學——陸峰》。
2、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文章。思考:文章講了陸**的幾件事?這幾件事突出了陸**的哪些特點?你覺得這篇文章里哪些地方寫得精彩?是通過什麼描寫表現出來的?(舉例說說)
3、看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哪些寫人的方法?(學生自由談談)除了這些,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寫人?
4、當然,寫人的方法是很多的。如這篇文章,同學們看看是從哪些方面寫人的?出示《我的爸爸》。
5、強調:所以寫人不是死板的,你覺得怎樣寫能突出那個人的鮮明特點就怎樣寫,不一定是面面俱到,什麼都寫,只要抓住一兩點來寫就行了。
(三)、明確本次作文要求,打開學生思路。
1、那請同學們翻開課本,齊讀寫作要求。
2、歸納:請說說這次作文向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3、好,根據作文的要求,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最想寫的人是誰?你想寫她的什麼?(事還是某些方面)這些給你留下什麼?(我對她的印象等)
(四)、指導列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寫人的習作方法。
2、學會寫作文提綱。
二、教學時間:一課時
三、教學重點:學習寫人的一般方法,指導寫好寫作提綱。
四、教學難點:1、如何指導選擇好材料;2、怎樣指導列好提綱。
五、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課題:談話,(板書課題:寫人的作文,學生齊讀。)提問:同學們以前的作文有沒有寫過人?能談談你是從哪些方面寫人的嗎?(指幾名學生簡單說說)對於談到點的學生老師給予肯定並表揚,然後導入今天學習的內容。
(二)、引導學習例文,指導寫法。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一邊學習寫人的文章,一邊討論怎樣寫人。出示文章《我的同學——陸**》。
2、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文章。思考:文章講了陸**的幾件事?這幾件事突出了陸**的哪些特點?你覺得這篇文章里哪些地方寫得精彩?是通過什麼描寫表現出來的?(舉例說說)
3、看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哪些寫人的方法?(學生自由談談)除了這些,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寫人?
4、當然,寫人的方法是很多的。如這篇文章,同學們看看是從哪些方面寫人的?出示《我的爸爸》。
5、強調:所以寫人不是死板的,你覺得怎樣寫能突出那個人的鮮明特點就怎樣寫,不一定是面面俱到,什麼都寫,只要抓住一兩點來寫就行了。
(三)、明確本次作文要求,打開學生思路。
1、那請同學們翻開課本,齊讀寫作要求。
2、歸納:請說說這次作文向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3、好,根據作文的要求,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最想寫的人是誰?你想寫她的什麼?(事還是某些方面)這些給你留下什麼?(我對她的印象等)
『叄』 三年級作文教案怎麼寫
新大綱明確指導出:「三年級要求寫出內容比較具體的片段,是以後連段成篇的基礎。」由此可見,三年級的作文直接影響著學生以後作文的發展,科學地進行中段作文訓練,對於全面打好作文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積累素材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戰要取得勝利,必須把作戰所需的糧食准備好。同樣,作文要成功,必須把材料准備好,只有材料充足,寫起來才左右逢源,不會無話可說,素材的積累,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
1、從觀察中積累素材。從中段作文教學中,新大綱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指導學生留心周圍的事物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由此可見,觀察是作文訓練中的重要環節,經常留心周圍的事物,能增加見聞,豐富知識,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積累起來,作文就有寫不完的材料,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無材料可寫,更不會感到空洞。
但由於三年級學生剛接觸作文,還不得指導學生學會從哪些方面進行觀察。如觀察人物時,指導學生分清男、女、老、少,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人的衣著、語言和喜、怒、哀、樂都有不同,應抓住他們最顯著的、最能代表他個特徵的地方進行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觀察動物時,按不同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以及凶、惡、善、馴進行仔細觀察。觀察各類植物時,可按不同的季節,生長過程又有不同的特點來觀察,也可按植物的干、枝、葉、來進行觀察。總之,寫作的天然材料業源於觀察,只有仔觀察,認真分析,反復琢磨,才能了解透徹,寫作時才會恰當。
學生知道《哪些方面進行觀察還不夠,還要注意觀察的順序,如按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等。
2、從閱讀中積累素材,積累僅僅靠觀察是不夠的,還必須靠課和本課外讀物,把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借鑒到自己的作文中,吸取別人的精華。
二、組織說話
通過觀察和閱讀,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再組織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經過分析,綜合,並按自己的理解進行取捨之後的小故事講述出來。
三、起草文稿
寫是以講述為基礎。在說話的基礎上,把積累的素材,再次進行組織,重點的詳寫,次要的略寫,再把這些整理成文句,將文句整理成片段。取綴成篇,這就成了作文。
四、修改作文
(一)作文初步寫成後進行修改
老舍先生曾經說過:「一個東西寫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看念得順不順?准確不?別扭不?」這里的「念」即誦讀的意思,如有用詞不當,有句子缺少成分,讀不通等。在讀中發現問題,又在讀中進行增、刪、調、改,達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目的。
(二)教師評改後,進行修改
1、溫習作。學生從作文完成到講評,大約經過一周至兩周的時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中有些情節記不清了,教師有必要讓學生溫習一遍自己的作文,知道自己寫了什麼內容,是怎麼寫的。
2、思品語。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學生只有理解了評語,才會懂得「佳作」佳在哪裡,「病文」又病在哪裡。因此,學生把作文看過一篇之後,要求學生逐字逐句地讀老師的評語,並認真地想想每個詞、每句話,每個修改符號的意思。
3、談收獲。老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談自己的收獲,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
4、再修改。通過前面的自我評價,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使其成為佳作。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加強全程訓練,一定能引導學生走進寫作之門,一定能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