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小學語文主語

小學語文主語

發布時間: 2021-08-05 19:21:40

語文基礎知識:什麼是主語

主語是句子中的陳述對象,與英語語法也有相似之處。常常由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充當。謂語性短語和主謂短語也可充當主語。句子成分劃分時,主語符號為雙橫線
例如:
冰雪融化了,草兒綠了,春天來了。(冰雪、草兒、春天,名詞作主語)
一米等於一百厘米。(一米,數詞做主語)
他們終於登上了山峰。(他們,代詞作主語)
主語的類型:
1.施事主語:主語在句子中是動作行為的發出者。
例如:大家要積極參加學校活動。(「大家」是主語)
2.受事主語:主語在句中是動作行為的承受者。
例如:校報還沒有印出來。(「校報」是主語)
3.中性主語:主語在句子中既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又叫「非施受主語」。而是被描寫、說明、判斷的對象,又叫「關系主語」。
例如:①我們的前程很美好。
②小妹只掉了幾滴眼淚。
③我們跑丟了一隻貓。
④這件事不能怪他。
這類句子值得注意,其中的謂語或謂語中心語有時用及物動詞,有時用不及物動詞,後面一定有賓語,主賓之間語義上有領屬關系。這種主語有時像施事,如例②。其實,主語只是跟謂語有關聯,賓語才是施事,如例③。也因此,有的句子的賓語可以移動到動詞前做主語或主語中心,例如「我們的貓跑丟了。」但是不能刪去賓語而只用主語,否則句子不能成立或者改變了原義。
除此之外,主語還有多種語義內容。
例如:大樓蓋好了。(表動作結果)
鈍刀割肉。(表工具)
外傷容易感染。(表原因)
湯里擱上點肉鬆。(表處所)
由此推廣開來,謂語中心不用動作動詞而用形容詞、名詞、數量短語和非動作動詞「是、有」等,其主語也屬於中性主語。例如:
遠近高低各不同。
只生一個孩子好。
大丫頭,水靈靈的一朵花。
他剛三歲。
他是勞動模範。
山上沒樹。
漢語中也有主謂賓之分.

❷ 在語文中,什麼叫主語,謂語

主語的構成材料
主語:是被陳述的對象,在句首能回答「誰」或者「什麼」等問題。
名詞性主語由名詞、數詞、名詞性的代詞和名詞性短語充當。
謂詞性主語由動詞、形容詞、謂詞性的代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性短語充當。 謂語的構成材料
謂語:對主語起敘述、描寫或判斷的作用,能回答「怎麼樣」或「是什麼」等問題。
謂語通常由動詞性詞語充當,還可以由名詞性詞語、形容詞性詞語、主謂短語充當。
主語和謂語的意義類型
主語的語義類型有:
施事主語:所指事物施行謂語所表示的行為。如:大媽切牛肉。
受事主語:所指事物承受謂語所表示的行為。如:菜買來了。
用事主語: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內涵。如:這些土豆燒牛肉。
於事主語:所指事物表示行為發生的位置。如:牆上掛著一幅畫。
斷事主語:所指事物是謂語所斷定的對象。如:這幅畫是我的。
描事主語:所指事物是謂語所描寫的對象。如:這個孩子很機靈。

❸ 語文中什麼是主語,什麼是謂語,什麼是賓語和簡介

句子的組成部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六種
主語:1、定義:主語:主語是句子中的陳述對象,說明是誰或什麼。
2、特點:A、經常由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充當。B、一般表示謂語所說的是
「誰」或 「什麼」。
3、符號:雙行線 ═。
謂語:1、定義:用來說明陳述主語。
2、特點:A、經常由動詞、形容詞充當。 B、一般表示主語「怎麼樣」或「是什麼」。
3、符號:單行線 _____。
賓語:1、定義:表示謂語動詞的涉及對象的語言單位。
2、特點:A、經常由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充當。B、一般表示謂語「怎麼樣」或
「是什麼」。
3、符號:波浪線 ﹏﹏。4、凡能願動詞,如「希望、想、可以、說」等詞後面的一般都作
賓語處理。
定語:1、定義:用在主語和賓語前面,起修飾和限製作用的語言單位。
2、特點:A、經常由名詞、形容詞、動詞、代詞充當。B、一般定語與中心詞之間有「的」字
連接。
3、符號:小括弧( )。
狀語:1、定義:用在動詞、形容詞謂語前,起修飾和限製作用的語言單位。
2、特點:A、經常由副詞、形容詞、動詞、表示處所和時間的名詞和方位詞充當。B、一般狀
語與中心詞之間有「地」字連接。
3、符號:中括弧 [ ]。
補語:1、定義:謂語後面的附加成分,對謂語起補充說明作用,回答「怎麼樣」、「多久」、「多
少」(時間、處所、結果)之類問題的語言單位。
2、特點:A、經常由動詞、形容詞副詞充當。B、一般補語與中心詞之間有「得」字連接。
3、符號:單書名號〈 〉。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為:
定語(修飾主語)主語 狀語 謂語 補語 定語(修飾賓語)賓語
句子成分符號:主語 = 謂語 - 賓語 ~ 定語 ( ) 狀語 [ ] 補語 < >主語、謂語、賓語是句子的主幹,定語、狀語、補語是句子的枝葉,一般來說,句子主幹已經可以把意思表達清楚,而枝葉只是修飾一下,是意思表達得更精確、明了。
主幹不一定完整的主語、謂語、賓語,也可能只有主語和謂語。所以所有完整的句子一般都是以這兩種來表達:
1、什麼干什麼,
這是由主語、謂語、賓語組成的句子,由此可以看出,主語(什麼)一般是名詞或者代詞,謂語(干)一般是動詞,賓語(什麼)一般是名詞或者代詞,主語和謂語的區別是:主語是動作的發出者,賓語是動作的對象或者承受者,這是所謂的動賓短語,這里的動詞有點象英語的及物動詞,後面要有對象,就是賓語。
2、什麼怎麼樣,
這是由主語和謂語組成的句子,這里的謂語通常是不及物動詞,沒有動作對象,已經把主語的狀態描述清楚了,所以句子也結束了。
而定、狀、補則是對句子進行修飾,對事物或者其動作、狀態進行更精確、明了的描述。
修飾名詞的叫形容詞,形容詞通常用「的」來和名詞連接,對事物的形態、外表等進行描繪,放在主語和賓語前面叫定語;
修飾動詞的副詞,通常用「地」和動詞連接,對動作的性質、程度等進行描繪,所以又分為程度副詞和其他副詞(一下忘了,不好意思),放在謂語的前面叫做狀語;
補語顧名思義,是補充說明,通常放在謂語的後面,用「得」來連接,比如「他高興得跳起來」,「他」肯定是主語,但是要分辨這個句子到底是說他怎麼樣還是說他干什麼,顯然,「得跳起來」不是「高興」這個動詞的對象或者承受者,而是補充說明高興的程度,並且「高興」是一個不及物動詞,已經把主語的狀態表達清楚了,所以這個句子是一個「什麼怎麼樣」的模式,句子主幹只有主語和謂語,「得跳起來」是補語。
主語:句子陳述的對象.我是天才中(我)是主語.
謂語:句子陳述內容。我是天才中(是天才)是謂語。
賓語(復雜一點):動詞性謂語中被動詞支配的對 象。 我是天才中(天才)是賓語。所以說賓語是處於謂語部分中的。
定語:很簡單的,就是修飾名詞的詞。聰明的我是偉大的天才。(偉大 的)和(聰明的)都是定語。
狀語:也很簡單,就是修飾動詞與形容詞的詞。他慢慢地走。因為走是動詞,所以(慢慢地)是狀語。

❹ 語文中什麼是主語、謂語、賓語

主語、謂語、賓語是句子的主幹,定語、狀語、補語是句子的枝葉,一般來說,句子主幹已經可以把意思表達清楚,而枝葉只是修飾一下,是意思表達得更精確、明了。
主幹不一定完整的主語、謂語、賓語,也可能只有主語和謂語。所以所有完整的句子一般都是以這兩種來表達:
1、什麼干什麼,
這是由主語、謂語、賓語組成的句子,由此可以看出,主語(什麼)一般是名詞或者代詞,謂語(干)一般是動詞,賓語(什麼)一般是名詞或者代詞,主語和謂語的區別是:主語是動作的發出者,賓語是動作的對象或者承受者,這是所謂的動賓短語,這里的動詞有點象英語的及物動詞,後面要有對象,就是賓語。
2、什麼怎麼樣,
這是由主語和謂語組成的句子,這里的謂語通常是不及物動詞,沒有動作對象,已經把主語的狀態描述清楚了,所以句子也結束了。
而定、狀、補則是對句子進行修飾,對事物或者其動作、狀態進行更精確、明了的描述。
修飾名詞的叫形容詞,形容詞通常用「的」來和名詞連接,對事物的形態、外表等進行描繪,放在主語和賓語前面叫定語;
修飾動詞的副詞,通常用「地」和動詞連接,對動作的性質、程度等進行描繪,所以又分為程度副詞和其他副詞(一下忘了,不好意思),放在謂語的前面叫做狀語;
補語顧名思義,是補充說明,通常放在謂語的後面,用「得」來連接,比如「他高興得跳起來」,「他」肯定是主語,但是要分辨這個句子到底是說他怎麼樣還是說他干什麼,顯然,「得跳起來」不是「高興」這個動詞的對象或者承受者,而是補充說明高興的程度,並且「高興」是一個不及物動詞,已經把主語的狀態表達清楚了,所以這個句子是一個「什麼怎麼樣」的模式,句子主幹只有主語和謂語,「得跳起來」是補語。

❺ 小學語文中的謂語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就是句子中解說主語狀態或動作的成分
1形容詞做謂語
祖國專真美麗。(祖國,主語。屬美麗,謂語)
2動詞謂語。
祖國騰飛。(騰飛,謂語)
3名詞謂語
今天星期六。(星期六,名詞,謂語)
4主謂謂語句
他家房子漏雨了。(房子漏雨,主謂句,在這里做謂語,解說他家的狀況)

如何分辨語文中的主語

可以為你參謀一下:完整的句子結構是:(定)主//[狀]謂<補>+(定)賓例如:(我們)學生[一定][要]學<好>(專業)課程定語用在主語前面,是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的中心語的如:「(冬天裡)的春天」補語用在謂語的後面,是補充說明謂語中心語的如:「辨認<仔細>」句子成分1、主語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物」。例如:(1)中國人民志氣高。(2)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事業。2、謂語謂語是陳述主語的,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例如:(1)滿天烏雲頓時消散了。(2)樹葉黃了。(3)小王今年十六歲。(4)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5)明天星期日。(6)什麼書他都看。3、賓語賓語在動語後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麼」一類問題。例如:(1)什麼叫信息?(2)門口圍著一群看熱鬧的。(3)馬克思認為知識是進行斗爭和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服務的手段。4、定語定語是名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名詞表示人或事物性質、狀態、數量、所屬等。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穀,象一壟壟(全黃)的珍珠。(2)(三杯)美酒敬親人。(3)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4)(中國)的歷史有(自己)的特點。5、狀語狀語是動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例如:(1)他[已經]走了。(2)咱們[北京]見。(3)歌聲[把王老師]帶入深沉的回憶。(4)科學[終於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戰勝了神權。副詞、形容詞經常作狀語,表時間、處所的名詞經常作狀語,一般名詞不作狀語。動詞中除助動詞外,一般動詞很少作狀語,介詞短語常作狀語。一般狀語緊連在中心高速的前邊,但表時間、處所、目的的名詞或介詞短語作狀語時,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邊,如,[在杭州]我們游覽了西湖勝景。6.補語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面的連帶成分,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程度、趨向、時間、處所、數量、性狀等。例如:(1)廣大人民幹得〈熱火朝天〉。(2)他寫的字比原來不是好〈一點〉,而是好得〈多〉。(3)他生〈於1918年〉。(4)他坐〈在桌子旁〉。(5)顏色是那麼濃,濃得〈好像要流下來似的〉。7.獨立成分在句子中不與其他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產生結構關系,但意義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種成分,用來表示稱謂呼叫,對事物原推測、估計、注釋、補充、感嘆、摹擬語氣等。例如:(1)事情明擺著,你看,我們能不管嗎?(2)十分明顯,不大大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四個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3)啊,多麼使人心醉的絢麗燦爛的秋色!(4)砰,砰,一陣槍聲傳來......充當獨立成分的,有的是一個詞,有的是短語,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較靈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8、復指成分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短語指同一事物,作同一個句子成分。例如:(1)先生自己也要書。(2)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這已經成為。擋不住的歷史潮流。(3)這就是朝鮮戰場上一次最壯麗的戰斗--松骨峰戰斗。狀——修飾全句的]+(定)主+[狀]謂<動補>+(定)賓+<賓補>。[每當有外地人來],(好客的)天津人[總是][眉飛色舞地]談<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麼地道>區分參見:中學語文語法教學中,分析句子的成分教學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賓語和補語的區分是教學的難點之一,學生常常對「謂前為狀謂後補」和「謂語之後帶賓語」這兩句「竅門口訣」疑惑不解。雖然他們懂得前者是針對謂語中心詞和附加成份而言,後者是針對句子主幹順序來說,但在實際操作中和分辨時還是常常感到困難。為此,我特意在教學過程中把這兩種成分進行了幾方面的對比,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一,細推敲兩種概念,從回答問題入手。賓語是動詞中心語的支配對象,補語是對動詞、形容詞中心詞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份,根據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知道賓語是動詞的連帶成分,它與動詞之間是被涉及與涉及的關系,回答的是「誰」或「什麼」一類的問題;而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邊的連帶成分,它與動詞、形容詞之間是補充和被補充,說明和被說明的關系,回答的「怎麼樣」的問題。例如:(1)他打球。(2)他打〈輸〉了。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對象,回答「什麼」的問題,所以是賓語:例(2)中「輸」是補充說明「打」的結果,回答的是「怎麼樣」的問題,所以是補語。從概念和回答不同問題兩個方面進行比較是區分賓語和補語的最基本方法。其二,依詞性類別判定,細辨認數量結構。用分辨詞性的辦法進行對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賓語作為動詞所涉及的對象,經常用名詞、代詞或其他名詞性短語來充當;而補語則經常用形容詞、動詞、介詞結構或其他動詞、形容詞性的詞語來充當。例如:(1)他看書。(2)他看〈完〉了。(3)他看什麼?(4)他看得〈很認真〉。(5)他去新華書店。(6)他來〈自南方〉。以上(1)(3)(5)句子分別以名詞、代詞和名詞短語來充當賓語,而(2)(4)(6)句則以動詞、形容詞或介詞結構充當補語。數量結構在句子中既可以充當賓語,也可以充當補語,這時我們就要從詞的意義上去區分。例如:他寫了三篇;他唱了〈三遍〉。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類的東西,是以定語代替中心詞,故而是賓語;而後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數,是補充說明「唱」這個動詞的,故而是補語。又如:他浪費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以上兩個句子都出現了「三天」這個「數詞+時間名詞」的結構,「三天」後面顯然都省去了「時間」這個中心詞。這時我們要看謂語動詞能否跟省略去的「時間」一詞進行搭配。能搭配成為動賓結構的,說明動詞後面的是賓語;如果不能,則是補語。在前一句中「浪費」可與中心詞「時間」構成動賓關系,所以「三天時間」的「三天」是定語代替中心詞充當賓語。在後一句中,「休息」雖然可與「時間」搭配,但構成了偏正關系,而不是動賓關系,不合句意,故而這里的「三天」是表示時段的補語。再如:他買了二米,線長〈二米〉。前者「二米」是「買」的對象,自然是賓語。後者「二米」是補充說明形容詞「長」的,形容詞具有不帶賓語的特點,故而這「二米」只能是補語。此外,非動作動詞「有、等於、變成」等後面所帶的數量結構都是這些詞所涉及的對象,所以不是補語,而是賓語。例如:我有十個;一個變成了二個;三個加三個等於六個。這些句子中的數量結構都是賓語。其三,用「得」、「這」二字檢驗,從「順序」「結構」分析。我們知道,結構助詞「得」是補語的標志。如:他笑得〈非常天真〉;這花香得〈很〉;他說得〈怎麼樣〉?但是,如果「得」字不作為結構助詞而作為獨立詞素出現時,我們就不能混為一談。如:他懂得這事。你值得學習。這些句子中「得」字與其它詞素結合而成一個不可分割的詞,故而不是補語的標志,它後面的成份是賓語。用代詞「這」可以判定「個」字的賓語和補語。「個」字是最常見的量詞,通常用在名詞前頭。例如:(1)吃個西瓜。(2)吃個〈痛快〉。第(1)句中「西瓜」是「吃」對象,是賓語,且可以在「個」字前面加「這」字;第(2)句中「痛快」是補充說明「吃」的,不可能在「個」字前邊加「這」字。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個」字前邊能加「這」字的是賓語,否則即為補語。一般說,動詞後邊同時有賓語或補語時,是補在前、賓在後,所以賓語和補語在動詞後的位置有時也可以做為判定依據。如:他打了〈三次〉球。我織〈成〉一件毛衣。但也有些情況卻恰恰相反,是賓在前、補在後。例(1),他每天上山〈兩趟〉。當補語是量詞結構時,這種順序較為常見。例(2):你拿杯水〈來〉吧!他撕〈下〉一張紙〈來〉。這兩個句子中前者補語是趨向動詞,置於賓語之後;後者補語是合成趨向動詞,兩個部份分別置於賓語前頭和後頭。有些介詞結構也可以放置在賓語之後作補語,如:這件事〈給人以巨大的鼓舞〉。另外,有些形式相同的短語可以通過分析結構的方法來對比判定。例如:他跑〈下大堤〉。他摘下眼鏡。這兩個句子中都有帶「下」字的片語,前一句「下」與「大堤」構成動賓關系,做「跑」的補語,補充說明跑的結果是下了大堤,而不是「大堤」被「跑下」;後一句的「下」與「摘」搭配成詞,做謂語,「眼鏡」做「摘下」一詞的賓語「眼鏡」是被「摘下」;再如:我希望去一次;我去〈一次〉。這兩個句子中也都有形式相同的「去一次」,但根據結構分析,它在句子中充當的成份顯然不同。總之,雖然賓語和補語有難以分辨的一面,但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對待,多做對比、總結,經過反復訓練,總還是能夠達到預期目的的。句子按照結構方式可以分成:1.單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包括:①主謂句(由主謂短語構成的句子),如今天‖星期五。她‖身份特殊。趙州橋‖[非常]雄偉。(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等等。②非主謂句(由其他短語或單個詞構成的句子),如:呀!好漂亮的彩虹呀!快一點吧!禁止吸煙!去吧。嘿!等等。③特殊單句,句式特點比較特殊的句子。主要是:(1.把字句:用「把」(或「將」)將動詞支配的對象提到動詞之前的一種句型。把字句在結構上有:「把+賓語」作狀語。語義上,把字句表示主動。主語是施動者,發出動作,處置某一對象。處置的對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如:A 我們把豹子打死了。B 你簡直把我嚇死了。C 不要把自己做的壞事賴在別人身上。(2.被字句:用介詞「被」組成介賓短語作狀語,並且表達被動語義的句子。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語+被+被的賓語+動詞短語。語義上,被動句表被動。主語是還艘動者,接受動作。如:A 兇手被警察抓住了。B 小鳥被他們嚇跑了。C 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3.連動句:用連動短語充當謂語的主謂句,其主要特點是:連用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或動詞短語共同陳述一個主語;動詞或動詞短語之間有先後、目的、方式或手段關系;兩個動詞或動詞短語之間沒有語音停頓,也沒有關聯詞語。如:A 他上街買書去了。B 他拿了東西走了。C 他們正下河游泳呢。D 小李今天坐電車回家。(4.兼語句:用兼語短語充當謂語的主謂句。其主要特點有:它的謂語由一個動賓短語和一個主謂短語套接而成;動賓短語中的動詞通常是使令性動詞。如:「叫、讓『派、使、請、教、勸、命令、禁止、任命、號召、選舉」等等。有是還用「有」。如:A 我請周恩來同志來解釋。B 你讓他下午到我辦公室來一下。C 蔚藍的天宇中正有一群大雁飛過。附:[兼語句和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區別]:(1).區分第一動詞。兼語句中第一個動詞一半是表使令、要求的,它所支配的對象是人;主謂短語做賓語的第一個動詞,一般是表感知的(看見、發現、知道等),表心理活動的(想、認為、希望、覺得等),表意見的(主張、證明、表明、說明、標志等),它所支配的對象是一件事(人物連同他的動作行為)。 句子的成分主要包括(1)主語〈一個句子一定要有的成分〉(2)謂語〈在特殊的句子中有可能沒有〉(3)賓語而修飾的成分有包括(1)定語〈主要用來修飾主語〉(2)狀語〈主要用來形容謂語〉(3)補語學習也不是一下子就會的,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要平時認真就可以了。

❼ 小學語文幾年級講主語謂語賓語,定狀補

三四年級開始講述該方面內容,視地區發展情況有所不同。

❽ 語文中什麼是主語什麼是謂語和簡介

  • 主語是句子敘述的主體,可由名詞、代詞、數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和主語從句等來承擔。

謂語說明主語所發出的動作或具有的特徵和狀態。謂語由動詞來承擔。

賓語是動作的對象或承受者,常位於及物動詞或介詞後面。賓語可由名詞、代詞、數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賓語從句等來擔任。


  • 詳細闡釋

基本成分主謂賓,附加成分定狀補:謂前為狀謂後補,定語必居主賓前

主語是句子敘述的主體,可由名詞、代詞、數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和主語從句等來承擔。

謂語說明主語所發出的動作或具有的特徵和狀態。謂語由動詞來承擔。

賓語是動作的對象或承受者,常位於及物動詞或介詞後面。賓語可由名詞、代詞、數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賓語從句等來擔任。

漢語中一個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順序如下:(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補語)由這個順序可以看到,定語是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成分主要是主語和賓語)前對其進行修飾和限制的成分,狀語是在謂語(包括動詞和動詞性短語及形容詞和形容詞性短語)前對其修飾和限制的成分。例:1定語:我的書 美麗的花(以上兩個句子中「我」和「美麗」是定語。)2狀語:狠狠地打 多麼美麗(以上兩個句子中「狠狠」和「多麼」是狀語)從形式上看,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用「的」字,狀語和中心詞之間用「地」字,這是標志。

狀語是置於謂語中心或句子前,以修飾、限定謂語中心或句子的句法成分。在句法分析中,狀語以〔 〕標示,與其相應的謂語動詞、謂語形容詞以——標示。

講的再俗點 定語就是定義性的 狀語 就是形容狀態的

他進了個漂亮的球。漂亮就是定義性的,用在名詞「球」前。——所以定語用於修飾名詞或代詞。

狀語 某個狀態的 自然只能修飾動詞 例如 她非常非常愛他。非常就是狀語。一種狀態。

什麼是補語 位於動詞、形容詞之後,對動詞、形容詞加以補充、說明的成分叫補語。 他進了一個球,漂亮!「漂亮」 是補語

❾ 語文中什麼是主語、謂語、賓語

主語:謂語的陳述對象,指出謂語說的是誰或者是什麼的句子成分 。

謂語:謂語概念在語文語法中作用是表明主語怎麼樣、有什麼性質、處在什麼狀態等等,是用來陳述主語的,常用動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形容詞性短語,名詞、名詞性短語,主謂短語充當。

賓語,又稱受詞,是指一個動作(動詞)的接受者。賓語分為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兩大類,其

中直接賓語指動作的直接對象,間接賓語說明動作的非直接,但受動作影響的對象。一般而

言,及物動詞後面最少要有一個賓語,而該賓語通常為直接賓語,有些及物動詞要求兩個賓

語,則這兩個賓語通常一個為直接賓語,另一個為間接賓語。

在現代漢語中:賓語往往表示動作支配的對象,並且總是處在動詞的後頭。可由名詞、代詞、數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賓語從句等來擔任。

(9)小學語文主語擴展閱讀

主語、謂語、賓語分辨

1、主語是一個句子中所要表達,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敘述的主體。可由名詞、代詞、數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和主語從句等來承擔。

2、謂語是「說,表達」等動作,也是主語的動作,或者對主語的狀態闡述的詞,很多語法書強調了它的位置和擔當詞。

3、賓語有幾種意思,但是大體的本意就是說賓語在句子中是被主語,通過謂語的動作或者表述來受到一種行為或者表達。

熱點內容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
九年級上冊仁愛版英語 發布:2025-07-11 07:43:32 瀏覽:666
七律長征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1 06:31:58 瀏覽:438
安工大老師 發布:2025-07-11 02:47:26 瀏覽:525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
初中數學卷子 發布:2025-07-11 00:11:28 瀏覽:807
2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卷 發布:2025-07-10 23:36:23 瀏覽:93
活性炭化學式 發布:2025-07-10 16:30:45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