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成語
⑴ 高三語文加點成語使用
間不容發:兩物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
形容事物之間距離極小,也形容與災難相距極 近,情勢極其危急。
⑵ 高考語文常考成語有哪些
高考必備成語
1、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3、安土重還: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飢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餵食。
5、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作的艱苦。
6、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白駒,駿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10、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朴。
11、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謙虛說法。
12、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准則。訓,准則。
13、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比喻,使明白。
14、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脛,小腿。
15、不負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
16、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17、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沒出息。稂、莠,田裡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高中易混淆成語成語積累
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2、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
3、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4、目無全牛:比喻技藝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辦事精熟、
5、差強人意:(1)還能振奮人們的意志、(2)大致上還能夠令人滿意、
6、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7、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災難、
8、不足為訓:指不值得作為准則或典範、
9、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誅:指殺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惡極、
11、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12、萬人空巷: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一時、
13、振聾發聵:比喻高超的言論能使麻木糊塗的人覺醒、
14、渙然冰釋:比喻疑慮、誤會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使人們心裡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
17、身無長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窮、
18、不名一文:連一文錢都沒、形容極為貧窮、
19、慘淡經營:(1)形容極端艱苦地從事詩文創作、(2)形容苦心規劃和開拓某項事業、
20、側目而視: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⑶ 語文高考成語
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但媒體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錯。
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媒體擴大其使用范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一般作謂語。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鼎力相助: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一言九鼎:說話有分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首鼠兩端:遲疑不決。常誤解為言行前後不一致。
溢美之詞: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脫穎而出:比喻人才嶄露頭角。陸星兒曾誤用於「脫穎出來,瀟瀟灑灑地活一輩子」;還有人說「從母鯨腹中脫穎而出」。
蓬篳生輝:謙敬之辭。廣告語說「讓您的居室蓬篳生輝」,簡直是罵人。
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用於毫不猶豫的干壞事,錯。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不可思議: 不可想像,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錯。
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風聲鶴唳: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斗激烈,錯。
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人滿為患:強調人多的壞處,貶義。錯用於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櫃台前人滿為患」之類。
鬼斧神工: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壞事的人。濫用於一切倡導人。
文不加點:寫文章一氣呵成,不須刪改。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無所不至:什麼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明日黃花: 過時的新聞報道或事物.不能寫作昨日黃花。
評頭品足 :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與中性的評議不同。
休戚與共: 同歡樂共悲哀 與患難與共不同 。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
翻雲覆雨 :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彈冠相慶 :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期期艾艾: 口吃,不能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無可厚非 :不必作過嚴厲的批評。與「無可非議」程度不同。
不脛而走 :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身臨其境: 常誤用為代替「設身處地」。
煢煢孑立 :孑然一身 處境孤單,無依無靠,指一生不指某時。
耿耿於懷: 形容心存怨恨。
因人成事: 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耳提面命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和貶義。
聳人聽聞: 故意誇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
駭人聽聞 :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咬文嚼字: 一般用於貶義,除非貶詞褒用。
處心積慮 :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火中取栗 :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一般是貶義
忍俊不禁: 不能說「忍俊不禁地笑起來」,前後語義重復。
責無旁貸: 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參差不齊 :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繪聲繪色 :形容描寫生動逼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危言危行 :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
不可向邇: 不能接近。
不可終日 :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一發而不可收 :行為不受控制或無法停住。
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葯。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一發不可收拾:更加無法整頓。
如喪考妣 :像死了父母一樣,貶義。
汗牛充棟: 只形容藏書很多,不用於其他事物。
嘆為觀止 :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嘆為觀止」。
賞心悅目: 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 」。
不可開交: 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亦樂乎 :不一定非表示樂不可,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
無所不為 :什麼壞事都干。
無所不至: 什麼地方都去,什麼壞事都干。
息息相關: 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
休戚相關 :比喻彼此間禍福互相關連。
休戚與共:同甘共苦。
相濡以沫 :患難中互相救助。而「相依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改弦更張: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改弦易轍 :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面目全非: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見異思遷 :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
不足為訓 :不值得作為准則。與教訓無關。
平鋪直敘 :可用為褒義,指文章不講究修辭,只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
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見仁見智: 意見不統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像已經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望塵莫及 :比喻遠遠地落後,與鞭長莫及不同 。
投桃報李: 報答他人的好處,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報復。
改頭換面 :只改形式,不換內容,貶義。
語重心長 :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意味深長 :話語含蓄,帶有深意。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誤解為一氣呵成。
苦心孤詣 :苦心鑽研或經營,達到了很高造詣,常誤當作苦口婆心。
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循序漸進 :強調由淺入深的程序。
耳聞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光怪陸離 :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如履薄冰 :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
奇文共賞 :原是褒義,現多用於諷刺。
不以為然 :不贊同。 不以為意 :不放在心上。
不知所雲: 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左右逢源: 既指處世圓滑,又指做事得心應手。
情不自禁 :無法控制感情,與不由自主易於混淆。
振振有詞: 貶義,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實是強詞奪理。
目無全牛 :技藝十分純熟。常誤解為沒有全局觀念。
石破天驚: 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媒體多用於驚人消息,誤。
相敬如賓: 用於夫妻之間,常與舉案齊眉連用。
信筆塗鴉 :隨手亂畫,不表示畫得又快又好 。
心有餘悸 :只用於對過去發生過的事還感到害怕。
上行下效 :貶義,不用於表示群眾以幹部為榜樣。
意氣用事: 憑感情辦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講義氣重感情」。
不刊之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易誤用為貶義。
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的盛況,不能誤解為「萬巷皆空」意。
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也形容規模或氣勢盛大。
屢試不爽: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褒義。
粉墨登場:貶義。比喻壞人登上政治舞台。
飲鴆止渴:貶義。比喻只求解決目前困難而不計後果。
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多含貶義。
罄竹難書:比喻事實很多,難以說完。多指罪惡很多。
窮形盡相:形容盡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細膩生動。易誤解為「原形畢露」之義。
狗尾續貂:比喻不好的東西續在好的東西後面。一般用作貶義,或用作自謙。
鞭辟入裡:形容能透徹說明問題。注意語境。易犯前後不一致的毛病。
不贊一詞:指文
⑷ 高考語文的成語成語怎麼積累
親愛的高二童鞋,我個人建議你後一種
因為你要知道成語的積累是從少到多的過程,高專二開始一個個抄寫屬的話,太慢了
因為你不可能每天只學習語文吧,課程那麼緊張
我建議你下載網上的高中成語積累的知識點,帶著成語的意思的那種
自己排排版,然後每天學習20個最少了,
你每天抄寫,首先浪費你的時間,精力,你有寫的功夫能背誦好幾個
另外,成語這塊,注意一下容易混淆的字以及解釋,有時候也考察某個字的具體意思,有那種用容易混淆的意思來理解成語的題目。
加油,合理利用時間,提高效率才是王道。
⑸ 高考語文常見成語匯總
語作為字詞考察的重點對象,往往也是同學們在考試中的丟分所在,特別是在成語中一些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⑹ 高考語文的成語怎麼積累
1、在課內外閱讀中積累。平時要在閱讀中注意積累詞彙,注意詞彙使用的語境,體會詞版語的權含義、用法及表達作用,掌握規范用法,有時即使是名家的文章作品也可能會有使用不規范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不要盲從,要有分辨能力。
2、集中突擊,歸類復習,重質重量。在高三復習階段應用一定的時間對熟語作集中復習,強化記憶。應當藉助一些資料突擊復習,比如熟語600例,易誤成語例析,近義成語辨析等等,仔細分辨,保證效果。歸類復習可以是按成語、諺語、歇後語、慣用語等歸類復習,還可以按熟語使用中的誤因歸類復習,比如按望文生義、兩用成語、色彩不清、對象不分、范圍不當、特定對象等方面歸類積累,各個擊破。
3、准備錯題本,對使用中高頻出錯的熟語要作輯錄,經常翻看,細加揣摩,增強積累的自覺性,養成積累的好習慣,使積累歸於准確明晰。
4、手中應有成語詞典一類的工具書,隨時翻查記誦,比如要求自己每天記三條熟語,整個高三下來就可掌握一千多條熟語了,足可應付考試了。熟語的積累有些枯燥,要能持之以恆,要善於苦中作樂;只要是有心人,自然會收益多多。
⑺ 高考語文必備560個成語
1.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並非悲哀而不傷心。
2.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3.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4.愛莫能助:雖然同情但無力幫助。(正:同情;誤:喜愛)
5.安土重遷,並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土,不願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里解釋為「難」.在家鄉住慣了,不願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與危難可以互相轉化。易:變換。
7.安時處順:安於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於現狀。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於貧賤自行其樂。
9.白駒過隙:白駒:原指駿馬,後比喻日影。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
10.百身何贖: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換不過來。後來表示對死者極其沉痛的悼念。贖:抵償。
11.百年樹人:培養人才是長遠之計,需要付出艱辛。(正:培育;誤:樹木)
12.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滿足於現有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績。百尺竿頭: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養的極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指記載軼聞瑣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滾彈丸一樣,快地往下。形容事情發展很快。
15.鮑魚之肆:賣咸魚的鋪子。比喻惡劣的環境。鮑魚:咸魚;肆:店鋪。
16.暴殄天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自然資源。暴:損害。殄:絕。
17.暴虎馮(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沒有渡船要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暴:徒手搏鬥。馮河:涉水過河。
18.畢其功於一役:畢:盡,完成。一次戰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幾項任務都做完。
19. 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事業的艱辛。篳路:柴車。藍縷:破舊的衣服。
20.表裡山河:內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勢險要。
21.別無長物:表面上看起來是別無特長,其實是指再沒有別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
22.別開生面:另外開創新的局面或創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23.博聞強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正:記憶;誤:認識)
24.不知所雲: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25.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
26.不敢旁騖:不敢再來求別的.形容注意力集中於一點.
27.不分軒輊;車前高後低叫軒,前低後高叫輊.比喻不分高低優劣。
28.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態度蠻橫, 不講道理。(正:使明白;誤:作比喻)
29.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本詞與「不約而同」區別開來,「不約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一致的意思,但「不約而同」只能做狀語不能做謂語。
30.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3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溫和或者商品銷售行情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32.不經之談:荒誕無稽的話。 (正:正常;誤:經常)
33.不亦樂乎:不也很快樂嗎?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34.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35.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讓人搭理,而是不能夠用道理來使他明白,形容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36.不可終日: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37.不可向邇:不能接近。
3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蠻橫。
39.不可思議:不可想像,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40.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41.不刊之論:刊:刪改,修訂。不可刪改或修訂的言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容易誤用為貶義。
42.不易之論:很容易讓人理解為不易理解的言論,實為內容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43.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材,沒有出息.作貶義。
44.不虞之事: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不虞:出乎意料。
45.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滿足的,後指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現一次。
46.不肖子孫:指不能繼承先輩事業或遺志的人。不肖:不像其先輩。
47.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的客人。速:邀請。
48.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用作謙詞。
49.不孚眾望:沒有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貶義。
50.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襲歷來所認可的事。常可:永久認可的道理和成規。
51.不齒於人類:不能列入人類。意思是不能算人。齒:排列、並列。
52.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易混「不約而同」,只做狀語不做謂語.
53.不逞之徒:指心懷不滿而胡作非為的人。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54.不足為訓:並非不值得作為教訓,而是不值得作為遵循或仿效的法則。
55.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56.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正:對;誤:這樣)
57.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58.不學無術:既沒有學問,又沒有能力。(正:學問;誤:學習)
59.不速之客:沒有邀請而門己來的客人。(正:邀請;誤:迅速)
60.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葯。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61.不期而遇:事先沒有約定卻意外地遇上了。(正:約定時日;誤:日期)
62.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正:停止;誤:已經)
63.不可勝數:數都數不盡, 形容極多。(正:盡;誤:勝利)
C
64.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65.滄海橫流:海水四處泛流。比喻時世動盪,社會動亂不安。滄海:大海。
66.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67.察顏觀色:觀察對方臉色,以摸清其真實的意圖。(正:臉色;誤:顏色)
68.差強人意:差:稍微地。原來意思是很能振奮人,現多用來表示比人預想的好一些,還算讓人滿意。容易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69.長治久安:國家長期太平、安定。(正:太平;誤:治理)
70.嘗鼎一膏:膏:切成塊的肉,嘗鼎中的一塊肉,從而可知鼎中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據部分可以推知全體。
71.朝聞夕死:早晨聽到了真理,晚上就死也甘心了。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的渴望。
72.陳言務去:陳舊的言詞一定要去掉,也指寫作時要排除俗套,努力更新。
73.城下之盟:因敵軍兵臨城下而被迫簽訂了屈辱性的和約。
74.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 (正:塞住;誤:充滿)
75.躊躇滿志: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
76.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77.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78.從善如登:登:升高。順從好的就像登高一樣。比喻學好不容易,要花力氣。
79.從井救人:跟著跳下井去,打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的方式不當,不能救人反而危及自己。
80.錯落有致:事物安排布置參差不齊而別有情趣。(正:情趣;誤:景緻)
81.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D
82.彈(tan)冠相慶:《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捨同也。」「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准備做官。後來用「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用作貶義。使用時容易弄錯感情色彩。
83.黨同伐異:跟自己意見相同的就袒護,跟自己意見不同的就加以攻擊。(正:偏袒;誤:黨派)
84.得隴望蜀:比喻人貪得無厭,得到了這個,還想那個。
85.登堂人室:比喻學問、技藝或社會地位已經由淺入深、由低到高,達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時不能只看其表層意思。
86.鼎力相助: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87.洞若觀火:形容觀察事物極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樣。
88.獨具慧眼:不可理解為只有一個眼,其實形容具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眼光.
89.囤積居奇:把貨物儲存起來,等待時機高價出售以牟取暴利。(正:儲藏;誤:居住)
E
90.惡(e)衣惡食:粗劣的衣著和食物。
91.耳聞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92.耳提面命: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的貶義。
93.耳濡目染:經常接觸就自然而然受到影響。濡:沾濕;染:沾染。
94.耳根清靜:耳邊根清靜,沒有什麼干擾。形容生活平靜。
95.二三其德:意為三心二意,沒有定準,不是形容品德低劣.
F
96.伐功矜能:炫耀自己的功勞,誇耀自己的才能。(正:炫耀;誤:討伐)
97.罰不當罪:懲罰與所犯的罪行不相當,指懲罰過輕。(正:相當;誤:應當)
98.翻雲覆雨: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99.繁文縟節:繁瑣的儀式和禮節。(正:儀式;誤:文章)
100.犯而不較:別人觸犯了自己不要計較。
101.非異人任:不能取義為一般人物就可擔任,而是表示一種事應由自己來承擔責任。
102.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指一般人所想不到的。後來形容人的思想寓奇。
103.分庭抗禮:客人和主人分立在庭院兩側,以平等的地位相對行禮。(正:對等;誤:對抗)
104.焚膏繼晷(gui):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晷:日影。
105.粉墨登場:妝扮好了,登場演戲。今多用於貶義,比喻壞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106.風聲鶴唳:前秦苻堅領兵進攻東晉,大敗而潰,潰兵聽到風聲和鶴叫都疑為追兵。形容驚慌疑懼。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斗激烈,算錯。
107.鳳毛麟角:鳳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見而珍貴的人才或事物。
108.婦姑勃奚。其中「婦」指「兒媳」.「姑」指「婆婆」,婦姑勃奚指婆婆同兒媳爭吵,後來比喻為無關緊要的細小事而爭吵。
109.附庸風雅:附庸:追隨;風雅:文雅,多指才學。為了裝點門面結交名士,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不能誤作褒義。
G
110.改頭換面:只改形式,不換內容。貶義。
111.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112.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113.高山景行:不是指高山美,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
114.高山仰止:像仰望高山那樣,對偉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仰止:仰慕,嚮往。
115.高山流水1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高妙。
116.高層建瓴:瓴:盛水的瓶子。在高高的屋頂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擋 的形勢。
117.更仆難數:「更」在這里指「換」.這個成語原意是說換了幾班侍者,賓主要說的話還是說不完,後來形容要說的話還有很多.
118.耿耿於懷:形容心存怨恨。
119.工力悉敵;雙方用的功夫和力量不分高低.常用來形容兩個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不分上下.
120.狗尾續貂:比喻用不好的東西續在好的東西的後面.後也用來比喻事物,多指文藝作品的續作前後好壞不相稱.一般作貶義,用於自稱時含謙義。
121.固若金湯:形容工事非常堅固,不易攻破。(正:堅固的城牆;誤:金屬)
122.瓜田李下:瓜田裡,李子樹下。比喻容易發生嫌疑偽地方。
123.刮目相看: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別人,一般指看待別人取得的進步和成績。易混「另眼相看」.
124.管窺蠡(lí)測:從竹管里看天,用瓢來測量海水。比喻眼光狹小,見識短淺,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膚淺。蠡:瓢。測:量。
125.光怪陸離: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126.鬼斧神工:形容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高超,不像人工所能製成的。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127.過猶不及:猶:如同。事情做得過火了,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不能錯誤地理解為做得太不夠了。
H
128.海晏清河:滄海波平,黃河水清。比喻天下太平。晏:平靜。
129.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成語識記(二)
130.含垢忍辱:忍受恥辱。 (正:恥辱;誤:污垢)
131.含英咀華:咀:咀嚼;英、華:花朵。把花朵含在嘴裡慢慢咀嚼。比喻欣賞、領會詩文的精華。使用時注意本詞領會的對象。
132.邯鄲學步:到邯鄲學人家邁步走路。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學不到人家的本領,反而連自己固有的長處也丟掉了。
133.沆瀣(hang xie)一氣:比喻氣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沆瀣:夜間的水氣。
134.毫發不爽:形容絲毫不差。(正:差失;誤:爽快)
135.好整以暇:形容雖在百忙之中仍然從容不迫。不能誤用作貶義。
136.皓首窮經:鑽研經典一直到老。皓首:白頭。窮:盡,到極點。
137.河東獅吼:不是河東的獅子大叫,它是指厲害的婦人,用來嘲笑怕老婆的男人。
138。涸轍之鮒(fu):干困在車轍溝里的鯽魚。比喻處於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涸:水干。
139.怙(hu)惡不悛(quan):怙:依靠;悛: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140.華而不實:只開花不結果。(正:開花;誤:華麗)
141.懷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純潔而美好的品德。
142。 渙然冰釋:像冰塊遇熱,一下子就融解了。比喻疑慮、誤會很快消除。
143.諱莫如深:事情重大,因而隱瞞不報。(正:隱瞞;誤:忌諱)
144.繪聲繪色:形容描寫生動逼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145.火中取栗:比喻為別人冒險,白吃苦頭,自己卻得不到好處。
J
146.積重難返:形容長期養成的習慣很深,難以改變。
147.積毀銷骨:眾人不斷的毀謗,可以置人於死地。(正:熔化;誤:出售)
148.激濁揚清:激:沖去;濁:臟水。比喻發揚一切好的,清除一切壞的。
149。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正:擴大;誤:廣泛)
150.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正:估量;誤:進程)
151.加人一等:並非是指給予的比別人多一等,而是形容,才能等出眾.
152 . 間不容發: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153.見仁見智:同一個問題各人有各人的見解,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154.見異思遷: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
155.膠柱鼓瑟: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鼓:彈奏。瑟:古代的一種樂器。
156.金針度人:語出《桂苑叢談•史遺》,其中記載鄭侃的女兒采娘,七月初七祭織女,織女給她一根盤針;叫刺綉的技藝果然特別出色。後來「金針度人」比喻把秘法、訣竅傳給別人。
157.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不是指不及時感謝,而是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夠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158.久假不歸:長期借用而不歸還。假:借。並非長期請假不回來之意。
159、具體而微:不指具體到細微之處,而指內容已具備了,不過局面、規模較小.
K
160.開門揖(yi)盜:揖:作揖,表示歡迎。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161.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162.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163.苦心孤詣:苦心鑽研或經營,達到了很高造詣。常誤作「苦口婆心」。
164.曠日持久:耗費時日,拖延得很久。(正:荒廢;誤:空曠)
L
165 來者可追:指後來的事還可以補救。來者:指將來的事。
166.勞燕分飛:比喻人別離。 (正:伯勞鳥;誤:辛勞)
167.離群索居:離開同伴一個人孤獨生活。(正:孤單;誤:尋找)
168.李代桃僵:原指李桃共患難。比喻兄弟相愛相助。後指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169.力透紙背:原指書法遒勁有力。後也用來形容詩文立意深刻,用詞精當。
17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171.樑上君子:躲在屋樑上的先生。竊賊的代稱。
172.聊以自慰:姑且用來自我安慰。(正:姑且;誤:無聊)
173 林林總總:形容多而成群。林林:紛紜眾多的樣子。總總:眾多而雜亂。
174 .羚羊掛角:比喻詩的意境超脫,不落痕跡。
175.令名不彰:好名聲不顯揚。(正:美好;誤:使)
176.爐火純青:比喻功夫達到純熟,完美的境界,注意對象。
177.鹿死誰手:鹿,原比喻政權,後亦比喻爭逐的對象.原指誰獲得政權,後泛指誰獲得勝利。
178.屢試不爽:爽,差錯。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注意不能將詞義理解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