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九年級上冊語文22課

九年級上冊語文22課

發布時間: 2021-08-11 16:18:31

『壹』 九年級語文22課是什麼

特地翻了下課本。
我知道的是初三上冊的,
題目《唐雎不辱使命》,
選自《戰國策 魏策四》,

希望對你有幫助!

『貳』 語文九年級上冊第22課唐雎不辱使命一詞多義有哪些

語文九年級上冊第22課《唐雎不辱使命》:
一字多義:
以:

1.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憑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為) 4.以君為長者 (把)
徒:

1.亦免冠徒跣(光著,動詞)
2.徒以有先生也(只,僅僅,副詞)
夫:

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2.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句首發語詞,無意義)
怒: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發怒) 2.懷怒未發(憤怒,名詞)
使:

1.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派遣,動詞)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兩者皆為動詞,前「使」:派遣;後「使」:出使)
而:

1.挺劍而起(表承接,不翻譯)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轉折,但是)
之:

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結構助詞,的) 2.願終守之:(代詞,指代安陵國土) 3.夫專諸之刺王僚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4.長跪而謝之曰:(代詞,指唐雎)
者:

1.以君為長者:(……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然:

1.雖然 (這樣)
2.秦王怫然怒 (...的樣子)
雖:

1.雖千里不敢易也(轉折連詞,即使) 2.雖然,受地於先王(假設連詞,雖然)
於:

1.受地於先王(從) 2.倉鷹擊於殿上(到)

『叄』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22課 唐雎不辱使命 研討與練習 的答案

第一大題解答:
第一小題:秦王用方圓五百里之地交換方圓五十里之地的安陵,並非真心真意,是有意並吞,包藏禍心,倚強凌弱。
第二小題:秦王用天子之怒來恐嚇唐雎,唐雎用布衣之怒來回應秦王。
第二大題解答:
第一小題:第一個也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呢,這里有反問的意思。第二個也表示判斷語氣,現代漢語中可以不翻譯。
第二小題:第一個哉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呢,這里表示反問。第二個哉表示感嘆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呀。
第三小題:第一個乎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嗎,是語氣助詞。第二個乎表示感嘆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啊。
第四小題:第一個矣和第二個矣都表示陳述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了。
第三大題解答:
第一小題意思是 我想用方圓五百里之地來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呀!易:交換。
第二小題意思是 即使這樣,我是從先王那裡得來的封地,願終身守護它,不敢輕易交換! 雖然:即便如此。
第三小題意思是 那韓國魏國都滅亡了,而安陵僅憑平方圓五十里之地存留下來,只因為有先生您呀。 徒:只。
第四大題屬於開放題,略。

『肆』 九年級上冊語文22課課後題答案,急需。

一、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樣的用心?
2.秦王是怎樣恐嚇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應秦王的?恐嚇:「天子之怒」
此題意在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人物形象。
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禍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堅決不答應。具體答案依學生見解,不求統一。
2.參見「課文研討」。
二、下列各組加粗的詞各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什麼詞,表示什麼語氣?
1.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技亦靈怪矣哉
3.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4.與臣而將四矣
泯然眾人矣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課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對話,寫人物對話,離不開語氣的表達。虛詞運用得恰當,能妥善表達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才能把人物的神態描繪得更形象、逼真。藉此可以讓學生熟悉、積累更多的文言文語氣詞。
1.「也」是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呢」,這里有反問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斷語氣,不譯。
2.「哉」是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呢」,這里表示反問;「哉」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呀」。
3.「乎」表示疑問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嗎」;「乎」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啊」。
4.「矣」表示陳述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了」;「矣」表示陳述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了」。
三、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古今意義的不同。
1.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2.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
3.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此題意在使學生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內容,幫助學生學會抓住關鍵文言詞語,疏通文言文意的方法。
1.秦王想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國,安陵君一定要答應秦王呀!
易(古):交換。(今):簡單。
2.即使如此,但我是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
雖然(古):即使這樣。(今):表轉折。
3.韓國、魏國滅亡了,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徒(古):只。(今):白白地。
四、戰國時期,「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社會階層。請你請教老師,查找有關資料,說說戰國時期的「士」是指哪一類人,舉出幾個歷史上有名的「士」,在班上講講他們的故事。
此題意在以本課為契機,讓學生了解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士」這一社會文化現象,引導他們多閱讀一些相關的歷史資料或人物傳記,並互相討論增加文化積累。

『伍』 九年級上語文作業本22課課外古文翻譯

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後,蒞政有頃,商君告歸。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深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讎也,願大王圖之。」商君歸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

衛鞅從魏國逃到秦國,秦孝公任用他為丞相,把商地分封給他,號稱「商君」。商君治理秦國,法令雷厲風行,公平無私。懲罰,不忌避威勢強大的貴族;獎賞,不偏私關系特殊的親信,法令實施至於太子,依法處治。師、傅犯法,處以黥,劓之刑,一周之後,路上沒人拾取遺失的東西,百姓不亂取非分的財物,國力大大加強,諸侯個個畏懼。但刑罰嚴酷,缺少仁恩,只是用強力壓服人而已。

孝公實行商君新法十八年後,重病卧床不起,打算傳位給商君,商君辭謝不受。

孝公死後,惠王繼位,執政不久,商君請求告老還鄉。有人游說惠王說:「大臣權力太重會危及國家,左右近臣太親會危及自身。現在國內連婦女、兒童都說法令是商君的法令,並不說是大王的法令。這樣,君反為人主,而大王反變為人臣了。況且商君本來就是大王的仇人,希望大王想辦法對付他吧。」

商君害怕受誅,想返回魏國。秦人不許他出境,說:「商君的法令很嚴厲。」因此不能出境,他走投無路,只好返回。惠王即以車裂的極刑處死了商鞅,而秦國人並不表示同情。

http://tieba..com/f?kz=270959720

『陸』 九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22課【唐雎不辱使命】,解釋括弧中的詞,寫出下列句子中括弧內的詞語的古今義

古義:雖然這樣,但是,我從先王那接受的封地,願意始終守護它,不敢輕易交換。
雖然——【今義】表示讓步關系的連詞。【古義】雖然如此,盡管這樣。雖,雖然;然,如此,這樣。

『柒』 九年級上冊語文22課課下注釋(要原文書上的,我忘帶書勒)

唐雎不辱使命 注釋 ①選自《戰國策魏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標題是後人加上。《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又稱《國策》。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務。辱辱沒、辜負。 ②秦王即秦始皇帝趙政1當時他還沒有稱皇帝。 ③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安陵是當時的一個小國在現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國的附屬國。戰國時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 ④易交換。 ⑤其句中用來加重語氣的助詞。 ⑥加惠給予恩惠。 ⑦秦滅韓亡魏秦滅韓國在始皇十七年前230滅魏國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 ⑧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錯意置意。錯通措施行。 ⑨請廣於君意思是讓安陵君擴大領土。廣擴充。 ⑩與疑問語氣助詞通歟嗎。 ⑪直只僅僅。 ⑫怫fú然盛怒的樣子。 ⑬公相當於先生古代對人的客氣稱呼。 ⑭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⑮亦免冠徒跣xiǎn以頭搶qiāng地耳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搶撞。徒步行。跣xiǎn赤足。 ⑯庸夫平庸無能的人。 ⑰士這里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⑱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專諸春秋時吳國人。公子光想殺王僚自立就使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肚子里借獻魚為名刺殺了王僚。彗星襲月和下文的白虹貫日蒼鷹擊於殿上都是自然現象本文把這些現象同人事聯系起來是古代迷信的說法。 ⑲聶政之刺韓傀guī也白虹貫日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聶政戰國時韓國人。韓傀是韓國的相國。韓國的大夫嚴仲子同韓傀有仇就請聶政去把韓傀刺殺了。 ⑳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慶忌是吳王僚的兒子。公子光殺死王僚以後慶忌逃到衛國公子光派要離去把他殺了。倉通蒼青。 ⑴懷怒未發休祲jìn降於天心裡的憤怒還沒有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徵兆。休祲吉凶的徵兆。休吉祥。祲不祥。 ⑵與臣而將jiāng四矣專諸、聶政、要離加上的將成為四個人了。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將效法專諸、聶政、要離三人刺殺秦王。 ⑶若如果 ⑷怒發怒動詞 ⑸縞gǎo素白色的絲織品這里指穿喪服。 ⑹是這樣代詞 ⑺秦王色撓秦王變了臉色。撓屈服。 ⑻長跪而謝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靠在腳跟上。跪時上身挺直表示莊重。謝道歉。 ⑼諭明白懂得。

『捌』 初三上學期語文第22課《唐雎不辱使命》譯現代故事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啊!」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換小的土地,這很好;雖然這樣,但這畢竟是我從先王那接受的封地,我願意始終守衛它,實在不敢交換啊!」秦王(聽後)不高興。於是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麼呢?況且秦國已經滅了韓國亡了魏國,而安陵君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當作忠厚的長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十倍於安陵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難道不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並且願意終生守衛它,即使是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何況是僅僅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你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將會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突然撲到宮殿上。他們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怒氣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徵兆。(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這個勇士倘若發怒,死的只有兩人,血流也不過五步遠,但天下百姓都要穿孝服,今天就是這樣。」說完(唐雎)拔出劍站起來。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麼要弄到這種地步呢!我明白了:那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玖』 九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22課翻譯

秦始皇派人對安陵君說:我想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恩惠,用大的交換小的,很好;即使如此,但我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衛它,不敢交換!秦王不高興。於是安陵君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從我,這是為什麼呢?況且秦國已經滅了韓國亡了魏國,而安陵君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當作忠厚的長者,所以才不放在心上。現在我用十倍於安陵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難道不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像你說的這樣。安陵君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並且保衛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何況僅僅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您也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使百萬屍體倒下,使血流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普通平民發怒嗎?秦王說:普通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赤著腳,用頭撞地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那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了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到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突然撲擊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怒氣還沒發作,上天就降示了徵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同我一起將要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膽識的人一定要發怒的話,就要使兩個人的屍體倒下,使血只流五步遠,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這樣。於是拔出寶劍起身做要同歸於盡狀。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坐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何必到如此地步!我明白了:為什麼韓國、魏國滅亡,然而安陵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卻倖存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熱點內容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
九年級上冊仁愛版英語 發布:2025-07-11 07:43:32 瀏覽:666
七律長征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1 06:31:58 瀏覽:438
安工大老師 發布:2025-07-11 02:47:26 瀏覽:525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