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原理羅素
1872年5月18日,羅素生於英國輝格黨貴族世家。其祖父約翰·羅素勛爵在維多利亞時版代兩度出任首相權。其父安伯力·羅素是一位激進的自由主義者。因為鼓吹節育而失去國會的議席。羅素4歲時失去雙親,由祖母撫養。他的祖母在道德方面要求極為嚴格
㈡ 羅素和懷特海著寫的《數學原理》,為什麼沒有中譯本
有的哦,武大前校長齊民友老教授花費三年已經成功翻譯交稿了,過段時間就能看到了
㈢ 羅素 數學原理 有中文版嗎
請參考
http://..com/question/143385796.html?fr=qrl&cid=202&index=2
㈣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有數學起源於哲學的論述么
羅素(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一般指伯特蘭·羅素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歷史學家,無神論者,也是上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羅素也被認為是與弗雷格、維特根斯坦和懷特海一同創建了分析哲學。他與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學史》、《數學原理》、《物的分析》等。
㈤ 羅素的簡介以及羅素悖論講的是什麼
羅素 羅素,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1872年5月18日生於英格蘭蒙茅斯郡特里萊赫的一個英國自由黨貴族的家庭。1970年2月2日卒於梅里奧尼斯郡彭林德拉耶斯附近。 羅素11歲開始學習歐氏幾何,18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1894年畢業;1895年他在劍橋三一學院獲研究員的職位;1901年他發現了著名的羅素悖論,引發了20世紀初對數學基礎的危機。他與懷特海合作於1913年完成了名著《數學原理》。提出並成為邏輯主義的代表人物。 羅索還是一位蜚聲國際的哲學家、政論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他的文字清新流利,受到各階層的廣泛歡迎,並於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64年創立羅素和平基金會。 羅素悖論: 羅素悖論 一天,薩維爾村理發師掛出了一塊招牌:「村裡所有不自己理發的男人都由我給他們理發,我也只給這些人理發。」於是有人問他:「您的頭發由誰理呢?」理發師頓時啞口無言。 因為,如果他給自己理發,那麼他就屬於自己給自己理發的那類人。 但是,招牌上說明他不給這類人理發,因此他不能自己理。 如果由另外一個人給他理發,他就是不給自己理發的人。但是,招牌上明明說他要給所有不自己理發的男人理發,因此,他應該自己理。由此可見,不管作怎樣的推論,理發師所說的話總是自相矛盾的。 這是一個著名的悖論,稱為「羅素悖論」。這是由英國哲學家羅素提出來的,他把關於集合論的一個著名悖論用故事通俗地表述出來。 1874年,德國數學家康托爾創立了集合論,很快滲透到大部分數學分支,成為它們的基礎。到19世紀末,全部數學幾乎都建立在集合論的基礎之上了 。就在這時 ,集合論中接連出現了一些自相矛盾的結果,特別是1902年羅素提出的理發師故事反映的悖論,它極為簡單、明確、通俗。於是,數學的基礎被動搖了,這就是所謂的第三次「數學危機」。 此後,為了克服這些悖論,數學家們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由此產生了大量新成果,也帶來了數學觀念的革命。
㈥ 如何評價羅素的數學原理在數學中的地位
《數學原理》是由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 )和其老師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合著的一本於1910—1913年出版的關於哲學、數學和數理邏輯的三大卷皇皇巨著,該書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由於此書內容艱深,一般人,甚至專門從事數學原理探討的人,也難以通讀,所以,目前國內還沒有完整的權威的中文譯本。
㈦ 哪裡可以買到羅素的<<數學原理>>
呵呵,數學是一種美麗的藝術,很高興又見同好
我放在公司伺服器上了,如果版喜歡,請盡權快下載……
第一本是《數學原理》,第二本是《我的哲學的發展》,雖然樓主沒說要第二本,不過竊以為二者聯系密切,看其中之一就得兩者都看:)
http://www.for-honor.com/chaopin/luosu_1.rar
http://www.for-honor.com/chaopin/luosu_2.exe
㈧ 請問羅素的《數學原理》有TXT或者PDF版本嗎
樓上的你是看到過還是聽說過呢?
據我所知,或許是此書翻譯難度太大,目前還沒有中文版(大概也是羅素著作中唯一沒有中文版的了)。
㈨ 伯特蘭·羅素的主要哲學思想有哪些
羅素最早對數學產生興趣,然後才逐漸轉向哲學方面,因此他在數學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建樹。在數理邏輯方面,羅素提出了羅素悖論。羅素在1900年便認識到,數學是邏輯學的一部分。1910年,他和他的老師阿弗烈·諾夫·懷海德一起發表了三卷本的《數學原理》,在其中對這一概念做了初步的系統整理。
哲學上羅素最大的貢獻是和G·E·摩爾、弗雷格、維特根斯坦和懷特海一起創立了分析哲學,此外他還在認識論、形而上學、倫理學、政治哲學和哲學史方面做出過貢獻。在劍橋大學時羅素信奉唯心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但是在1898年在摩爾的影響下羅素放棄了唯心主義,轉而研究現實主義,並很快成為「新現實主義」的倡導者。羅素此後始終強調現代邏輯學和科學的重要性,批判唯心論。
羅素的分析哲學由此誕生:通過將哲學問題轉化為邏輯符號,哲學家們就能夠更容易地推導出結果,而不會被不夠嚴謹的語言所誤導。羅素認為哲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不同只是在於其研究的方向(哲學研究更廣泛的內容),但他們的研究方法應該是相同的。哲學和數學一樣,通過應用邏輯學的方法就可以獲得確定的答案,而哲學家的工作就是發現一種能夠解釋世界本質的一種理想的邏輯語言。
但是羅素的努力被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證明是徒勞的。
在倫理學和道德方面,羅素持的是開放態度,認為過多的道德束縛是人類不幸的根源,道德不應限制人類本能的快樂,因此提倡試婚、離婚從簡和節育等,認為未婚男女在雙方都願意的情況下發生性關系並非是不道德的行為,這種觀點使他在美國遭到激烈抗議,最終還導致他失去了紐約城市大學的教授職務。在教育方面羅素認為學生的言行舉止不應受到約束與限制,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於1927年一起創立了一所試驗學校。
著作
《哲學問題》
《西方哲學史》,(1950年,因書獲得諾貝爾獎)
《幸福之路》(1930年)
《我的哲學發展》(1959年)
《婚姻與道德》(1929年)
《教育與美好生活》(1926)
《教育與社會秩序》(1932年)
《權威與個人》
《科學的未來》
《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認識》
《權力:一種新的社會分析》
《數學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1910-1913年)
《數學原理(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1903年)
《中國問題》
《宗教與科學》
《工業文明的前景》
《自由之路》
《文明之路》
《我為什麼不是基督徒》(1927年)
《人類為什麼戰斗》
《心靈分析》
《物之分析》(The Analysis of Matter)
《自由與組織》
㈩ 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是哪個國的
英國. . . .
伯特蘭·羅素,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無神論或不可知論者,但也是上世紀,20世紀西方最有名的,最有影響力的學者和和平的社會活動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文學在1950年,羅素也一並考慮與弗雷格,維特根斯坦和懷特海創建分析哲學.他和懷特海的「數學原理」,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的影響. 1950年,拉塞爾被授予了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化和重要的作品,不斷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